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于20nm的SⅩ~SⅩⅥ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治虎  马新文  刘惠萍  苏宏  于得洋 《科学通报》1998,43(20):2170-2174
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上采用束-箔光谱技术测量了SⅩ-SⅩⅥ激光发光谱,经分析研究,辨认出30多条光谱线。这些谱线与理论及现有的一些实验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2.
杨治虎  马新文  王友德  刘慧萍  苏弘 《科学通报》1997,42(12):1270-1272
原子和离子参数是研究等离子体中的原子物理过程和动力学过程,以及等离子体诊断学的基础.目前,建立在加速器上的原子和离子参数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重元素原子和离子,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国内的实验研究开展得非常少 本工作根据在低能下较重或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参数研究少的特点,在200kV重离子加速器上采用束箔光谱学技术对铝元素的原子和离子能级跃迁光谱做了研究,对较强谱线的一些能级寿命做了测量,得到了4s~2S,5f~2F~o和4d~2D的寿命,4s~2S能级寿命与相位移方法测量结果相符合.对其研究,不仅对了解等离子体的光谱特性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可以与其他寿命测量方法比较,进一步了解6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束箔光谱学这门边缘学科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杨治虎 《科学通报》1995,40(12):1080-1080
较重钛元素的中性原子束箔光谱学的研究,不仅对原子物理学的本身研究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受控核聚变中的等离子体和托卡马克装置中的杂质成分诊断有着极其重要的物理意义.本文描述了利用本所200keV小型重离子加速器提供的钛离子束,用束箔光谱学技术研究了110keV带一个正电荷的钛离子与厚度为8.5μg/cm~2的碳箔相互作用激发光谱和能级寿命.其中有些光谱和能级寿命数据的实验结果还未见到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4.
徐至展 《科学通报》1993,38(5):419-419
近年来,X射线激光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我们以前的工作中,利用具有空间分辨能力的光谱诊断技术,成功地观察到类锂硅离子5f-3d(88.84 )、5d-3p(87.28 )、6f-3d(75.83 )、6d-3p(74.64 )四条谱线显著的激光放大现象。本文报道我们进一步对这四条谱线产生放大的动力学过程的研究。我们发展了一种同时具有时间和空间分辨能力的光谱诊断技术,首次测量了上面四条激光线发射的时空特性,进一步从实验上证实了所观察到的X射线激光是三体复合泵浦产生的。实验是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LF12激光装置上进行的。从激光装置  相似文献   

5.
干福熹 《科学通报》1983,28(5):267-267
由于玻璃态物质结构远程无序的特性,在玻璃中每个顺磁离子所处的周围环境是不相同的。由此引起了较严重的谱线不均匀加宽。实际得到的谱线是处于不同格位上离子的共振谱线的包络。较长时期以来,玻璃中过渡金属离子的顺磁共振(ESR)研究,由于谱线过宽给研究分析带来困难。六、七十年代,在激光作用下研究晶体的激发态,或所谓光磁共振和微波光子双共振(MODR)现象已有了丰富的结果。近年来,在激光作用下,玻璃中稀土离子的荧光线变窄(FLN)的研究也得到了很好的开展,对于分析玻璃中顺磁离子的配位状态提供了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德国著名天文学家哈特曼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猎户座δ的光谱中出现了一条电离钙生成的暗谱线.猎户座δ是颗温度很高的恒星,照理说,在这种恒星的光谱中不应该出现金属谱线.更奇怪的是,猎户座δ是颗分光双星,由于双星互相绕转,它的光谱线会有周期性的位移,可唯独这条电离钙谱线的波长没有任何变化.这条钙谱线是怎样来的呢?哈特曼认为,产生电离钙谱线的那些物质对于地球是静止的,也就是说,在恒星和地球之间存在着尘埃和气体,它们叫星际物质,它们吸收恒星发出的光,所以产生了钙的暗谱线.哈特曼的看法是否正确呢?天文学家对其他一些高温的分光双星做了观测,结果又发现了没有位移的中性钠的暗谱线.这说明哈特曼的看法是对的,星际空间中确实存在着吸光物质.  相似文献   

