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正处于一个方兴未艾、飞速发展的阶段,但在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方面却处在借鉴国外优秀设计案例和摸索阶段,在景观设计元素尤其是在科学与艺术的完美契合上,距离发达国家的公路景观设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何在公路景观中继承、借鉴、吸收传统园林文化,并巧妙结合地方自然和文化特色,打造一条"人在路上走,如在画中游"的人文长廊,将历史和地域文化在行进中印入行人的脑海中,是现代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郑灵燕 《科技资讯》2010,(26):89-89,91
景观设计作为人类的意识文化反应了一个地域民族的文化特点和审美模式,本文从文化出发,通过比对东西方景观设计的传统风格和代多元化的现代特点,来分析和研究景观设计发展的趋向,并在现代设计多元化发展潮流中为己所用,使景观设计的优秀思想得到更好的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南宁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作为壮族文化的中心,地域文化即壮族文化在南宁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是必须而且是必然的。在景观设计中恰当的注入民族文化特色,在合理利用空间的同时,提高其品味、文化内涵,是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操作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李平毅  陈颖聪 《科技信息》2010,(36):I0013-I0013
四川自贡仙市古镇作为因盐而兴的市镇聚落,其地域文化特性虽然包含于巴蜀文化之中,但还具有独特的井盐地域文化特质。本文主要探讨仙市古镇在建筑景观设计中兼容并包的建筑风格,注重场镇安全保护功能以及因地制宜形成的独特的一地多用、一物多用等建筑规划和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5.
毛白滔  王公民 《科技信息》2010,(27):381-382
现代城市景观特色是城市个性的重要体现,城市的特色又来源于其独特的传统文化背景。中国传统的景观文化受古代文化的影响呈现出多样化的地域特点,使得传统城市具有独特的魅力和风韵。然而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却由于缺少对该城市深层次人文背景的挖掘,城市传统文化特征已经不复存在,景观的个性魅力与特征也已消逝。笔者基于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进行解读,提出通过对景观文脉的传承、地域特色的认同以及国际语言的表述方面入手,让现代城市依托特有的文化背景而呈现出独特的精神魅力。  相似文献   

6.
地域文化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都是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精华。本文主要以皖西学院周边景观环境设计为例,阐述了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7.
叶兵 《科技资讯》2010,(7):68-69
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是高速公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公路的兴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并影响天然的植被、地形、水系等,特别是在公路营运期间车辆排放的尾气、扬尘、废水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将会给生态环境带来长期的不利影响。本文即是研究,也是探讨,从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入手,总结先例,探索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重庆)园博园中城市展园为主要研究对象,就其地域文化的表达内容与景观设计的表现方法进行实地调查和归类.首先,分析了地域文化的提取方式、转化技巧及地域材料的应用,得出城市展园地域文化的营造方法.其次,在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的基础上,从城市展园景观设计表达的角度,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了城市展园的主题立意、主题表达方式、造园手法、空间处理和技术运用等,强调景观设计语言的运用对地域文化表达的重要性,探讨了城市展园景观设计表达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强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景观设计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它也是当前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一项新的课题.通过对视觉特征、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等空间环境要素的分析研究,介绍了所承担京福高速公路景观中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敬 《工程与建设》2013,(3):324-325,364
现如今各地高铁建设迅猛发展,伴随着高铁站房的建设,站前广场的景观设计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以江西玉山南站站前广场景观设计为例,详细分析了如何在合理规划交通功能的基础上,更好的展现地域文化,创造独特的人文景观,形成新的城市地标。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有着多种源头、多层蕴涵,栖息于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先民,在各自具有独特规律的进程中,又在相互交流、吸收中,共同建构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古老文化,共同创造了五彩缤纷的古典文学。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黄河流域中原文明领先发展,一旦与周边少数民族富于活力的文化发生碰撞、结合,往往会产生巨大的能量,推动中国文学出现崭新的景观。文章仅以黄河流域华夏文化与南方民族文化交流现象突出的楚辞、汉赋为例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由少数民族文化和乡土景观营造出的原生态的美,越来越受到更多的人关注和追求.作者参与贵阳市偏坡布依族乡村寨规划实践,在研究该民族文化内涵和建筑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此类设计思想、意向和方法,并结合各种造景方法,构建了一个具有观赏性、游览性和参与性的乡土景观.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乡土景观设计规划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公路景观是近几年在中国交通行业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并越来越成为热门学科,但从国内目前公路景观发展现状来看,广大公路建设者对公路景观的认识还不够,通过对贵州省凯里至雷山公路改扩建过程中遇到的景观建设问题的分析,阐述公路景观与周边环境应有的关系,总结山区公路景观设计的方法,为我国山区公路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建设与景观生态学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建设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正在全国各地突飞猛进地发展.随着高速公路建设大规模的进行,公路沿线的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影响.在景观生态学中,该影响表现为景观格局的改变,最终可能导致景观功能的丧失.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分析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有助于推动高速公路沿线景观格局恢复工程的理论支撑的深入研究;指出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是对受损的生态景观格局进行研究和监测最有效的手段,也是生态景观功能恢复最有力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特征.科学地制定适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战略,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弘扬民族文化,促进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干旱地区的公路由于自身环境恶劣,为使公路植物景观产生更大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早日实现公路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功能化、生态化与可持续化,已经成为当前干旱地区公路建设中急需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目前在干旱地区的公路上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植物的成活率不高,难以得到理想的景观效果。基于种植植物存活率提出干旱地区节水型公路植物景观设计规划方案。以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作为实验地点,以植物种类、种植深度、种植间距及回填深度作为研究指标,探讨该地区公路节水型植物景观的最佳设计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耐旱型乔木类植物、种植间距为5m、种植深度80cm、回填深度30cm为最佳种植条件,为克拉玛依干旱地区公路的节水型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最后提出了该地区节水型公路植物景观设计规划方案,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位于广南县和富宁县境、目道323线和西西公路两侧的壮乡文化风情旅游带风光秀丽、景色宜人、交通便利,原汁原味的民族传统文化保存完整,旅游开发潜力巨大。通过致巧无巧、致文无文的策划和建设,一定会成为充分展示壮乡悠久历史,并使广大旅游者不断惊奇、不断发现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速公路建设迅速发展.人们在要求桥梁满足安全坚固、交通便利等物质需要的同时,对其的美学景观、文化内涵等精神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保龙高速公路的地域特点,讨论了沿线怒江大桥及跨线桥景观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9.
旅游在本质上是一次体验过程.独具特色的文化体验民族节庆旅游资源的生命力所在,是进行开发利用的核心优势.黔西南州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活动,对旅游者来说具有很强的文化体验性,具有良好的旅游开发价值.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民族文化的有效保护与传承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引入经济学中满意度理论,提出道路景观评价指标系统,构建公众对道路景观的质量感知、价值感知和满意度三类指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验证所选取指标的合理性,应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SEM)设计道路景观综合评价满意度模型。在广州市某景观路发放景观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显示道路景观评价指标系统分类合理,道路景观综合评价满意度模型可以系统、科学和定量的分析公众对道路景观的感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