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黄晓霞 《广东科技》2012,21(15):121-122
首先介绍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加铺沥青罩面之前的一般病害处理方法以及反射裂缝的处理措施,然后结合的多年道路设计经验,介绍尤溪县某道路实际改造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姚海波 《江西科学》2009,27(3):431-434
根据南昌市红谷滩中心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罩面层的工程实施,介绍了如何处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及接缝的施工工艺,提出预防沥青反射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水泥混凝土路沥青罩面发生的反射裂缝进行了初步分析,介绍了国内外防治路面反射裂缝方面的三 项新技术、新措施。  相似文献   

4.
戈士寅 《科技信息》2007,(23):156-156,121
本文通过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产生反射性裂缝的机理分析,提出了反射性裂缝的防止措施,提出了沥青罩面结构设计方法,来减少反射裂缝的数量和减缓反射裂缝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快速的发展,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相互干扰,长途交通与短途交通相互交织,致使道路服务水平下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罩面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常用的方法,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旧水泥路面病害处理的方法和防治反射裂缝产生的措施,强调了旧路改造应重视关键性技术问题的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6.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搭板罩面的应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沥青罩面处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时,沥青罩面层底对应旧路接裂缝的位置会因为应力集中而开裂.提出将旧板接裂缝顶部拓宽再采用水泥混凝土搭板来处理接裂缝,然后进行沥青罩面的方法,称为搭板罩面法.采用二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搭板罩面法处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搭板厚度、搭板宽度、搭板强度以及搭板与旧水泥混凝土接头部位结合强弱.计算结果表明,接头顶端和裂缝顶端的应力随着搭板厚度的减小、搭板宽度的减小以及搭板的强度的减小而减小,而随着搭板与旧水泥混凝土板之间的接头处的结合由弱变强,接头顶端和裂缝顶端应力的变化趋势却相反.分析表明搭板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SMA沥青罩面的工程实践,阐述了玻纤格栅的特性、防治反射裂缝的作用机理、施工方法、注意事项及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8.
章珺  常锋 《科技信息》2011,(13):693-693,691
传统的强度理论认为,当沥青罩面层中某点的临界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本身的极限强度时,沥青罩面层即达到破坏状态。实际上并非如此,沥青罩面层中的反射裂缝从其产生到整个路面破坏,中间要经历一个裂缝扩展阶段,即反射裂缝在罩面层厚度方向上的纵向扩展和其表面的横向扩展。  相似文献   

9.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黑色罩面反射裂缝的防治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通过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黑色罩面反射裂缝形成机理和层间应力分析,研究了层问剪应力分布的一般规律,发现沥青混凝土黑色罩面层厚对层间剪应力的影响很大,而水泥混凝土层厚度对层间剪应力的影响很微弱。工程实践表明,单纯依靠增加铺层厚度而减小层间剪应力的方法可能会大幅度增加路面造价,并带来车辙等其他病害;而在旧水泥混凝土层与沥青加铺层间设置应力吸收层,则可以起到应力过渡作用和裂缝缓冲作用,从而减少黑色面层反射裂缝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么卫良  商亚鹏 《科技信息》2009,(9):339-339,382
近年来,各地在城市道路改造中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技术——俗称“白加黑”复合路面——应用得越来越普遍,但由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已运行多年,裂缝、破碎、断板、板底脱空等病害较多,直接加铺沥青层很容易产生反射裂缝,故需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在满足应用条件后方可进行加铺。本文通过对平顶山市矿工路东段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工程实例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探讨了城市道路“白加黑”改造技术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调查与评价,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处理,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防治措施等?  相似文献   

11.
王利权 《甘肃科技》2010,26(3):129-130
简要介绍了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罩面设计思路以及对既有沥青路面病害的处理方法和防止反射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王亦贺 《工程与建设》2011,25(3):410-412
结合S307线239 km+700m~249 km+650 m段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善工程,详细介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方案设计、旧水泥路面病害处治技术,采用聚酯玻纤布防止基层裂缝反射,为同类工程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复合路面沥青面层最佳厚度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技术,分析了沥青罩面层厚度对反射裂缝的影响,给出了单双反裂裂缝的分界罩面厚度,提出了最佳脱开宽度和最佳罩面厚度的概念。试验路观测结果不仅验证了力学分析结果,同时显示,双裂缝的宽度基本上等于沥青罩面层的厚度。综合力学分析和试验路观测结果,给出了复合路面沥青罩面层的最佳厚度,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对加筋格栅沥青混凝土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加筋格栅具有减薄沥青层厚度、防治反射裂缝、减少车辙作用等特点,能够加强沥青路面的结构性能,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本文结合105国道商丘段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SMA沥青罩面的工程实践,阐述了玻纤格栅的特性、防治反射裂缝的作用机理、施工、方法、注意事项及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15.
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罩面层反射裂缝的形成机理、防治措施入手,阐述了在施工时设置应力吸收层的必要性,并重点论述了玻纤格栅应力吸收层的特点及其在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陈裔锋 《科技信息》2011,(19):275-275
本文结合近年来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的各种病害,以G105国道顺德段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施工为例,从旧有路面病害处理、铺设非加筋超薄聚酯玻纤布等方面探讨了沥青罩面层施工工艺,从而有效防止路面裂缝,提高道路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旧刚性路面沥青罩面产生反射性裂缝的机理分析,提出了反射性裂缝的防止措施,从结构设计方面,来减少反射裂缝的数量和减缓反射裂缝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8.
陈尚江 《山西科技》2007,(1):126-127
文章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后反射裂缝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形式的反射裂缝产生机理,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以达到有效防止、延缓反射裂缝的产生,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超薄沥青罩面易产生反射裂缝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特定的主被动结合的抗反射裂缝路面结构形式.借助FORTRAN软件编写的DLOUD子程序,在ABAQUS建立的道路模型上模拟车辆动载作用.研究了水泥板底局部注浆、水泥板底脱空和加铺结构层厚度组合参数变化对水泥板接缝处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通过模拟车辆荷载、...  相似文献   

20.
在破损水泥混凝土旧路上铺设沥青路面,要考虑旧水泥混凝土板处理、反射裂缝的防治、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厚度控制、路面沥青和掺合物的选择;还要解决路面应力、应变特性与一般的弹性层状体系的差别、铺设和提高路面的抗渗性能等关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