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蒋春玉 《科技信息》2010,(16):I0148-I0149
话语标记语是说话者为达到一定交际效果而插入的词或短语,能为听话者提供准确的认知语境和方向。因此,话语标记语对话语的理解可以产生特定的语用作用。运用话语标记语自然成为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一大策略。本文将引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听力材料,通过整理收集其中常见的话语标记语,对其不同的语用功能加以归纳,以利于增强学生听力理解中推断和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话语标记语why为研究对象,借助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可以探讨话语标记语why在言语交际环境中如何制约语境选择,修正、协商认知语境.它的功能具体表现在:态度和情感标记;话题背景转换标记;纠正错误语境假设标记;协商语境的延缓标记等.通过这些功能的实现,话语标记语why制约与引导话语理解过程,保证交际顺利进行.以此说明话语标记语why的程序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话语标记对会话结构的分析、话语行为的识别、会话含义的理解等具有重要作用,在口语的信息处理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开展话语标记的信息处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在汉语话语标记的信息化本体研究整体较为薄弱、应用研究尚未起步的情况下,建设包含多种次级类型语料的口语语料库和包含多层信息的话语标记词库是亟待开展的两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其能有效推进汉语话语标记信息处理研究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关联理论为基础,讨论话语标记语在话语生成和理解中的制约作用。同时作者探讨了听者寻找话语与语境之间的关联性;最后指出了话语标记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英语话语标记语为研究对象,依据一定的语境,从认知的角度进行动态的语用研究。在交际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能够改变交际者的认知体验,影响对方的语境假设,促使交际朝着预期的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6.
话语标记语在言语交际中往往不直接构成话语的命题内容,所起的作用就是对会话等互动性言语交际进行调节和管理.话语标记语反映了语言使用者对语境的一种顺应以及使用语言时的元语用意识,不仅可以帮助会话人构建语篇,同时还可以实现不同的语用功能以促成交际.本文从互动社会语言学的角度以会话分析为切入点,以言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语oh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它在会话中的互动功能,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生成话语.  相似文献   

7.
随着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许多学者已认识到语境对于语义研究的重要性。语境为话语理解提供了理论依据,它解释了语言以外的各种社会因素对语言表达方式选择的影响。本文对语境理论发展的历史作一下简要回顾,并简单介绍了语境对于语义理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蕾 《枣庄师专学报》2015,32(1):120-124
话语标记语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话语现象,在人们的会话理解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制约作用。本文以《生活大爆炸》前两季出现的话语标记语"I Mean"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话语标记语"I mean"在不同情境下的运用及其产生的语用功能,以利于读者对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幽默艺术有一个更好的了解,推动话语标记语在影视剧对白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话语标记语在话语中具有极高的使用频率,其研究也成为国内外语用学研究的热点。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话语标记语标识的是程序意义,在话语构建中均起着明示导向与约束话语的隐含意义的作用,标示着前述话语与后述话语之间的关系,受话者需借助话语标记对话语的隐含意义加以推理,以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善于识别两种语言使用话语标记语的差异,采用明示与暗含转换的方式传译出标记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0.
讨论语境对话语含义的影响,特别探讨了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以及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对话语含义的影响,说明语境对听读者理解话语含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段志高 《科技信息》2009,(31):I0195-I0196
语境研究在不断的发展中。语境研究可以分为静态研究阶段和动态研究阶段。静态语境研究经过几代人的发展,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成为一个包罗万象的范畴,对话语交际解释力弱。随着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的发展,语言学家们提出了针对话语交际的动态语境理论。动态语境论认为,在话语交际中,话语交际者对语境做出选择,上轮话语可以作为下轮话语的语境,因此语境总在变动中。  相似文献   

12.
话语标记语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话语现象,是说话者为实现成功言语交际所采用的重要手段之一。话语标记语well具有多种语用功能:可用作话语起始标记、话语分割标记、话语延缓标记、话语劝诫标记、信息短缺标记、信息修正标记、威胁缓和标记和加强语气。在所有这些用法中,它所起的作用只不过是一种"标记"功能,不构成话语的基本语义或命题意义,但却具有丰富的语用效应,在话语理解中可以引导听话人如何去处理后续话语。  相似文献   

13.
语篇分析是以语境作为基础进行的语言分析,语篇分析家在分析语篇时,必须要考虑语篇所发生的语境。因为在语篇中,最明显的语言成分也需要在语境的帮助下才能使其意义得以明确。在语篇分析中,语境有助于明确语篇中的意义和所指及推导出语篇中的隐含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语境的内涵十分广泛,语篇是受制于语境的,尤其是功能语言学派的情景语境理论,对语篇的发展和语篇的语义选择具有很强的预示力,语境的研究和应用对于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孙一鸥 《科技信息》2010,(27):220-221
本文以文学作品为语料,结合话语分析以及语用学中的理论对话与标记语well进行分析。借助文学作品中搜集的语料,笔者采用了冉永平(2003)提出的"面子威胁行为缓和语"(mitigator of face-threatening acts),"延缓标记语"(hesitation or delay marker),"信息短缺标记语"(insufficiency marker)和"信息修正标记语"(repair marker)的模式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以进一步强调识别文学作品中话语标记语功能的重要性,以及对EFL学习者构建英语思维模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明代莆田人姚旅的《露书》是一部当地人记当地事的最早的类书,其学术和史料价值已引起学者的关注。简考姚旅的生平及其《露书》成书过程,并从其记录考证方言词汇和方言语音两个角度,重点探讨《露书》在方言学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栓 《科技信息》2011,(5):210-211
语境是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生成的,因而语境也在不同方面受到限制。虽然原则上语言使用的每个要素都可以作为一个与语境相关的要素出现,并加以考虑,但是并非在每一种场合这些要素都已相关因素的身份调动起来。由于与话语匹配的语境组合的多样性,孤立的的话语几乎都具有很高程度的不确定性。在交流中,我们不能容忍含糊性的存在,允许语境进入语言分析就成了精确性的先决条件。让语境融入语言意义的生成过程变便成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过程。而维氏顺应论中的语境观对语境在意义的生成过程中做了全面的分析。尤其是其中的三个世界,对语篇连贯研究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模糊限制语的人际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糊限制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对其研究正朝着功能研究的方向发展。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拓展了模糊限制语的研究空间。作为人际功能主要体现手段的情态,其实是模糊限制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在人际功能层面上可以增强话语的可接受性,使言语表达更委婉、更礼貌、更稳妥,不仅有效地保护了说话,而且可以提高言语的表达效果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9.
文学理论的构建有赖于我们对人类话语形式的准确认知,有赖于我们对不同民族文学生成背后的话语形式的真切感知,也有赖于我们对创作的话语凝成与欣赏的话语认同的多维把捉。文学作品是特殊的话语凝成,是个体言语与群体语言在完美认同后的特殊凝固形态,即特殊的言语形式。这种特殊的言语形式由文学家的特殊性而来,最后由欣赏者认同、理解,在理论视域下阐释为文学风格。既如此,我们认为,文学风格理论的梳理当以话语情景为主,当以一定话语权(如民族话语、地域话语等等)为明确背景。以下内容即以传统中华话语情景为主。  相似文献   

20.
幽默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幽默的效果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实现。但是,有关幽默的研究大多侧重于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本文从文体学的角度分析了制造幽默的一种很重要的文体手段——变异。通过对三种变异形式——搭配变异、方言变异和语域变异的分析,本文指出了变异也是产生幽默的一种重要手段,应引起人们更多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