7.
杜世萱  黄元河  李玉学  刘若庄 《科学通报》2000,45(23):2486-2492
采用PM3半经验分子轨道法,在几何构型全优化的基础上考察了C120XY(X,Y=O,S)分子和部分离子的稳定性,电子结构和红外光谱,计算结果表明,除了C120O2-和三重态C120O2离子外,在五元外中平均引入一个双键,体系能量增加约30-42kJ/mol,计算还发现,中性分子和其相应离子几何构型相差不大,如键长变化小于0.001nm,还有,从氧化物到硫化物前线轨道能级变化很小,C120O2^2-和C120OS^2-的两种异构体的三重态离子均比其单重态离子更为稳定,这意味着两种离子遵从Hund规则,振动分析的结果表明C120O2和C120OS分子的红外图谱与实验结果相符,三重态C120 O2^2-离子的谱图与中性分子的相比较,吸收峰位置变化很小,但是振动强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房春晖   《科学通报》1996,41(1):29-31
X射线衍射和中子衍射法被广泛地用来研究电解质水溶液结构,提供离子-离子、离子- 水、水-水相互作用信息.尽管这方面工作已经涉及到某些极端条件,诸如过冷和超临界条件下结构研究,但大多数局限在单原子离子水溶液.Caminiti及其合作者报道了21℃Mn(NO_3)_2·10H_2O溶液的X射线衍射和Raman光谱研究,由相互作用模型Mn(H_2O)_(6-x)(ONO_2)_X获得了与实验一致的结果.Mn-O距离被测定为0.219nm,水分子配位数为5.4,x为0.6.本  相似文献   

9.
王操  宋迪  刘煜炎  孔繁敖 《科学通报》2006,51(8):979-981
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研究了超快激光脉宽对强激光场中甲烷离子解离的影响. 所用飞秒激光波长是800 nm, 峰值强度是8.0´ 1013 W/cm2. 解离初级碎片离子CH3+ 的相对产量随脉宽增加而增加, 当激光脉宽大于120 fs时趋于饱和. 在理论方面, 我们运用场致解离模型和准经典轨线方法计算了甲烷离子的解离几率; 另外还在分子的取向效应和激光强度空间分布两方面对解离几率进行了修正. 修正后的结果表明甲烷离子C—H键解离至少需要23 fs, 并在100 fs以上脉宽时饱和. 理论结果与实验观察大致相符.  相似文献   

10.
利用束箔技术研究94MeV的Ar离子和C箔(39μg/cm^2)相互作用,产生高电荷态的类Be(ArXV)-类C(Ar,XⅢ)等少电子离子,通过测量这些离子的激发光谱,可以得到原子状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邱明新 《科学通报》1983,28(12):723-723
氯、氧、氮的离子激光作用前已有报道,我们曾用纯氧放电获得二条新氧紫外激光振荡谱线。本文报道,用轴向脉冲放电激励,并在放电迴路中串接或不串接一定值的电感,控  相似文献   

12.
离子束(能量从数百千电子伏到数十兆电子伏)透过薄箔(厚度约10微克/厘米~2)受激发光,曾因其所发谱线极其丰富(从可见光、紫外光直至X射线区),而在六十年代受到广泛注意。并进而用此方  相似文献   

13.
朱自莹 《科学通报》1964,9(2):160-160
有关芳烃离子基的顺磁共振谱研究,近年来取代苯及稠环二种负离子基的报导较多,而联苯系负离子基研究较少。其中二联苯负离子基曾由九线谱扩展为九组五线谱,而对-三联苯负离子基由单线扩展为八线。在上述诸报导中对所得谱图均未曾作出任何理论的说明。我们曾获得高浓度对-三联苯负离子基溶液的谱图为单线及九线,而当稀释到适当的浓度时,谱线数目达到35线。至于邻-及间-三联苯负离子基的电子顺磁共振谱迄今尚未见诸报导,所以联苯系负离子基的电子顺磁共振研究是极不完整的。为此我们合成了三联苯及四联苯各异构体,以便总结联苯系负离子基的顺磁共振谱的规律,并探讨其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实验:(1)利用调整法测量Ponzo错觉图形中两条辐合线之间距离的错觉误差、水平线长度的视错觉误差和无水平线存在时两辐合线之间距离的视错觉误差;(2)将图形颠倒后进行同样的观测.结果分析表明实验1的结果与常性误用说符合得较好,同时.两辐合线之间的视觉距离在两水平线处分别发生对比效应;实验2的结果与常性误用说的推论恰好相反,也无法用对比和同化说解释.作者认为有可能存在两种看起来完全相反的常性误用效应.  相似文献   

