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颜士州 《科学之友》2009,(12):19-19
相传我国上古时代,忽然天穹坍塌,不能遮盖大地,造成熊熊大火燃烧不止,滔滔洪水奔腾不息。有一位名叫女娲的神,她熔炼了五色石,补上苍天的窟窿,又砍下大龟的4只足,代替天柱,将天顶上,这才挽救了天穹坍塌所造成的灾难,使生灵免遭涂炭。这就是女娲补天的神话。又有谁能想到,在20世纪的80年代,天空中果真出现了“大窟窿”。  相似文献   

2.
砌体结构是当前我国各地区建筑工程较为主要的最其本的一种承重结构形式之一,量大面广.如果砌体构件的质量不过关,很容易造成断板、墙体裂缝、渗漏、墙体坍塌等事故.文章探讨了建筑工程中砌体构件质量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时,一些欧洲旅行家来到了太平洋上一个名叫"亚布"的岛上.在这里,他们发现当地人使用着一种十分奇特的叫做"分"的巨大石币.这是一种用石灰岩矿物,即一种霰石凿制而成的.按当地的习惯,这个石币的体积越大,价值就越高.因此,被凿成大磨盘似的中间有窟窿的圆石头,有的外圆直径竟大至5 m!这巨大的石环被凿磨得十分光滑,上面还有许多美丽的图案和精致的花纹.这种石币引起了一些研究人员的兴趣,他们花了一定的代价,换得了一些大石币,并设法把它运回了欧洲.  相似文献   

4.
    
这里距离梵蒂冈3000光年。我曾肯定,信仰不会因空间转移而改变,正如我曾肯定壮丽的天穹印证神的荣耀。当我看见壮丽天穹的这一面后,我的信仰开始受到考验。第六型电脑的舱壁上,挂着一个十字架。有生以来,我第一次怀疑这十字架是否是一个空泛的符号。  相似文献   

5.
宇宙动态     
《科学之友》2008,(5):12
南极巨型冰架坍塌美国全国冰雪数据研究中心日前发布消息称,他们借助卫星图像证实,南极半岛西南边缘的威尔金斯冰架的一部分正在坍塌并且逐渐断裂入海。这块冰川面积约415 km~2,已形成数百年,从2008年1月上旬起已经出现融化和从冰架崩离的迹象,专家认为,这是气候变暖造成的后果。截至目前,气候变暖已经导致六大冰架彻底消失。科学家同时指出,由于冰架原本就浮在海面,因此冰架坍塌不会造成海平面升高。  相似文献   

6.
天有多高?数千年来,人类孜孜不倦地探索这一奥秘,企图找到问题的答案。从盖天说、混天说、地心说、日心说、银河系、大银河系,到现今的150亿光年的可见宇宙——宇宙金字塔的每一级台阶上都留有人类奋斗的足迹;而每登上一级新台阶,宇宙的尺度都会急剧扩大,人类的宇宙观也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让我们沿着这条足迹,追溯人类攀登宇宙金字塔的曲折历程。月亮,宇宙金字塔的第一级天穹上最夺目的天体是又大又亮的月亮和太阳,人类的先祖可能早就猜出它们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在公元2世纪托勒密的地心说里,月亮是第一重天,太阳是第四重天。一个朴实而古老的问题是:月亮与  相似文献   

7.
    
这里距离离梵蒂冈3000光年.我曾肯定,信仰不会因空间转移而改变,正如我曾肯定壮丽的天穹印证神的荣耀.  相似文献   

8.
《科学之友》2005,(13):41
<爱因斯坦全集>中记载了许多这位科学巨人鲜为人知的故事,让你了解一个平凡生活中的爱因斯坦. 童年:在妹妹头上敲了个窟窿  相似文献   

