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利用γ射线穿透方法测量高危容器进行连续测量可行性。详细介绍了测量方案,数学模型,参数的实现,并对测量过程中精度的影响进行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个量子投票方案。投票者利用局域幺正操作进行投票,计票员可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出投票的结果。通过对方案的正确性和秘密性进行分析,表明该方案是安全的。而且,与采用Ⅳ维量子纠缠态的量子投票方案相比,该方案只涉及二维量子态,测量较为简单,这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是更易于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用阻尼涂层对整体叶盘进行减振是一种全新的振动控制方法,为了有效实施这项技术需要对不同涂层方案下整体叶盘振动局部化程度进行有效的测量.提出一种基于试验模态数据来定量化测量整体叶盘振动局部化的方法.首先,提出振动局部化定量测量原理,并验证了其合理性;接着,提出了测量涂层整体叶盘振动局部化的流程;最后,对3种涂层方案下整体叶盘振动局部化程度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用本文研发的方法可以对各涂层方案对应的整体叶盘振动局部化进行有效测量,且随着涂层面积的增加,整体叶盘振动局部化程度变大且波动也较大.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室进行周期信号分析时,通常使用选频电平表来测量其频谱。但是,本文在本文就给出了一种对频谱进行计算机辅助测量的方案,并阐述了其方案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水泥厂大型储料筒料位的测量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激光相位测距非合作目标法测量近距离的方案。该方案采用收发同轴结构,以物料表面反射光与发射光相位差来计算物料表面距筒顶距离。根据筒体直径和测得的距离,可计算出筒内现存物料和空间的大小。利用该方案对20m高的圆筒进行测量,误差小于5cm。理论分析与实验表明,该方案可行,可用于近距离非接触测量。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我国现行抽样检定理论存在的缺陷,指出对于相同质量水平的测量设备,随着批量的不断增大,按现行抽检方案得到的抽检合格率将逐渐下降,它不能正确反映企业测量设备的实际质量状况。提出一个较为合理的抽样检定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7.
针对飞机叶片表面变形量测量要求提出一种非接触式光学测量方法。对测量原理及测量方案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误差来源,并估算了系统测量精度,该测量方法具有简单易行,操作方便、测量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对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又能适应电容生产企业现场快速测试要求的测量方案进行了讨论,采用了减小测量误差的几项措施,通过4个相位分量同时测量,缩短采样时间,提高了仪器的测量速度。  相似文献   

9.
矿山测量数据的网络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矿山测量数据相关情况的分析,论述了网络数据库系统的软、硬件构成有原理,以网络数据库实现测量数据的管理和更新,使测量人员在任何一台联网的计算机上对测量数据进行输入、查询等操作,同时也可以给其它部门提供必要的数据共际。此方案适于软、硬件方案,实现数量数据信息,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对用户的要求,使之很快训练使用,降低培训费用。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大红山铜矿深部找探矿工作的控制测量精度并控制后续长距离巷道贯通的误差,必须对现有涉及深部找探矿工作的无轨斜坡道导线进行清理,拟定其测量实施方案,指导后期测量工作的顺利实施,而该方案成功与否的关键是由原有导线资料及陀螺仪测量的精度情况来决定。所以本文重点也是对原有导线资料的~-,Fr、提高深部巷道控制测量精度方案及陀螺仪测量数据精度的分析及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为确保监测振弦式传感器数据采集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用多周期测频的方法,来实现振弦式传感器频率的测量.同时设计出了具体的硬件电路,系统硬件分为3个模块单元:温度补偿电路、测振电路、激振电路、应用AT89C52单片机来达到对多周期测频方案的实现、实用电路,该电路具有的特点为:测频范围宽和测量精度高等,并且应用AT89C52...  相似文献   

12.
为准确测量工频电参数,采用硬件同步数字采样方法设计了工频电参数测量系统,提出了测量无功功率及频率的新方法,给出了将频率线性转化为直流电压测量的数学公式及测量方法的理论误差估计公式。工频电参数测量系统系统误差分析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对工频电参数的准确测量。  相似文献   

13.
相位差分算法是正弦频率估计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首先详细介绍了加权相位差分测频算法的原理,应用仿真方法分析了不同数据长度、不同信噪比情况下的测频性能,并与其他工程常用的测频算法进行了比较,然后对该算法在工程应用中的改进方法和降低信噪比检测阈值的方法进行了论述,最后给出了基于FPGA的工程实现框图。  相似文献   

