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美国推翻萨达姆政权的目标似乎已经确定。尽管布什最后没有确定用什么方式将萨达姆赶下台,但美国中东特使的一席话似乎已经说得很明确,现在对美国来说不是“是否”而是“何时”对伊拉克动武。动武计划出台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日前披露,美国国防部的军事策划人员已向美国总统布什提交对伊拉克动武方案,计划在八周内摧毁伊拉克的陆军和空军力量,并把萨达姆撵下台。方案所以订为八周,是因为美军要争取在最短时间  相似文献   

2.
美国原本打算将打击伊拉克、推翻萨达姆置于其近期中东及至全球日程的首位,无心周旋于巴以之间,但现实使美国不能越过巴以冲突来处理伊拉克问题。  相似文献   

3.
阿富汗之后下一个是谁?人们普遍认为美国锁定的是伊拉克,布什也把伊拉克、伊朗和朝鲜称为邪恶轴心,频频威胁要对伊拉克动武,推翻萨达姆政权。但时过近三个月,对萨达姆恨之入骨的美国并无任何动静,颇令人费解。  相似文献   

4.
去年底,美英对伊进行大规模轰炸后,美总统克林顿公开宣称,美对伊政策的最终目标是推翻萨达姆政权,以一个“代表和尊重伊拉克人民的新政权”取而代之。同时,美政府准备拿出9700万美元用以执行国会早些时候通过的推翻萨达姆政权的《伊拉克解放法案》,加大了对伊反对派支持的力度。今年年初,美国中东和海湾事务专家帕伊曼等人在《外交》杂志上发表文章,分析了美国支持伊反对派推翻萨迭姆的主要计划,他们在  相似文献   

5.
从海湾战争一个月来的空中作战中,人们还难以断定今后战争的发展。但是,美伊双方在这场战争中可能的得失却是很可以探讨的问题。伊拉克的军事力量和经济潜力将受到沉重打击。如果伊拉克在战争中被打垮,为了该地区的力量均势和政治稳定,有关国家可能会努力保证伊拉克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但限制它的军事发展。如果伊拉克顶住了多国部队的打击,使战争久拖不决,萨达姆可能会成为阿拉伯甚至伊斯兰世界的政治偶像,以他为代表的阿拉伯激进势力将对美国及西方在中东的利益构成长期挑战。即使伊拉克在战争中败北,但只要萨达姆政权未垮,由于它与多国部队史无先例的顽强抗争和战绩,也可能使萨达姆积累起充当阿拉伯世界精  相似文献   

6.
时事概览     
萨达姆处绞刑,卡扎菲鸣不平2006年12月30日,萨达姆绞刑执行。31日,他被安葬在出生地。萨达姆11月5日被判处绞刑,法庭裁定他谋杀和反人类罪罪名成立。伊拉克上诉法庭12月26日维持了对他的死刑判决。据英国《星期日电讯报》报道,萨达姆是12月29日午夜被驻伊美军移交给伊拉克方面的。萨达姆执行绞刑应该是极为轰动的国际事件,但在世界政治中却表现得相当平静。伊拉克政府发表声明说,萨达姆的下场,对于镇压本国人民的暴君来说是个“醒目的教训”。美国总统布什把绞死萨达姆称为“伊拉克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伊拉克民主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7.
2003年12月14日美军抓获萨达姆,标志着萨达姆时代最终结束,他继续兴风作浪的任何可能性都已不复存在。但此事能否因此结束美军在伊拉克不断遭受袭击的局面?美军能否将伊拉克的控制权尽快移交给伊拉克人民?未来的伊拉克局势仍充满变数:库尔德人实现了“高度自治”、什叶派在南部纳杰夫成立了“新政府”,伊拉克局势究竟将出现何种变局,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以下四种主要矛盾和一种潜在的危险。不断激化的美伊民族矛盾早在伊拉克战争打响之前,美国就已经安排了由退役将军加纳为首的一班人马来主持战后伊拉克的事务,此后在焦头烂额的情况下又“…  相似文献   

8.
萨达姆倒下了,但仍是一杆反美“大旗”,具有象征意义。美国还想借审判萨达姆,向人们展示他的“残酷罪行”,挽回自己因发动伊拉克战争而在阿拉伯民众中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下了决心的,必欲去之而后快,但现在要先过大选这一关,动武可能将达到既定目标,也可能适得其反。海湾战争的硝烟散尽已18个月了,但海湾地区的局势并未因此而平静,舆论认为关键是美国和西方大国对萨达姆仍在台上很不舒服。为此,美国做了很多动作。去年3月,美国先是在伊拉克北部建立了库尔德人“安全区”,继之在核查小组农业部大楼风波中一再扬言不惜动武;紧接着,美国一手策划的“禁飞区”计划又告出笼……西方记者都评论说美国正不断地为搞掉萨达姆而向伊拉克施加压力。目标未变情势急迫美国在海湾的一个重要目  相似文献   

10.
在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两个女婿举家出逃约旦后,美国宣称伊拉克有异常军事调动,迅速增兵海湾和中东地区,并分别在约旦和科威特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同时还派高级官员匆匆出访中东和海湾国家。海湾战争以后,美国一直把遏制伊拉克、推翻萨达姆政权作为其中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家认为,美国大肆渲染伊拉克的内部危机和对邻国的军事威胁,在海湾地区制造紧张气氛,目的是促使海湾阿拉伯产油国继续疏远伊拉克并为美国加强在中东的军事存在寻找理由,控制海湾地区。  相似文献   

