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六月一日至六日,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达拉姆城的杜克大学,召开了第七届国际磷化学会议。该会议由国际纯粹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举办,每两年举行一次,上次会议是1979年在东德召开的,这次是由IUPAC和美国化学会联合举办。参加会议的一共有来自二十几个国家的400多名代表,我院化学系张景龄教授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袁承业研究员、复旦大学化学系吴钧和教授、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唐除痴讲师应邀一道参加了这次会议;另外还有三名正在美国访问的中国学者也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当前强子结构和强作用唯象理论的进展情况,促进这方面科研工作的开展,经教育部批准,由我院基本粒子理论研究室和北京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于今年十月七日至十三日在武汉联合召开了一次“强子结构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二十五个研究单位和大专院校的四十五名代表。我国著名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朱洪元教授,北京大学胡宁教授以及活跃在粒子物理理论研究第一线的学者何祚麻、李华中等参加了这次会议。他们聚集一起交流经验,总结了几年来所取得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电子学会计算机学会一九七九年学术活动计划的安排,由吉林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研究所、吉林省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共同筹办的“计算机科学暑期讨论会”,于1979年7月23日至30日在长春市召开。 全国65个单位99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代表们推选了吉林大学王湘浩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吴文俊教授、北京大学吴允曾教授等十三名同志组成会议领导小组,主持了这次会  相似文献   

4.
第五届国际材料力学行为会议于1987年6月3日至6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金属学会、航空学会、力学学会共同组织召开的。颜呜皋和师昌绪教授任会议组织委员会主任,郑哲敏和章守华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参加会议的有来自24个国家共328名中外代表,其中国外代表118  相似文献   

5.
科技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校学报(自然科学版)荣获教育部“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首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颁奖大会于2006年11月21日~26日在江西南昌隆重召开。我校学报(自然科学版)荣获教育部“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此次获奖的山东省高校还有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石油大学(华东)等共5所。会议由教育部科技司主办,高校学报研究会主持,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负责同志及获奖学报单位代表参加。教育部负责同志宣布获奖名单并讲话,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负责同志讲话,两位负责同志在讲话中强调了科技期刊在“科教兴国”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学术活动     
国际泥炭会议(IPC)1980年8月17—23日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德卢斯市召开了第六届国际泥炭会议,有77个图家500多位代表参加,是历届会议中最盛大的一次泥炭科学讨论会。我国由煤炭部、教育部和科学院的四个单位7名专家、教授组成的代表团第一次参加了这类会议,得到了各国代表的热烈欢迎,在会上宣读了  相似文献   

7.
受教育部科技局委托,由天津大学、东北工学院、马鞍山钢铁学院共同主办的全国第三次非线性振动学术交流会于10月11日到17日在天津举行。来自90个工厂、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13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瑞同志、副校长朱磊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讲了话。我国著名数学家秦元勋教授在开幕式上做了题为“微分方程所定义的曲面”的学术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5月30日~6月3日,由陈省身数学研究所主办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和变分方法国际会议"在南开大学省身楼召开。来自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比利时、智利、韩国、墨西哥以及中国的16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张恭庆先生主持了开幕式。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和变分方法的结合有很长的历史,近40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国际国内均有很多新的发展。30  相似文献   

