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束赟杰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6):150-151,161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随之发生变化,产生了新潮语和流行语;中韩两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语言也同样发生着变化,两国的新潮语和流行语也存在着许多相似和不同.  相似文献   

2.
中韩两国色彩文化比较——红色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珊珊 《科技信息》2010,(10):391-391
中韩两国一衣带水,韩国文化深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中国在西周时期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色彩体系,并和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含义。随着历史的发展,色彩在中韩两国的文化含义有其共同点,也逐渐出现了不同点,本文就红色为立足点,着重探求红色在中韩两国的不同文化含义。  相似文献   

3.
张洋 《科技信息》2012,(4):195-195,197
本文分别从中文、英文的语言和文化两个视角出发,运用类比、分析、例证等手法,对韩国语学习提出了新方法和技巧。文章主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中韩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悠久,对中韩两国社会文化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并对比中文、韩文两种语言,提出了"发音类比"、"举一反三"、"旧友新识"三种学习方法。第二部分分析了韩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异同,并将英语与韩国语进行比较,在词汇学习和语法结构学习两方面提出了学习技巧和方法,供韩国语学习者进行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韩两国的教育服务贸易拥有悠久的历史,两国的政策都非常重视对教育的投资。因此,除了培养大批人才之外,还促进了两国经济的发展。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开放的过程中,教育机会增多,教育实现先进化,教育行政专业化,海外留学热潮削弱等。韩流和汉风文化的出现,充分体现了中韩两国文化交流已在两国社会得到广泛普及,这种文化交流也成为促进韩国大学留学项目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在两国的大学中,中韩两国的留学生比率最高。中韩两国的高等教育也已达到东亚甚至是亚洲教育的最高水准。  相似文献   

5.
路博阳 《创新科技》2014,(10):116-117
中韩两国一衣带水,不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军事领域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虽然双边关系稳步提升,但是两国在文化上的冲突却与日俱增。作者在下文对这种文化上的冲突进行了分析,认为冲突发生的原因是中韩双方存在心理上的误区.以及一些学者和媒体的炒作。对此,双方政府及民间都应该进一步扩大文化上的交流,加强对彼此的认识。只有这样,双边关系才能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6.
中韩经贸关系是中韩关系持久发展的基石。通过对建交后中韩经贸关系发展的回顾,深入分析了两国经贸交流中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展望中韩两国经贸关系的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中韩经贸关系是中韩关系持久发展的基石.通过对建交后中韩经贸关系发展的回顾,深入分析了两国经贸交流中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展望中韩两国经贸关系的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中韩关系及其对东北亚局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韩建交13年来,两国关系在各个领域均取得了飞速发展。在政治上,两国高层互访不断,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在经济上,两国经贸关系改变了建交前空间小、成本高、风险大的特点,建交后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成果;在文化上,两国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在新世纪里,中韩两国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这势必对东北亚局势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重建道德,也就是重建文化。儒家文化是中韩两国家庭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以人为核心、崇尚和谐友爱的思想在新文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韩国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政府主导家庭文化的演化、影视等大众传媒与政府的引导形成社会教育合力、演绎和放大对现代家庭有益的传统文化要素、以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文化立国策略、积极化解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研究中韩两国家庭文化近年来出现的不同特点,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并提出我们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牛莉 《科技资讯》2007,(27):221-221
近几年在中国掀起了一股"韩流",而在韩国又掀起了"汉风"."汉风"和"韩流"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中韩两国经济、文化的全面沟通和交流.在日益扩大的政治、经济、外交等诸多领域的发展过程中,两国应努力加深对彼此文化的了解,致力于促进"韩流"和"汉风"的相互交流与融合,使两者成为21世纪中韩合作的催化剂.实际上,中韩历史上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历史悠久的东方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拟从政治、经济、文化和民间交流等方面来对中韩文化交流发展的动因作一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11.
<正>实现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与韩国"欧亚计划"战略的对接,已经成为中韩两国全面提升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紧迫目标。推动韩国成为"一带一路"沿线战略支点国家,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可以使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成熟。中韩两国的国家利益和战略取向,决定两国需要在政治、经济、文化、安全以及朝核问题等各个领域实现成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去年7月习近平主席访问韩国时发表的《中韩联合声  相似文献   

12.
中韩服饰文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韩服饰文化的比较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从哲学和文化的层面,研究中韩服饰文化的根源和基础。二是从服饰美学和服装设计的层面,研究服饰文化的表现形式和风格的来源。从比较中反思中韩服装业的过去和现状,促使两国服装文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13.
从语音,文字,词汇三方面浅谈了汉韩语言的异同,主要表现为:第一,中国新产生的文化特征带来了在韩国没有的相应语言;第二,韩国新产生的文化带来了中国没有的相对语言;第三,当古代两国相同的语言现象遇到不同的文化冲击时,其继承、发展的程度不同。这篇文章通过对汉语和韩语的比较,希望有利于对外汉语方面的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李莹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1):130-132
中日两国在语言和文化方面存在很多异同点。透过中日两国文化的一些表面现象来研究、揭示其潜在的深层含义,对促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语言是文化的栽体,惯用表现是漫长历史留下来的语言表达形式,它包含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中日两国语言的惯用表现中有关“眼”的用法非常多。表面上看,这些用法只是“眼”的惯用表现,但实质上在其背后却潜藏着中日两国人民在“自他意识”上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5.
芦姗  徐珊珊 《科技资讯》2011,(2):219-219
本文由中韩传统服饰文化,中韩现代服饰文化,及总结三大部分组成,运用事实论证、引论等方法,分析比较了中韩服饰文化的综合情况。着眼于两国传统服饰文化和现代服饰文化的共同点和异同点,从中得到启示,中韩两国应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特有的服饰文化,加强两国合作关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因此在学习一门外语的同时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在与日本人语言交流的实践中,在体察日本的风土人情的过程中,深感课堂教学中的日语与日本国土上的日语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并非是语法、词法所能解释、解决的。这种差异是来自于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本文从中日两国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的角度分析了日本文化导入的必要性,以及从文化导入层面看应用型日语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环巢湖新建景区的发展,韩语公示语也被广泛运用。通过对环巢湖景区韩语公示语的翻译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语言翻译中的误译错译现象,并且加以分析。从跨文化视角出发剖析中韩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所造成的"文化缺省"现象。并从符合景观设计原则的角度出发采取"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文化补偿"方式,以正确转换语言的内容,准确传递中华历史文化,明确突出地方的特色为目标制定适合合肥环巢湖景区的韩语公示语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文化和语言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也不能脱离文化的影响而存在,所以本文提出法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并且通过比较中法两国文化理解上的差异,建议在法语教学中通过课堂教授方式的丰富,对文化知识进行渗透,从而更好的进行法语的学习,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韩男西服文化异同进行分析研究,针对两国西服市场的主要特点.论述细节设计在西服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以提高两国西服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政治是基础,经济是纽带,文化是桥梁,青年是未来。"这是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韩国接见中韩两国青年时说的一番话。今年是中韩建交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