14.
自动分频法宽量程频率测量技术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介绍了一种自动宽量程频率测量技术,根据被测信号频率的大小自动调整分频电路的分频因子,以适当地放大被测信号的周期,实现40 Hz~10 kHz范围的频率测量要求。文中首先论述了测量电路的原理和分频因子的最佳选取,接着论述了软硬件实现方案,该方案实现简单,测量准确度高,成本低且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高精度频率测定的ASIC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频率测量过程中输入信号的脉冲边沿与测量设备的闸门信号边沿不一致造成的频率测量误差.提出利用可编程ASIC器件来实现输入脉冲信号与MPU定时信号同步的实现方法,解决了输入脉冲和给定闸门时间起止时刻随机性引起的测量误差.基于ASIC的方法与其他频率测量方法相比,MPU外围电路简单,能自适应输入信号频率的变化.利用对输入信号进行测量前分频和利用2个寄存器扩大对频标的计数范围,扩大了对输入信号频率的测量范围.该工作为精确测量频率探索了一条新途经.  相似文献   

16.
电力系统基波频率的高精度测量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力系统基波频率测量的现状,提出一种高精度的频率测量新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待测电信号的相关系数自适应地确定傅立叶变换的窗长,从而实现无频谱泄漏的自适应窗长傅立叶变换,即实现电力系统基频的高精度测量.针对有谐波、间谐波、噪声等复杂背景下的基频检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精度高,抗噪声能力强,且计算量小,易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17.
微波暗室低散射目标RCS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微波暗室低散射目标雷达散射截面(RCS)的测试精度,采用设置吸波墙、扫频RCS时域测量、匹配滤波和合理选用窗函数的方法测量了低散射目标的RCS,得到了目标宽带RCS数据和精细的频率特性。设置吸波墙的方法使小金属球的回波信杂比提高了20 dB,扫频宽带RCS时域测量值与理论值吻合良好。实测数据分析表明,扫频时域测量目标宽带RCS能减弱杂波叠加导致的不利波动,设置吸波墙和匹配滤波能显著抑制目标近距离处的转台和支架杂波,窗函数的平坦通带特性能减小数据截短影响,从而有效提高低散射目标RCS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18.
相位法激光测距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论述了相位法激光测距的原理和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着重对频率产生电路、差频测相和数字鉴相电路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与讨论.从理论上论证了差频测相的原理,举例说明了数字鉴相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最后针对频率漂移、相位测量等原因引起的测量误差,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了系统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高速运放和比较器实现输入弱小信号的放大及整形,采用FPGA完成对输入信号的精确频率测量.测量范围为1Hz~100MHz,内部分成5个量程,可根据输入信号频率不同自动进行量程切换,并支持对方波的占空比及双通道同源方波时间间隔测量等功能.FPGA测量结果经MCS-51单片机处理后送至LCD完成显示,测量相对误差不大于10-4,可用于各类低成本数字测量仪器研发.  相似文献   

20.
光频梳技术是本世纪初随着飞秒激光技术、非线性光学的飞速发展应运而起的一项重要的精密频率测量技术.它跨越了射频和光频电磁波谱之间长期存在的技术鸿沟,通过频率和相位的相干关系将二者巧妙的衔接,在时间频率标准、精密光谱计量以及基础物理学常数的高精度测量等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应用价值.正因为The-odor W.H?nsch(本文第一作者)和John L.Hall以光频梳技术为代表的激光精密测量技术领域的杰出贡献,二人同Roy J.Glauber(光相干量子理论的贡献)共同分享了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从光频梳的基本原理出发,解释了光频梳技术基本概念,稳定工作的光频梳以及作为高精密的频率测量技术,光频梳主要的应用领域等.同时回顾了作者研发光频梳技术的初衷,即用于研究氢原子的精密光谱,验证量子电动力学理论,提高里德堡常数和质子电荷半径等物理学基本常数体系的测量精度.介绍了通过双光频梳实现高精密的光谱直接测量技术,包括该技术的原理以及在气体分子精密光谱测量方面的应用,举例说明了基于双光频梳的光谱直接测量技术在频率分辨率和灵敏度方面相对于传统光频梳表现出来的显著优势.实验验证了单光子水平的光频梳光谱测量可行性,指出其在极紫外或甚至在软x射线这些产生少量光子的应用领域的应用前景.最后介绍了微小区域实现厘米级尺寸的光学腔的脉冲激光的激发、片上稳定的双光频梳实现等微型光频梳和片上光谱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并分析了片上光频梳光谱测量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