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压送风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防烟楼梯间(以下简称“楼梯间”)与前室(舍用前室)的防烟方式,在国内外高层建筑设计中已被广泛接受与采用.在进行正压送风系统的设计计算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确定与设计计算密切相关的一些因素,如火灾疏散时开启门的层数与数量、楼梯间与前室应保持的正压度、前室加压送风口的形式,等等。只有这些计算因素确定后,才能建立一定的计算模型,进行系统的设计计算。笔者根据近几年来的设计工作中的经验,提出个人看法,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2.
针对工业企业重特大事故中的人员疏散问题,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决策、指挥人员疏散的物联网系统.在此基础上,以较短的时间使全部人员疏散为优化目标,设计了一种快速搜索人员疏散路线的启发式算法ERSA.该算法根据厂区内道路和当前人员的分布情况,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多次循环迭代优化人员疏散路径.大量对比实验表明,ERSA能够有效地减少疏散时间,与最短路径疏散方法和随机疏散方法相比全体人员的疏散时间分别缩短了15%和28%.  相似文献   

3.
金淑英 《甘肃科技》2013,(24):122-123,150
近几年来,高层民用建筑火灾事故明显呈上升趋势,据相关统计显示,在各种火灾事故中,占绝大多数的伤亡人员均是由于烟气窒息、中毒,从而不能安全疏散所造成的。然而如何在发生火灾时及时地排除烟气和有效地阻止烟气进入安全疏散通道,进而保证人员能在较好的能见度下进行安全疏散,同时保证消防人员能更有效地进行灭火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民用建筑火灾事故中人员的伤亡,科学化、规范化的民用建筑防排烟设计、施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1 高层建筑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防排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防烟排烟方式   火灾时,楼梯间及其前室是安全疏散通道,也是烟火扩大蔓延的主要途径,因此楼梯间及前室的防烟是高层建筑防排烟的核心,在调查二十多幢建筑中,除少数建筑楼梯间和前室是采用机械加压方式外,绝大数为自然排烟和机械送风相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5.
在建筑物的设计中,疏散通道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火灾时建筑物内的人员能否安全及时地疏散。但现行规范中并没有涉及到如何判断不同疏散方案的合理性。提出了一种评价方法,采用疏散通道出口单位有效疏散宽度使用率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能较好地反映出不同设计方案之间的差异,并对如何调整疏散通道的位置使其更有利于人员的安全疏散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剪刀楼梯是高层住宅常用的疏散楼梯形式,但是当前很多设计单位的剪刀楼梯存在一些问题,为火灾时人员的疏散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本文主要对剪刀楼梯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从而说明自身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对地下汽车库兼二等人员掩蔽工程中的系统供电、疏散指示、负荷统计、管线敷设等方面做了一些归纳,列出了在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建筑防火的基本原则出发,以性能化消防设计思想为指导,就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设计中影响安全疏散时间的各种因素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在设计中灵活运用这些因素来解决、优化和改善安全疏散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义雷 《科技资讯》2007,12(3):183-184
本文从分析设有中庭的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和火灾中人的行为反应以及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因素入手,结合建筑平面和空间,从现行的设计方法和性能化设计方法两方面较详细论述了中庭建筑火灾中人员安全疏散设计的目的、要求及其相应的措施。希望借本文给建筑设计人员的安全疏散设计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全文具有十分的现实可操作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商场人员安全疏散状况,并提出商场疏散的优化方案.方法利用Pathfinder软件对沈阳市某大型商场建筑人员防火疏散进行仿真模拟研究,模拟商场人员安全疏散情况,确定商场建筑各层人员疏散所需时间以及疏散过程中主要拥堵位置.结果当火灾发生时,所研究商场内部人员疏散所需时间大于安全疏散时间;疏散过程中,商场二至五层东北角处、南侧以及西侧的楼梯间附近出现拥堵现象;商场的防火疏散设计存在一定的隐患.结论对商场安全疏散进行优化设计时,通过减少疏散距离和增加疏散宽度等措施,减少疏散时间,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为商场建筑防火疏散设计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消防疏散系统在火灾烟雾恶劣环境中存在识别困难、引导方案单一、维护成本高、智能化不足等问题,设计了基于蚁群算法的激光智能消防疏散系统。该系统由信息采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和疏散引导模块组成,智能化实时监控和处理火场情况。火灾发生时,传感器动态采集火场信息,用显示器显示火灾发生地点,经过处理器运用蚁群算法计算出最优疏散路径,最终疏散引导模块把疏散路径以激光接力的形式投影在地面,指导人员动态疏散。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火灾中群集疏散的设计方法及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介绍了以“疏散人员井井有条地按照设计人员的疏散通道疏散”为前提条件而建立的群集疏散行为模型,用于指导建筑物人员疏散设计,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解决群集疏散行为预测,评价中所面临的大批量数据处理问题,得到人员疏散,预测的实用工具。  相似文献   

13.
