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05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5篇重要物理学论文,提出狭义相对论、光量子学说等重要物理学概念和理论,对20世纪物理学革命产生了极大推动作用,当年因此被誉为“爱因斯坦奇迹年”,为纪念“爱因斯坦奇迹年”100周年和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2004年6月,国际物理学界一致倡议并经联合国确定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2005年钟声的响起,人类历史进入了新的年轮。其中具有一项特殊意义的是,为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相对论诞生100周年、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经全球物理学界呼吁,由联合国大会第58次会议通过的“2005世界物理年”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3.
1905年,爱因斯坦连续发表了5篇文章,分别涉及3个物理学理论,这对后来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纪念这一事件100周年,联合国把2005年确定为“世界物理年”。  相似文献   

4.
1905年,爱因斯坦先后发表了5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相对论、量子论等物理学领域奠定了基础,这是物理学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因此1905年被称为“科学奇迹年”。为纪念这一奇迹年100周年,全球物理学界一致呼吁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2004年6月联合国大会第58次会议决定:确立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沈阳师范大学科研处、科协、宣传部、团委、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于2005年4月至5月开展“世界物理年”宣传庆祝活动。  相似文献   

5.
相对论问答     
《科学世界》2005,(9):50-59
答读者问 时间和空间会膨胀和收缩,这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得到的有悖于我们常识的两个已经为事实所证明的结论。为了纪念相对论诞生100周年,本刊今年第6期曾刊载“纪念‘爱因斯坦奇迹年’100周年专辑”。专辑获得很好的评价。许多读者反映,专辑“比起以前所看到过的专辑和图书,讲解更加清楚”。  相似文献   

6.
为纪念爱因斯坦“相对论”提出100年,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中国科技馆和中央电教馆等单位联合制作了《触摸科技——中国科技馆中学物理探究资源》光盘。2005年7月6日,中国科技馆、中央电教馆在陕西科技馆举行了向陕西省捐赠光盘活动。  相似文献   

7.
在我的祖国纪念爱因斯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世界物理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简要回顾了爱因斯坦的学术成就以及与爱因斯坦的交往,高度评价了爱因斯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8.
世界物理年与诺贝尔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物理年,也称爱因斯坦年.全世界用一整年的时间来纪念爱因斯坦5篇不朽论文(1905)发表100周年.那一年爱因斯坦才26岁.这5篇论文竟覆盖了20世纪物理学革命的3个主要领域:①创立了狭义相对论,改变了时空观念,发现了质能关系;②提出了光电效应定律,奠定了量子论的基础;③提出了布朗运动理论,搬掉了原子分子学说的最后一块绊脚石.  相似文献   

9.
提到爱因斯坦,谁都知道他建立了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基本理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然而,据说他“对量子论的冥思苦想其实超过他为狭义相对论所花精力的百倍”。量子论是描述小如原子的微观世界的一种理论,被认为是同相对论并列的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理论。爱因斯坦对量子论的诞生也做出过重大贡献,然而不久以后,他便同量子论研究的“主流”分道扬镳,并对量子论发起了批判。爱因斯坦为什么要这样做?本刊前两期刊载的特别策划——《谁都能懂得量子论》大获读者好评,本文续接那个专辑,围绕爱因斯坦,换一个视角来审视量子论世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是“国际物理年”,4月19日是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纪念日.当天19时加分,当一束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光信号以电子邮件的方式通过大洋光缆和互联网传到北京时,居庸关长城上一片沸腾,百多名中学生在长城上冒着大风、兴高采烈地参加了全球“物理照耀世界”光束传递活动.  相似文献   

11.
杨红珍 《大自然》2011,(4):38-40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了,那么人类只能再活4年。没有蜜蜂,就没有授粉,就没有植物、没有动物,也就没有人类。”不幸的是,在爱因斯坦去世50多年后,全球数以千万计蜜蜂“集体失踪”的事件真的发生了,一些专家甚至认为蜜蜂行将灭绝。回顾爱因斯坦的警告,许多人忧心如焚——难道人类末日真的要到来了吗?  相似文献   

12.
爱因斯坦相对论推翻了关于过去、现在、未来的观念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在20世纪初诞生的,这个理论推翻了对“时间”的常识性认识。 根据相对论,时间会“加快”或“减慢”。  相似文献   

13.
100年前,时年26岁且默默无闻的爱因斯坦,在1年时间里连续发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从而彻底改变了传统物理学的面貌,并为造福后代的许多科学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为纪念他的伟大功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第32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决议,将2005年定为世界物理年.此后,根据许多  相似文献   

14.
“文革”期间,中国开展过一系列批判自然科学领域中“资产阶级反动思想”的活动.作者根据有关原始资料,从政治和科学思想两个方面讨论了这一时期对爱因斯坦的批判情况,并对这一批判活动的性质厦方法作了初步分析,认为,“文革”期间对爱因斯坦的批判是一种政治批判和哲学批判,所用的批判方法主要是故意歪曲事实,进行诡辩,将爱因斯坦的一般言论加以政治歪曲,以哲学标准评价爱因斯坦的物理学认识.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科学报告》中有一段话:“爱因斯坦的理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是二十世纪的两大学术成就。遗憾的是,这两个理论迄今为止被证明是对立的。这是一个严重的障碍”。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系统地提出问题往往要比解决问题重要得多”。对改革开放最好的纪念,不是盲目地对过去的辉煌歌功颂德,而是应该更加清醒地看到并解决好面临的困难和矛盾。正如当年田汉先生所言:“一个没有危机意识的民族是无望和无效的”。  相似文献   

17.
张新宁 《科技资讯》2006,(15):243-244
文章通过世界著名科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学习成长片断,说明现行教育必须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应该对“小孩子有不可思议的力量”要有坚强的信念,积极主张推行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学做合一”、“手脑双挥”、“即知即传人”和“小先生”等生活教育思想,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8.
“1922年,爱因斯坦曾计划在访问日本时,顺道来中国访问,并在事前和当时的北大校长蔡元培谈妥了来访的有关事宜。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位为世界所景仰的伟大的科学家最后却取消了他的中国之行,而关于爱因斯坦失约的原因,也众说不一,成了中国科学史上的一段公案。”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世界》2005,(9):42-46
彭罗斯博士与霍金博士并列被誉为“世界顶级头脑”。从黑洞到人的意识,把针对所有这些极不相同的对象贯通起来研究的那个关键词,就是“无限”。面临着必须对相对论和量子论进行改革的“21世纪的爱因斯坦们”该如何理解宇宙的无限和奇点呢?  相似文献   

20.
《世界博览》2009,(24):15-15
在11月20日“国际儿童日”的前夜,新华社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支持下,在联合国纽约总部举办了“儿童看世界、世界看儿童”的摄影展,纪念“国际儿童日”及《儿童权利公约》颁布20周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