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内”、“外”文化是日本显著的文化特征。“不明确表达”、“简略表达”、“非合理性表达”以及“为对方着想”、“敬语表达”等构成了日语显著的语言特性。本文从日语语言特性的角度分析日本“内”、“外”文化特征,并对其形成的历史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田苗 《科技信息》2008,(35):263-264
日本是森林大国,因此日语中和树木有关的表达方式极其丰富。本文拟就日语中和树木有关的表达方式做一个总结,强调了日本的“木”文化对日语表迭起到的作用以厦由此形成的特色.旨在将文化学习与语言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日语“世同”的深层隐含语义,发现其包括“监督、约束自己”、“与自己相对立”、“否定、消极、冷漠”等贬义内容。它的语义表现源于日本人的社会共同心理,蕴含着一定的文化内涵,映射了日本人“在意别人目光”、“注重面子”、“他人本位”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どうも”一词在日语语言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被称为日语日常用语的“润滑油”,不仅具有超高的使用频率,而且具有更为丰富的蕴含。本文主要从日本人的禅宗思想中“以心传心”这一文化视角来探讨“どうも”之类的词语在日语语言交际中“如鱼得水,顺风行船”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5.
日本人崇尚谦虚的美德、暧昧的精神,因此要拒绝别人、对别人明确地说“不”,对于日本人来讲是极其困难的,而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我们要准确地把握好这个尺度则更是难上加难。该文旨在通过对日语中的说“不”技巧的研究与探讨,使我们加深对日本人以及日本文化的理解,真正掌握对日交际中说“不”的艺术,避免由于不同文化背景所导致的交际失败。  相似文献   

6.
徐凤 《科技信息》2007,(20):212-213
“どぅひ”一词在日语语言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被称为日语日常用语的“润滑油”,不仅具有超高的使用频率,而且具有更为丰富的蕴含。本文主要从日本人的禅宗思想中“以心传心”这一文化视角来探讨“どぅひ”之类的词语在日语语言交际中“如鱼得水,顺风行船”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7.
浅谈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任何语言都是某种文化的特定反映,有其深刻的内涵。学习日语如果不了解其所承载的特殊文化,就很难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日语。长期以来,传统的日语教学一直强调“听、说、读、写、译”等五项基本语言技能的训练,忽视了文化因素对日语学习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探讨日语教学中的日本文化导入问题。  相似文献   

8.
仝艳丽 《科技信息》2010,(34):168-169
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是文化的承载体。要掌握一门语言,理解其背后潜在的文化必不可少。日语是日本这一国家的民族语言,充分体现了日本的文化,要真正掌握日语,必须认真理解日本文化。在当今中国的日语教育领域存在一种倾向,即日语教学以精读课为中心,重视语言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而忽视语言背后日本文化的传授。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重视日语教学过程中日本文化的导入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日本人思维方式形成的历时性分析,对日本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对日语、日本文学的影响以及日语和日本文学中一些特有的语言和文化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外来语是日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日语在吸收外国语言同时引入了外国文化,促进了日语语言体系的发展。研究日语外来语,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日语语言文化特点,对研究日本语言及文化有很大作用。以外来语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日语外来语的来源,强调了外来语的引入同社会的发展趋势、日本人的特殊心理及广泛的传播途径是分不开的,分析了外来语所反映的日语语言文化特点——吸收性、创造性及年龄差别性。  相似文献   

11.
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说明了在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阐述了从词汇教学和文章讲解中导入文化的方法与途径。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应有目的地进行文化意识培养与文化导入。  相似文献   

12.
日文和中文的人称代词差异、他动词句中主语的用词差异以及翻译中求同存异现象,能够折射出中日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鼓浪屿景区旅游文本的基础上,参照汉英译文,研究旅游文本的汉日翻译。由于中日两国在文化与语言上的历史渊源,译者往往在日语译文中直接沿用汉语文化词的汉字,这种翻译方法有其积极的一面,但过分使用,也会妨碍翻译目标的实现。因此,旅游文本中文化词的汉日翻译应充分考虑中日两国的文化异同与日本人的异文化接受能力,并参考汉英翻译策略,除直接使用对应的日语汉字外,还应综合运用增添解释性文字、适当删减等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日语惯用语是日本民众在漫长的语言化生活中逐渐创造并丰富起来的语言形式,它不仅在形式上生动、活泼,而且也形象地反映出日本民众的生活情趣,时尚以及他们的思维习惯,了解日语惯用语的有关有利于对惯用语的学习和掌握。  相似文献   

15.
指出日语谚语中,比喻修辞方法使用的频率很高,日语谚语带有浓厚的民族、区域、历史、文化色彩,在汉译的过程中,要兼顾或再现谚语本身的文化寓意和比喻修辞的特殊性。对使用比喻修辞的日本谚语汉译,应把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16.
李小俞 《南昌高专学报》2012,27(1):49-50,53
语言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日本人吸收学习外来语语言的态度,反映了日本人学习吸收外来文化的特点。本文主要从日语外来语的特点分析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性、选择性、创造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日语授受表现中的恩惠意识与文化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授受表现是日语中一种比较特殊而又重要的语法现象,日语“授受表现”除了表示物的“交付与接受”这层意识外,还集中体现了日本人所特有的恩惠意识。日语中恩惠意识有其相应的化原则,使用授受表现进行言语交际时必须遵循这项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