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考察了不同的孕育剂对可锻铸铁低温石墨化的影响 .通过研究发现可锻铸铁所用的孕育剂中有Si Fe存在 ,在 750℃~ 730℃左右、保温时间少于 2 7小时退火时 ,就能得到全铁素体基体的可锻铸铁 .在一般的砂型铸造过程中 ,以Si Fe Bi Al复合孕育效果最好 .扫描电镜分析表明 ,加Si Fe孕育后 ,由于Si分布的不均匀使得可锻铸铁的低温石墨化过程易于实现 .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不同的孕育剂对可锻铸铁低温石墨化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可锻铸铁所用的孕育剂中有Si-Fe存在,在750℃~730℃左右、保温时间少于27小时退火时,就能得到全铁素体基体的可锻铸铁。在一般的砂型铸造过程中,以Si-Fe-Bil-Al复合孕育效果最好。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加Si-Fe孕育后,由于Si分布的不均匀使得可锻铸铁的低温石墨化过程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3.
采用中频炉熔炼得到坯料白口铸铁.采用石墨化退火得到KTH300-06可锻铸铁.通过金相组织分析,铸态白口组织为珠光体加莱氏体;经过石墨化退火得到黑心可锻铸铁组织为铁素体加团絮状石墨.单独用0.007%Bi孕育可锻铸铁铸态组织中渗碳体较不加元素的细小;用0.007%Bi和0.002%的B复合孕育可锻铸铁得到铸态细小均匀网状渗碳体,石墨化后为细小均匀的絮状石墨.经硼铋联合处理的可锻铸铁,抗拉强度提高到348.7 MPa,伸长率6.275%.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铝渣复合脱硫剂在可锻铸铁和ZG45Mn铸钢中的炉外脱硫作用与效果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表明,采用石灰-铝渣-萤石固态复合脱硫剂可使可锻铸铁、铸钢脱硫率高30-40%。同时可改善可锻铸铁中的石墨及夹杂物形态,提高机械性能,并可缩短可锻铸铁第一阶段石墨化退火时间,为铝渣在冶金工业中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三种稀土孕育剂的孕育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稀土孕育剂的组分、基铁的化学成分及稀土孕育灰铸铁的组织和性能的特征,报导了生产浇注铸件的数据,论述了稀土孕育的机理。文中指出,与常用硅铁孕育剂相比,各种稀土孕育剂均有较强的降低白口、抗衰退、改善不同大小断面组织及机械性能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稀土硅铁孕育处理对Cr—Mo—Cu马氏体白口铸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稀土硅铁进行炉前孕育处理,将会导致含硫量降低与含硅量增高,且使夹杂物数量增多;同时可使其共晶碳化物由连续网状分布转变为断续网状分布,由莱氏体形态转变为板条状,且使晶粒细化,但使索氏体量增多。同时表明:采用稀土硅铁孕育处理,对Cr—Mo—Cu马氏体白口铸铁的抗弯强度极限与硬度影响不大;对挠度稍有增加;但对冲击韧性与抗磨粒磨损耐磨性,如加入适量稀土硅铁孕育则有显著提高,此一适宜量约为1.0%左右,超过此一适宜量将导致冲击韧性与耐磨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7.
二次孕育及终硅量对铸态铁素体球墨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铸态球墨铸铁经退火处理生产铁素体球墨铸铁的工艺复杂、周期长。本研究进行了调整终硅量及釆用二次瞬时孕育处理工艺直接得到铸态铁素体球墨铸铁的试验。结果表明,釆用稀土镁球化剂和硅铁孕育剂,对铁液进行立即孕育、立即浇注的瞬时孕育处理,并控制终硅量为2.95%~2.99%,可直接获得铁素体球墨铸铁,石墨球径仅为0.019~0.017mm,球化级别提高至3~2级,铁素体量多达88.4%~94.7%,力学性能完全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8.
球墨可锻铸铁是一种新型的铸铁材料。作者采用自动图象分析仪,研完了该种材料的化学成分,变质剂成分及其加入量,退火工艺制度对石墨的形态,数量、石墨化动力学以及机械性能的影响,得到一些定量化的结果,表明这种材料具有某些突出的优点。本文最后介绍了球墨可锻铸铁用于高速柴油机减振器壳体的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含钡硅铁及其稀土复合合金对含铅、砷、锡铸铁机械性能、铸造性能和金相组织的影响 .通过比较分析认为 ,用 0 .10 %稀土硅铁和含钡硅铁混合合金进行孕育处理 ,对改善龙岩生铁的使用性能效果较好 .  相似文献   

10.
可锻铸铁的成份限制甚严,碳,矽,锰,硫,磷都有一定范围。可锻化退火铁需要很长时间约100—200小时。苏联对于含铬铸铁添加矽铁或矽铁+碳化钙於盛铁桶中,而后进行退火。这种炉外加料配制的可煅铸铁称为加制可锻铸铁,其退火时间缩短至40小时。苏联采用可锻铸铁的快速退火法,把退火时间缩短至20—30小时。但快速退火必须用具有一定成份(低碳低硫)的铸铁并用电炉或反射炉熔制,才收得良好的效果。若用一般制造方法和普通生铁在冲天炉制黑心可锻铸铁,则不仅退火时间需要100小时以上,且不能保证质量。现有许多工厂用冲天炉熔制可锻铸铁,由於技术上存在问题,废品率甚高竟有达50%以上者。因此可锻铸铁的炮制与退火方法亟须改进,俾得缩短退火时间,提高产量並质量。我们经过数月研究,认为若用冲天炉熔制,可於盛铁桶加镁处理制成白口铸件,而后直接装炉退火,仅需12—14小时便可得到黑心纯铁体可锻铸铁。我们在灵山农具厂经半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良好,废品率由28%降至0.75%,产品质量超过一般黑心可锻铸铁的标准。这种加制方法是与苏联的加制可锻铸铁的意义相同,只是不用矽铁或矽铁+碳化钙为加制剂而是用镁为加制剂。退火时间比之一般制造可锻铸铁方法缩短到原来的1/10,比之加矽  相似文献   

