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0年前的4月25日,即1990年4月25日,美欧联合研制的哈勃空间望远镜,由发现号航天飞机送入地球轨道,以探索宇宙的奥秘——这项计划已经取得了远远超出预期的成果。10年  相似文献   

2.
<正>2021年12月25日圣诞节当天,备受全球天文届瞩目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在法属圭亚那群岛库鲁基地由欧洲阿里亚娜航天公司的"阿里亚娜5ECA+"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人类探索宇宙的壮举迈上新台阶。"哈勃"望远镜的"继承人"在了解韦伯望远镜之前,先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它的"前辈"——"哈勃"太空望远镜。"哈勃"望远镜是1990年4月24日由"发现号"航天飞机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升空的,32年来虽然经历过很多曲折(如升空后第一张照片过于模糊,直到1 9 9 3年修复了主镜缺陷并更换相关仪器后才有所改善),但也拍摄到大量令人震撼的宇宙照片,在人类天文观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热点排行     
<正>(新闻时段20152015-04-16至2015015-04-30)1哈勃望远镜升空25周年[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2/30]24日,是哈勃空间望远镜升空25周年。1990年4月24日,美国航天飞机将哈勃望远镜送上太空轨道,"哈勃"望远镜长13.3 m,它以2.8万km的时速沿太空轨道运行,由于没有大气湍流的干扰,它所获得的图像和光谱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它捕捉到的照片正从根本上改变着我们对宇宙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4月24日,美国发射了一个新型天文“卫星”—“哈勃太空望远镜”,这是航天技术和天文学研究领域的又一重大成就。哈勃望远镜将成为窥测字宙的“火眼金睛”,以前所末有的观察力去揭示宇宙的奥秘。 17世纪初,伽利略发明了光学望远镜,开辟了人类观察宇宙的新纪元。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古老的天文学又焕发了青春。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航天站与空间探测器进  相似文献   

5.
1990年4月25日清晨8点34分,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航天飞机将耗资巨大、深受世人瞩目的哈勃空间望远镜(HST)成功送入了太空,这标志着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揭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在太空中运行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是1990年4月24日进入太空的,到现在,哈勃望远镜已经给地球发回了42万张照片,观察了1.7万个天文目标,证实了黑洞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最早是从地球开始的,再从地球扩展到太阳系。20世纪以前,银河系是人类眼里的全部宇宙。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1889-1953)作出了划时代的天文观测结论:直径达10万光年的银河系,在无垠的宇宙中,只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因为他发现,无论朝哪个方向望去,远处的星系都在飞速地远离我们而去。这就是著名的“哈勃定律”。为了避免地球大气层对宇宙观测的影响,1990年4月21日,美国把以“哈勃”命名的座长13.1米、直径4.25米、重量11.25吨的望远镜,由航天飞机送入距…  相似文献   

8.
视觉     
正据SciTechDaily 6月8日报道,哈勃空间望远镜在百万星系中发现一个惊人的星系。当哈勃空间望远镜向宇宙深处望去时,它瞥见了一个被无数臂状结构围绕着的棒旋星系——NGC 2608。它看上去就好像是我们银河系的一个略微拉伸的、较小的版本。在哈勃拍摄的这类照片中,星系中明亮的前景恒星有时会呈现出带有被称为衍射峰的突出耀斑的光点,这是望远镜光学系统的作用。但是NGC 2608周围大部分较暗的点都没有这些特征,在仔细观察后发现它  相似文献   

9.
申与 《青年科学》2009,(6):16-16
多年来,哈勃望远镜向我们展示了星系相撞的壮观场面,观测到了恒星的诞生和死亡,让我们了解了宇宙。 现在,哈勃望远镜接受了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维修。宇航员给它安装了一个新相机,然后永远地跟哈勃说再见。如果一切顺利,哈勃将继续工作5~7年。  相似文献   

10.
陈丹 《科技潮》1999,(10):124-126
昌德拉 X 射线天文台是美国航天界日和天文界期待20余年的项目,是美国航天局正在实施的大型空间天文台(Great Observatories)计划的第3个设备,前两个分别是哈勃空间望远镜(HSH)和康普顿伽玛射线天文台(GRO),已分别于1990年和1991年发射。昌德拉 X 射线天文台是迄今为止进入太空的最大和最精密的天文仪器之一,在未来5年里它将对星系、类星体和恒星等进行探测,并努力寻找宇宙中的黑洞和暗物质。有关昌德拉 X 射线天文台的情况笔者在上期的本栏中已做了详细介绍。昌德拉 X 射线天文台于今年7月23日由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刚刚发射升空,其处女作于当月下旬即露面了。7月26日 NASA(美观航天局)举行记者招待  相似文献   

