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池田大作每年发表"和平倡言",其一以贯之的思索脉络始终以"人"的"精神"、"人类"的和平、时代精神、世界精神、地球文明为主题.他关心的是人,是生命,是人的精神,是人类的共生,是与"人"息息相关的文化,是"地球文明".池田思想的构成及其表述多以对话展开而不断创造,多为开放、流动的思想表述文本.但通过"和平倡言",池田以彻底自我省察,遍历哲学思想,以宗教思想家睿智的思索,建构了他和平思想的体系,"和平倡言"文本就是池田和平思想最充实完整的具现.  相似文献   

2.
<正>7月3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的"共享安全:世界和平与全球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关系学院主办)期间,本刊记者遇到了美国波士顿学院政治系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学者陆伯彬(ROBERT S.ROSS),对他进行了专访。陆伯彬是美国战略学界知名的"中国通"之一,对中国外交政策的研究侧重于安全问题,著有《风云变幻的美中关系(1969~1989):在谈判中合作》一书。世界知识出版社曾于2012年12月出版他参与主编的《中美欧关系:构建新的世界秩序》一书。早在2005年,陆伯彬就提出运用"现实主义政策"管理中美关  相似文献   

3.
苏联时期有一位叫艾·叶·扎伊坚什努尔的学者在托尔斯泰博物馆经过仔细核对笔迹、对比墨色,整理出了《战争与和平》的手稿。这部手稿被认定为是《战争与和平》初版的原貌。这一研究成果引起了学界不小的轰动,于1983年被刊载在当时苏联著名学术研究资料汇编《文学遗产》上。经过俄罗斯扎哈罗夫出版社资深编辑们审读、编辑加工并参考1873年的版本,2000年《战争与和平》初版终于问世。  相似文献   

4.
李约瑟博士(1900~1995)是英国著名学者,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之一,他撰写的多卷本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为世界了解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传统与成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过程中,李约瑟博士提出: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5世纪,中国在自然科学及运用方面,远胜于西欧,但是近代科学为什么不是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文明中演绎出来,而是在文明程度相对落后的15世纪的欧洲诞生呢?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问题",也有称之为"李约瑟之谜"或"李约瑟难题的。  相似文献   

5.
美国前副国务卿戴维·纽瑟姆不久前在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上发表了题为《为适应美国的新角色而作调整》的文章。纽瑟姆认为,美国在冷战结束后想当唯一超级大国的梦想是不现实的,他主张美国为适应多极世界而调整政策。至于文中将美国对世界事务的参与说成是所谓对“全球和平”至关重要,则暴露了作者观点上的自相矛盾。下面是此文的摘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出版的《美国通史简编》、《美国史纲1492—1823》、《外国历史名人传》《世界近代史人物传》等史学著作都称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为保守派。这些书的作者认为汉密尔顿崇拜英国政治制度,反对并欲镇压法国革命,拥护君主制,有轻视人民的言论等,足以说明他“十分保守”,是个极端保守者,甚至“有些反动”。而对汉密尔顿其他方面的表现,特别对他的经济思想、财政经济政策却不予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正世界政治的思潮似乎总在全球主义和民族主义之间摇摆。80年前,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卡尔在《二十年危机》一书中惊呼,1919~1939年间英国的国际政治思想中明显且危险的错误在于,完全无视权力因素。他认为,一切健康的人类行为和人类思维,都必须在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在自由意志论和客观决定论之间建立平衡,而1919~1939年间的政治思潮却过于"理想主义"了。2014年,美国的沃尔特·拉塞尔·米德教授在《外  相似文献   

8.
10年前,她的《南京大屠杀》一书引起全球轰动,并使美国社会开始关注日本的侵华罪行。她也因此成为世界最著名的《读者文摘》杂志的封面人物,并获得麦克阿瑟基金会"和平与国际合作计划"奖、美国华人团体"年度女性"称号。甚至,当年还曾与姚明、郎朗一起,被誉为美  相似文献   

9.
11月8日至9日,由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与20多家研究机构联合举办的"中国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和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十多个国家的100多名前政要和专家、学者与会,议题包括中国和平发展前景、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关系、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安全、中国和平发展与世界经济、文明多样性与和谐世界等。  相似文献   

10.
当联合国大会正在讨论成立“国际紧急部队”的时候,英国外交大臣劳埃德在他的广播演说中谈到这点时,带点感慨系之的神气说:“在十九世纪,世界上有着不列颠和平,这是英国在世界的广大地区保持着的和平。在二十世纪,事情已经变化了。人们希望国际联盟和联合国能够接着来维  相似文献   

11.
正2001年,联合国大会55/282号决议决定每年的9月21日为"国际和平日",并邀请联合国所有成员国政府和人民以各种方式宣传和庆祝国际和平日。2014年9月19曰。时值"国际和平日"来临之际,由中国世界和平基金会和北京国际和平文化基金会主办的"和苑和平节"活动在北京举行。中国世界和平基金会主席李若弘、北京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及外国驻华使团长、马达加斯加大使维克多·希科尼纳等来自中国外交、文化、新闻界知名人士及近70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商社  相似文献   

