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配合2006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在北京举行,加深论坛的社会影响,让普通百姓进一步了解诺贝尔奖的百年辉煌历史,并获得一次近距离领略诺贝尔奖得主风采的机会,由北京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主办,北京市科协、北京市外事办公室和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等单位共同承办,中国科技馆协办的“2006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主题展”,于2006年9月7日下午在中国科技馆拉开帷幕。为了使更多无法前来参观的观众也能了解展览的内容,在展览开幕式现场还特别通过LED大屏幕开通了展览网站,并启动了象征神奇的生命之门的DNA双螺旋模型…  相似文献   

2.
人们很难想像,诺贝尔奖获得者会在战场上拼杀.其实不然,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曾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当然这都是他们获奖之前的事情.成名后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为战争武器的研制者,间接参加了战争.20世纪40年代的"曼哈顿"工程就是由诺贝尔奖获得者爱因斯坦发起,并由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完成的制造原子弹的工程.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常问起 ,加利福尼亚是如何把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招募去的呢 ?因为现在有好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在加州工作。加州的气候、文化以及致力于卓越的理念就是原因所在。加利福尼亚不仅产生了大量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而且也从世界各地吸引来了许多。今年 ,它也将热烈庆祝诺贝尔奖的百年华诞。加州与诺贝尔奖有着令人艳羡的关系。它是世界上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密集的地区———在过去 1 0年里 ,大约 2 5 %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与加州有关。诺贝尔奖得主、加州理工学院院长大卫·巴尔蒂默有一些关于为什么加州既能产生诺贝尔奖获得者 ,又能吸引他们…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常问起,加利福尼亚是如何把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招募去的呢?因为现在有好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在加州工作.加州的气候、文化以及致力于卓越的理念就是原因所在.加利福尼亚不仅产生了大量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且也从世界各地吸引来了许多.今年,它也将热烈庆祝诺贝尔奖的百年华诞.  相似文献   

5.
2006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聚首之时,一些前诺贝尔奖得主用蜡笔和纸板诠释着他们的突破——倾毕生之努力而获奖的作品是否能用简洁的文字和线条表达出来?摄影师沃尔克·史蒂格(Volker Steger)认为是可能的——他说服了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拿起蜡笔在空白的纸板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聪明不聪明 ?聪明。中国人能干不能干 ?能干。但中国本土科学家为什么至今没有一人获得诺贝尔奖 ?要回答这个问题 ,用几句话是讲不清楚的。我只想从一个方面谈一点想法 ,以引起讨论。大家都还记得去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一个叫田中耕一 (见图 )的 ,其人在日本只能算无名小卒。他一不是博士 ,二不是教授 ,三不是外籍院士 (日本无科学院院士 )。发表的论文也是寥若晨星 ,少得可怜。他仅仅是一家小企业的小职员、小人物。田中耕一自己做梦也不会想到能获得诺贝尔奖。如果 ,田中耕一生活在中国 ,他能被选为院士吗 ?我不能断定绝无可能 ,但…  相似文献   

7.
在诺贝尔奖的颁发历史上,迄今为止,75岁以上高龄才获奖的共有五人,全部是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其中80岁以上获奖的有三人,第一位是美国的F.P.劳斯,由于首次发现致癌病毒(劳斯肉瘤病  相似文献   

8.
<正>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去年被《自然》杂志评为其年度科学新闻人物。朱棣文(Steven Chu)以发明激光技术捕获和研究原子而得获诺贝尔奖,他不仅是一个非凡的实验者,而且勇于面对实验室里的种种挑战。  相似文献   

