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的方法,研究了聚合过程中诸反应条件对合成C9-AM水溶性石油树脂反应的影响,并确定了反应过程中温度、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与反应初速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CO爆炸反应压力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公式△U=-0.1196n/λ计算了CO在空气中爆炸反应发生时的温度,进而计算了爆炸反应产生的压力。计算表明,当CO在空气中的浓度为爆炸反应的低限浓度12.5%时,爆炸反应产生的最高压力为3.51atm;当CO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爆炸反应的高限浓度74%,爆炸反应产生的最高压力为3.66atm.  相似文献   

3.
用紫外吸收光谱研究花生酸铅LB膜中PbS超微粒子生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花生酸铅LB膜在H2S气氛中生成PbS超微粒的过程以及各种反应条件对粒子生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花生酸LB膜内得到了稳定的PbS超微粒,粒子的粒径主要分布在2.0nm ̄3.0nm之间,生成的超微粒子的大小以及粒分布范围既与成膜时亚相中金属离子的浓度有关,又与反应气氛中H2S气体的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个制备硫酸亚铁铵的优化实验.通过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利用反应过程中形成的原电池反应来提高反应的产率和速率,从而解决原实验中硫酸亚铁铵产率低、等级差等问题.以探究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和不同温度对生成中间产物的速率和浓度影响为依据,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通过对原实验的有效改进,不仅提高了产率,减少了能耗,同时让学生充分理解了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和原电池理论,强化学生理论知识在具体实验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其提高反应效率和对实验进行综合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脂肪酶法降解壳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脂肪酶降解壳聚糖产物的黏度测定,笔者研究了脂肪酶降解壳聚糖过程中一系列反应条件包括温度、时间、酶浓度对降解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降解条件是:最适宜温度60℃,最适宜的时间是5h,最佳酶量为700U/g,同时得到了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0的低聚壳聚糖.  相似文献   

6.
小麦RAPD反应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对影响小麦RAPD结果的反应体系各项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包括:模板浓度、MgCl2浓度、Taq酶浓度、dNTP浓度、引物浓度等。最终优化的小麦RAPD反应体系为:25μL反应体系,10倍反应缓冲液(500mmolKCl,15mmolMgCl2,100mmolTtis-HCl,pH8.3),dATP、dCTP、dGTP、dTTP各为0.1mmol,15ng引物,25ngDN模板,1uTaqD  相似文献   

7.
农药增效剂胡椒基丁醚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道了合成胡椒基丁醚的改进方法.将氯甲基二氢黄樟素与丁基卡必醇混合,在碱金属氢氧化钠作用下直接醚化.考察了溶剂、碱液浓度、配料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硫酸介质中仲壬基苯氧基乙酸萃取镓(Ⅲ)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酸性含氧萃取剂仲壬基苯氧基乙酸在硫酸介质中萃取Ga(Ⅲ)的性能和机理.考察了酸度、萃取剂浓度、硫酸根离子浓度等条件对萃取率的影响.用斜率法、等摩尔系列法及饱和容量法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为GaA3.提出了酸性条件下的萃取反应方程式.为CA-100萃取Ga(Ⅲ)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些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黑液的改性,即对黑液中的木质素进行磺甲基化反应.研究了反应条件的影响,找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实验表明,该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其次是物料的浓度.本反应产物能有效地乳化原油,使原油粘度大幅度降低,有利于稠油的开采.  相似文献   

10.
用金属铬生产中排出的氢氧化铬反应废液作碱源制备稻草黄原酸酯,用来处理含锌废水.考察了废水的pH值、酯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锌脱除率的影响.废水经处理后,锌的残留浓度降至1.0mg/L以下.  相似文献   

11.
以壳聚糖(CS)和CuSO4为原料制备了CS—Cu(Ⅱ)催化剂,利用XRD、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研究了该催化剂催化分解H2O2的催化性能,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H2O2浓度、pH值、反应时间等反应参数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条件是,温度为45℃,pH值=4,H2O2浓度为0.15mol/L,催化剂的用量为0.6g,4h内H2O2分解可达到90%.  相似文献   

