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野外调查及室内试验观察,对宽鳞大孔菌[Favolus squamosus(Huds.ex Fr.)Ames]生态特点、形态与结构特征、培养性状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宽鳞大孔菌子实体菌肉肥厚,香味浓,多丛生,具有重要的人工栽培与开发价值;其子实体为二型菌丝类型,生殖菌丝无色透明,有分支,具横隔.子实层由担子与担孢子构成,无囊状体.担子棒状,每担子可产生4个担孢子.通常条件下,担孢子萌发率较低,营养菌丝生长缓慢,生长一段时间后易产生厚垣孢子.  相似文献   

2.
对豫南茶园VA菌根真菌形态、种类、种群频度、孢子密度及自然侵染率进行观察与测定。结果表明,茶树VA菌根菌的结构可分为根外、根表和根内3部分。豫南茶园VA菌根真菌有4属12种。其中,光壁无梗囊霉(Acaulospora laevis)、聚丛球囊霉(Glomus aggregatum)、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是该区茶园VA菌根菌优势种。豫南各茶园VA菌根真菌的自然侵染率普遍较高,孢子密度差异较大,孢子密度及自然侵染率一般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土壤及其微生物对真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测试了云南省峨山、蒙自、弥勒、玉溪等地14份土样对4种生防菌(厚孢轮枝菌、淡紫拟青霉、粉红粘帚霉、贵州节丛孢),2种植物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水稻稻瘟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进行了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抑菌作用普遍存在,但不同地区、类型、土壤对不同菌株间抑菌作用有很大的差异.其中以峨山烟地土样抑菌作用最强,对生防菌ZK7,IPC孢子萌发抑制率达82%和81.6%,玉溪烟地土样相对较弱,对ZK7,IPC抑制率达42%和57.4%.病原真菌对土壤抑菌作用的敏感性低于生防菌,其孢子萌发平均抑制率为31.1%,大大低于生防菌的57.3%.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与抑菌作用成正相关,微生物数量是影响抑菌作用的主要因素.从土壤中分离到的几种细菌发酵挥发性物质对真菌的抑菌作用超过土壤,其对生防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在64.2%~75.6%,明显高于对病原菌的抑制率(15.2%~20.4%).同一细菌培养液挥发性物质对真菌的抑菌不具普遍性,而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从河北省安新县芦苇群落间隔空地,2005年5月、7月和10月在0—10,10—20,20—30,30—40和40—50cm5个土层分别采集土壤样品.研究了AM真菌时空分布及芦苇侵入间隔空地前后对AM真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离的3属8种AM真菌在芦苇群落样地均有分布,AM真菌定殖率和孢子密度有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并与土壤因子密切相关.泡囊定殖率、丛枝定殖率和孢子密度在北刘庄最高,菌丝定殖率在南刘庄最高.土壤采样深度对孢子密度和定殖率有显著影响,AM真菌最高定殖率和最大孢子密度均出现在0—30cm浅土层中.孢子密度与泡囊定殖率、菌丝定值率和总定值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丛枝定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菌丝定殖率和孢子密度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总定殖率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孢子密度与土壤速效氮(N)呈极显著正相关,丛枝定殖率与土壤速效氮(N)呈极显著负相关;孢子密度与土壤有机质呈极显著负相关.克隆植物芦苇的生长对土壤AM真菌的活动和分布有很大影响,芦苇入侵前后样地中AM真菌定殖率和孢子密度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5.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裂叶苔科植物(Lophoziaceae)6属,8个种的孢子形态及纹饰,其中4个种为SEM形态的首次报道.8个种的孢子均为近球形,无萌发孔类型,属于细小孢子(〈10μm)或小型孢子(10—25μm),表面纹饰为疣状(乳头状)、条纹状(蠕虫状)和皱块状3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从健康蛇足石杉的茎中分离内生真菌,用PDA培养基分离纯化菌株,对照真菌鉴定手册,根据菌株的菌落形态、大小、颜色、生长速率以及菌丝体和孢子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定。从蛇足石杉的茎中分离出5株内生真菌,经鉴定它们分别属于链格孢霉属、镰刀菌属、无孢类群和青霉属。  相似文献   

7.
孢子表面特征是鉴定真菌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了能准确地反映出孢子表面细微特征,我们用扫描电镜对17种黑粉菌孢子进行了观察,现将观察的结果报导如下,并与光学显微镜下孢子表面结构进行比较。1.丝黑粉菌Sphacelotheca reiliana (Kuehn) Clint。光学显微镜下对孢子观察的表面特征记载是“有刺”(王,1963)或“有密而细的  相似文献   

8.
2006年10月在河北省安国市的4个样地,从0~10、10~20、20~30和30~40 cm 4个土层采集白芷根际土样,系统研究白芷根际AM真菌空间分布和土壤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白芷能与AM真菌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白芷具有Paris型菌根.AM真菌不同结构定殖率和孢子密度与样地生态条件密切相关.AM真菌不同结构定殖率在齐村最高,孢子密度在郭北庄最高,采样深度对孢子密度和AM真菌定殖率有显著影响,在10~20 cm或20~30 cm土层出现最大孢子密度;AM真菌定殖率在0~10 cm或20~30 cm土层有最大值.总定殖率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孢子密度与土壤速效N呈显著正相关,土壤pH与AM真菌泡囊定殖率呈显著负相关.菌根定殖率与孢子密度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土样中AM真菌有球囊霉属(Glomus)、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和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轿子山野生的腋花杜鹃为研究对象,利用石蜡切片、根系透明染色,观察腋花杜鹃菌根的解剖结构,检测菌根的侵染率及研究根系共生菌根真菌的形态多样性;采用形态鉴定的方法研究根际土壤AM真菌的物种多样性;采取形态学结合rDNA ITS序列测序方法,研究杜鹃植物根系共生真菌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轿子山腋花杜鹃的菌根真菌具有3种类型:杜鹃花类菌根真菌(ERM)、丛枝菌根(AM)真菌及暗色有隔内生真菌(DSE);菌根侵染率与AMF孢子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是0.884,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从土壤样品中分离鉴定出4属5种AMF孢子,分别为瑞氏无梗囊霉(Acaulospora rehmii),大巨孢囊霉(Gigaspora gigantea),布氏球囊霉(Glomus brohultii)和沙生球囊霉(Glomus arenarium),美丽盾巨孢囊霉(Scutellospora calospora);从腋花杜鹃中共分离出1株与杜鹃花类菌根真菌Cryptosporiopsis ericae,1株与根相关的真菌,2株菌根真菌共生真菌Dreschlera sp.,Periconia sp..  相似文献   

