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培空心莲子草生理指标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割草养虫,利用野生空心莲子草室内大量繁殖空心莲子草叶甲,经济有效,但割下的草容易枯萎腐烂,卵、蛹也腐烂,成虫和幼虫营养不良而死亡。为此,需对各种处理的空心莲子草进行生理指标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分析结果是:割下的空心莲子草水培5天后,节数少的植株,叶子的叶绿索,粗蛋白,氨基态氮,维生索C含量越少,越容易枯黄和腐烂,不宜用来让成虫产卵或老熟幼虫化蛹。割下的空心莲子草水培时间越长,口子的叶绿索,粗蛋白,维生素C含量越少,游离的氨基酸含量越多,植株越容易枯黄和腐烂,不宜用来饲养幼虫和成虫,也不宜用来让成虫产卵或老熟幼虫化蛹。需用新鲜植株。  相似文献   

2.
记述戴褐长臂金龟江西亚种Propomacrus davidi davidi Deyrolle,1874卵、1 3龄幼虫、蛹及成虫的形态特征.同时在室内饲养多代,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描述,以期为其人工饲养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室内3 28℃条件下,以发酵的木屑饲养幼虫,水果或果冻饲喂成虫,戴褐长臂金龟能完成世代交替.戴褐长臂金龟通常一年发生一代,少数二年一代,以二或三龄幼虫越冬,成虫7 9月羽化和交配,雌虫在发酵木屑中产卵.  相似文献   

3.
用人工饲料饲养酱曲露尾甲Carpophilus hemipterus L.,1)人工饲料配方是:酵母粉54g,红萝卜干162g,尼伯金2.4g,浓盐酸7ml,雨水800ml。2)配制方法是:把三种干物先混匀,加入一半雨水,搅匀后放进冰箱备用。3)产卵箱供成虫产卵,卵可以挑在玻上保湿观察。4)幼虫饲养:把400只成虫,饲养罐和吸水芯供甲虫吸水。一个星期后,老熟幼虫会钻出饲料,掉入另一塑料钵头。5)每年从田间诱集成虫一次,更换室内饲养成虫,要防止寄生螨带回室内。  相似文献   

4.
黄粉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粉虫在福州自然室温下一年可繁殖2代,发育快的个体超过2代,发育慢的不足2代。在人工控制的温度、湿度、光照及食物等条件下试验结果表明:(1)卵、幼虫、蛹和成虫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46℃、9.98℃、9.62℃和9.58℃;有效积温分别为123.57、1964.88、135.05和105.72日度;温度与发育的关系的数理统计模式分别是成虫产卵和幼虫发育的最高临界温度为34℃;(2)卵、幼虫、蛹的发育和成虫产卵量的最住湿度分别为RH75%、90%、和90%;(3)在连续光照下,成虫寿命缩短,产卵量减少;(4)幼虫和成虫的饲料均以糠、(?)为主。添加适量青饲料者显著加速幼虫生长和提高或虫产卵量。在养殖中,除控制上述条件外,各虫态的分群饲养和成虫的隔离产卵也是重要措施,并须注意粉螨对卵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在宁夏银川室内自然条件下研究了突角漠甲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突角漠甲3 a发生1代,以成虫和不同龄期的幼虫在沙土中越冬;成虫于4~9月份交尾产卵,卵期为10~14 d;幼虫一般为7龄,幼虫期长达1.8~2.0a,幼虫经过2次越冬于第3年6月中旬至8月下旬化蛹,蛹期为10~12 d;羽化成虫经210~280 d性成熟开...  相似文献   

6.
斜纹夜蛾生长发育与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白菜为食物,在全温度范围内测定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的生长发育温度参数.分别测定了斜纹夜蛾卵,1~6龄幼虫,蛹发育及成虫产卵的起点温、最适温、最高温及有效积温.结果表明1~6龄幼虫及成虫的死亡速率与温度有正相关关系.卵及蛹的死亡速率与温度有负相关关系.卵,1~6龄幼虫,及蛹的存活有一最适温区,温度愈高,成虫的产卵量愈小.建立了各龄幼虫日取食白菜叶量与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云南木蠹象(Pissodes yunnanensis)是我国西南地区近年来危害云南松的重要蛀干性害虫.室内饲养和林间调查结果显示,云南木蠹象(Pissodes yunnanensis)卵单产或聚产,多数在同一产卵孔内产卵1~2粒,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大,聚产的可能性随之增大.产卵孔内卵的数量与成虫密度及林间适宜产卵的枝条数量有关.单雌产卵量因种群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平均单雌产卵量为60~90粒.幼虫在不同生长年龄的树枝上的比例与其成虫在这些树枝上的产卵比例大体是一致的,即主要分布在2 a生树枝上.幼虫老熟后在坑道末端化蛹,化蛹部位与树枝粗细密切相关,一般化蛹于木质部与髓部之间,少数在树枝髓部组织内,在韧皮组织较厚的轮枝节间则化蛹于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  相似文献   