11.
球墨铸铁轧辊一向是采用金属镁作为球化剂的,由于冷速缓慢,辊芯往往出现变态石墨而使轧辊的强度下降,断辊率增高。采用钇组重稀土硅铁合金全部或部分取代金属镁作为球化剂试制了20多支φ805×1200热轧薄板轧辊,经过轧制对比,结果表明:轧钢量平均提高了50%,断辊率由67%下降到25%。对重稀土球铁轧辊进行了解剖,发现辊心石墨组织在球化,细化和均匀化方面获得了改善,辊颈的机械性能也有显著的提高。 探索了几种稀土合金加入工艺,认为,在现有镁球铁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把附加的稀土合金随孕育硅铁一起冲入辊芯的方法,经济,简便,具有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采用热分析法模拟大断面球铁的凝固过程。对球化剂用量,碳硅含量、硅铁孕育量等影响石墨形态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球化剂用量和碳含量是影响石墨形态的最显著因素。进一步的验证试验使相当于φ200mm 砂型铸件凝固速度的模拟试样,获得了良好的球化效果。依据本试验所得数据,绘制出一球化剂用量与碳当量的组织图。组织图明确显示了球化与墨化因素的交互作用规律。依据组织图,可对大断面球铁中各种类型变态石墨的成因、以及解决措施获得清晰的认识。本试验还证明,铈组轻稀土合金对大断面球铁件也是有效的球化剂。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分析用铈、镧处理工业铁水得到的各种石墨形态,初步查明了铈、镧对石墨的球化能力和孕育硅对石墨的球化作用。实验指出:工业铁水中加入球化元素是形成球状石墨的必要条件,而充分条件是加入球化剂和孕育剂,孕育硅有促进石墨球化的能力。 文中提出:石墨微晶(0001)面螺旋生长和(1012)或(1013)面事晶分枝是球状石墨的生长模式。初生球状石墨的变异是孪晶分枝发展的结果,共晶结晶时,球状石墨的变异与石墨结晶的前沿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稀土在铁水中的球化作用和反石墨化作用,证明了在低硫铁水中稀土和镁具有同样的球化效果。得出镁和稀土在获得同等球化效果时,其临界残留量具有Mg:Re=1:3的当量关系。同时还证明了在试样获得球化1级时,稀土球化剂无论在加入量和残留量方面都有很宽的变化范围。稀土具有比镁更强的反石墨化作用。在薄壁铸件中获得无游离渗碳体和铁素体基体的稀土球铁的关键是高碳过共晶原铁水。搅拌作用可以强化稀土的球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现在铸造界对在铸铁中使用锑有比较一致的认识,只要用于适合的铸铁料料并控制好加入量,一般会得到较好的效果。比如,采用含锑孕育剂,可细化晶粒、减小壁厚敏感性,显著增加珠光体量,又不致于大白口倾向;在大断面球铁中加入微量 Sb 可防止石墨裹退;蠕铁中如采用稀土——锑复合蠕化剂可大大增加稀土或硫的允许波动范围,从而稳定了蠕铁的生产。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到有关锑对蠕铁耐热性能影响方面的报导,因此,本实  相似文献   

16.
稀土球化剂的喷射冶金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比较了镁和稀土的球化能力及效果。当稀土残留量与镁残留量之比为3:1时,两种球化剂的球化能力相等。原铁水成份为C≥40%,C·E≥57%,稀土处理后,铁水中S≤0.01%,RE≥0.1%时,白口倾向与镁处理结果没有差别。 在100kg铁水包内进行稀土喷射冶金的结果表明,稀土处理脱硫速度快,效率高,脱硫限度接近热力学平衡常数。所得铁水中终硫含量都在0.01%以下,有利于获得良好的球化效果。将硅铁粉与稀土混合喷入可使脱硫、球化和孕育3个过程一次完成,这也是传统方法不具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在研究锑对可锻铸铁石墨化影响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探讨锑对石墨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点和性质。从而能得出可锻铸铁中加锑是否可能和必要。  相似文献   

18.
对球墨铸铁孕育与球化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前人有关实验结果与化学热力学数据、键参数函数探讨了球墨铸铁孕育与球化机理,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非石墨材料孕育剂的孕育过程,实质上是通过孕育剂的各种成分与铸造铁水中已溶解的碳发生高温下的物理化学作用,而使石墨析出的过程;在孕育剂的作用下,石墨形核过程既包含有均质自发形核,也包含有外来杂质的非自发形核;石墨球化是由于铁水中部分过饱和、高活度的碳形成具有较大比表面能、不稳定、高分散度的乳浊液所致.这些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好地与生产实际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电炉试验,揭示出黑心可锻铸铁在第一阶段石墨化过程中内在的最短周期和最佳工艺曲线。  相似文献   

20.
唐守秋  刘丰 《山东科学》1998,11(4):42-48,61
阐述了稀土复合变质剂制取稀土过冷石墨铸铁的方法;对稀土过冷石墨的形成条件及对机械性能影响进行了分析;该铸铁的抗拉强度达到300MPa,耐磨性是普通灰铁的20倍则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新型铸铁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