9.
首届“中国·济南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会”召开 2004年6月16日-17日,中国·济南2004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会在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功召开。这次会议由市政府、省科技厅、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十五”化学化工教材建设规划调研工作会议于 2 0 0 1年 3月 2 3~ 2 4日在西北大学化学系召开 ,出席会议的代表共计 90多人 ,分别来自陕西省和甘肃省。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 :介绍、分析和研究“九五”期间我国高校化学化工教材的建设情况 ;课程整合后教材的建设情况 ;各有关部门高校教改项目相配套的教材建设情况 ;研究制定国家“十五”化学化工教材建设规划的具体问题和具体设想。会议由西北大学化学系副主任杨秉勤主持 ,系主任史真教授致开幕词并介绍了西北大学化学系的教学改革情况。史启桢教授介绍了由他编写的面向 2 1世纪课…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9月16~20日,由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主办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和变分方法研讨会在南开大学省身楼召开。来自美国、意大利、智利、韩国、日本以及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83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该会议由美国科学院院士、威斯康星大学教授拉宾洛维奇(P.Rabinowitz),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和美国犹他州立大学教授王志强共同组织。王志强教授主持了会议开幕式。此次会议的主题为"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和变分方法",议题包括非线性椭圆边值问题,哈密尔顿系统,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和方程组,非线性迪拉克方程,薛定谔—泊松方程组,水波方程等数学物理模型。与会者系统报告了最近的工作,展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经中国科协批准,中国数学协会委托我校会同复旦大学、安徽大学、四川大学和华中师院筹备的全国“泛函微分方程学术讨论会”,于十月十九日至三十日在我校召开。全国二十三个单位的四十七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李森林教授主持,会议期间作了三篇综合报告。分析国内外泛函微分方程的研究动态和发展方向。交流了十二篇学术论文,各篇论文的作者,苦心钻研,抓住关  相似文献   

13.
由美国国防防御准备协会弹道部主办的第12届国际弹道会议于1990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美国圣·安东尼奥市召开。会议共录用了21个国家的123篇文章,大会宣读52篇,71篇作书面交流。中国参加了18篇(华东工学院15篇),仅次于美国(47篇)。我国的论文受到与会190名代表的热烈欢迎和好评。我国在大会宣读的5篇论文:  相似文献   

14.
数学系几年来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了系学术研究,扩大了国际联系。1988年有四位教师出席了国际学术会议。王克副教授于1988年8月22~26日参加了在匈牙利塞格德市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微分方程定性理论会议”,会议由匈牙利鲍耶学院主办,参加会议有来自世界22个国家学者148名,王克(中国的唯一代表)在小组会议上宣读了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15.
由华南理工大学与中国传统建筑园林研究会、中国建筑师学会人居环境学术委员会联合举办、华南理工大学主持召开的“中国传统民居国际学术研讨会”[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CHINESE TRADITIONAL HOUSES(1993) ,简称(ICCTH'93) ]于今年8月11日至14日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会议由本次会议主席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陆元鼎教授主持,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贾信真到会祝贺。出席会议的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及香港、澳门、台湾等七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15名,来自我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53名。  相似文献   

16.
国际体育建筑空间结构学术讨论会(ICSB)于1987年10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科学会堂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共199人,其中我国代表116名,外国代表87名,来自22个国家。会上邀请了8位国际著名的空间结构专家作了专题报告,交流了70篇论文,参观了北京三项体育建筑空间结构工程。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组织的,得到了国际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联合美国农业部土壤侵蚀国家实验室、美国农业部泥沙国家实验室、世界水土保持协会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第二屑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际学术研讨会”(SEDF’06)于10月2日至4日住陕西杨凌召开。本次会议的议题是: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1月9-12日,由东南大学信息科学工程学院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崔铁军教授的研究小组主办,由教育部“111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的2008年人工电磁材料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会议有2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其中境外代表40多位。  相似文献   

19.
暑假期间,我校主持召开了四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四次全国性教学研讨会。由黄启昌教授、史希福副教授主持的“第二届全国党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学术会议”是经中国数学会批准的大型学术会议,参加大会的代表来自42所高等学校和研究单位,共98人。中国数学会副秘书长任南衡同志专程从北京来我校出席会议。我国常微界的著名学者叶彦谦、林振声、张芷芬、丁同仁、张棣教授等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提出的论  相似文献   

20.
第十届国际容错计算会议(简称FTC—10)已于1980年10月1—3日在日本东京都召开,这是第一次在亚洲召开的国际容错计算会议。这次会议由IEEE计算机协会容错计算技术委员会、日本EIECE协会电子计算机技术组和可靠性技术组联合举办。参加人员共244人,多数来自日本、美国和法国。我国有七名代表参加。 在开幕式上首先请美国密其根大学麦依尔教授致开幕词,然后由执行主席日本京都大学三根久教授报告筹备经过,程序主席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当麻教授报告论文评选经过。这次年会共收到寄自17个国家的188篇论文,经过294位评论员评审,选出73篇,共分18个方面。分别在21个小组内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