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蓓 《镇江高专学报》2010,23(1):F0002-F0002
“镇江市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审结果日前揭晓,我校有12项成果获奖。其中,杨国祥、尹家明等人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著作)和潘天华的《梦溪笔谈说解》(著作)荣获一等奖;万碧波、丁钢等人合作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著作)荣获二等奖;  相似文献   

2.
简讯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11项科研成果荣获常州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本刊讯在常州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师的11项科研成果分别荣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受到常州市人民政府的表彰。其中教育学院崔景贵的《解读心理教育:多  相似文献   

3.
接[镇政办发(2007)193号]文,“镇江市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日前揭晓,我校推荐参评的成果共有7项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为杨国祥、丁钢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与实践》(著作);二等奖2项,为丁钢的《大学:文化与内涵》(著作)、万碧波的《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与后勤人事制度改革探析》(论文);三等奖2项,  相似文献   

4.
今年,教育部按照《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经专家评审、面向社会公示和奖励委员会审核通过,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共有830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45项,二等奖250项,三等奖518项,成果普及奖17项。我校艺术学院更堆培杰教授主编的《西藏古乐谱研究》、文学院罗布教授著的《甘丹颇章时期西藏地方史综论——以十三世迭赖喇嘛新政改革为中心》分别获二等奖和三等奖。  相似文献   

5.
《镇江高专学报》2008,21(1):F0003
接【镇政办发(2007)193号】文,“镇江市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日前揭晓,我校推荐参评的成果共有7项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为杨国祥、丁钢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与实践》(著作);二等奖2项,为丁钢的《大学:文化与内涵》(著作)、万碧波的“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与后勤人事制度改革探析”(论文);三等奖2项,  相似文献   

6.
日前,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省政府关于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决定》(苏政发[2012]156号),公布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我校共有15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0项,合作申报三等奖1  相似文献   

7.
【人物简介】张振刚,华南理工大学工学学士、工学硕士、管理学博士,英国赫尔大学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广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第四届、第五届学位委员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领衔荣获第六届中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普及奖、广东省2010—201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还荣获广东省1995年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第三排名);出版专著教材15部。  相似文献   

8.
王川,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教育部历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兼任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先后应邀到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澳门理工学院、美国斯坦福大学、西来大学等参加学术研讨会、讲学或访问。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史,尤其是西藏历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在研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完成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含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项);先后在《民族研究》《哲学研究》发表论文80篇,为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3篇;出版《西康地区近代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等专著9部,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合著)、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合著)、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独著)等8项。文章围绕王川教授的学术经历,结合他在藏汉民族关系史领域二十余载的研究,对其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9.
2010年,按照《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经过专家初评、复核,经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报请上海市政府批准,授予25项成果自然科学奖,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0项;授予32项成果技术发明奖,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4项;授予240项成果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36项,二等奖68项,三等奖136项。授予德国数学家德乐思(AndreasDress)国际科技合作奖。201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98项(人)。据了解,201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呈现出九大特点。  相似文献   

10.
我院基础部外语教研室阎德胜副教授的专著《实用俄汉科技翻译技巧》,于1992年10月获得河北省教委“七五”期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  相似文献   

11.
正我校多项成果荣获2015年度省科技进步奖和第十一届省社科优秀成果奖。曰前,福建省人民政府发文公布了2015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励、专利奖励以及福建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我校5项科技成果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成果荣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成果获得青年佳作奖,获奖级别和数量均创我校历史最好成绩。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各级科技成果的培育和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12.
杨世明(1937—),四川峨眉人,古代文学研究专家,著有《淮海词笺注》《唐诗史》《刘长卿集编年校注》《巴蜀文学史》等学术著作;参与主编伍百万言的大型文献《巴蜀文化大典》及一百六十万字的《巴蜀方志艺文篇目汇录索引》;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获得四川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  相似文献   

13.
正云南省(第十七届)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各类奖项于2014年5月公布,大理学院共报送13项著作、论文成果参加评选,有四项成果获奖。其中朱安女副教授撰写的著作《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荣获(著作类)二等奖;杨荣新教授撰写的著作《论土壤侵蚀的水土保护——云南省土壤侵蚀现状遥感调查解读》荣获(著作类)三等奖;刘荣教授撰写的著作《增强云南县域经济发展能力的思考》和陆云教授撰写  相似文献   

14.
近日,从教育部网站获悉,201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已公布,广州大学1项成果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成果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教育部颁发的该年度科研优秀成果奖共296项,分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奖(推广类)、专利奖等5个类别,其中,自然科学奖128项,科技进步奖133项.广州大学主持、独立完成的成果《致密天体的理论与观测研究》(樊军辉等5人)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15.
《镇江高专学报》2006,19(3):85-85
2006年6月4日,江苏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大会在南京市双门楼宾馆隆重举行,我校丁钢老师的论《当前我国高校非主流化的变迁与对策》荣获三等奖。这是我校连续第四次获得这一殊荣。  相似文献   

16.
《镇江高专学报》2007,20(4):38-38
接【苏政发[2007]116号】文,省政府决定授予259个项目为江苏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9项,二等奖52项,三等奖188项。我校党委书记杨国祥研究员和发展研究室主任丁钢副教授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与实践》(专著)荣获“江苏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相似文献   

17.
林安宁 《韶关学院学报》2010,31(11):170-172
由周作秋、黄绍清、欧阳若修、覃德清合著的《壮族文学发展史》(以下简称《发展史》),在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中喜获三等奖,成为广西高校在本届评奖活动中唯一获奖的成果。《发展史》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构建文学史体例,从文艺学、民族学、语言学、比较文学等多学科角度对壮族文学展开批评,较好地把现当代作家文学融人民族文学史的撰写。  相似文献   

18.
我校两项成果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最近,由我校丹巴绕旦、阿旺晋美教授申报的《西藏美术史略》,经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我校副校长王启龙教授的《中国藏学史(1949年前)》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这是我校第一次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我校6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资助今年,我校有6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资助,分别是《格萨尔》研究所平措副研究员的《格萨尔的宗教文化研究》、文…  相似文献   

19.
《算学新说》连比率算法探源王志健(暨南大学社会科学部,510632,广州)《算学新说》是明代朱载写的一本数学著作,书中记载了他发明的关于连比率的机械化算法。连比率,实质上即为现在的等比数列,它的要素有:首项、未项、项数、公比、任意项.按照现在流行的计...  相似文献   

20.
@马列室赵金元(讲师)、教心室锗远辉(讲师)获“曾宪榨教育基金会’97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三等奖。@教心室锗远辉(讲师川试论当前经济转轨时期学校德育的困难性》,载《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年六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1996年十一期全文复印)获全国高等师范专科教育研究会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离散性”探析》,获全国师专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何)我校教师获教育科研奖@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