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借助PVSYST光伏系统设计软件,分析了兰州地区并网光伏系统的最佳倾角、水平面及坡屋面的光伏阵列间距以及建筑物对光伏阵列的阴影影响。结果表明,兰州地区光伏阵列的最佳倾角为30°,在获得最大全年发电量的同时,四季发电量也比较均衡;相对于水平屋面,南北向双坡屋面需要考虑适当增大北面坡屋面的光伏阵列间距以避免组件间产生遮挡;对兰州地区,Meteonorm气象数据的冬季辐射数值显著偏小;日最高气温与发电量的变化趋势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同时,扬沙等恶劣天气对光伏发电量的影响非常大。  相似文献   

2.
光伏阵列的最佳安装角度是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有效手段之一,最佳安装角度大多依据当地夏至日的太阳高度角来确定,较少考虑当地区域气候条件的影响。本文基于天文学基础推导出光伏阵列的辐射度计算公式,结合当地的周期气候特征,通过数据拟合的方法对光伏阵列的安装角度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桂林理工大学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的最佳方位角为南偏西11. 3°,最佳倾斜角为27. 5°,此时光伏发电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历史气象数据建立辐射传输模型,对比屋顶光伏板平铺式安装和倾斜式安装的发电效益差异,评估多种工业厂房光伏屋顶构造形态的发电效益.结果表明:相对于倾斜式安装,同等面积的平顶厂房平铺式安装光伏板每年可以提高70.9%的发电量,单位面积年平均发电量仅减少4.49%;相对于倾斜式光伏系统,平铺式安装于拱顶、双坡、多跨、多脊式...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研究新型光伏器件的实际性能及影响光伏电站发电效率的关键性因素,设计并建成一座多种光伏设备组合交叉安装的50 k Wp并网光伏实验电站。根据电站实际运行数据,对比了不同气象条件下光伏阵列选用不同类型组件、智能优化器以及不同容量逆变器的发电状况,分析了辐射量变化对光伏电站发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类型光伏组件中双面电池输出特性表现最佳,其发电量高于其他类型组件;对于无阴影遮挡的光伏发电系统,智能优化器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采用较小容量逆变器可减少太阳能电池组串模块间的差异性带来的影响,增大光伏阵列总发电量;受太阳辐照度变化影响各类型光伏组件实际输出最为稳定的是多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和双面电池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应用中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和收益,提出将每年划分为多个时间区间,对每个时间区间内光伏阵列的最佳倾角进行分别计算的优化方法.使用Labview语言开发了计算软件,以辽宁省沈阳市为例进行了计算,比较了固定倾角和多倾角情况下光伏组件表面接收到的总辐照量.对固定倾角和多倾角情况下的投资和收益情况进行了详细比较.搭建了实验平台并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多倾角阵列比固定倾角阵列的发电量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6.
光伏阵列的最佳安装角度是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有效手段之一,最佳安装角度大多依据当地夏至日的太阳高度角来确定,较少考虑当地区域气候条件的影响。本文基于天文学基础推导出光伏阵列的辐射度计算公式,结合当地的周期气候特征,通过数据拟合的方法对光伏阵列的安装角度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桂林理工大学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的最佳方位角为南偏西11.3°,最佳倾斜角为27.5°,此时光伏发电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7.
光伏阵列的最佳安装角度是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有效手段之一,最佳安装角度大多依据当地夏至日的太阳高度角来确定,较少考虑当地区域气候条件的影响。本文基于天文学基础推导出光伏阵列的辐射度计算公式,结合当地的周期气候特征,通过数据拟合的方法对光伏阵列的安装角度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桂林理工大学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的最佳方位角为南偏西11.3°,最佳倾斜角为27.5°,此时光伏发电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8.
在光伏系统设计中,由于设计软件模拟计算时使用的气象数据与实际气象数据有差别,因此,使用软件模拟计算得出的某地全年最佳倾角与实际有一定差别。为研究广东顺德地区安装光伏发电系统的年最佳倾角,建设了固定式多角度光伏发电系统,同时对该系统运行一年半的发电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顺德地区安装光伏发电系统的年最佳倾角在25°左右。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BIPV系统)的基础上研究光伏电池在小屋外表面的优化铺设问题。光伏组件的安装设计对建筑项目全年寿命周期各阶段的发电量与经济效益的指标有重要影响。对于问题1,在小屋外表面铺设电池分组阵列时我们从使小屋的全年光伏电池发电总量最大化而单位发电量费用最小化出发。对于问题2,在考虑电池板的朝向与倾角对光伏电池工作效率的影响的情况下,确定方阵的最优倾角是光伏发电系统优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先决条件。通过Matlab软件建立倾斜放置的光伏电池板表面接收太阳辐射能模型,计算得到光伏板上的辐射能,推导出光伏电池板的最佳倾角,并同时建立基于光伏电池板安装的最佳倾角模型。对于问题3,根据附件7给出的小屋建筑要求,用机械制图软件UG绘制出小屋的外形图。根据问题1,2的铺设方案,并采用自动跟踪式独立光伏电池,对所建小屋进行光伏组件的优化铺设。  相似文献   