10.
利用AM真菌单孢与烟草Ri-TDNA转型根建立了离体双重培养体系,该体系产生了大量孢子,通过孢子形态特征和18S r DNA AML1-AML2区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进行种属鉴定,鉴定出该菌种为珠状巨孢囊霉Gigaspora margarita。  相似文献   

11.
<正>作者在油桐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寄主范围及生物学特性等方面作了研究,认为:从其形态特征看,应属尖孢镰刀菌,从寄主范围看,未发现此菌为害其它寄主植物,尖孢镰刀菌的其它专化型和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也很少为害油桐。作者建议将油桐枯萎病病原菌命名为尖孢镰刀菌油桐专化型(Fusurium oxysporum Sehl.f.Sp.aleuritidis f.Sp.nov)。 油桐枯萎病病原菌孢子能在pH 3—12范围内的清水中正常萌芽。相对湿度低于80%孢子不能萌芽。孢子萌芽的最适温度为25—30℃。病原菌生长对碳,氮,磷素无特殊要求,但氮素为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包装木的树皮象伞真滑刃线虫新记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2002年从厦门口岸出口的71批货物木包装的83份样品中,多次检出多种伞真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spp.),有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奇异伞真滑刃线虫(B.aberrans),还从9份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木包装样品中检出另一种线虫,经形态学观察、测量,鉴定为树皮象伞真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hylobianum(Korenchenko,1980)Hunt,1997).其特征是雄虫交合刺大而强壮,末端有帽状突起,髁突明显突起,靠腹面喙突钝圆,雌虫阴门处有小的阴门盖,尾部末端钝圆,明显向腹面弯曲.室内培养表明该线虫很容易在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培养物上继代繁殖.该线虫为中国的新记录种,马尾松为该线虫的寄主新记录.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数字信号处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中的几个关键性要点,对这些教学要点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与研究。针对本课程概念多,公式、性质推导难度大,不易被学生掌握等特点,论述了如何从分析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人手,通过多媒体教学、实验辅助教学等方法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出了教改的具体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VA菌根感染含羞草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盆栽方法研究了灭菌条件下接种两种 V A 菌根真菌对含羞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 V A 菌根真菌能显著地提高菌根的侵染率,植株高度、地下部鲜重和地上部鲜重明显高于对照株。两种 V A 菌根的感染效果几乎相同  相似文献   

15.
公路优化设计中土石方量计算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处理地面横坡线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最小二乘原理将地面线处理成双向横坡形式 ,能够在减少计算量的同时又满足所需精度 ,是目前采用比较多的一种方法。文中还总结了不同断面形式的土石方量计算公式。根据文中介绍的处理方法和给出的判断条件及计算公式 ,在计算机中编制出程序进行实例计算 ,结果证明该方法简单易行 ,并具有很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为使通信网络用较少的时间完成总的通信任务 ,给出一种易于操作的调度方法 :利用图论知识表示通信网络 ,其中用顶点表示通信设备 ,用边表示两设备之间的通信线路 ,边上的数表示设备间的通信任务所需时间 ,且每一设备任一时刻不能同时与两台或两台以上的其它设备通信 ,针对这种网络模型 ,采用计算机仿真方法 ,将所有设备分为“忙集”和“空闲集”,将正在通信的线路收集于“在线序偶集”中 ,以让通信任务最多的设备优先进入“忙集”为原则 ,逐步更新以上三个集合 ,并记录新发生事件 ,最终得到较好的作业调度方案 .算例表明该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7.
功率谱估计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研究已经非常成熟,但是传统的仿真实现由于计算量的庞大而往往令人望而却步。作者采用功能强大的MATLAB软件对常用的几种线性法功率谱估计进行了仿真,从实验的角度讨论了这几种功率谱估计法的优缺点,便于在实际工作中做出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大气污染诊断和预测模型在重庆城区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讨论了高分辨对流层化学诊断模型(HRCM-欧拉模型)用于研究重庆城区大气污染控制的情况,着重介绍了如何选择模型,建立模型的过程,简化计算的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的实际运用。可以看出,在这项研究中,分层计算和数值耦合的方法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最后,作者对比了实测值和计算值,二者吻合得很好,说明HRCM-欧拉模型具有模拟象重庆城区这样的复杂地形和气象条件的强大功能。它不失为重庆城区实施大气环境质量管理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导31种真蕨孢子在光照、遮光和先遮光再光照等条件下的萌发试验。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下,除两种孢子因失去生活能力而未能萌发外。其余全部正常萌发。在遮光条件下不萌发的,具有生活能力的28种孢子中,有26种在再光照条件下正常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