9.
秋夜星空     
热闹的夏夜星空过后,便是寂静的秋夜星空.金秋时节,天气初肃.夜晚,星空更加壮丽迷人.举目仰视,银河从东北到西南斜贯天穹,满天星斗尽收眼底.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的卫星已经飞向太阳系的时候,我们的钻头却最远只能钻到脚下12千米的深处,这便是“上天有路,入地无门”的现实。为了探测地球内部的隐秘,科学家们要给地球深深地钻上几个窟窿!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探索》2005,(9):12-13
2000年3月,一块巨冰从南极的罗斯冰架上坍塌下来,这是一个庞然大物,它的面积有11655平方千米,相当于整个牙买加的国土面积,科学家把它命名为B15.同年11月,B15冰山一分为二,随后又再次分裂,其中B15A继承了B15的绝大部分,它长约115千米,面积为2500平方千米,大约相当于整个卢森堡公国的国土面积,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冰山.科学家估计,如果B15A全部融化,它提供的淡水足以供英国人60年之用,或者让尼罗河奔腾不息80年.  相似文献   

12.
祁临高速公路K909+085~K909+450、K910+060~K910+500段路堑边坡由于地质及气候等原因导致局部边坡防护坍塌.为消除运营安全隐患,特对该段造成影响工程整治.文章分析了病害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具体阐述了整治工程的施工方法及过程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在南极洲麦克默多干谷附近,有一处非常有名的冰川,它的特色是不定期流出"血液".最近,这处冰川又开始"流血"了.这处冰川为何要"流血"?难道是为了控诉人类对环境所造成的伤害么?不是,这是神奇大自然的独特展示.  相似文献   

14.
相信奇迹     
肖潇眼看着那颗火流星贴着天幕落进了导航站,随后几排建筑就像儿童积木一样坍塌了下来.其时天色尚黑,那颗巨大的流星呼啸着划过天际,在一瞬间照亮了这一方天空,随后才落地完成了它变成陨石的命运.不过在壮观之余,多少有些让肖潇气愤的是,它在最终亲吻大地之前,不但撞倒了一批房屋,还恰巧砸中了站里的雷达.所幸今天肖潇很早就起床出来散步了.其实肖潇知道,这只不过是看得见的损坏,还不是最糟糕的.事实上这颗流星造成的真正破坏在天上:它砸破了这颗星球上空的氧气防护罩!不出一天,整个行星就会严重缺氧,散布在各考察站的科研人员将窒息而亡,后果不堪设想.肖潇就是在这种担忧和惊惧中迎来了黎明.  相似文献   

15.
在土方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存在地质、水文、气候、周边环境等不利影响因素,造成土方坍塌,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与安全事故,给国家、人民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时,一些欧洲旅行家来到了太平洋上一个名叫“亚布”的岛上。在这里,他们发现当地人使用着一种十分奇特的叫做“分”的巨大石币。这是一种用石灰岩矿物,即一种霰石凿制而成的。按当地的习惯,这个石币的体积越大,价值就越高。因此,被凿成大磨盘似的中间有窟窿的圆石头,有的外圆直径竟大至5m!这巨大的石环被凿磨得十分光滑,上面还有许多美丽的图案和精致的花纹。这种石币引起了一些研究人员的兴趣,他们花了一定的代价,换得了一些大石币,并设法把它运回了欧洲。  相似文献   

17.
强风化膨胀性围岩地质成因复杂,隧道施工位移变形大,初支极易发生破坏,严重时可发生坍塌,根据围岩的特点,介绍相应的设计预防措施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某隧道坍塌处理方案的研究,探索了隧道坍塌的处理方法、方式,并总结出一些经验.通过对隧道掌子面开挖工艺、工法的分析,探索了在不同围岩条件下隧道的开挖方案.  相似文献   

19.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施工项目,既有建筑行业高风险的特点,又有作业环境恶劣、边生产边施工、点多面广、战线长等特点,所以存在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挤伤,坍塌,触电,中毒,窒息,烧、烫伤,火灾,爆炸等危险因素.近年来,由于建筑市场的恶性竞争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造成承担建设项目施工的主要力量是一些比较小的分包队伍,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足,以大量劳务工、农民工为主力,导致施工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对环境陌生,现场危险、危害随时可能发生,如何实现消除和控制各种危险、危害因素,保证施工安全,加强冶金施工企业项目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用数据概述了近几年我国模板支架坍塌事故概率的基础上,从技术原因及直接起因两个层面分析模板工程坍塌事故的原因,并提出安全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