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06,(17):63
我走进病房时,母亲正淌着泪从地上拾起破碎的碗碟。饭菜洒得满地都是,还冒着热气。父亲半坐半躺地倚在床头,一脸的恼怒,额上深深的“川”字显得格外狰狞。我已经数不清这是父亲第几次将母亲精心制作的饭菜摔在地上了。自从父亲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后,就像变了个人,脾气一天比一天暴躁,而且越来越不通情理,有事没事就对母亲大吵大嚷,有时甚至好端端地就对母亲说些让她伤透心的话。母亲越是对他体贴入微,他的爆发越是猛烈。我呆呆地望着母亲。她只是默默地落着泪,缓缓用手将地上的饭菜一把把地捧进垃圾桶。细碎的碗碴划破了她的手,殷红的鲜血一层…  相似文献   

2.
我与姐姐是听着同一个故事长大的。这个故事的大致情节如此:父亲在读中学时爱上了一个叫张菊花的女孩。后来发生了意外,张菊花被倒塌的危房砸伤。在她快死时,父亲当着很多老师和同学的面,拼命地、一声声地呼喊自己的爱情:我喜欢张菊花!张菊花,我喜欢你!——在那保守的年代,父亲的举动无异于一场“地震”,“早恋”的他被赶出校门,并受到了全村人的讥笑。母亲是父亲的同班同学,在听到父亲吼叫般的爱情表白后惊呆了,但又暗暗佩服父亲作为一个男人的勇敢。在张菊花死后的第四年,母亲做了父亲的新娘。  相似文献   

3.
他出生于美国一个普通的农场家庭中,童年凄惨而悲凉。6岁时,他的父亲便去世了。家里的重担全都落在了柔弱的母亲身上。为了生计,母亲不得不身兼数职.白天去一家罐头厂削土豆,晚上帮别人缝补衣物。尽管如此,生活还是常常捉襟见肘。  相似文献   

4.
老家     
又见炊烟。那是老家的炊烟。由一线线瘦长的风,将袅袅的炊烟托起在茅舍屋檐。回到老家,我如同一路从汉唐而来的旅人,揣着恍如隔世的心跳,站在明清的篱前,看庄周梦中的蝴蝶,穿着母亲的花围裙在涌绿的草地盘绕穿行。沿着如遗落着一阙老家唐宋诗篇的乡村古道,我再一次聆听西风放声诵读着:孩子,回家了。 那天,长满浓密黑胡须的父亲,倚在门框上,望着他的儿子从寂寞的阳光里走过来。阳光真好。阳光把父亲的脸膛浇铸成古铜色,使那张脸不同于城里人的白皙。我还看见,父亲直起身子的那一刻,已经明显地驼背,就像倚在老家墙头上…  相似文献   

5.
直到18岁那年,我才真正懂得了什么叫尊严。 我出生在农村,家庭条件很不好,母亲在我考上大学的前一年去世了。 大学第一年学费总算对付过去了,第二年快开学时,父亲东奔西跑十多天,也没借到几个钱。最后,父亲长叹一声,对我说:“现在只有去求张云田这一条道了。”  相似文献   

6.
父亲像日历     
我曾一度怀疑父亲对我的爱。他本就是一个感情内敛的人,外表看去,固执、冷漠,极不容易亲近。真的,在孩提时的我,对父亲的感觉除了一个“怕”字,竟没有其他。等我到外地念书,住校了,就不常常回家。回家时,总是母亲的目光与唠叨左左右右不离我,父亲像对一个外人一样不大开口说话。最多冒一句:“明天几点走?”因为已经习惯了,我并不觉得失落。只是偶尔听到同学谈及他们的父亲是如何可亲可近时,总不免有几分怨意。那年暑假,因为找一本地图,翻箱倒柜,翻出一本旧日历来。打开意外地发现,日历中左一张折页,右一道标痕,有的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今天…  相似文献   

7.
人影     
他的祖上是农民。他出生在农家的院子里。他每天被母亲安置在一个摇篮里。母亲把摇篮悬空挂好,就去做工了。摇篮是温暖的,还能摇摆,像一叶小舟。那时,他父亲在部队当兵,一年能回来两次。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相似文献   

8.
正胡适诚信思想的形成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时空里,其思想观念的形成和他成长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胡适诚信思想的确立和他早年所受到的教育密切相关。胡适出生于官宦人家,父亲胡传生前对他的教育一直很重视,直到去世前也不忘嘱托胡适的母亲要幼子胡适好好读书。虽然出身在官宦之家,但胡适母亲是胡传的第三房续弦,所以自从  相似文献   

9.
他们的父亲卧病多年,最终撒手人寰,是母亲将他们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大的。苦难的家里,他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那个凄风苦雨的年代,母亲咬紧牙,硬是扛起一个大男人的担子,苦苦支撑着。  相似文献   

10.
我一直一直,不能忘了萍。萍和我一样大。我们在同一个村子里出生,前后相差不过2小时。我是家里第二个孩子,上面有个姐姐。我的到来,让父亲小小失望了一下:他是盼着有个儿子的。但父亲到底是读过书的人,说家有两千金也是宝,对我很疼爱。萍的家里,却是另一番情景:她上面已有三个姐姐,她一落地,立即受到冷遇,不但父亲不喜,母亲也不喜。在以后成长的岁月里,她几乎都在冷遇中度过。  相似文献   

