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诵读是古诗词的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以《雨霖铃》的教学为例,阐述了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有效方法——“三读法”。  相似文献   

2.
古诗词楹联是久经岁月沉淀的思想精华,是中国文化的瑰宝。由于中西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要将其翻译成英文,对任何一位翻译家都是一种挑战。古诗词楹联翻译是艺术,是再创作。本文根据许渊冲先生提出的诗歌翻译“三美论”,摘取林语堂《浮生六记》译本中的诗词楹联,与布莱克(ShirleyM.Black)的译法以及白伦(LeonardPratt)和江素惠的译法进行比较分析,看看中国的古诗词楹联是怎样在译文中再现其艺术美的。  相似文献   

3.
扎根于宫廷的音乐形式是宫廷人独特的情感表达模式之一,中国传统乐舞文化气势恢宏昂扬,内容博大精深,而诗歌和乐舞尤为古代文化史上不可逾越的两座高峰。双峰合壁的乐舞诗拓展了此类诗歌的创作视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艺术景观。从亡国音与歌舞技两方面结合古诗词曲中的乐舞文化点滴来探讨其翻译方法及技巧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早在2000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古诗词的教学目标是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然而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古诗词仍然仅让师生作为一项背诵的任务,针对此教学现状,该文试着从职高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点滴尝试入手,努力在让学生背诵古诗词的基础上能保持语文课堂的一份“诗”意。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学长河中,怀古作品绵延数千年,其源头可溯至《诗经》,“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酉工)”(王安石《金陵怀古》),中国历史上多令人感慨悲歌之事,悲叹兴亡的怀古诗词也在中国文人笔下不断地涌现,。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李商隐《无题》“万里风波”),怀古与思乡一起堪称中国文学的两大传统主题,也形成了迥异于西方的一个特殊文化现象,漫涵深厚文化意蕴的怀古诗词在中国的兴盛绝非偶然,可说正是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社会、思想等方面条件促成了它的成长与繁荣。  相似文献   

6.
李鹏总理指出:“今后审计工作要走上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李鹏总理的指示为审计工作的发展进一步确定了战略目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审计工作“三化”的含义,内容、相互关系众说不一,本文试图就审计工作“三化”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和认识。 一、审计工作”三化“的内涵 关于制度化。制度有两种含义:一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如:工作制度、学习制度等。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方面的体系,如社会主义制度、教育制度、审计制度等。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其中所选内容对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选编古诗词教材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体现。古诗文中更多表现的诗人的情感,是一种审美活动,对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要求较高。优化古诗词的选编更加有利于古诗词教学,促进学生形成优秀的文化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古诗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有着辉煌、灿烂的一页,也是我国文化遗产宝库中璀璨的明珠。中国古代诗歌承载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引导中学生赏析古诗词,品味诗歌的优美意境,能够提高中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培养良好文化涵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笔者通过讲述一些诗词的基本知识和简单提出一些教学建议,来探讨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古诗词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强化教学管理。而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是实施高校教学管理的必由之路。文章结合泰山学院近年来在教学管理上加强“三化”建设的实践。对“三化”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薛骞 《甘肃科技纵横》2015,44(4):111-112,80
推进农业现代化关键是改革,基础是推动“三农三化”建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三农三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践行甘肃省“双联”工作有效途径.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甘肃省唯一一所农业高职院校,从2008年始在甘肃省部分乡镇村中实践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初见成效,大大提升了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用“有声有色”来形容说话或作文十分生动.“声”与“色”是人们交流信息沟通感情的有效手段.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诗词曲中绘声着色的佳句俯拾皆是,本文试作分类浅析,以就教于方家.一、关于声音的描绘.在古代诗词曲中,对于声音的描绘,形式多样,但异曲同工,各尽其妙.总体看来,大致分为五种类型.1.用摹声词,声声在耳.令人回味.例如:  相似文献   

