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李皓,男,1959年12月生,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江汉大学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1982年1月在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获得学士学位。1984年和1986年在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所分别获得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成为我国授予的图论界第一位博士。1993年5月获得法国巴黎南大学(第十一大)HDR(博士导师资格和大学教授资格)。李皓教授现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和巴黎南大学(第十一大)博导,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与巴黎南大  相似文献   

2.
任天瑞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BASF青年知识创新特等奖获得者.1964年3月出生,1984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化学系高分子方向;1984~1988年在山西省晋中农业学校教学;1991年在东北农业大学农药残留分析专业获得硕士学位,导师苏少泉教授.1991—1993年,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从事农药制剂研究;1993~1996年中国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与合成,导师陈馥衡教授,周家驹研究员.  相似文献   

3.
陈波,湖南常德人,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逻辑和认知科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西南大学兼职教授,台湾佛光大学客座兼职教授,国际哲学学院主办的杂志《哲学文献》(法国巴黎)中国编委(从2000年始),美国哲学联合会国际会员(从2002年始);兼任重庆工学院学报编委。1997—1998年,应邀到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作访问研究一年;2001年,应邀到台湾东吴大学哲学系作访问研究和学术讲演2个月;2002—2003年,获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国家科学院资助,作为CCSC研究员在美国迈阿密大学作访问研究一年;2004年,应邀到台湾佛光…  相似文献   

4.
《甘肃科技》2008,24(22)
林秀坤,1957年11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2年获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理学硕士学位;1996获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于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作博士后研究;1999—2003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作为助理教授从事基因的表达调控、抗肿瘤药物的分子机制研究。2003年回国作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在海洋研究所任研究员。  相似文献   

5.
陈勇教授     
<正>陈勇,男,1957年生,博士生导师,江汉大学交叉学科研究院纳米生物医学工程中心首席科学家。1981年在武汉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83年获法国Montpellier大学硕士学位,1986年获法国Montpellier大学博士学位。现为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CNRS)一级主任研究员和日本京都大学特聘教授,主要在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化学系和日本京都大学物  相似文献   

6.
方 成 院士方成 ,1938年 8月 10日生 ,江苏江阴人 ,195 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 ,毕业后一直在南京大学工作。1981年任副教授 ,1986年被晋升教授和博土生导师。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年至 1982年在法国巴黎天文台做访问学者。 1988年至 1989年任由李政道博士任主任的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特别成员 ,并任天文和天体物理分中心主任。 1993至 1997年任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1990年至 2 0 0 1年先后六次被法国巴黎天文台和日本国立天文台邀请为客座教授和一级研究员赴法、日合作研究。现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11月26日上午,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贺超英研究员应山西师范大学邀请,在实验大楼四层报告厅作了"酸浆属:进化发育生物学研究的新模式"的学术报告.贺超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995年在西北师范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98年中国林业科学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获得农学硕士学位;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10月到德国MaxPlanck-Institute for Plant Breeding Research(Co-  相似文献   

8.
正"科技功臣"田禾带领研究团队长期从事有机功能分子材料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在分子机器与智能材料、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振动诱导发光及其分子诊疗探针等领域均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从国际上最早开展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到国际首次利用荧光信号表征分子机器运动状态,从原创性提出振动诱导发光(VIE)新概念和新机制,再到开创动态共价键、非共价键及  相似文献   

9.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及其敏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的高效率、低成本的光电池。起负载敏化剂以及收集和传输电子作用的光阳极是关系到该电池性能的重要部件,且其敏化的效果是整个光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关键。本文介绍染料敏化纳米晶TiO2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从原理上指出了光阳极提高和改进的目标所在。综述了作为光阳极的纳米晶TiO2薄膜的分类及常用的制备方法和敏化方法。在制备技术方面,指出丝网印刷技术由于其大面积制备的可操作性,是实现未来工业化的手段,但它依然需要改进和优化;在染料敏化上,寻找低成本、高性能的敏化剂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通过光敏化。获得具有好的光收集效率、快速的电荷传输以及优越的抑制电荷复合性能的多孔膜,将是未来染料敏化纳米晶TiO2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剡昌锋教授     
正剡昌锋,男,汉族,1974年11月出生,甘肃平凉人,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96年6月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02年6月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2010年7月毕业于同济大学电信学院系统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1996年7月在甘肃工业大学机电系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2005年10月~2006年5月,在日本秋田大学工学部研修,2012年8月晋升为研究员,2014年12月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  相似文献   

