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李国湖 《科技信息》2008,(17):281-28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师生关系已从陈旧的“师道尊严”的堡垒中解放出来.正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教育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如何处理师生关系的问题。健康的师生关系是发展教育的基础,教师能否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学生能否全面、主动地发展.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良好。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造就人。托尔斯泰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知,师爱是师德的重要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是小学语文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从古至今,中外教育家都非常重视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关系,把教师对学生的爱视为教师最崇高的美德.真正的师爱它包含了教师对全体学生中每一个人的热爱、理解尊重和期待.  相似文献   

3.
浅谈师爱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师实施有效性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从古至今,中外教育家都非常重视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关系,把教师对学生的爱视为教师最崇高的美德.真正的师爱包含了教师对全体学生中每一个人的热爱、理解、尊重和期待.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是小学语文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从古至今,中外教育家都非常重视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关系,把教师对学生的爱视为教师最崇高的美德。真正的师爱它包含了教师对全体学生中每一个人的热爱、理解尊重和期待。  相似文献   

5.
人们把"太阳底下最神圣、最光辉的事业"这一桂冠送给教师,那么教师无论是在才学上,还是在职业道德规范上就应该不辜负这一称号.因为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孟宪菊 《科技信息》2008,(2):232-232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德育"课的意义不被学生认识,但如果一个好教师能够把课既讲的好,又教的好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能够被调动起来的,并且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会认识到"德育"课的重要性.本文对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二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做好班主任 ,必须热爱教育事业 ,必须热爱自己的学生 ,尤其是后进生 ,要把转化一个后进生看成考取一个学生同等重要。一杯浊水 ,虽然不如一杯清水平静而澄清 ,但若蒸馏了其杂质 ,就会出现一汪清水 ,那么如何做好转变工作呢 ,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一、培养良好的班风是促使后进生转变的动力我认为 ,要转变一个后进生 ,单靠个别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应该有一个良好的班风氛围来促使其转变。如果一个班级能养成一个守纪律 ,爱学习 ,明是非积极向上的班风 ,后进生生活在这样一个集体中 ,对他来说是…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学习胡锦涛总书记8月31日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提出的四点希望,从“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一个方向,阐述了教师是神圣的职业,教学是光荣的岗位,教育是伟大的事业,只有热爱,才能忠于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只有关爱学生,才能塑造学生,培养学生。所以爱岗爱生是师德的核心和灵魂。  相似文献   

9.
如果教师既爱他的事业,又爱他的学生,那么他就是一个十分好的老师了。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教育者、领导者、校规校纪的执行者,教与学双向交流的信息员及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辅导员、服务员,肩负着领导、引导、辅导和帮助学生成长的重任。  相似文献   

10.
漫谈师德     
中国人民对"师"有特殊的感情,尊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每个教师都有师德,就好比每个学生都有成绩一样.学生的成绩有好有坏,教师的师德修养也有高有低.教师对事业要有忠心,要从理性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从而热爱与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并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教师从事的是烛光事业,奉献是教师的选择,淡泊是教师的本色.教师人格的影响具有导向、凝聚、使学生亲师等多种功能,教师的良好人格品质一旦得到学生的认同,就会激起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由认同到模仿乃至内化.  相似文献   

11.
姜景 《奇闻怪事》2011,(6):44-45
一个有魅力的老师对学生的教育,特别是对错误的批评一定要抱着治病救人的态度,对学生充满期望,诚恳地表现出对学生的热爱、关心。当学生感到老师对他的责备完全出自内心的爱时,就会感到温暖,产生愉快的体验,心情就会平静下来,兴奋代替了抑制,便乐于接受教诲。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或许他的工作条件并不理想,或许他没有英俊的外表和娇美的容颜,但他一定自然朴实、忠诚教育事业,以良好的师德要求自己。一个有魅力的教师一定是有情有爱,会用一颗美丽的心灵善待学生、呵护学生,用自己的出色工作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和幸福。  相似文献   