9.
王乃粒 《世界科学》1991,13(2):36-36
回顾起来,只有很少一些科学活动能够像诺贝尔奖获得者每年一度在林道举行的聚会那样,保持着如此经久不息的传统.在博登湖,获奖者们已经是第40次聚会了.在这40年中,共计有264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参加过这样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约翰·费斯克作为当代西方著名的大众文化理论家,他在<解读电视>中提出了电视在整个社会文化中,扮演了中古世纪的"游吟诗人"的角色,具有塑造集体文化的功能.美国电视剧作为一种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样式,也在塑造着美国文化,向观众传递着美国的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1.
高楼万丈平地起,苍天大树始于苗.在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长过程中,是什么因素起了主要作用呢?当研究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长经历后,会发现多数的成长环境与我们大家类似,解读他们的生平,会让我们有所感悟,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2月15日.美国当选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提名华裔科学家朱棣文(Steve Chu)为其内阁成员——能源部(DOE)部长人选后,未来的美国新能源开发与研究是否因此会有令人瞩目的变化。分析人士认为.提名朱棣文并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13.
避开上海八月的酷暑,在气候凉爽的瑞士日内瓦,位于瑞、法交界处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我有幸再次采访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八年前,我曾来过这儿采访丁教授和他领导的国际科学合作项目——阿尔法磁谱仪(AMS-02),2011年5月,AMS-02终于搭乘“奋进号”航天飞机.被送上了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14.
有谁能比美国科学院更有资格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建立一座新的科学博物馆?最近开业的玛瑞茵·柯施兰德科学博物馆 ,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丹尼尔·柯施兰德的智力产儿。他曾在1985~1995年担任美国《科学》杂志主编。柯施兰德博士为了表示对他52岁的妻子(也是一名美国科学院院士)的  相似文献   

15.
正(1929—2019)默里·盖尔曼是美国物理学家,因提出夸克理论而获得诺贝尔奖。诺贝尔奖得主默里·盖尔曼(Murray Gell-Mann)设计的"八重道"给基本粒子世界带来秩序,他还构想了"夸克"的概念来解释这些粒子的结构。他于2019年5月24日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圣塔菲的家中去世,享年89岁。  相似文献   

16.
编后记     
本期科学家论坛共有五篇文章.第一篇文章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14年前与毛泽东会见的回忆文章,他认为这次会见在某种意义上揭示了“人寻求自然界对称的迫切愿望同他建立富有意义的平衡社会的强烈要求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天文台研究员方励之的《现代宇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一文是科学家的哲学思考.文章纵古论今,结合现代宇宙学当代发展成果的思想源流探析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利弊.  相似文献   

17.
约翰·费斯克作为当代西方著名的大众文化理论家,他在《解读电视》中提出了电视在整个社会文化中,扮演了中古世纪的“游吟诗人”的角色,具有塑造集体文化的功能。美国电视剧作为一种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样式,也在塑造着美国文化,向观众传递着美国的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8.
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在奋斗和探索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深知成长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大体上还是有一定规律可以遵循.现在,人们特别是一些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往往事与愿违,因为这种期望是与客现规律相悖的.笔者曾以通信的方式与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讨论中国年轻的一代成长的问题,感到获益非浅.  相似文献   

19.
位于美国长岛的冷泉港实验室是一个世界著名的大型生物学实验室,它不仅是众多世界杰出科学家进行科研的场所,它也是培养世界一流生物学家的地方,被世人誉为生物界的硅谷。每年先后有70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聚集那里参加学术研讨会、互相交流思想和发布最新的研究成果。人类基因组计划提前完成这个结果就是在那里宣布的。那里的学术思想气氛非常活跃,是世界各国有志于生物学研究的年轻人十分向往的地方。 就在冷泉港实验室工作的科学家而言,就有七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如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  相似文献   

20.
石磊 《世界科学》2007,(4):46-46
从来没有人因发明了延年益寿的万能药而获得诺贝尔奖,但这个奖项本身,似乎倒有这样的功效。英国沃里克大学的马修·拉布伦(Matthew Rablen)和安德鲁·奥斯瓦德(Andrew Oswald)博士最近的研究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结论,他们在学校的论文网站上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诺贝尔奖获得者,比起那些被提名但最终落选的同行明显活得更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