8.
通过室内饲养结合野外定点观察,对西北槌缘叶蜂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西北槌缘叶蜂在宁夏六盘山林区1 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落叶层或草丛中吐丝结茧、预蛹形式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始见成虫,5月下旬为成虫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后需进行补充营养,成虫营孤雌生殖,产卵于针叶组织,产卵盛期为6月上旬.6月中旬幼虫大量孵出,啃食华北落叶松针叶,幼虫5龄.7月上旬大量停止取食,下树吐丝结茧越冬.  相似文献   

9.
报道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幼虫取食经历对其成虫寄主产卵选择性的影响。用香蕉分别饲养1代和20代的幼虫,羽化后的成虫对6种水果有不同的产卵选择性,饲养20代的成虫在罩有香蕉的产卵杯上卵粒数最多,次之是芒果,差异显著。饲养1代的成虫在罩有芒果的产卵杯上卵粒数最多,其次是香蕉,差异不显著。从野外莲雾和黄皮落果中羽化出的成虫对水果种类的嗜好程度也有所不同,产于芒果的卵粒数多于产在香蕉的卵粒数且差异显著,产在莲雾的卵粒数最少,产于黄皮的卵粒数居第四位。幼虫的取食经历对成虫产卵时选择水果的部位和颜色也有影响,但其影响要小于对水果种类的选择。不同部位的选择结果显示香蕉肉的卵粒数多于香蕉皮,而芒果肉的卵粒数少于芒果皮。颜色选择试验结果显示,黄色杯上的卵粒数比绿色、红色、黑色杯的卵粒数多。  相似文献   

10.
漫谈蚊子     
周佩玲 《大自然》2012,(5):66-67
蚊子隶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全球已发现3000余种,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均有分布,其中按蚊属、伊蚊属和库蚊属最为常见。蚊子的平均寿命不长,雌蚊为3~100天,雄蚊仅为10~20天,其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成蚊通常在水面上产卵,1~2天后卵孵化成幼虫(又称:孑孓),随后的5~7天里,幼虫经历4次蜕皮变化为蛹,再经2~3天蛹破裂、羽化为成虫,整个世代历时1~2周。雄蚊在羽化后24小时之内就可以交配。当大量雄蚊在空中群舞时,  相似文献   

11.
甘蔗象虫的人工饲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人工饲养甘蔗象虫的成虫、卵、幼虫及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考察甘肃白条党参储存期蛀虫的来源与传播途径,确认蛀虫的种类,为科学防控害虫,确保党参药材质量安全与储户的经济利益免遭损失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开放与隔离储存方式观察党参蛀虫的来源与传播途径;选用储存期虫蛀阳性党参试样,对蛀虫实施实验室人工饲养,观察其卵、幼虫、蛹、成虫的生长发育与形态特征。隔离储存式能有效隔离外源性昆虫卵的寄生,是阻碍蛀虫传播途径的第一道防线。蛀虫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需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的变化才能形成1代繁殖;幼虫与成虫期是蛀虫生长发育的活跃期,是党参药材储存期防控害虫最关键时期;幼虫期是蛀虫生长发育的进食期,对党参药材的侵害最为严重;成虫期是蛀虫产卵繁殖与传播期;卵、蛹期是蛀虫生长发育的相对静止期。甘肃白条党参储存期的蛀虫来外源性昆虫传播,确认蛀虫属鳞翅目类斑螟科印度谷瞑。  相似文献   

13.
戈壁琵甲(鞘翅目:拟步甲科)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戈壁琵甲2年发生1代,世代不整齐,以成虫和不同龄期的幼虫越冬,成虫4月上旬至9月下旬产卵,卵期为8~12d.幼虫一般为12龄.幼虫期为1~1.5a.越冬幼虫于次年6月下旬至9月上旬化蛹.蛹前期为40~45d,蛹期为12~20d.羽化成虫后经280~300d性成熟,开始交配产卵,戈壁琵甲食性杂.不喜光.活动有明显的节律性.成虫具有利用防御腺进行自卫的特性,其防御腺分泌物可成为医学上的天然药物,该幼虫各项营养成分较高,是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昆虫资源。  相似文献   

