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澜沧江是世界著名河流,也是我国13个水电基地之一.为了解本区域梯级电站对下游水生态的影响,2021年3月、6月和9月对澜沧江下游糯扎渡和景洪水库进行调查,采用水质综合指数法(WQI)、主坐标分析(PCo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等方法研究澜沧江下游梯级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糯扎渡和景洪水库水质为Ⅱ~Ⅲ类,水体营养状态为贫营养~中营养;浮游动物密度组成以原生动物和轮虫为主,生物量构成以桡足类和轮虫为主.糯扎渡和景洪库区上游的浮游动物组成与坝下和坝前均差异明显,TN和Chl.a显著影响了糯扎渡水库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WT、TN和DO显著影响了景洪水库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不同季节潮白河流域水库中浮游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别于2020年9月(秋)和12月(冬),2021年3月(春)和6月(夏)对12个水库监测断面的浮游动物群落开展调研。4个季度共采集并鉴定浮游动物67属90种,其中夏季种类最丰富,春季最少。水库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在夏季达到峰值,均值分别为231.5 ind./L和0.199 mg/L;春季浮游动物的平均密度(60.8 ind./L)和生物量(0.075 mg/L)均最低。不同季节浮游动物群落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夏秋两季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与密度组成均以轮虫为主,冬春两季则以原生动物为主。侠盗虫在水库四季均为优势类群。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亚硝酸盐氮和总有机碳均显著正相关,浮游动物丰富度则与硝酸盐氮、总氮和总磷显著正相关。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溶解氧、水温、亚硝酸盐氮、总有机碳和电导率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季节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较全面地揭示了不同季节潮白河流域水库的浮游动物群落变化规律,可为流域内水生态健康评估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报道1989~1990年山东省大中型水库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百分数和生物量、种类频级和主要种类,提出代表性水库的种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微型浮游植物和小型浮游植物组成、优势类群或优势种以及它们与各水库总浮游植物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2016年4月—2017年3月,每月对丽水市黄村水库流域浮游动物(包括轮虫、桡足类和枝角类)进行了调查,分析其群落结构的生态特征、水库与河道中群落时空分布差异性及其关键影响因子.结果显示:该水域共检出浮游动物37种,其中轮虫27种,桡足类5种,枝角类5种.基于浮游动物群落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将所调查的水体区域分为4类:上游河道、大洋水库、(两水库间的)连接河道和黄村水库.4类区域的浮游动物群落在种类、多样性、优势种、生物量及特有种方面特征明显.黄村水库、大洋水库和连接河道均从上游河道处来水,但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却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性,表明浮游动物群落的构建过程与环境(局域物种分选过程)和空间(扩散限制)有着重要关联.  相似文献   

5.
二龙湖水库浮游动物调查与水质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调查二龙湖不同样站浮游动物的生态状况,对二龙湖的水质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二龙湖水库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以轮虫为主;浮游动物平均数量为17818个/L;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9.53mg/L;Margalef多样性指数为1.99-4.98各项浮游动物指数显示湖心及出水口处水质较好,东辽河及北大河入湖口处水质较差,说是二龙湖水库已受污染,水体属β-中污带类型。  相似文献   

6.
上海青草沙水库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2010年7月~2011年6月对上海市青草沙水库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进行了周年的调查和分析,共鉴定浮游动物38种,其中轮虫16种,枝角类9种,桡足类13种,优势种为矩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quadrata、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和中华哲水蚤Sinocalanus sinensis.浮游动物各样点平均密度变化范围为8.46~97.71ind./L,平均生物量为0.284~19.470mg/L.结合分层聚类(Cluster analysis)和多维尺度分析(MDS)的结果,青草沙各样点被分为4组;通过主要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可知,pH值、总氮与青草沙水库浮游动物的密度呈显著相关,其他环境因子对浮游动物密度影响不显著.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表明,库区水质属于中度污染,结合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进行综合评价,提示库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趋于简单,水体环境稳定性有所下降,相关部门需要加强预控和防范管理.  相似文献   