12.
美国20世纪著名诗人翻译家维特·宾纳翻译的《玉山诗集》是《唐诗三百首》在英语世界的第一部英译单行本。宾纳在"散体"译诗思想的指导下,以独特的方式传译了唐诗的情感、语言风格和音乐性。宾纳创作的诗歌折射出他丰富的唐诗翻译体验,显现出唐诗意象、语言等"汉诗风尚",是著名的"仿中国诗"。《玉山诗集》与仿中国诗为宾纳在英语诗坛赢得了盛誉,促进了美国现代诗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郭岸 《世界博览》2012,(6):82-82
正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说,二战之后婴儿潮一代的人是从1963年开始性革命的,发生在《查泰来夫人的情人》解禁和披头士第一张唱片发行之间。对很多人来说,性革命主要指20世纪60年代发生在美国,后来又传播到西方各国的性观念的变化。但是也有些学者认为,在时间上,现代社会的性革命要早得多。牛津大学历史学家法拉梅茨·达豪瓦拉(Faramerz Dabhoiwala)在《性的起源:第一场性革命》中说,从1600年到1800年之间,英国人以及许多欧洲人刻板的性态度突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达豪瓦拉花费将近二十年研究此类课题。他在书中称,18世纪中期,英格兰以及欧洲大部分地区的性风俗发生了革命。这场决裂来势汹汹,势头比1963年的性解放更猛烈,被桂冠诗人菲利普·拉金形容为"交媾开始了"。  相似文献   

14.
<正>"伏地魔"是什么?当我前些天晚上到广播电台做访谈节目时,在开场前问了主持人这个问题。当天的节目主题涉及这样一个背景: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针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在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文章,称日本军国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伏地魔"。而日本驻英大使则在同一个报纸上反唇相讥,称中国才是威胁亚洲和平的"伏地魔"。熟悉英国  相似文献   

15.
《科技潮》1999,(1)
王琦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中医学家,他集学者、教授、名医于一身。他于中医理论涉猎广泛,著述丰富,建树颇多。他以其深厚的临床功底和渊博的理论素养,饮誉医坛。中国中医研究院著名文献学专家余瀛鳌教授在《王琦医学论文集》的序言中写道"中医药学的振兴与发展,需要有一批在各个学科领域中能‘主其事,昌其说,振其业,成其果’的杏林英才,王琦教授即属于其中出类拔萃的人物。"中国科学院陈可冀院士称"王琦教授的确是一位孜孜不倦、刻苦钻研、志存岐黄的学者。""他从传统中来,又能超越传统。"卫生部部长张文康曾以"术绍岐黄,学贯经纬"的题词对王琦的学术成就作了生动概括。英国李约瑟、美国席  相似文献   

16.
宋文玲 《科技信息》2011,(2):155-155
乔叟在英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他是英国著名的人文主义作家,但其生活在中世纪时期。可以说,英国十四世纪后半叶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市民阶级是孕育乔叟人文主义思想的"沃土",而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则指引了乔叟,使他最终冲破了中世纪的束缚而步入近代,成为英国文艺复兴运动的伟大先驱;乔叟在中世纪的英国与文艺复兴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7.
<正>《福布斯》富豪榜历来是"美国秀",榜上前五名甚至是美国的"独角戏"。可2010年3月10日公布的最新《福布斯》排名,变动之剧烈,着实出乎人意料。来自墨西哥的电信大王卡洛斯·斯利姆以535亿美元的家底,把比尔·盖茨挤下世界首富位置,宣告了能推下盖茨的人只有美国富豪的预言破产。英国《泰晤士报》称,斯利姆的崛起是财富逐渐远离美国大趋势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包丽敏 《科技潮》2000,(6):72-73
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欧洲是美国的亲密盟友,但是今天的欧洲却忍不住告诉世人:欧洲并不喜欢美国。在很多欧洲人看来,美国霸道又自以为是。近来如果逛逛法国的书店,你不难发现书架上摆放着一些标题极为醒目的书.诸如《世界不是商品》、《谁在杀害法国?是美国的战略》、《美国极权主义》等,这些书通常认为美国是一个利益统治的社会,是一股有着统治世  相似文献   

19.
<正>2009年9月18~20日,由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国际会议"在杭州举行。来自中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丹麦、比利时的31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国内代表22人,国外代表9人。会议共收到中英文论文、报告共计19篇。浙江大学党委  相似文献   

20.
董逌的《广川画跋》是一部以考据为主兼及议论的绘画品评著作。其中《书百牛图后》一跋,体现的是董逌论画重"理"而不拘"形",他不主张"以牛观牛"的观察视角,这种思想也体现在他的其他相关跋文中。董逌论画重"理",也是宋代理学思想在画论领域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