12.
张庆 《科技资讯》2010,(30):158-158
古典诗词是中国两千年灿烂文化的积淀,具有非常丰厚的文化底蕴。平常的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求学生背诵一定量的古诗词外,还要培养他们吸取民族优秀文化的能力。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最集中的体现。那么学生如何才能巧妙运用所记忆的古诗词名句装点自己的作文?  相似文献   

13.
针对1990年《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中:“《大纲》吸取传统语文教学精华尚嫌不足,如……‘吟诵涵咏’等,应予以适当的肯定和强调”一项,具体探索分析了中学语文古典诗词曲教学中现行教学模式的局限,及吟诵朗读、配乐朗育、现代谱唱和观摩演出等各种辅助教学方法的尝试,倡导以“适可而止”和“循序渐进”为原则,恢复《九宫大成》等曲谱所刊载的明清以来曾经盛行的以传统昆腔(宋曲、琴歌、弦索等)谱曲歌唱古诗词曲篇目的辅助教学方法,以丰富吟诵涵咏的形式,增强教学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社会经济文化、技术媒介及全球文化语境下,古诗词视觉文化产品显现出重要的话语功能,因此,对古诗词视觉话语生产规律的探讨成为具有时代意义的命题。通过分析古诗词的当代话语空间与视觉话语生产现状,基于视觉转换对古诗词话语生产策略与文本重构规律进行探索,并分析古诗词视觉情境创造的特点与图像语篇建构的相关要素及问题等,探索出古诗词视觉话语生产的基本规律,使之能够有效提升古诗词的传播效能,在彰显其文化特色的同时,促进受众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并保证价值观的输出,最终更好地实现古诗词的当代社会文化功能,促进古诗词资源的当代转化。  相似文献   

15.
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河南省为例,首先选择代表性变量,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对“三化”发展与能源消费的数量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情景下2015年河南省能源消费总量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尤其是1996年以来河南省“三化”可以认为实现了协调发展;从长期来看,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变动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化水平、农业化学化和机械化的影响是显著的;若“十二五”时期“三化”协调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则河南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带3的目标就能实现。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李白的诗《越中览古》,诗人借“鹧鸪”这个意象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感慨。诗中的鹧鸪和杜鹃、鸳鸯、鸿雁等,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禽鸟意象。鹧鸪是产于我国南方的一种珍禽,形似母鸡,头如鹌鹑,背腹部有黑白两色相杂,脚黄色。其鸣极似“行不得也哥哥”,成为骚人墨客所歌咏的对象。鹧鸪大量出现在古诗词中,如唐代的李涉、李繤和郑谷,宋代的苏轼、辛弃疾,元代的萨都剌等,都借鹧鸪抒发了丰富深沉的情感,使鹧鸪具有了某种固定的意象功能。鹧鸪作为一种意象,在送别诗中经常见到,借以渲染和烘托离愁别绪。唐代张籍的《湘江曲》:…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时期,河南将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努力实现“三化同步”。  相似文献   

18.
我在这里讲述的,是400年前一部中国文学名著中所描绘的澳门,而且,故事就发生在“大三巴牌坊”前。澳门回归一年多,人们对澳门的风俗民情、历史文化越来越熟悉了。在作为澳门象征的“大三巴牌坊”前的台阶上,澳门小朋友的一曲“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让听者无不动容……我在这里讲述的,是400年前一部中国文学名著中所描绘的澳门。而且,故事就发生在“大三巴牌坊”前。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文化是感性的文化,古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汉语就是一种放射艺术光芒的璀璨文化.它以简驭繁,是一种真正从人的生命表达与交流的需要出发的以人为本的语言.  相似文献   

20.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三化"是一个以中国化为核心的统一整体。中国实际、时代特征、人民大众三者既不是相互分离的,又不是彼此等同的,因而马克思主义的"三化"之间是既不可分离又并不等同的。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根本,在"三化"的统一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马克思主义"三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向,回答了"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同时也回答了在中国实践、时代发展和人民大众中马克思主义所应有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