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大秦线基本概况以及大秦线列车编组结构和编组方式,分析了大秦线重载运输方式的可能性,探讨了大秦线重载运输组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通过计算机铺画大秦线最大货物列车运行图,研究了适用于大秦线设备条件的“综合V型天窗”的设计、比选与优化问题,并根据大秦线近期、中期与远期运量的需要,分别提出了各个时期的维修天窗方案及相应的有关设备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3.
大秦线是我国第一条重载铁路,也是第一条现代化铁路,但由于设计能力偏低,只有1亿吨,被认为不能满足远期需要,因而准备于“八五”期间修建需要投资100多亿元的特大工程——神木煤田外运新通路第二大秦线与新港口。这将导致分散运量,限制科技扩能,不能实现大运量、高效益,而将使大秦线变成高投入,低产出。大秦线设计远期能力能否突破,是否理论上可以突破而不切合实际?大秦线能力超过1亿吨时,点线协调、能力配  相似文献   

4.
丁五一 《山西科技》2013,28(4):62-65
大秦线作为我国最具特色的重载运输线路,其发展对我国重载运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为确保大秦线运量逐年增长,大轴重货车的研发及使用成为大秦线重载运输发展的必然趋势。对30 t轴重的4种货车车型方案进行了比选,对其投入使用带来的运输能力的提高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计算选择出一种适用重载运输的货车。  相似文献   

5.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大秦线各种运营组织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的综合比较,以选择运输能力大、工程投资省、运营管理方便的最优方案,使大秦线尽快达到年运量1亿t的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6.
靳琛 《科技咨询导报》2013,(14):122-123
针对大秦线ZPW-2000A区段道床漏泄大问题,太原铁路局电务处组织相关部门、单位进行了现场调研,对产生漏泄的原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具体解决建议.由于大秦线道床漏泄大问题涉及面广,原因较为复杂,彻底的解决方案需要在综合研究、并经实践验证后确定.  相似文献   

7.
以大秦线为中心,从系统角度出发,采用网络分析的方法,考虑到“八五”、“九五”运输发展需要,综合论述了北通路各条线路的战略分工,使北通路各条线路能充分利用.同时,对现存的大秦线装、运、卸各环节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设装车基地、开行10000t列车和组合列车、扩编增载、压缩中停时间、构建货运专线、规范生产布局、提高接卸能力、创新调度组织模式、加强车辆管理等措施,大同分局实现了大秦线2004年1.5亿t运量的任务,并为2005年大秦线实现2亿‘运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GSM-R系统,阐述了大秦线GSM-R通信系统网络的建设情况,探讨了移动通信对铁路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秦线开行20 kt级重载组合列车系统集成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秦线是我国第一条双线重载电气化运煤专线,西起北同蒲线,东至秦皇岛,全长653 km,设计运量为1×108 t/a,于1992年12月通车。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须尽快大幅度提高大秦线的运输能力。铁道部依靠自主创新,首次实现了GSM-R技术与Locotrol技术的结合,800 MHz数据电台与Locotrol技术的结合,单套Locotrol系统与SS4机车的结合,以及2台和谐型大功率机车加可控列尾的创新方式,开发了重载配套装备,通过集成创新,使大秦线开行20 kt级重载组合列车获得成功,年运量由2002年的1×108 t提高到2007年的3×108 t,是原设计能力的3倍。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大秦线在跨区间无缝线路地段上进行平改立的实践经验,对施工中是否必须进行应力放散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了施工中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大秦线线路维修工作中的劳动组织、人员分工、作业项目、施工程序以及机械设备的配备情况,并对其作业质量和生产效率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大秦铁路的劳动组织和用工制度,指出调整生产力布局是改善劳动组织的基础,建立企业内部竞争机制和激励有效、约束有力的薪酬分配制度是改善劳动组织和用工制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运量和轴重的不断增加,钢轨伤损情况明显加重。钢轨打磨可以有效解决钢轨的疲劳伤损。为此针对大秦铁路钢轨滚动接触疲劳伤损进行了钢轨打磨方面的研究,简述了大秦铁路钢轨打磨现状,提出了钢轨打磨试验方案。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大秦铁路目前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大秦铁路开行2万t重载列车的措施,提出了大新站开行2万t列车的构思。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大秦铁路隧道运用的几种接触网悬挂装置结构进行了介绍和对比,重点介绍了隧道内接触网悬挂装置改进方案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7.
徐俊刚 《山西科技》2014,(3):134-136
从施工组织、技术标准、作业程序、施工质量等方面,论述了大型养路机械在大秦铁路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大秦铁路扩能工程,由于股道增加,个别桥涵运营荷载超出其原设计荷载,需对其进行加固。本文通过分析盖板涵工点的两个加固方案,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受力分析,最终给出了合理加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轴对称模型和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大秦线长大坡道循环制动条件下货车车轮温度和应力场,结果表明车轮高应力区出现在辐板上,现行制动条件下车轮强度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