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循环经济是对自然凝结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运作方式的转模仿,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西安市的循环经济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问题仍很突出。本文在阐述发展循环经济的对象-主体-政策模型的理论基础上,结合西安市生态建设的现状,提出西安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标志的节能、环保型的低碳生态城市,是一种在生态环境综合平衡制约下的全新城市发展模式。本文探讨了义乌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从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经济生态建设、以生态景观为重点的人居生态建设、以生态安全为保障的自然生态建设、以科技与体制创新为理念的文化生态建设、以维护社会公正平等为机制的社会生态建设五个方面探讨了以低碳理念指导义乌生态城市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贺福荣 《科技信息》2012,(34):437-437,431
全面构建林业技术服务体系,把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好地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是林业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在生态文明深入人心、生态建设跨越式推进、森林和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升的今天,林业科技在生态建设和保护中的支撑作用会显得越来越重要,只有搞好科技兴林,才会有生态建设的飞跃发展和生态安全的基本保障。我县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健全林业技术服务体系是今后林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构建林业技术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基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提升服务,最终实现科技兴林的目标。现就如何构建完整的林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谈谈我个人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4.
尹风娟  郑越 《科技信息》2011,(1):I0378-I0378,I0221
近年来,党和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生态建设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政策措施。但在实践过程中,在生态保护方面还存在着结构性的政策缺位,特别是有关生态建设的经济政策严重短缺。要解决好这类问题,必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便调整相关利益各方生态及其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促进生态和环境保护,促进城乡间、地区间和群体间的公平性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静  霍自平  王千 《天津科技》2010,37(5):45-46
详细阐述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和目标,提出了以建设生态宜居滨海新区塘沽为目标,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以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为突破口的生态建设的4个主要方面,分析了滨海新区塘沽生态建设的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难点问题,针对生态建设遇到的问题,提出了6项对策。  相似文献   

6.
殷莺  彭玲玲 《科技资讯》2011,(24):158-158
本文论述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意义,提出了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为突破口,以建设生态宜居信阳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方案。分析了信阳生态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黄晓丽 《天津科技》2003,30(2):24-25
简述了生态化城市的内涵、意义,针对天津市大港区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几条建议:制定生态建设规划,组建生态建设科研队伍,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倡导清洁消费,推进污水资源化、海水淡化进程,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建设,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安徽省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和制约因素。依据现代林业理论和系统工程的理论,以森林生态网络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总体框架,以及相应的建设内容;并按照分区构建的原则,将全省划分为5个生态类型区,分别研究出各类型区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的建设思路和重点。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2006,(1):40-40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生态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各级政府和相关的职能部门对生态建设相当重视,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生态乡镇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之中.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必要性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殿生 《广东科技》2006,(8):125-126
近几年来,各地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对生态建设相当重视。本文就此指出了一些当前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生态城市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揭示西安市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不仅为不同区域开展土地生态建设与保护提供理论基础,还能为西安市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提供有力借鉴。采用单因子敏感性评价和综合敏感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ArcGIS为技术平台,从生境、水环境、土壤侵蚀和地质灾害4方面对西安市土地生态敏感性和空间分布开展研究。西安市土地生态敏感性区域差异比较明显,极敏感区位于西安市秦岭北坡的中高山地,总面积为2 132 km2,占西安市土地总面积的21.36%。高度敏感区主要是骊山丘陵和浐河、灞河的西安市上游区段,总面积为1 936 km2,占西安市土地总面积的19.40%。中度敏感区位于秦岭北麓与渭河平原过渡的缓斜地带,总面积为2 683 km2,占西安市土地总面积的26.88%。轻度敏感区包括西安市建成区周围平原地区,总面积为2 344 km2,占西安市土地总面积的23.49%。不敏感区主要包括西安市建成区,总面积为885 km2,占西安市土地总面积的8.87%。根据评价结果,应对不同敏感区采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紧密结合多年林业工作实践和本地生态林业建设实际,总结并阐述了生态建设中红松果林培育,对当前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乃至和谐社会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宁夏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农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建设是宁夏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自然保护区建设是又是生态建设的重要方面,它对农业持续发展不但提供生态支持同时也给予资源,科技和人员支持因此。在倡导持续发展的今天,应大力和加强宁夏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紧密结合多年林业工作实践和本地生态林业建设实际,给出了生态建设中沙地林果开发综合造林模式,对当前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乃至和谐社会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态建设涉及到众多制约因素,从基层的工作实践出发,在实践中总结出生态建设的经验,较系统的阐述了生态建设应坚持八个结合,这对当前建设生态城市、创园林城市的活动及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区域生态化模式与崇明岛生态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生态文明发展潮流下,区域生态建设已成为上海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区域生态化发展的基本模式就是在现代生态学理论指导下,协调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产业、生态人居与生态景观子系统之间、以及系统内部要素间的关系,获取最高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从目前上海城市发展格局与发展需求来看,崇明岛应该成为上海城市生态系统的景观子系统.而根据崇明岛生态现状分析,台风侵袭、植被覆盖率低以及水环境条件差、水资源调蓄能力低是目前崇明岛面临的主要问题,生态建设是崇明岛发展建设的首要任务.从区域生态建设整体考虑,提出了生态覆绿、生态治水与供水的建设对策与设想.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莱州市沿海防护林在防风固沙、减轻风暴潮与盐雾危害、降盐改土方面的生态效应,分析了莱州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与景观生态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沿海防护林景观生态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城市景观生态建设初探——以开封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景观生态建设是城市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以河南省开封市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分析了开封市景观生态现状和生态建设内涵,对开封市景观生态建设提出了一些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刘宇 《科技信息》2007,(29):225-22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注意生态建设,避免生态灾难,促进人地和谐。新农村生态建设主要包括农村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工程建设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精神生态的产生及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后指出,现代社会精神生态建设是休闲体育建设的重要方面。从理论上说,精神生态建设符合休闲的内涵;从实践上看,人类精神的培育、休闲体育项目的创新、休闲体育专业建设都需要精神生态建设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