15.
离子迁移谱检测痕量爆炸物新技术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子迁移谱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便携、操作简便等优点,成为爆炸物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机场安检和反恐等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离子迁移谱的原理、分类及特点;重点介绍了本课题组近期在离子迁移谱新技术及其在爆炸物检测中应用的新进展,包括新型滴定结构离子迁移谱研发、提高离子迁移谱分辨率方法、基于VUV灯的高效非放射性电离源研制等;最后,对离子迁移谱在爆炸物检测方面发展方向和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郭全中 《科学通报》1982,27(2):128-128
最近我们进一步研究了NaCl晶体中~(23)3Na DLNMR谱的各向异性以及它们同直流外磁场和温度的关系.实验是在sxp 4-100 PFTNMR谱仪上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共振频率为:23.80875MHz时,仅延迟掉死时间的FID信号经FT(傅里叶变换)以后,得到的是单一的非高斯线型的吸收谱,而延迟280μs的FID信号经FT以后得到的则是由两个有所交迭的高斯型谱线所组成的谱.两峰间距在  相似文献   

17.
利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Eu3+掺杂的45SiO2-25Al2O3-18Na2O-9.5LaF3玻璃,并将基础玻璃在可控条件下进行晶化热处理后获得了性能良好的玻璃陶瓷.通过XRD,TEM和光谱学手段对玻璃陶瓷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晶化热处理后,LaF3纳米晶体从原有单一的玻璃相中析出,晶粒大小约为25 nm.Eu3+掺杂玻璃陶瓷、纳米晶体和玻璃3种基质的光谱分析及XRD结果证明稀土离子进入到LaF3纳米晶体中并计算出在其中富集的比例.进一步利用源自于Eu3+离子的发射谱和激发谱研究了退火温度和前驱物中重金属离子对玻璃网络结构中LaF3纳米晶体生长影响的机理,为玻璃陶瓷的人工设计合成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李兆民 《科学通报》1995,40(13):1172-1172
过渡金属族d~9(d~1)电子组态的离子在任何对称晶场中,零场分裂轴对称分量D和斜方分量E理论上为零.例如,文献[1~7]研究了络离子中Cu~2+(d~9)离子的光学、磁学和电子顺磁共振(EPR)性质,均无D和E出现.然而,Kokoszka等的EPR(Electron paramagneticresonance)实验发现晶体(C_5H_5NO)_2CuCI_2Cu~2+离子的D和E都不为零,该疑惑迄今尚无满意的理论解释.本文根据该晶体的结构,采用d~9-d~9电子组态对模型:(i)合理地解释了零场分裂D,E反常出现的疑惑;(ii)用组态对内部的双跃迁机制解释了21000cm~-1谱带出现的原因,并预测25000cm~-1以上存在另一条双跃迁谱.  相似文献   

19.
线板放电电流体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不同极配形式下放电场中离子风的运动状态,采用实验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并结合相关电流体理论进行分析,确立了离子风起始电压的概念;得出了极板处离子风速、电晕线处离子风速和放电电压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线板式放电仿真模型,并采用动力风代替离子风的方法对放电通道内的离子风进行了数值模拟,阐述了离子风速模拟值与实测风速值、理论风速值产生误差的原因.模拟结果显示,电晕放电过程中离子风在放电通道内呈双螺旋结构分布.上述结论将对放电空间物质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毛延 《科学通报》1988,33(19):1519-1519
本文先以离子选择电极发现大鼠在硅肺发病过程中,肺游离钙离子浓度([Ca~(2+)])显著升高;后用荧光光谱、~(45)Ca~(2+)示踪、等离子光谱、拉曼光谱和NMR谱等实验手段,探讨了[Ca~(2+)]升高的过程及其对硅肺发生的作用,并分析了α-石英和无定形二氧化硅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