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英语命令、建议式虚拟语气与祈使句的间接引语在语法特征上的相似,其语法范畴相对模糊。在语用框架内从礼貌原则、指示语理论和语用现象语法化3个层面上解读命令、建议式虚拟语气,证明其独立存在的合理性。指出命令、建议式虚拟语气与祈使句的间接引语存在着时态和语用意义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从语义、语用因素切入语法分析,论证祈使句式中的动词be的现在时第二人称性质。祈使句式中动词be之所以成为be的现在时第二人称形式,除动词体性意义的作用外,还有话语语用交际方面的原因,且体性意义生成于语境。  相似文献   

3.
祈使句中动词重叠式及其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祈使句中动词重叠式的形式、重叠条件以及语用方面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的分析,可以看出祈使句中动词重叠式主要表现的语法意义是表示和缓、委婉语气,从而体现出在礼貌程度上它次于带"请"等礼貌词或带语气词的祈使句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祈使句中动词重叠式的形式、重叠条件以及语用方面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的分析 ,可以看出祈使句中动词重叠式主要表现的语法意义是表示和缓、委婉语气 ,从而体现出在礼貌程度上它次于带“请”等礼貌词或带语气词的祈使句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构式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并讨论了构式义和词汇义之间的关系。着重在构式理论框架下,分析了英汉祈使句这一构式,发现英汉祈使句中的词汇不但受构式限制还受语用因素约束。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调查句例,考察动词性词语(V及V,)在祈使句的分布,从语义、语用及句法的角度,分析这类句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语义和语用义会在构式内互动和整合。为了证实这一论点,本研究从认知构式语法角度对“给我+动词短语”构式作出探讨。此构式展示含两个组块的框架构式,其中的动词短语独立使用有祈使功能。第一组块与第二组块整合后会产生两义:1.标识位移目标的语义组合;2.标识特殊语用功能的语法化单位。前义与祈使句涉及事件的言内行为相关,后义加剧祈使句的言外之义和言后效果。此两义促成两个不同子构式。基于历时调查的认知演进构拟显示,此构式引申于双宾语构式,其引申方式是隐喻和转喻识解。  相似文献   

8.
安福话的句末语气词"嘚"可以用于疑问句和祈使句,在特定语境下也可用于陈述句。"嘚"有两种句法功能:1.表示弱语气;2.表示自言自语。"嘚"表示弱语气的功能是由其表示自言自语的功能演变而来的,这是一种语用法语法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祈使句是用来表示请求、命令、警告、叮嘱、号召等,谓语动词用原形.一般情况下祈使句的主语是第二人称"you",谓语动词仍然用原形.带有主语的祈使句的否定结构只能用"don't",并放在主语前.祈使句的反意疑问句一般都用"will you"或"won't you".但是"Let's"开头的反意疑问句要用"shall we"."祈使句 and/or 陈述句(谓语动词常用一般将来时)"的句型.  相似文献   

10.
俄语里希望、请求、建议等祈使意义除了用纯祈使句表达之外还可用疑问——祈使句(во просительно-побудительное предложение)来表达。本文探讨表达祈使意义的几种常用的疑问——祈使句形式。  相似文献   

11.
辽北方言中有一种表示祈使语气的构式"A[性质]+儿+的",我们从构式高度在语音、语义和语用几个方面探究了此类构式的特征。从人类认知方式角度考虑,这类构式与普通话中的"A[性质]+点"式是两类不同的构式,通过对二者加以对比分析,从而深入缓和的语气,提醒、叮嘱对方通过一定的动作过程,实现某种说话人主观期待的性质状态。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反意疑问句在简单句、复合句、并列句、祈使句、感叹句等句型中的应用。通过对反意疑问句的总结和归纳 ,说明反意疑问句是四、六级及其它考试的一个重要语法项目。  相似文献   

13.
关于日语中的请求表达,学术界已分别从谈话构造、对照研究、语用论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从企业小说中抽取大量的例句对商务日语的请求表达进行了考察。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在企业小说的请求场面中命令句式的使用较多;以命令表达的代表句式「~てください」为例,以“公私”“上下”关系为出发点,通过例句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14.
黎锦熙先生的句本位思想不仅提升了汉语句子的地位,而且彻底改变了汉语语法研究的格局。国内学界真正的句类研究当自黎先生始。黎先生在句类研究方面功绩赫赫,其荦荦大者有三:一是归拢出了一个开放、多维的汉语句类系统;二是确立了一种充满现代气息的大语用观;三是突破了传统的句类研究视角,创新了一套适用的句类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古代汉语语法研究更加重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专家学者们运用“三个平面”理论,结合古汉语的语法特征,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来分析研究古汉语的词法、句法,这标志着在描写的基础上追求解释已经成为当前古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目标。我们在辨析易混语言现象时,不能孤立地从哪一方面进行,而应根据不同的句子,灵活使用最适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考察了“把”字句与SVO句之间的变换情况。“把”字句不能变换成SVO句有两种情形 :一种是由于句法或语义的限制 ,这类“把”字句是强制性的 ,没有与之相对的SVO句形式。另一种是语用限制 ,由于表达的需要可以互相变换的“把”字句和SVO句 ,在一种情况下适宜用“把”字句表达 ,在另一种情况下适宜用SVO句表达 ,必须根据情况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语意、结构独立性及其造句功能、语气等方面考察两大类被动式的特点,文章认为,一类重在客观性叙述,强调客观事实,且多是已然之事,即使是末然之事,亦非主观意愿,它的独立性及其造句功能较强,可独立成句,也可充当句子成份,可带补,宾语,也可接受状语修饰,除不用于目的句及极少用于选择句外,可带补、宾语、也可接爱状语修饰,除不用于目的句及极少用于选择句外,可用于其他任何复句;语气多为确定不移或确认语气,也可用疑问或反问语气;一类重在主观性陈说,强调主观意愿,绝非客观事实;它的独立性及其造句功能较差,不能独立成句,一般只能用于假设句,目的句及让步句中,不能用于其他语境,语气多为祈使语气。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语义平面问题研究》立足于句子的语义平面,贯彻形式和意义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全面系统地探讨句子的语义结构和语义成分的构成情况,并将其与句法、语用联系起来,给人以诸多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9.
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与背景理论为视角,结合语用学中的信息理论与语篇建构理论,对英语倒装句的焦点凸显功能进行了重新阐释,认为英语倒装句符合图形—背景理论中的凸显原则。在言语交际与语篇建构中,说话人将正常语序句子中的图形后移,形成句末焦点,使信息焦点落在新信息上,从而达到了最佳凸显效果。  相似文献   

20.
张同德  葛璇 《科技信息》2011,(11):I0248-I0249
翻译实践中要获得对原文的正确理解离不开对原文进行透彻地句子分析,包括语法结构分析和语用范畴内的实义切分。译者只有把这两种分析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特点,才能获得正确理解和流畅表达,从而使译文达到“忠实、通顺”的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