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西鄱阳湖地区鲈形目鱼类外寄生车轮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活体观察及干银法染色,运用国际间统一特定方法及齿体定位描述法对采自江西鄱阳湖地区淡水鲈形目(Perciformes)鱼类如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乌鳢(Channa argus)、鳜(Siniperca chuatsi)等的外寄生车轮虫进行详细的形态学描述.本调查研究结果共计获得4种车轮虫和1种小车轮虫,它们分别是:易变车轮虫(Trichodina mutabilis Kazubski & Migala,1968)、异齿车轮虫(Trichodina heterodentata Duncan,1977)、重寄生车轮虫(Trichodina hyperparasitis Chen & Hsish,1984)、马丁车轮虫(Trichodina maritinkae Basson & Van As,1991)和纤细小车轮虫(Trichodinella subtilis Lom & Haldar,1977).该5种外寄生车轮虫均为中国鄱阳湖地区新记录,其中马丁车轮虫为中国大陆新记录.本文还进一步对鄱阳湖地区的鱼类寄主和外寄生车轮虫的感染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外寄生车轮虫的感染与寄主、寄生部位以及环境等因素有关,易变车轮虫对大口黑鲈具有潜在致病性.  相似文献   

2.
重庆地区淡水鲶形目鱼类4 种寄生车轮虫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种鲶形目鱼类: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鲶(Silurus asotus)、大口鲶(Silurus meridionalis)进行了外寄生车轮虫多样性的调查研究,旨在澄清鱼类寄生车轮虫分类学的混乱,并为水产养殖中该类疾病病原的调查提供基础资料。借助Nikon E-600显微镜,采用活体观察以及干银染色法,运用国际间"统一特定描述"及"齿体定位描述"方法,对车轮虫的形态学特征、附着盘结构以及统计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获得了4种隶属车轮虫属的寄生车轮虫即适度车轮虫(Trichodina modestaLom,1970)、易变车轮虫(Trichodina mutabilis Kazubski Migala,1968)、喙状车轮虫(Trichodina rostrata Kulemina,1968)和蛙车轮虫(Trichodina ranaeDa Cunha,1950)。蛙车轮虫为中国新纪录种,且首次从鱼体检获,大口鲶是蛙车轮虫的新寄主记录;光泽黄颡鱼、鲶和大口鲶分别为适度车轮虫、易变车轮虫和喙状车轮虫的新寄主记录。  相似文献   

