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首先对保险法诚实信用原则的内容及其在我国现行保险法中的相关规定,从立法目的和法律实施效果两方面来进行法律分析。其次在对保险法诚实信用原则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的回顾,以及现代保险法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和应用的分析基础上,探讨在保险法发展至现代时,是否应再强调“最大”诚信原则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杨志祥 《长沙大学学报》2006,20(1):53-55,158
诚实信用原则是从市场经济中的道德原则逐步演变为私法上的“帝王条款”,进而成为普遍法律原则,在市场经济中有其重要性。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混乱与诚实信用原则制度缺失有着密切关系。加强诚信立法建设、加大司法改革力度、完善信用登记制度、提高政府及公民信用法制观念,是从法律和制度层面上构建市场经济、和谐社会的诚信环境的最好路径。  相似文献   

3.
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是保险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在保险实践中保险纠纷日益增多,究其根源在于对最大诚信原则的法律适用认识不足。本文重点阐述了最大诚信原则在保险合同订立和履行过程中的具体适用问题,并对我国保险法不甚完善之处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永胜 《奇闻怪事》2009,(7):126-127
诚实信用原则又称诚信原则,起源于罗马法中的诚信契约和诚信诉讼.诚实信用原则是一高度抽象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具有很大的伸缩性.诚实信用是道德对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从我国保险业的现状来看,众多现实让人觉得保险诚信不容乐观,保险活动中最大诚信原则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保险业健康发展。构建诚信保险业,切实发挥保险业“社会稳定器”功能,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在最大诚信原则的含义、保险法将其规定为基本原则的原因、在保险活动中的适用与缺失及构建诚信保险业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是保险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在保险实践中保险纠纷日益增多,究其根源在于对最大诚信原则的法律适用认识不足。本文重点阐述了最大诚信原则在保险合同订立和履行过程中的具体适用问题。并对我国保险法不甚完善之处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关于诚实信用原则与行政信赖保护两者之间关系,在学术界有较大争议。由于诚实信用原则在行政法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所以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于完善我国行政法的诚实信用原则理论具有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关于诚实信用原则与行政信赖保护两者之间关系,在学术界有较大争议。由于诚实信用原则在行政法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所以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于完善我国行政法的诚实信用原则理论具有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蜀湘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4):127-127,126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法的基本之一,理论界对此有不同的认识,对其在立法机制上的作用,名家的意见也不一致,为此笔者就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依据,作用,适用条件,陈述已见。  相似文献   

10.
张巧英  曾新林 《甘肃科技》2004,20(7):168-170
本文就诚信原则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问题 ,谈谈自己的认识。诚实信用原则集中反映了商品关系的本质和规律 ,同时又克服了法律本身的局限性 ,与市场经济体系的建构与发展密不可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形式 ,同样反映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更加之我国市场经济自身的特点 ,决定了在我国适用诚实信用原则是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我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有关问题争论已久。本文首先介绍了诚实信用原则的国外和国内渊源,并对其内涵加以明确。然后对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法原则之"帝王条款"提出四点质疑,认为诚实信用原则并非为民法所独有,但其应当作为民法之基本原则。并结合诚实信用原则之特征及与其他民法原则的关系,阐述其不应列为最高原则之理由,对"法官空白的造法委任状"作为诚实信用原则称帝之理由提出了质疑。最后,对我国目前诚信缺失之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保险业的无形性、相互制约性、或然性、信息不对称性、契约性、专业性等特点决定了诚信是保险业的根基。保险业承担着社会责任,是特殊的金融服务业,诚信是其生存、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全面开放的保险业尤其应将诚信建设作为当前急需完成的首要任务,并将诚信建设落实到保险业经营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3.
诚实信用原则在当代合同法中的作用有不断加强的趋势,它不仅是当事人的行为准则,而且具有平衡利益的功能,它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以实现社会正义,因而在大陆法系合同法,英美法系合同法、中国合同法以及有关的国际条约和惯例中都作了规定,诚实信用原则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开放性和包容性,因而两大法系的各国均采用判例形式或在司法实践中将其具体化,以克服该原则适用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值得中国合同法借鉴。  相似文献   

14.
WTO中诚信义务的主体包括国家、争端解决机构以及其他一些监督机构。WTO法下诚信原则的适用大致可以分为3个层次:第1层次为WTO的相关条文中明文规定的诚信原则,第2层次为WTO争端解决机构将有关条文解释为诚信原则的表达,第3层次为传统国际法下诚信原则所包含的概念在WTO相关条文中有所适用。WTO法下的诚信义务包括条约履行、争端解决以及履行裁决的诚信义务。WTO法的诚信义务的适用可能给各方带来利益寻租的机会,因而在适用诚信原则时必须坚持透明度、效能取向以及一致性,在衡量相关利益时采取程序取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诚信作为一种普世的伦理价值,已经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诚信法律化的"硬约束"为诚信道德化的"软约束"提供了借鉴。诚信缺位与空缺现象为诚信立法提供动力与现实需要。诚信立法不仅可能,而且迫在眉睫。诚信立法是挽救诚信危机的理性选择,民事诚信法与行政诚信法构成中国诚信立法最为关键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善意取得制度是制定和实施《物权法》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着重讨论《物权法》第九章的相关内容,主要对善意取得是近现代民法广泛采用的一项重要制度作出分析和概述,并对动产与不动产以及盗赃、遗失物等占有脱离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诚信重要的道德功能,它集基础道德功能、商业道德功能、政治道德功能于一身,在社会领域广泛地发挥作用;认为它既是基础性的道德原则,又是市场经济的“黄金”定律,还是党和政府行为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8.
作为民事实体法的一项重要原则,诚信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确立受到各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关注。其在民诉中有着深厚的确立基础,也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内容涉及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及法院三方主体,主要体现在对当事人诉讼权行为的规制上,通过法官的自由裁量发挥行为规范与裁判规范的双重功能,以弥补制定法的固有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