12.
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丙烯酸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了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对丙烯酸水溶液聚合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浓度及氧化还原剂用量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为制备高粘度聚丙烯酸提供了最佳反应条件,并确定了各因素对这一聚合反应影响的主次顺序.  相似文献   

13.
在SDS存在下,pH6.9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镍与5-(5-溴-2-吡啶偶氮)-2,4-二甲基苯(5-Br-PADAT)反应生成黄色显色液。本文在此显色反应基础上,根据β修正光度理论研究了测定镍的新方法。该方法能准确扣除反应体系中剩余5-Br-PADAT的吸光干扰。使β修正吸光度与镍浓度(x)呈现良好线性关系,且分析灵敏度高。实验测得样品分析相对标准偏差RSD≤1.3%,加标回收率96.0%-108%。镍最低检测浓度为0.006μg/ml。该方法适于环境水体中痕量镍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动力学光度法测定试剂中痕量锰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军 《松辽学刊》1997,(4):59-61
本文研究了在碱性介质中,以邻菲啉为活化剂,锰(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苯酚红褪色指示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测定痕量锰的新方法.锰的浓度在0~0.07μg/ml范围内为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0μg/ml.用于盐酸试剂中痕量锰的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不同浓度(0.038,0.38,3.80μmol/L)的亚甲蓝光敏反应,对腹水型肝癌细胞(HepA)蛋白质及DNA分子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并随亚甲蓝浓度的增加而加剧,而过氧化氢酶对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说明亚甲蓝光敏反应与H2O2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模拟了Na2CO3碱水溶液驱三次采油过程并测定了碱耗量,分析了K^+、Ca^2+、Mg^2+,Al^3+及SiO3^2-浓度的变化。对辽河油田油砂与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几种离子浓度的分析表明,在碱作用下,油砂既发生一定的溶解又有再沉积过程;地层水的硬度将会影响耗碱量。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催化剂、反应条件对α-蒎烯与乙酸反应合成乙酸正龙脑酯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正离子的形成速率决定于酸的种类、浓度及强度,是副反应α-蒎烯异构化的主要因素而含硼催化剂具有稳定碳正离子的作用,增加较弱亲核试剂羟基与碳正离子发生酯化反应的机会,从而提高了乙酸正龙脑酯的收率.在自制含硼固体酸催化剂上,酯化率为49.4%.其中乙酸正龙脑酯占65%.选择性为32.5%取得了从α-蒎烯直接合成乙酸正龙脑酯的较佳结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在pH5.5的缓冲溶液中,α,α'-联吡啶活化铜(Ⅱ)催化过氧化氢氧化二苯碳酰二肼的指示反应,用萃取平衡控制反应时间和水相中二苯碳酰二肼的浓度及反应程度,建立了萃取催化动力学测定铜的新光度法,方法的检出限为3.0×10^-10g/mL,线性范围为0-1.0μg/10mL,用于水样和岩石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从热力学观点出发,阐述以羟丙基书-环糊精(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作为扑热息痛的包合载体时,包合反应的热力学函数(Kc,△Hθ,△Sθ及△Gθ).采用相溶解度方法测定扑热息痛与HP-β-cD的包合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扑热息痛的浓度随HP-β-CD浓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相溶解度曲线为‰型);HP-β-CD与PA的包合反应为放热反应;HP-β-CD与PA的包合反应为热力学驱动,低温时增溶效果较高温时好.  相似文献   

20.
对初始浓度、pH值、温度、TiO2用量及紫外光强对亚甲基蓝光催化降解反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甲基蓝可以被很快地降解,尤其是在较低浓度下更为有效.在反应中,存在一个最佳pH值,提高温度、TiO2用量及光强均对提高反应速率有益.温度与初始浓度的影响可以同时进入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