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餐馆吃饭似乎是件很享受的事:不用费心准备食材、不用费时窝在厨房、不用费力清理善后工作……但专家指出,这样的"享受"其实弊处更多。在家吃饭少餐桌难交流赵阿姨每周最盼着的事,就是周末等儿子带孙子过来,全家人一起吃个饭,但这顿饭经常吃得她心里不舒服。儿子总在玩手机,孙子也加入了这个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这个网络上流传很广的抱怨,正是很多人真实生活的写照。一项网络调查显示,许多中国人自清晨至深夜一天都有手机相伴,"手机依赖症"已经成为社会"流行病"。  相似文献   

3.
正如果你总是惦记手机里收到的新信息;玩了很久手机之后感觉十分空虚;一旦没带手机出门或是手机没信号、没电就会坐立不安……那么你可能正在不知不觉地被名为手机的"黑洞"吞食。手机里的世界丰富多彩,每个APP都能发出通知,提醒你查看最新动态。然而过多的通知会给使用者造成干扰,让你分心。心理学研究发现,分心做不同的事情,只会让你的工作效率变得更糟。因为等你重新回来工作时,需要额外花些时间去熟悉之前正在进行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正你是不是一回到家就打开电视看那冗长而乏味的肥皂剧?或者马上打开电脑花大把时间上网闲逛或打电玩、和陌生人聊天、对八卦新闻津津乐道?那么很不幸,你可能染上了"软瘾"。接下来,我们就来扒一扒"软瘾"究竟有多"毒"。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总是不自觉地打开购物页面,哪怕什么都不买,也要机械性地反复浏览;明明没有想看的电视节目,却抱着遥控器直到深夜;手机不离手,甚至不玩手机就睡不  相似文献   

5.
<正>曾经有句话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站在你的面前,而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现在,我们却习惯这样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站在你的面前,而你却在玩手机。"心海波澜不少科技产品是把双刃剑。比如手机,它给生活带来方便,却也给人们带来烦恼,尤其是智能手机。当人们随时随地享受"上网冲浪"的便捷和愉悦时,却也不知不觉间被它束缚住了。渐渐地,"手机综合症"出现在了现代疾病的花名册里,小凡就是感染者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本周心理健康课程的主题是"嫉妒心理"。课程结束后,初一的晓晓跑到办公室找我却欲言又止。我猜测晓晓可能是有些顾虑和担心。在得到支持和安抚之后,晓晓向我吐露了她的困扰。原来,她最近对自己的好朋友敏儿心生嫉妒:因为敏儿在数学考试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敏儿最近新换的文具也是晓晓心仪很久的东西;隔壁班的同学也越来越喜欢找敏儿一起玩  相似文献   

7.
触屏一代     
<正>小孩子们甚至是蹒跚学步的幼儿正在数字技术上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这对他们的成长意味着什么?春寒料峭的一天,几十个儿童手机和平板应用程序开发者聚集在加利福尼亚州蒙特里一个古老的海滨度假胜地,展示他们开发的新游戏。一个像是刚从玩滑板的毛头小伙晋升为爸爸的自称是"拼图梦想家"的开发者,展示了一款叫做Puzzingo的  相似文献   

8.
<正>看过金庸小说《神雕侠侣》的人,都会为"老顽童"周伯通的左右互搏之术所惊叹,左手画圆右手画方是许多人不能完成的任务。可在现代社会,人们却可以看着电视、玩着手机、聊着闲天;还有很多人不得不一边回复邮件,一边与同事讨论工作方案,还要时不时接听各种来电。这样一心多用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甚至有人认为这是能力强、脑子好使的表现。但专家提醒,一心多用并不是什么好习惯,它会从头到脚伤害你。  相似文献   

9.
谎言的背后     
<正>平平上高中后,跟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而且出现了频繁说谎的问题。一次,平平的爸爸发现平平在自己房间偷偷玩手机,然而家里并没有给平平买过手机,于是爸爸立刻上前问平平。慌张之下,平平说自己拿的是外公的旧手机,但谎言很快被爸爸戳穿。在爸妈的追问下,平平才说出真相——班里同学都有手机了,他很羡慕,于是向同学借了旧手机。事情虽然过去了,平平的爸妈却产生了忧虑:平平为什么要说谎呢?  相似文献   

10.
<正>揣测他人的想法,对于人类这样的社会性物种来说,非常重要。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会更擅长于揣摩别人的心思呢?有两个朋友,莎莉和安妮,一起在酒吧里喝酒。莎莉去了洗手间,安妮决定再喝一杯,但她注意到莎莉离开时放在桌子上的手机。担心被人顺手偷走,安妮将莎莉的手机放进她朋友的包里,然后再前往酒吧吧台。猜一猜,莎莉返回时,她会在哪里找她的手机呢?如果你说,她会看一下桌子上她留下手机的地方,那么恭喜你!你拥有一种心理理论能力——对他人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知。这种能力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明明没有电话,可是经常听见自己手机在响;手机明明已关机,竟还会"听到"自己手机的铃声;手机来电时异常紧张,甚至心跳加速。专家指出,这些就是"手机幻听症"的具体表现,是心理超压的一个信号,可以说手机幻听已给职场忙人上紧了"精神发条"。  相似文献   