从高层建筑的实际特点出发,结合人员紧急疏散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了高层建筑在设计上必须考虑的确保人员安全疏散的措施,包括科学的疏散路线布置以及相关的技术要求,以便更好地应对高层建筑中发生的突发事件,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4.
特长隧道定点安全疏散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特长铁路隧道火灾防灾救援中采用"定点"设置的问题,从人员安全疏散的观点出发,建立人员疏散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特长铁路隧道中设置定点的形式、长度,横通道的间距、数量,以及不同火灾场景下定点中人员安全疏散时间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般特长铁路隧道定点设置方案,为进一步优化设计施工,促进完善铁路特长隧道的火灾防灾救援和安全疏散规划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新型建筑不断涌现使得火灾安全性能化设计被广泛应用,人员疏散是其中的关键环节。结合某大型商贸中心的火灾安全性能化设计方案,利用CAFE模型分析了人员疏散性能。结果表明,由于该模型量化了人员疏散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作用力,因此计算得到的人员疏散时间比同类软件更加保守,分析结果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高层建筑火灾中人员安全疏散的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火灾中人员疏散的准则,分析高层建筑中人员疏散存在的困难,结合高层建筑的特点提出在高层建筑火灾中提高人员疏散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吴国华 《科技资讯》2013,(35):249-250
随着高层建筑火灾频发,研究人员疏散降低高层建筑火灾人员伤亡损失成为一个热门的课题.本文介绍了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分析了当前高层建筑人员疏散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高校老食堂由于建筑安全设置陈旧、可燃物资集中、就餐人员流量大,导致其火灾疏散性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为研究突发事件下高校老食堂的疏散性能,将模糊评价引入高校食堂的火灾疏散性能评估中,并对某高校老食堂作了具体的研究,结果表明:疏散通道宽度和疏散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提升食堂火灾疏散性能提出了可行的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人员密度是建筑物人员疏散的基础,是一切关于消防疏散设计、管理的根本,国内外很多学者针对大型建筑人员密度进行了研究。但对于包含室内步行街的商业综合体的人员密度研究较少,且含室内步行街的商业综合体人员密度已大大降低,规范中已有相关数据无法在商业综合体人员疏散设计中不具有适用性。为了更好地对商业综合体人员疏散方案进行设计,给出更加安全、合理、经济的消防设施设置方式。本文将从商业综合体体内人员数量总数,不同时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广州某标准地铁站为研究对象,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和Pathfinder人员疏散仿真工具相结合的方法,对地铁站人员疏散进行仿真模拟,为地铁车站疏散设计优化、紧急条件下的人员安全疏散管理提供决策支持。研究重点考虑人员数量、楼梯形式和疏散设施对地铁站疏散能力、疏散路径的影响,为地铁车站疏散设计优化、紧急条件下的人员安全疏散管理提供决策支持。结果表明:超大人流晚高峰安全疏散效率较低,固定栏杆设置对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产生负面影响,楼梯位置和形式的设计影响疏散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