11.
美国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重金属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1994年7月30日报道,美国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的贾森·卡德利(JasonCardelli)用NASA的哈勃空间望远镜第一次在星际空间发现了许多重元素。他测定了星际空间有低含量的像、锗、砷、氢、锡和更...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NASA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在系外行星WASP-107b的大气层中探测到了氦气。这是人类首次在太阳系之外的大气层中发现氦元素。该研究已于2018年5月3日发表在Nature上。氦是宇宙中除了氢之外最常见的元素,也是木星和土星等气态行星最主要的组成物质。早期理论推测,系外行星的大气层中,特别是延伸至宇宙中的逃逸型  相似文献   

13.
近期,加州理工学院宣布,该学院天文学家小组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和Keck天文台望远镜,在Abell2218星系团中,发现了离地球最远的一个星系。该星系发出的光是在宇宙诞生仅7亿年时发出的。该项发现再次表明,称之为宇宙透镜效应的技  相似文献   

14.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发现,宇宙可能会永远膨胀下去.美国宇航局研究人员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计算宇宙里存在的神秘"暗能量"的总数,发现宇宙最终将演变成一个寒冷、荒凉的地方. 该研究主要着眼于暗能量(它在继续促使宇宙不断向外膨胀)是由什么构成的.据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计算太空里的暗能量总数的科学家推断,这种无法解释的力的分布情况,意味着宇宙的膨胀过程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永不停止.  相似文献   

15.
 2020年1月30日,美国主动关闭斯皮策空间望远镜。斯皮策空间望远镜已5次延寿、在轨运行超过16年,运用科学数据发表了超过9000篇科学论文,在宇宙红外观测、恒星和星系演化、系外行星证认等多个领域取得了重大发现。斯皮策空间望远镜在研制阶段采用了新颖的地球尾随日心轨道设计,当时最先进的大面阵红外探测器件;发射后科学目标紧扣空间天文观测新热点的系外行星及时调整,在3个焦面有效载荷仅剩1个红外阵列相机,且其4个波段仅存2个能正常工作的挑战下,任务运控团队和科学团队紧密协同,仍成功开展了长达10年的科学观测。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部署了相关空间红外天文探测的预先研究,斯皮策任务的开放技术创新、科学目标与时俱进、协同一体化观测等实现科学产出最大化的系列实践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句首“之所以”是与非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句首“之所以”,就是把“之所以”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如:之所以这样命名,是为了纪念美国已故的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梅绍华、何君臣《探索宇宙奥秘迈出新步,哈勃望远镜将遨游太空》、《人民日报》1990年4月16日第7版)对于这类句首“之所以”,叶圣陶先生早在1978年就指出:“‘之所以’就是‘的所  相似文献   

17.
400年前,伽利略第一次使用望远镜观测天气、探索宇宙。为纪念人类首次使用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共同倡议下,联合国大会把2009年正式定为国际天文年,并将主题定为“探索我们的宇宙”。  相似文献   

18.
 2020年1月30日,美国主动关闭斯皮策空间望远镜。斯皮策空间望远镜已5次延寿、在轨运行超过16年,运用科学数据发表了超过9000篇科学论文,在宇宙红外观测、恒星和星系演化、系外行星证认等多个领域取得了重大发现。斯皮策空间望远镜在研制阶段采用了新颖的地球尾随日心轨道设计,当时最先进的大面阵红外探测器件;发射后科学目标紧扣空间天文观测新热点的系外行星及时调整,在3个焦面有效载荷仅剩1个红外阵列相机,且其4个波段仅存2个能正常工作的挑战下,任务运控团队和科学团队紧密协同,仍成功开展了长达10年的科学观测。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部署了相关空间红外天文探测的预先研究,斯皮策任务的开放技术创新、科学目标与时俱进、协同一体化观测等实现科学产出最大化的系列实践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据英《新科学家》2002年2月23日报道 :近十几年来 ,美国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名噪全球 ,因为将这个重量达11000公斤的天文望远镜从地面送入空间 ,本身就是天文史上一件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 ;但这台先进的空间望远镜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 ,因为它重量过大 ,发射费用就特别高 ,能不能减少空间望远镜的重量 ,又不降低它的灵敏度 ,成了天文学家努力探索的课题 ;最近 ,美国NASA先进空间研究实验室的一个科研小组宣布 ,他们已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20.
最近这10年见证了一场观测星系方式的革命,特别是用哈勃天文望远镜的深层成像和用地面上10米级的望远镜的光谱学已经揭示了很多沿哈勃序列很难定位的物体。哈勃太空望远镜使我们得以观测到更早期的星系形态。在天文学上,看的更远也就意味着能够看到更早期的星系,这就直接揭示了星系形态层面的演化。极其微弱物体的高分辨率光谱使得研究其运动演化成为可能,星系的物质聚集空前的可以直接比较宇宙结构的情景状况。因此,从所有三个方面研究星系演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