12.
不可否认,电子产品的确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少便利.随着手机功能的日渐强大,它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使用手机满足了我们在娱乐、交流、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的需求:手机上的影视、听歌等软件让我们能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放松娱乐;QQ、微信等社交软件的普及方便人与人随时随地进行交流;网络平台的课程资源十分丰富;搜索引擎让人能轻松"get"知识.  相似文献   

13.
<正>老师:您好!我是一名高中女生,心中一直有个苦恼,但从来不敢让人知道……先从我小时候说起吧。因为我的性格大大咧咧的,顽皮、好动,喜欢和男生混在一起,所以小时候大家都爱叫我"假小子"。长大后,我还是常和男生在一起玩,对女生喜欢的洋娃娃、漂亮衣服等都没有兴趣。上了中学后,我很羡慕周围那些"小情侣",也想和其他女生一样能有自己喜欢的男生。可是,我竟然发现自己反倒对女生有异样的喜欢。我喜欢的她名叫小怡。我总是小心翼翼地想要接近她,希望常常和她在一起。看到她和别的同学关系好,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我都会吃醋。有一次做梦,我甚至梦到自己亲了小  相似文献   

14.
正乘坐国内飞机航线时,起飞前乘客通常都会听到,"请您关闭手机,包括具有飞行模式的手机,调直座椅靠背,收起小桌板,打开遮光板,我们的飞机就要起飞了"。这个提示,如今在有些航班上已经改了,乘客可以全程使用开启飞行模式的手机。坐飞机的时候可以上互联网,这件事吵吵嚷嚷多年,终于要见真章了。为何过去坐飞机不能玩手机上飞机之后,之所以要把手机调整为飞行模式或关机,主要是为了飞机和乘客的安全。由于航空电子设备需要非常安全的电磁环境,而手机在打电话或使用数据流量上网时,手机信号则有可能对机载通信导航设备造成干扰。  相似文献   

15.
《科学之友》2020,(5):68-69
正"宅家期间,人们虽然有了支配睡眠的自由,但睡眠质量反而下降了。"《2020全国宅家期间中国居民睡眠白皮书》调查发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人睡眠时间整体延迟2~3小时,熬夜人群上升到23%。没了早起上班、上学的压力,"白天想睡觉、晚上睡不着"成了人们的生活常态。玩手机到凌晨,熬夜变成一种习惯;一觉睡到中午,早饭已经不复存在;醒后继续赖床,万事都能躺着解决……  相似文献   

16.
《科学之友》2005,(15):66-67
手机--变"瑞士军刀" 只希望用一款老式普通手机的人可能要失望了,因为手机正迅速成为电子消费品中的"瑞士军刀",手机可以做任何事情,拍摄高质量的数码相片、浏览网页、发送电子邮件、播放MP3音乐、摄制短片.当然它还可以用来打电话,只是不适合用来开酒瓶.  相似文献   

17.
正技术像一个魔咒,比如今天的你无法想象明天的生活。1902年,美国人内森·斯塔布菲尔德制成第一个无线电话装置,开启了人类对手机技术的探索之旅,通话打破了当时人们对沟通的认知;1973年,首部手持式移动电话原型机问世,它的发明者马丁·库帕因此被誉为"手机之父",这是首部民用手机,便携性让用户对手机产生了新的探索;2002年,是智能手机发展市场最为关键的一年,安装有网页浏览器、电子邮件以及即时通讯的移动电话问世,同时,还配备了数码摄像头以及视频游戏,手机不仅是通话工具,更是了解世界的窗口,智能手机迎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2013年,智能手机成为一个大  相似文献   

18.
谢旧我 《科学之友》2001,(12):46-47
去年3月份,舅舅从德国参加汉诺威世界电脑电信展回来,带回两只可视手机,样子小巧玲珑,色泽明丽鲜艳,比爸爸原先的"小铁块"古董不知要漂亮多少倍,据说这是韩国三星公司最新投放市场的.我从舅舅手里拿过来看看,有点爱不释手的样子,就对舅舅说,借我跟同学玩两天吧.  相似文献   

19.
奔跑吧 创客     
<正>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创客"一词;10日,国务院又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创客"两度成为两会的焦点。创客是坚守创新、持续实践、乐于分享并且追求美好生活的人。简单地说就是:玩创新的一群人。对创客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明明没有电话,可是经常听见自己手机在响:手机明明已关机,竟还会"听到"自己手机的铃声;手机来电时异常紧张,甚至心跳加速.专家指出,这些就是"手机幻听症"的具体表现,是心理超压的一个信号,可以说手机幻听已给职场忙人上紧了"精神发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