3.
长江上游四川江段鲤外寄生车轮虫的研究 (动物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活体观察和干银法对采自长江上游四川江段鲤(Cyprinus carpio)鳃上的11种外寄生车轮虫进行了形态分类学研究。借助Nikon E-600显微镜及Nikon CCD-1200照相机,运用国际间通用的"统一特定描述法"及"齿体定位描述法",对检获的车轮虫进行了科学分析。它们分别是:单型车轮虫(Trichodina uniforma Van As&Basson,1989)、异齿车轮虫(Trichodina heterodentata Duncan,1977)、急尖车轮虫(Trichodina acuta Lom,1961)、网状车轮虫(Trichodinareticulata Hirschman&Partsch,1955)、卡氏车轮虫(Trichodina kazubski Van As&Basson,1989)、适度车轮虫(Trichodi-na modesta Lom,1970)、显著车轮虫(Trichodna nobilis Chen,1963)、喙状车轮虫(Trichodina rostrata Kulmina,1968)、大型三分虫(Tripartiella macrosoma Basson&Van As,1987)、纤细小车轮虫(Trichodinella subtilis(Lom,1959)Lom&Hal-dar,1977)与周丛小车轮虫(Trichodinella epizootica(Rabbe,1950)Sramek-Husek,1953)。鲤是卡氏车轮虫、适度车轮虫和大型三分虫的宿主新记录。异齿车轮虫、急尖车轮虫、卡氏车轮虫、显著车轮虫、喙状车轮虫、大型三分虫、纤细小车轮虫、周丛小车轮虫均为四川的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4.
采用国际统一鉴定及描述车轮虫的方法对重庆部分地区的3种淡水车轮虫,即:杜氏车轮虫(Trichodina domerguei Wallengren,1897),显著车轮虫(Trichodina nobillis Chen,1963)及异齿车轮虫(Trichodina heterodentata Duncan,1977)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再描述。其中异齿车轮虫为中国新纪录种。对大量感染异齿车轮虫的鲫鱼鳃作了鳃组织的病理学研究表明,异齿车轮虫对鲫鱼的寄生虽未引起寄主明显的组织增生反应,但从患病鱼观察,可见粘液大量分泌,鳃小片愈合。粘液的异常分泌和鳃丝的缺损,不可避免地导致寄主鱼呼吸缺陷,从而影响了鳃组织的正常气体交换, 严重时会导致寄主鱼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5.
采用国际统一鉴定及描述车轮虫的方法对重庆部分地区的3种淡水车轮虫,即:杜氏车轮虫(Trichodina domerguei Wallengren,1897),显著车轮虫(Trichodina nobillis Chen,1963)及异齿车轮虫(Trichodina heterodentata Duncan,1977)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再描述。其中异齿车轮虫为中国新纪录种。对大量感染异齿车轮虫的鲫鱼鳃作了鳃组织的病理学研究表明,异齿车轮虫对鲫鱼的寄生虽未引起寄主明显的组织增生反应,但从患病鱼观察,可见粘液大量分泌,鳃小片愈合。粘液的异常分泌和鳃丝的缺损,不可避免地导致寄主鱼呼吸缺陷,从而影响了鳃组织的正常气体交换,严重时会导致寄主鱼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6.
采用国际统一鉴定及描述车轮虫的方法对重庆地区的5种淡水车轮虫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重描述,并补充了干银法标本及齿体定位线条图,包括小车轮虫属3种,即周丛小车轮虫、纤细小车轮虫与卡普小车轮虫;三分虫属2种,即鳞三分虫与大型三分虫。其中周丛小车轮虫、卡普小车轮虫以及两种三分虫均为中国新纪录种。同时研究了重庆大足龙水湖的鲫鱼外寄生车轮虫———周丛小车轮虫Trichodinella epizootica(Raabe,1950)Sram ek-Husek,1953的种群周年动态。  相似文献   

7.
鉴定一种广西罗非鱼车轮虫,采用国际统一鉴定法及齿体定位法,根据齿体的形态和实际统计的齿体形态特征值与以往报道车轮虫比对。本种车轮虫在齿体形态特征值方面与Van As and Basson(1989,1992)报道的大型车轮虫(Trichodina magna Van As and Basson,1989)统计特征值极为接近,即可确定本种车轮虫为大型车轮虫,此报道为国内首次关于大型车轮虫的报道,罗非鱼为其国内新寄主。  相似文献   

8.
车轮虫是一类水产养殖中常见的寄生原虫。本研究采用国际间车轮虫的现代形态学研究方法,对单型车轮虫(Trichodina uniforma Van AsBasson,1989)的13个种群进行了种群间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单型车轮虫虽然主要寄生于鲤科鱼类,但不具寄主专一性和寄生部位的专一性特点,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是单型车轮虫的新发现宿主;本工作首次应用SPSS软件对单型车轮虫的两种群进行了形态性状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单型车轮虫的种群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SPSS统计方法不仅可解决分类学中的部分存疑,同时也为车轮虫的种间分析或种群间的差异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依据二银法和蛋白银染色法研究了山东沿海养殖鱼类的4种寄生车轮虫司纤毛虫:直钩车轮虫、杜氏车轮虫、日本车轮虫及小袖车轮虫,其中直钩车轮虫我国的新记录。作者对采自不同宿主的直钩车轮虫种群的开矿学特征进行了比较描述,对所涉车轮虫的形戊学、宿主、分布、流行情况及危害程度等做了综合报道。  相似文献   

10.
依据干银法和蛋白银法梁色法研究了黄渤海沿是经济鱼类寄生的车轮虫科内3属4种纤毛虫:球核拟车轮虫、斜拟车轮虫、劳牧小车轮虫及简单两分虫。其中球核拟车轮虫科斜 拟车轮虫为我国的新记录。文中对所涉车轮虫的形态学、宿主、分布、流行情况等做了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