11.
阿尔农·卡茨想要控制自己的梦境,自从父亲死于心脏病之后,他一直训练自己进入"清醒梦"人的意识在梦中仍然是清明的,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想法甚至是梦境的内容,他期望能在梦中和父亲对话。但卡茨失败了很多次,无论是记详细的梦境日记,还是勤勉地联系各种技巧,他都无法进入清醒梦。直到又一次,母亲在他美梦正酣时发出了画外音:"嘿,你正在做梦呢,别把你爸说的话太当真了。"  相似文献   

12.
家书     
和前几次一样,李星把父亲的来信看都没看就塞进了抽屉。来这个小城工作已经快一年了,这期间,月月都要接到父亲的来信,不过,所有的信,他只看过3封——前3封。起初,他是怀着焦急的心情等待父亲的来信的。毕竟父亲一个人在乡下,孤苦伶仃又体弱多病,让他放心不下。第一封信他迫不及待地拆开来看。父亲不识字,信是让只上了3年小学就回家放羊的邻居周二狗写的:  相似文献   

13.
小的时候,有几次差一点就死掉了。 5岁以前,据母亲说我是一个很不让人省心的孩子,那时候我体质比较弱,经常成为各种传染病的受害者,父亲和母亲常常在半夜三更把我往医院送。母亲现在说那些事情的时候,眼睛还是湿湿的。除了感谢父母对我的爱外,我自己对那段往事是没有什么  相似文献   

14.
傅雷的写作初衷是为了母亲。儿时的傅雷十分不幸,他4岁时父亲蒙冤入狱离开人世,母亲为营救丈夫四处奔走,无暇照料孩子们,傅雷的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因病相继死去,只有他侥幸活了下来。所以母亲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但傅雷不喜欢读书和上课,经常逃学。有一次逃学后的晚上,心灰意冷的母亲想带着儿子一起追随己逝的丈夫,惊恐的傅雷看着母亲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瞬  相似文献   

15.
他的父亲是方圆数十里最有名气的铁匠,他以此为荣,一有时间就来铁铺帮忙。那年暑假,有位顾客走进店来,想要打一把斧头。父亲不假思索地推脱道:"你去找黑瞎子吧,他是专做斧头的。"那人便诺诺地走了。他不明白父亲为何把到手的生意推给别人,疑惑地问:"黑瞎子是谁,难道他做的斧头比您更好吗?"父亲点了点头:"我们家的那把新斧头也是请他打造的。"他好奇地跑到门口,举起斧头看了看,忍不住笑出声来:"斧口都是钝的,连我都能做得比它锋利,这样的手艺怎么能和您比呢!"  相似文献   

16.
他出生于一个英国贵族家庭,是英王威廉四世的直系后裔。父亲是一位股票经纪人,母亲是一位男爵的女儿。作为贵族世家,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7.
李奇 《科学大观园》2011,(24):67-67
如果父亲教育儿子太过火时,大部分母亲都会出面干涉,然而,这种情况并非人类专属。摄影师最近就拍到一只雌狮因嫌雄狮对幼子做的太过分,竟扑上前去与雄狮对打起来。由于雄狮向2个月大的幼狮"大吼大叫"刺到了雌狮的痛处,它愤怒地伸爪击打雄狮面部以示警告。当时那只幼狮正懒洋洋地躺在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的一片干涸的沼泽地上晒太阳,他的父亲却不  相似文献   

18.
成吉思汗原名为铁木真,出生于蒙古尼伦部落勃儿只斤氏族的一个首领之家。父亲在他9岁时带到弘吉刺部去求亲,但在返回蒙古草原途中,父亲被塔塔儿的仇人毒死。父亲临终前要求其部众为他报仇时,凡是高于车轮的塔塔儿人要统统杀掉。铁木真一家在父亲死后艰难度日。母亲将家族振兴的希望寄托在铁木真兄弟身上,尤其是长子铁木真,希望他能成为将来蒙古部的首领。但铁木真的异母弟别克帖儿并不服从他的权威,已经有了领袖感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如果从父母一方获得的遗传物质DNA可以确定子女的身体特征,那它也会影响他们性格的某些方面。因此,像激动、胆怯或者外向这些性格表现都是从母亲或父亲的基因中遗传下来的。通常情况下,我们认定某个人"像他父亲一样脾气暴躁"或者"像他母亲一样多愁善感",是说明了我们性格中的多大特征来自遗传一般来说在每  相似文献   

20.
那一天,是父亲第一次穿皮鞋,并且在粗糙的脚上套了一双劣质丝光袜子。那一天,父亲还特意刮了胡子,使他看起来不再过分地苍老。那一天,父亲送我出门上大学。鸡叫三遍,妈就早早起来,抱过一捆柴禾,用旺旺的火烧了两大碗鸡蛋茶,我和父亲一人一碗。妈把碗端到我们手上,便退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