7.
根据1982—1983年调查资料,阐述了舟山群岛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类群组成和主要种类,共有藻类162′属,动物256种。舟山群岛淡水浮游生物具有以下特点:各水体周年的生物量都较高,藻类中咸淡水种类较多,原生动物的砂壳纤毛虫种类多,且数量大。6—11月在水库、溪流水体普遍出现胶鞘轮虫。迈氏三肢轮虫是优势种群。轮虫是决定水体浮游动物生物量的主要因素。本文从两个水体渔产潜力估算,提出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秋季日照港岚山港区附近海域浮游动物状况,并初步探讨该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与围填海工程的关系,本研究以2019年11月在该海域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并结合2010年、2013年、2016年的调查资料,分析该海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变化情况。2019年11月日照港岚山港区附近海域共发现浮游动物31种,平均生物量(湿重)为66.0mg/m3,平均丰度为35.8ind/m3,调查海域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平面分布基本一致,总体上呈近岸高、远岸低,港区内低、港区外高的趋势;调查海域的优势种为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薮枝螅水母Obelia spp.和五角水母Muggiaea atlantica;多样性指数为0.41—3.01,平均为1.61。综合分析2010—2019年4次秋季的调查数据,日照港岚山港区附近海域浮游动物种类组成比例有所波动,节肢动物所占比例先降低后升高,腔肠动物所占比例先升高后降低;种类数和丰度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种类数量和丰度在波动趋势上与所在海域围填海工程的建设进展存在一定的响应关系,但浮游动物生物量、多样性指数与调查海域围填海工程持续建设响应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2012年5月、7月、9月采取现场调查和采样监测的方法对七里海湿地浮游生物种类、密度和生物量变化动态以及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湿地共有浮游植物6门44种,其中蓝藻门11种,绿藻门18种,硅藻门8种,裸藻门4种,甲藻门1种,隐藻门2种。浮游动物13属22种,其中桡足类4属4种,枝角类2属2种,轮虫7属16种。浮游植物的密度和生物量表现为9月7月5月,而浮游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表现为5月9月7月。5月、7月、9月湿地浮游植物种类均较丰富;5月湿地浮游动物种类贫乏,7月、9月浮游动物种类一般。这一结果可能与湿地水质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有关,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也表现为5月7月9月。  相似文献   

10.
于2010年的1月、4月、7月和10月,笔者对百花湖水库后生浮游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共采集到后生浮游动物44种,其中轮虫22种,枝角类12种,桡足类10种;百花湖水库后生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季节变化明显,冬春季较低(物种数S=19和21,Shannon-Weiner指数H'=1.50和2.11),夏秋季较高(物种数S=34和24,H'=2.03和2.75);主要优势种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萼花臂尾轮虫(Y=0.77),春季角突臂尾轮虫(Y=0.11),夏季前节晶囊轮虫(Y=0.32),秋季螺形龟甲轮虫(Y=0.30);后生浮游动物丰度在64.9~854.63 ind./L之间,平均为442.49 ind./L,丰度季节变化显著,但空间分布差异不大;轮虫丰度占据优势,后生浮游动物趋向小型化;后生浮游动物多样性与营养指数对水质的评价结果相似,但与生物量的评价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11.
夏秋汛浙江渔场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1991—1993年夏秋汛浙江渔场浮游动物的调查结果,初步研究了该渔场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结果表明。该海区的主要种类为暖水种,少数为近岸种,暖温带种,共46种,隶属于27科32属。其中水母类12种,上层鱼饵料生物34种。主要种类为浮游甲壳类、毛颚类。1991—1993年,生物量分布不规则。总趋势是:6月—9月,高生物量区北移,调查区北部内侧高于南部。渔汛期间,浮游动物较丰富。1991年属丰富年景。1992年属中等年景,1992年属偏低年景。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南京玄武湖Ⅰ,Ⅱ,Ⅲ,Ⅳ站从1987~1988一周年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现存量的调查结果.浮游动物以原生动物为主.它占浮游动物种类数的61%,占总数量的97%以上,占总生物量的61%.根据污水分类系统的划分.通过对各站浮游动物种群和数量变化.以及指示种的分析,可有效地评价水污染情况.还与1978年抽查的结果进行了比较.10年来,浮游动物的种类.特别是原生动物的优势种发生了演替.浮游动物的种类在减少,而个体数量在增加.说明污染在继续.  相似文献   