14.
枸杞储藏害虫印度谷螟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危害储藏枸杞的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试验观察发现,在常温仓储条件下的越冬幼虫死亡率高达86.3%,仅11.1%可化蛹,羽化为成虫.18~22 ℃时印度谷螟成虫、卵、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8.8,9.8,39.4,8.8 d,完成1代需要66.8 d.枸杞干果含水量与幼虫发育历期呈反比,与蛹的发育历期呈正比.卵、幼虫、蛹、成虫及1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2.9,8.8,11.9,12.5,11.2 ℃,有效积温分别为59.7,481.5,130.4,62.8,692.3 d·℃.印度谷螟在银川地区可发生的理论代数为2.67代,与实际饲养观察的年发生世代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5.
采用混合饲养法详细研究了赤拟谷盗与锯谷盗不同虫态间的竞争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赤拟谷盗雌性、雄性成虫的存在对锯谷盗的卵孵化、幼虫化蛹及蛹羽化为成虫的过程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相同数量的雌、雄成虫的作用大致相同,另其抑制作用随成虫数量的增多而增强,但赤拟谷盗幼虫对锯谷盗卵孵化及蛹羽化为成虫的过程均无显著影响,面粉的加入量仅在锯谷盗幼虫化蛹的过程中影响显著.锯谷盗雌性、雄性成虫以及幼虫的存在对赤拟谷盗的卵孵化、幼虫化蛹及蛹羽化为成虫的数量影响不大,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仅当面粉加入量为0.5g时,锯谷盗成虫、幼虫对赤拟谷盗的卵孵化过程有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环境中,赤拟谷盗种群比锯谷盗种群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摇纹幼虫是多数名贵鱼类及经济甲壳类的优良饵料。本文根据对习见种细长摇纹Ten-dipesattenuatus野外观察及室内培养后所得结果,详细记述了卵、幼虫、蛹的发生过程及成虫的繁殖生态,报道了室内人工采卵的实验结果。研究表明,细长摇蚊可以在不形成蚊柱的情况下,于人工控制的2m ̄3空间内交尾产卵,其重要条件为:湿度90%以上,气温23-26℃,光照强度200—1000lux,24小时内间歇照明,采卵箱内成虫密度应在500尾/m ̄3以上。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野外观察、室内饲养等方法对郑州地区丝带凤蝶的生活史及生物学习性进行研究,记录了丝带凤蝶卵、幼虫、蛹、成虫等各虫态、各虫龄的发育历期和生物学习性.结果表明:丝带凤蝶在郑州地区一年发生4代,以蛹在石缝、落叶或土中越冬.卵、幼虫、蛹、成虫发育历期分别为:5~7d,19~24d,7~9d,12~15d,其中1~5龄幼虫发育历期分别为:3~5d、3~4d、4~7d、4~6d、5~7d.以蛹越冬,越冬蛹期190~220d.初孵幼虫无取食卵壳行为,低龄幼虫有群集取食习性.另外,对各虫态、各虫龄的外部形态也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8.
实验室群体饲养条件下分月扇舟蛾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恒温条件下 (2 8± 0 .5℃ ,12 h光照 )在南京林业大学实验室内群体饲养研究下 ,分月扇舟蛾 (Closteraanastomosis L.)的生物学特性 ,并与文献记录的自然条件下分月扇舟蛾的生物特性比较。结果表明 ,分月扇舟蛾成虫体长为♂ 10~ 13mm,♀ 12~ 15 mm,老熟幼虫体长 2 5~ 32 m m,均小于自然种群中的个体。幼虫每隔 2~ 3d蜕皮 1次 ,共蜕皮 4次 ,幼虫历期 11d,蛹期 4 d。蛹重平均为 14 8.4 m g。成虫羽化过程需 2 0~ 2 5 min,羽化历期 4~ 12 d。成虫羽化数小时后即可交尾 ,交尾时间长达 8~ 2 3h,可多次交尾。交尾后数小时即可产卵 ,每雌产卵量为 2 30~ 5 30粒 ,平均 312粒。卵从第 6 d开始孵化 ,孵化率可达 90 %以上。世代周期为 2 2 d。实验室饲养条件下分月扇舟蛾的生物学特性与自然条件下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变色夜蛾幼虫主要危害观赏树木合欢,其成虫颜色有浅有深,前翅有黑棕色斑点1~5个,同一数量的斑点有斑点分离型、斑点愈合型、斑点镶嵌型和白斑镶嵌型的变化。经研究发现有41种斑点排列,有的成虫左右翅斑点排列也不一样,这在鳞翅目昆虫中实属罕见。该虫在河北冀东地区一年发生两代。以蛹越冬,蛹期269d。翌年6月上旬为羽化盛期,6月~7月产第1代卵,6月中旬~7月下旬幼虫作害。幼虫经7龄,第1代蛹期15~17d,7月下旬出现成虫,7月下旬~9月上旬产卵,7月中旬~8月中旬幼虫作害,9月上旬陆续化蛹越冬。  相似文献   

20.
变色夜蛾幼虫主要危害观赏树木合欢,其成虫颜色有浅有深,前翅有黑棕色斑点1~5个,同一数量的斑点有斑点分离型、斑点愈合型、斑点镶嵌型和白斑镶嵌型的变化.经研究发现有41种斑点排列,有的成虫左右翅斑点排列也不一样,这在鳞翅目昆虫中实属罕见.该虫在河北冀东地区一年发生两代.以蛹越冬,蛹期269 d.翌年6月上旬为羽化盛期.6月~7月产第1代卵,6月中旬~7月下旬幼虫作害.幼虫经7龄,第1代蛹期15~17 d,7月下旬出现成虫,7月下旬~9月上旬产卵,7月中旬~8月中旬幼虫作害,9月上旬陆续化蛹越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