10.
详细介绍了某小型污水处理厂338.58 kWp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及运行情况。该光伏发电系统的光伏组件架设于活性砂滤池、二氧化氯消毒池和水解酸化池的上方,自2021年12月17日并网发电以来,运行稳定,实际日均发电量为965.37 kW·h,高于预测日均发电量(871 kW·h);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预计25年累计可节约标准煤约2 861 t,累计可减排二氧化碳7 620 t;预计年收益为29.65万元,静态回收期为5.83年。安装光伏发电系统既满足了污水处理厂用电高峰期的电力供应,又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藻类的大量繁殖,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1.
光伏项目属于新兴产业,光伏的安装方式有许多种,本文统计分析了哈密地区光资源情况,分析了固定式和斜单轴安装方式的优缺点,统计了石成子光伏项目固定式和斜单轴的实际发电量,对比分析了固定式和斜单轴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基于实测数据,系统分析了日辐照量对光伏阵列转换效率、逆变器效率、光伏电站系统效率的影响,结合光伏电站结构分析了影响光伏电站系统效率的因素,建立了光伏阵列转换效率、逆变器效率与日辐照量之间的非线性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辐照量的光伏电站系统效率的非稳态估算方法。结果表明:光伏阵列转换效率、逆变器效率随日辐照量的波动导致了光伏电站系统效率随日辐照量变化。该方法可用于计算电站的月或年总发电量,能够更加准确地计算出目标电站的系统效率并预测电站发电量,在光伏电站的效率分析、运营评估等工程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提高光伏阵列电站的发电量和工作效率,系统实行向阳跟踪技术是关键。研制了一种新型光方位传感器,由两个布置成一定角度感光面朝外硅光电池组成,并进行实验。实验表明长时间跟踪引发的能量损失得到降低,光伏阵列电站能量转换得到改善,控制和机械装置简化,成本低应用推广方便。  相似文献   

14.
白云峰  王春伟 《科技资讯》2014,12(17):107-107
本文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如何花费三万元建成家庭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方法,对组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几个部分及其原理进行阐述。并对发电量、投资成本及成本回收周期进行测算,结合国家对光伏发电支持的各项政策,最终得出花费三万元建成家庭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一个位于海南岛的26MW大型并网风光互补电站的发电性能,其中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为20MW,年总发电量为2563.1万k Wh,年总利用小时数为1281.5h;风力发电系统装机容量为6 MW,年总发电量为1154.3万k Wh,年总利用小时数为1923.8h。电站每年输出绿色能源约3800万k Wh,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站相比,对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作为国家2012年金太阳示范项目之一的湖州德清天马机械有限公司厂房及办公建筑屋顶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装机容量16MWp。该工程结合天马产业园内天马重工机械有限公司主厂房及办公建筑屋顶一起建设,光伏发电材料与屋顶建筑融为一体,总计安装容量16003.5kWp,项目预计年均发电量为15,737,149.25kWh。就该太阳能发电项目接入系统进行研究,探讨通过高压线路并网的大规模光伏电站接人电力系统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设计搭建了一种V形槽式低倍聚光光伏光热一体化(PV/T)组件,将V形槽式聚光器与无空腔型PV/T组件结合起来。通过Trace Pro软件模拟发现,V形槽式低倍聚光PV/T系统单日制热量的增加百分比随安装角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安装角度为23°时,增强作用最明显,聚光后光热转化功率能提高8.57%。实验结果表明,安装角度23°时总发电量比原来提高了19%。通过动态调整反光铝板安装角度,发现在太阳光照强度最强时V形槽安装角度在20°~30°之间移动时,整体的聚光效率最高。V形槽式低倍聚光PV/T组件的光伏光热效率均高于原有的无空腔PV/T组件和有空腔PV/T组件,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江西省新余市家庭光伏示范工程进行调研, 以投资回收期和内部收益率(IRR)作为经济性评价指标, 以能量回收期和年节约标准煤作为环境效益评价指标, 分析5 kW光伏系统的发电量、收益组成、环境效益以及不同补贴模式下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 江西省5 kW光伏发电系统的平均年发电量为4056.7度, 只有理论值的 79%。在既有国家补贴又有江西省补贴的情况下, 投资回收期平均不到8年, 平均内部收益率为11.2%, 家庭式光伏发电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缺少国家补贴或者江西省的补贴都会对投资的经济效益产生较大的影响。光伏发电系统还具有良好的节能和环保效益, 能量投资回收期为5.22年, 年节约标准煤1.46吨。目前家庭光伏的发展还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合适的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寻找更好的实现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基于仿真模型,研究了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的特性。采用Matlab/Simulink模块,基于单个光伏电池的物理特性建立了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的仿真模型。模型不但能分析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所具有的随着光照强度和温度不同而变化的P-V和I-V非线性特性,而且可仿真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工作在最大功率点以及稳定工作区域内时具有线性关系,并进行了理论推导。该模型简单明了,计算速度快。仿真结果表明:仿真与实验结果相符合,当光伏阵列工作在稳定区域内的情况下,dP/dV与I存在线性关系,模型具有通用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自然环境中阴雨天会大大降低光伏面板的发电量,使得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与逆变器额定功率无法匹配,从而引起光伏发电系统总功率大幅下降的问题,采用分布式光伏阵列及逆变器的群控方法,通过开关矩阵将光伏阵列与逆变器相连,形成分布式光伏阵列及逆变器拓扑网络结构,并详细阐述了该拓扑网络结构的工作原理与工作机制.研究了该网络的群控系统,并提出相应的自适应聚类算法,实现多逆变器光伏发电网络的群控管理.最后对整个网络结构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及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利于光伏发电的恶劣天气条件中,该控制策略可对不同逆变器的输入功率进行优化匹配,从而提高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