13.
额尔古纳河流域秋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8年8—9月对额尔古纳河流域的重要水体呼伦湖、二卡湿地、乌兰泡、根河、伊敏河和哈乌尔河中的浮游动物进行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52种42属。其群落特征如下:1)轮虫共18种15属,占总种数的34.6%,枝角类9属14种,占26.9%,原生动物11属12种,占23.1%,桡足类7属8种,占15.4%;2)呼伦湖和二卡湿地浮游动物种类最多,分别为36种和34种,根河和哈乌尔河物种数均小于10种;3)浮游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均以二卡湿地最高,分别为4650.5ind/L,2.29mg/L,其次是呼伦湖和乌兰泡,分别为2274.5ind/L,1.35mg/L和4180.1ind/L,1.18mg/L,根河、哈乌尔河和伊敏河均较低。根据种类数、密度和生物量对额尔古纳河流域重要水体的水质状况进行评价:二卡湿地、呼伦湖和乌兰泡为中营养水体,根河、伊敏河和哈乌尔河为贫营养水体;呼伦湖浮游动物群落组成的改变显示其富营养化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14.
2008年8—9月对额尔古纳河流域的重要水体呼伦湖、二卡湿地、乌兰泡、根河、伊敏河和哈乌尔河中的浮游动物进行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52种42属。其群落特征如下:1)轮虫共18种15属,占总种数的34.6%,枝角类9属14种,占26.9%,原生动物11属12种,占23.1%,桡足类7属8种,占15.4%;2)呼伦湖和二卡湿地浮游动物种类最多,分别为36种和34种,根河和哈乌尔河物种数均小于10种;3)浮游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均以二卡湿地最高,分别为4651ind/L,2.29mg/L,其次是呼伦湖和乌兰泡,分别为2275ind/L,1.35mg/L和4180ind/L1.18mg/L,根河、哈乌尔河和伊敏河均较低。根据种类数、密度和生物量对额尔古纳河流域重要水体的水质状况进行评价:二卡湿地、呼伦湖和乌兰泡为中营养水体,根河、伊敏河和哈乌尔河为贫营养水体;呼伦湖浮游动物群落组成的改变显示其富营养化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15.
以2005-2019年秋季在日照岚山港附近海域6次浮游动物的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该海域同期悬浮物监测结果,分析其浮游动物种类结构组成、种类数量、丰度、生物量以及香浓-威纳指数的变化,并初步探讨日照岚山港围填海工程对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2005-2019年日照岚山港附近海域秋季浮游动物种类组成比例和其他...  相似文献   

16.
依据2013年5月(春季)和10月(秋季)对金塘港区2个航次的浮游动物调查结果,分析和研究了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春季大型浮游动12类40种,秋季大型浮游动种14类38种,春秋两季优势种均是东海沿岸岸常见种类。春季和秋季的丰度和生物量分布不完全一致,秋季的丰度和生物量远远小于春季的丰度和生物量。春秋两季多样性指数均偏低。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三沙湾饵料浮游动物生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饵料浮游动物是海洋经济水产动物直接或者间接的饵料,对它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根据2007年2、5、8、11月福建省三沙湾4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三沙湾饵料浮游动物的生态特征.共鉴定饵料浮游动物82种(类);饵料浮游动物生物量均值为94.52 mg/m~3,占浮游动物总生物量的90.21%,生物量季节分布呈典型双峰型:春、秋两季高于夏、冬两季,且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平面分布特点;丰度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特点与生物量的季节变化趋势一致;分析结果显示,水温和不同流系是影响三沙湾饵料浮游动物季节变化与平面分布的主要因素.三沙湾饵料浮游动物群落多样性丰富,均匀度均较高,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是三沙湾的主要优势种类.  相似文献   

18.
海口地区养鱼池中浮游植物分隶于7门57属84种,浮游植物生物量大多在20—100mg/L 之间,以绿藻门的种类为主,蓝藻、硅藻、裸藻次之,金藻最少。浮游动物分隶于37属48种,浮游动物生物量多在3.0—13.5mg/L之间,以轮虫为主。浮游动物年平均生物量仅是浮游植物的1/14—1/9.5。  相似文献   

19.
福州市饮用水源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分析及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2001年7月到2002年6月,对福州市饮用水两大水源取水处(山仔水库和闽江)的浮潜植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还对不同取水处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和生物量的周年变化进行比较,并综合运用Margalef多样性指数对饮用水源的水质状况进行初步评价.综合分析得出山仔水库水体营养水平相对较闽江的高,已达到富营养水平,闽江水也达到中营养水平,1表明作为福州市饮用水的水源巳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20.
白河堡水库浮游动物调查与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凋查白河堡水库不同样站浮游动物的生态状况,对白河堡水库的水质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白河堡水库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以原生动物为主;浮游动物具有原生动物数量最多,轮虫次之,枝角类与桡足类数量较少的特点.浮游动物的优势种群有急游虫.Strombidiumuiride、钟形钟虫Vorticella campanula、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trigla、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hlearis、矩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quadrata、颈沟基合涵Bosminopsis deitersi、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沟渠异足猛水溞Canthocamptus staphylinus等.白河堡水库浮游动物较丰富,大部分库区水体清洁,有的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