11.
科技新新秀     
<正>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揭晓2017年1月9日上午,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共同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2.
物理学家早就预言 ,如果能获得碗状分子 ,而这个“碗”中又放一个原子或原子团的话 ,必将能获得具有特殊光学特性的液晶材料[1] .而杯芳烃就可以构成这样的“碗” .杯芳烃因其特殊的疏水功能和选择性配合金属离子的特性 ,以及易于通过母体杯芳烃合成具有各种特性的杯芳烃衍生物而得到广泛应用[2~ 7] ,被称为第三代超分子 .根据杯芳烃及其衍生物具有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配合作用及发光的敏化作用 ,我们设计并合成了既有液晶性 ,又能配合金属离子和敏化金属离子发光的杯 [4 ]芳烃衍生物 (E) ,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 ,取得了一些未见报1 实验1…  相似文献   

13.
董长治 教援     
<正>董长治,男,1962年生,博士研究生导师,江汊大学交叉学科研究院多肽及蛋白质化摩专家19S3年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获学士学位;i师;1990-1991年在法国原子署CacWhe研究中心做访问1996年于法国巴黎第五大学药学院获博士学位;1996-1997年在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大学从事博士后。1997年任职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副教授、2011年晋升为教授;2001-2003年在美国UIUC大学做访问学者;曾受聘为兰州大学、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广  相似文献   

14.
对一种含AgI2.7克分子%的AgBr(I)乳剂分别进行Au、(Au+SnCl_2)、(Au+N_2H_4·H_2SO_4)敏化后,連續曝光629″或1945″。結果表明:在最佳化学成熟时间下,还原剂的存在对金敏化未产生抵触作用。(Au+SnCl_2)敏化提高了曝光1945″时的感光度,从而有利于改善本乳剂低照度互易律失效的程度;而N_2H_4·H_2SO_4的加入則未显示出提高Au敏化乳剂低照度下感光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圣火接力在境外传递的过程中遇到麻烦——在一些国家的传递过程中出现了由“藏独”分子、“记者无疆界”等组织的抗议,甚而是暴力袭击。在法国巴黎的传递最为混乱;出现了暴徒堵塞交通、袭击残疾运动员、抢夺火炬、市政厅挂出反奥运旗帜等杂音,导致火炬传递被迫缩短行程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文中采用酸、碱及中性溶液从高原型玫瑰花中提取色素制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所需的染料。通过对提取出的高原型玫瑰花染料用于敏化太阳能电池后进行光电性能测试和量子效率测试,得到在一定的条件下提取的高原型玫瑰花染料用于敏化太阳能电池获得0.26%的光电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17.
学者风采     
李皓教授李皓,男,1959年12月生,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江汉大学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1982年1月在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获得学士学位。1984年和1986年在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所分别获得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成为我国授予的图论界第一位博士。1993年5月获得法国巴黎南大学(第十一大)HDR(博士导师资格和大学教授资格)。  相似文献   

18.
李壮,1963年生,吉林大学光化学研究室博士后;1993~1995年,担任德国Jena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分子细胞和电子显微学实验室客座科学家;1998~2000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开放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2000年至今,担  相似文献   

19.
动态压力作用下乳化炸药减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乳化炸药在动态压力作用下的减敏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三种不同方式敏化的乳化炸药的临界减敏压力,玻璃微球敏化的乳化炸药的临界减敏压力为134.66 MPa、化学发泡敏化的为99.83 MPa、珍珠岩敏化的为27.13 MPa;三者在动压作用下的减敏速率不同,膨胀珍珠岩敏化的乳化炸药的减敏速率最大,化学发泡敏化的次之,玻璃微球敏化的最小;对乳化基质在动态压力作用下性能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和乳化炸药的减敏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造成乳化炸药压力减敏的原因是敏化气泡载体的破坏和微观结构发生变化;其中敏化气泡载体的破坏是造成减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张凌云  吴钊成 《科技资讯》2011,(24):145-145
近些年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电化学阻抗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广泛应用,用来调查电池界面的电阻及载流子在界面的传输性质和机理。通过相应的经验模拟模型能获得电池的组件数据,理论和实验相结合调查电池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