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迅速发展,从一个“资源小省”建设成为一个“经济大省”,“浙江制造”闻名中外。但是,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浙江经济,产品档次低、产业层次低、科技含量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已经日益成为我省经济和企业参与国内国际经济竞争的瓶颈,制约着我省经济发展。因此,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  相似文献   

2.
浙江——这个在全国较早地提出“科教兴省”的“鱼米之乡”.正以其坚实的步伐,把科技作为浙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经济大省迈向科技强省之路。  相似文献   

3.
《今日科技》2011,(10):10-11
近年来,杭州市围绕省委“八八战略”和“创新创业”总战略、首个国家技术创新112程浙江试点省,和杭州首批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要求,着眼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产业发展规划、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造科技十大平台、引进科技创新载体、强化企业主体地位等内容,形成了具有杭州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4.
赵连荚 《今日科技》2012,(10):63-63
根据省科协“关于2012浙江科协年会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江省科协日前在温州召开以“科技创新助推民营经济大发展”为主题的年会。省新型纺织品研发重点实验室参与组织了2012浙江科协年会——“科技创新助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纺织分论坛,论坛围绕苍南县的废棉加工产业集群,为该区域提升产业结构提供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5.
<正>浙江省委“新春第一会”提出“以超常力度一体建设教育科技人才强省”;省飞机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4家省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准筹建;宁波江北等14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被认定为省级高新区……突出创新制胜导向,矢志科技自立自强,浙江步履铿锵,新春伊始即动作频频、节奏明快。回顾2022年,浙江以三大科创高地和创新策源地建设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为目标,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狠抓科技政策扎实落地为主线,加快构建“315”科技创新体系,实现全省稳进提质的发展态势。于浙江而言,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有先行基础,更肩负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从中国的一个资源小省跃居为经济总量规模位居全国第四的经济大省,其经济发展的独特轨迹和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浙江现象”、“浙江模式”成了众多学者关心和进行理论研究的主题。2003年杭州科技合作周上,杭州市科技局举办了“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年会暨创新创业高峰论坛”,并邀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科技部党组成员秘书长石定环、科技部政策体改司司长张景安等领导为我市民营企业的发展介绍经验,为“官产学研金”的全面合作提供一个有利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加强技术创新 推进产学研结合 为广东经济发展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合作计划的实施,给高校科技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省部产学研合作中,中山大学围绕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目标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中心,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并重、提高学术水平与服务地方经济并重”的思路,为建设创新型广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9月11日,浙江省科学技术厅与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举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金融合作签约仪式。未来3年内,建行将向科技厅推荐的企业和项目新增贷款300亿元。同时,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与浙江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信雅达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20家技术创新型企业代表签约,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浙江省委和省政府明确提出加强自主创新,把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作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期间,全省高技术产业产值和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26.4%和23.9%,培育和发展了一批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区域科技创…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相对发达,块状特色经济明显,技术市场发育较早,中小企业量大面广,这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近几年,我省提出了“多模式创建,多层次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在区域特色经济明显的市县建立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发展区域特色科技,以特色科技改造提升特色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省已有33个县(市、区)建立了36家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其中绍兴县纺织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永康市五金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内容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富有创新的成功做法,为全…  相似文献   

10.
3月22日~24日,由科技部牵头组织的科技“走基层”宣传活动来到浙江,对首个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进行调研采风。来自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央电视台等8家中央媒体,对浙江企业自主创新、“双城”建设,湖州科技金融创新,嘉兴加强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采访。  相似文献   

11.
孙波 《山西科技》2004,(6):3-3,106
阳泉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全面实现“大开放”、“大项目”、“大企业”、“大民营”四大战略为重点的经济结构调整,抓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技术升级两个重点,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不断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为全市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不断做出积极努力,让科技在经济发展中唱响了主角。  相似文献   

12.
《杭州科技》2005,(4):20-23
6月25日,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浙江分院在杭州正式宣告成立。这是杭州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一号工程”在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上的一个重大创新。以新的思路,新的体制,新的机制成立的浙江分院,在我国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和探索院地科技合作中树起了一个新的改革标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罗干闻讯欣然题词:热烈祝贺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浙江分院成立。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等先后题词祝贺。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齐让等领导以及一批经济学家专程赶赴杭州,祝贺浙江分院的成立并研讨浙江分院这一新的“杭州共建模式”。大思路出大手笔。6月25日这一天,翻开了杭州科技与经济发展史上历史性的一页。这一天,也将载入我国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和院地科技合作的发展史册。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各地常有所闻,但为什么杭州市此举会在我国经济界、科技界高层和经济学家们中引起如此高度的关注和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13.
<正>浙江“新春第一会”提出,创新深化是“两个先行”的战略核心。通过以超常规力度打造“互联网+”、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浙江的创新实力已达到一个新的出发点——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跃居全国第4位,实现了15年来首次排名跃升,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迈出坚实步伐。今年省两会上,“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被列为浙江接下来重点推进的“十大工程”之一。2月17日,浙江召开“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动员部署会,这项科技创新领域的大工程已经发令动工。下一步,浙江该怎么干?回答还是创新深化,且重点就在一个“深”字,就是要下“怎么也不为过”的功夫。  相似文献   

14.
威海市科委围绕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和省科教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科技管理职能作用,全面实施“科教兴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力促在全市尽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格局。计划到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  相似文献   

15.
大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科技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两创”总战略,围绕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目标,坚持“环境、人才、平台、项目”四位一体,大力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改善民生“三大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预计2010年全社会科技投入830亿元,  相似文献   

16.
要闻速递     
2007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2006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评选揭晓;六部门成立专门机构推进产学研结合促技术创新;浙江玉环召开“玉环科技活动周”座谈会。  相似文献   

17.
本期关键词     
《今日科技》2009,(11):1-1
浙江 首个 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 最近,科技部等六部委将浙江省确定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首个试点省份。11月25日下午,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浙江省试点工作动员大会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会议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以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为目标,以抓好“八个一批”为重点,扎实做好试点工作,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8.
王毅 《杭州科技》2023,(6):41-44
<正>临平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全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全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成果应用转化逐步加强,为推动临平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截至2023年10月,全区共建成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个、  相似文献   

19.
为加快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安徽省试点工作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省、市、县科技部门将联手推进实施技术创新“十区提升、百企示范、千企培育行动”,力争用5年的时间,初步建立起适应我省经济发展要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生态足迹与万元GDP能耗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后,浙江长期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社会体制改革,造就了经济大省的浙江地位。“八五”、“九五”、“十五”连续15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以及经济一生态协调发展的“浙江模式”令人关注。但15年间浙江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状况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十一五”期间浙江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