12.
瓦清荣 《科技资讯》2011,(12):229-229
热爱学生是师德教育的核心。每一位中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是否高尚,主要从以下方面看:看他否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否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看他是否热爱学生,能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深切关注,真诚地热爱学生已被视为当代中学教师的师德之魂。  相似文献   

13.
<正>德国教育家海尔巴特有一句名言:“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在知识教学中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是教学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一个至今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教学观,把教师看成是单纯地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先生”把学生看成是单纯学习书本知识的“书生”.教学只有一种功能,就是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教师只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越多越深就是好教师,学生只要听懂和记住教师的课堂讲授内容,  相似文献   

14.
教师这一职业,虽然平凡,却从古至今,一直广泛地受到人们的敬重.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一名合格教师又应具备哪些素养呢?一名合格教师,除了要有事业心外,还需要具备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精于教学,善于育人,知识渊博,不断总结创新等基本素质.很多人认为教师是最了不起的人,他们能够使愚笨的人变得聪明,使懒惰的人变得勤奋,使懦弱的人变得坚强.正因为对教师的工作有了这种特殊的感情,所以才会致力于教育事业,义无反顾.一名教师只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才会珍惜自己的事业,才会为学生倾注全部激情、全部心血和  相似文献   

15.
刘惠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2):127-130
邓小平的师德观,特别凸现了教师要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终生献身教育事业、自觉做到教书育人、关怀热爱每一个学生、诲人不倦等核心要求,既准确地把握了教师职业的特点,也很好地继承了中国传统师德的合理内核。在当前社会转型、各种利益冲突加剧、教师道德面临多方面挑战的今天,重温邓小平同志有关师德的这些论述,对我国的教师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教师职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兴衰,而教育事业属于未来事业,因此人民教师职业素养的高低又最终会决定民族和祖国的兴衰.只有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才可能有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胡珍娜 《科技信息》2012,(27):312-313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没有教师对儿童的爱的阳光,学生就会混成模糊不清的一团。""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的确,爱是一种情感交流,爱人才能育人,当你把炽热的爱通过一言一行传给孩子时,就会激起孩子对你情感的回报,从而乐于接受你所给予的一切。请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用心构筑爱的桥梁。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会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只有这样,教育事业才能健康、和谐、完美地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8.
人们把“太阳底下最神圣、最光辉的事业”这一桂冠送给教师,那么教师无论是在才学上,还是在职业道德规范上就应该不辜负这一称号。因为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爱岗敬业既是教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所有教师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个人满足,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对待教育事业的职业道德要求: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热爱教育,教书育人,树立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对待学生的职业道德要求:崇尚师爱,为人师表.对待自身的职业道德要求:严谨治学,塑造自身.教师践行职业道德,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需要有良好的氛围,需要学校的高度重视,需要社会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师德,简单来说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干什么工作都应该有职业道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阳光之下最受人尊重的事业,所以,教师就更应该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 我国历来重视师德师道,唐代的古文运动倡导者之一的韩愈在其《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把教师的作用阐述得很清楚.即除了传授技艺、讲授学业和解释学生迷惑的问题之外,更重要的职责还有“传道”。这个“道”,含义非常深广,它包括礼仪、道德、品质、信仰等多方面的内容。总之,教师应该在学生如何作人方面下大功夫,使自己所培养的对象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成为合格的人才。韩愈把教师定格在“传道、授业、解惑”,即教师是教育学生的人,是师表。那么既然是师表,就应该有师表的样子,也就是说,教师要想教育和塑造好学生,就应该首先塑造自己。要想使学生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就必须首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亦即师德,是教师素质和修养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才有可能教好学生。没有职业道德,是人格上的最大缺陷。作为一个教师来说,如果职业道德很差,那么他的业务水平再高,也不可能把学生教好。 社会主义时代的教师是人民的教师,肩负着为祖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