11.
美伊外长谈判破裂4日伊拉克接受美国关于两国外长9日在日内瓦会谈的建议。9日美、伊外长在日内瓦会谈宣告失败.阿齐兹还拒绝接受布什给萨达姆的信件。联合国秘书长斡旋失败13日德奎利亚尔应萨达姆邀请,前往巴格达与萨达姆会谈,由于伊拉克坚持不撤军,斡旋宣告失败.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一张新牌——“禁飞区”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什总统曾在7月份扬言,对萨达姆“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时隔1个月,“考验”果然来了。在经过几番舆论宣传和警告之后,布什于8月26日宣布在伊拉克南部建立“禁飞区”的计划。英国《独立报》评论说,这是“勒紧捆住萨达姆的绳索”。海湾地区局势再度紧张。机会来了当7月底伊拉克农业部大楼核查风波暂告平息的时候,美国国务卿贝克正在华盛顿同伊拉克反对派代表团进行会谈。代表团中有两名什叶派领导人。他们在美国游说,讲述萨达姆如何正在南部残酷镇压什叶派穆斯林。美国官员对伊拉克反对派说,美国准备对遭到伊拉克武装部队空袭和地面进攻的什叶派穆斯林居住地区提供保护。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更进一步透露说,美国准备要求安理会授权采取军事行动以阻止伊拉克政府对什叶派的镇压。  相似文献   

13.
美国铁了心要把萨达姆撵下台,并不断放出狠话,其中尤以副总统切尼的讲话最为严厉,切尼称:如果美国不抢先对伊拉克发动军事打击,“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会落入恐怖分子之手”,这将是“对美国的致命威胁”。那么,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伊拉克到底有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联合国为此专门成立了伊拉克“武器核查小组”,  相似文献   

14.
2003年3月20日,美伊战争全面爆发。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颠覆了萨达姆政权。5月1日后伊拉克进入战后重建,正如人们战前所料,美国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面对重重困境,然而萨达姆的被俘并没有使美国摆脱这种困境。美国最终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吗?或许这场非正义的战争根本不存在最终的"赢家"!!  相似文献   

15.
《奇闻怪事》2013,(3):52-55
2004年1月,美国五角大楼正式宣布抓获了伊拉克独裁者萨达姆。在被美军关押的一年多的时间里,伊拉克一个特别法庭正在筹备对萨达姆和他的同谋的审判。而萨达姆通过律师提出申请,要求在西方国家受审,目标锁定为瑞典。瑞典是一个废除死刑的国家,即便所控罪名成立,他也可以留下老命苟延残喘。同时,萨达姆如果在瑞典受审,自然会在瑞典服刑。当然,萨达姆打错了如意算盘,瑞典拒绝了他的申请。  相似文献   

16.
美国执意要对伊拉克动武的“理由”是萨达姆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对此有两怕:一怕萨达姆将手中的核生化武器在中东或以色列使用;二怕萨达姆以此资助国际恐怖分子危害四方。为此,美国在加紧做好开战准备的同时,也在进行另一项秘而不宣的工作———探究萨达姆的内心世界,他究竟在想什么?干什么?……波斯特博士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任中央情报局高级顾问。二十多年来,他一直负责分析研究美国的那些“头号敌人”的心理状况和性格取向,其中就包括萨达姆。波斯特对萨达姆的心理了如指掌,以至于在许多人看来,他就是萨达姆的心理…  相似文献   

17.
伊拉克战事一开始,美国媒体便传出惊闻:包括萨达姆、易卜拉欣、拉马丹在内的伊拉克高层领导人在第一轮轰炸中被炸死,阿齐兹已经叛逃。“死亡名单”上还有萨达姆的儿子乌代和库赛。很快,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萨达姆、易卜拉欣、拉马丹、库赛在电视上亮相,副总理阿齐兹也悠闲地叼着雪茄出来辟谣。这张图片就是“死而复生”的萨达姆和他的亲信在电视上的画面。的确,萨达姆总统以铁碗政权统治着伊拉克,主要依靠他的两个儿子乌代和库赛以及“死亡名单”上的几个亲信支撑。易卜拉欣是伊拉克的二号人物,曾是萨达姆的亲家,他把女儿嫁给了萨…  相似文献   

18.
新事 新言     
“谁是恐怖分子,谁在践踏人权?答案是美国。不仅如此,美国还是恐怖分子的国王,是他们发动了战争。”———印尼副总统哈姆扎·哈兹在中爪哇对穆斯林寄宿学校的校长做演讲时毫无顾忌地表达了他对美国的看法。“萨达姆是邪恶的,但是伊拉克人需要五个萨达姆。”———伊拉克迪瓦尼耶市警察局长、前将军法拉斯如是说。诚然,萨达姆是世界上最大的独裁者,但他倒台后,伊拉克有的只是混乱和抢劫。“这个人欠我一块熏肉。我的意思是说他不可能只有鸡蛋而没有熏肉。”———参加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竞选的影星施瓦辛格对其在加州大学发表竞选演说时遭…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1月29日,伊拉克总理马利基原定要和突访中东的美国总统布什及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在约旦首都共进晚餐,可他突然失约了。至于为什么?众说纷纭。其中一种说法是,伊拉克国内有人反对马利基和布什会面。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穆克塔达·萨德尔——“伊拉克最危险的人”——美国《新闻周刊》12月4日一期将他评为封面人物。人们也许还记得,在处决萨达姆的现场,那些对萨达姆羞辱起哄的人正是高喊着萨德尔的名字“穆克塔达”。  相似文献   

20.
海湾开战前夕,美国和西方盟国最为忧虑的不是萨达姆装备精良的百万大军,而是伊拉克那令人虚实莫测的核武器、生化武器和导弹武器方面的能力。因此,在打败萨达姆后,美国和西方国家就迫不及待地依据安理会关于海湾停火的687号决议的有关规定,决心拔除伊拉克的“核、生、化牙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