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裸沙生境中沙米异质种群的时空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米种群的大小、密度和裸沙斑块占有率动态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年度间变化中,沙米种群大小的持续性随种群的大小变化而变化,范围在24%~53%之间;种群密度的持续性随密度稠密的变化,在63%~79%之间波动.在季节变化中,沙米种群大小在150~200之间时,持续性最高,为45%;种群密度在20~25之间持续性最高,为79%.同时,不同时间尺度的分析显示,沙米种群密度持续性最高,种群占有裸沙生境的持续性次之,种群大小持续性最低.此外,Mandelbrot的间隙度分析法揭示了沙米种群格局不仅依赖于调查区域的尺度大小,而且还依赖于分析尺度;在大尺度上呈离散分布,在小尺度上趋向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2.
干旱区的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受气候、区域地形、植被、土壤质地等因素的影响,其本身也是整个区域环境的重要影响因子。文中通过对位于毛乌素沙地西北缘鄂托克旗境内的裸露流动沙丘、灌木覆盖沙丘、乔木覆盖沙丘3种类型沙丘不同地貌部位0~4 m深度范围内的土壤含水量研究,采用钻孔取样、烘干称重和粒度测试等方法,分析不同植被、地形和土壤质地等因素对研究区土壤含水量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垂直方向0~4 m深度范围内的裸露流动沙丘、灌木和乔木覆盖沙丘平均含水量变化均表现为迎风坡高于背风坡,且在灌木覆盖沙丘和乔木覆盖沙丘的丘间洼地的土壤含水量多高于迎风坡和背风坡,不同类型沙丘在各地貌样点不同层段含水量变化差异明显,变化趋势不统一。相同的沙丘微地貌,不同类型植被覆盖对于沙丘土壤含水量在垂向上的变化有较大影响,且灌木植被的影响大于乔木植被。除了植被以外,浅层基岩的隔水作用对土壤含水量同样有重要影响。土壤水分分布特征与土壤中不同粒级的颗粒含量有关,而植被通过拦截空气中的粉尘,提高了土壤中粘土与粉砂等持水能力强的颗粒组分,进而提高了土壤平均含水量。  相似文献   

3.
裸沙斑块生境岛对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种群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裸沙斑块面积的变化对沙米种群结构、土壤水分和紧实度等有明显的影响,裸沙斑面积对种群结构的影响最高,平均关联度为0.79;其中在沙米种群结构的所有指标中,沙米种群大小与裸沙斑面积的变化关联度最高为0.84,种群密度随裸沙斑面积的变化最小,关联度为0.59。  相似文献   

4.
水分是影响干旱区沙丘植被分布、生长和生存的关键因素.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达布察克镇周边8km范围为研究区域,对不同类型沙丘的土壤水分进行连续观测,研究城镇周边沙丘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丘土壤含水量时间变化分为春季积累期、水分消耗期、秋季积累期、稳定期4个阶段.在空间分布上,不同沙丘土壤含水量大小表现为: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纯蒿)固定沙丘(柳蒿混生);沙丘土壤水分垂直变化可分为土壤水分速变层、土壤水分活跃层和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层3个层次;从沙丘地形部位看,丘间低地地下水位高,而背风坡土壤含水量接近植物凋萎系数.  相似文献   

5.
利用草浆造纸厂制浆废液经化学改性后制备的新型固沙材料进行了相关野外固沙实验。3对年生固沙群落(主要固沙植物有沙米( Agriophyllum squαrrosum L. )飞沙蓄( A rtemis ia desertorum Spre吨. )等)进行的野外生态学研究表明: ( 1)木质素固沙新材料不仅可以快速有效地固定"沙进人退"地区的流动沙丘,而且可以结合植树种草,使沙丘迅速绿化o (2) 固沙新材料形成的" 沙结皮" , 节水保埔功能明显, 有利于沙生植物成活并最终形成稳定群落o (3) 固沙新材料结合沙生植物沙米、沙蓄等固沙后, 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增加明显, 有利于土壤肥力的增加,可进一步促进植物的生长o (4) 与传统的" 草方格" 固沙技术相比, 木质素固沙新材料的使用可以促进地衣结皮快速形成,有利于土壤改良O。  相似文献   

6.
蒙陕交界地区风沙活动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描述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地沙丘基底地形之后,分析了流动沙丘分布规律与基底地形的关系。在明确沙地形成时代概念的基础上,论证了该沙漠与沙地分布范围上的稳定性,库布齐沙漠为扩展型的,毛乌素沙地属稳定型的。库布齐沙漠的风沙危害包含了直接与间接危害2种类型;毛乌素沙地风沙危害主要是沙丘再流动,有3种危害途径,最后,根据毛乌素沙地沙丘分布规律,分析了引起沙丘再流动的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及其各自所占的比重。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分布于准噶尔盆地的羽毛针禾(Stipagrostis pennata)种群的生境进行了土壤物理特性的对比分析,分析的项目包括土壤颗粒度、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等。结果显示:羽毛针禾生境的土壤机械组成粘性沙粒比例小,其适生的沙丘中上部含水量也是极低,土壤的容重亦较大。对比分析的沙丘中下部和沙丘之间的无羽毛针禾分布的平地,其土壤粘沙比例、含水量相对较高,土壤容重相对较小。这说明了羽毛针禾局域分布的生境土壤物理特性,透气性好、粘沙比例低的沙丘中上部活化沙地地带是它的适生土壤类型,这从一侧面也解释了为什么羽毛针禾是活化沙地的先锋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8.
青海共和盆地高寒流动沙丘快速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秀 《青海大学学报》2009,27(4):56-59,64
研究了共和盆地流动沙丘的快速治理技术,结果表明:流动沙丘快速固定需要机械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机械沙障可在短期内将流动沙丘完全固定,但是,如果不采取生物措施,沙丘有可能在2~3年内复活,而生物措施固定流沙,初期效果缓慢,有时甚至难以实现。采用机械沙障将沙丘先加以固定,然后实施生物措施。这种生物与机械相结合的流动沙丘治理技术是类似共和盆地立地条件下治理流动沙丘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9.
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包兰线沙坡头地区的人工植被固沙工程系统稳定性进行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的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年龄的人工植被沙丘的土壤微生物各类群数量均超过自然流动沙丘。2.36龄和28龄人工植被沙丘的土壤微生物各类群数量的垂直分布与自然被国家沙丘相比基本相似,从微生物各类群数量看,到目前为止,最长年限36龄人工植被沙丘与自然植被固定沙丘相比,还没有达到最稳定程度,人工植被固沙工程尚处在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库姆塔格沙漠各沙丘类型沙粒粒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两次野外实地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结果表明:库姆塔格沙漠中沙丘形态丰富多样,金字塔(星形)沙丘、线形沙垄、格状沙丘、羽毛状沙丘在这里都有分布。组成金字塔(星形)沙丘、线形沙垄、格状沙丘、羽毛状沙丘羽轴的沙粒0.25~0.063mm颗粒占到绝大多数,其次是0.5~0.25mm和1~0.5mm的颗粒,形成羽毛状沙丘羽枝的颗粒在暗带以2~0.5mm的颗粒为主,在明带以0.5~0.063mm的颗粒为主,各沙丘沙粒的分选性较好。由于各自形成地形、气候等条件的差异,各沙丘类型沙粒粒径在沙丘不同部位都各自的特点。金字塔沙丘东北坡沙粒粒径从顶部到基部保持一致,南坡和西北坡从顶部到基部沙粒逐渐变粗;线形沙垄除西南坡基部较粗外,其它部位沙粒粒径分布一致;格状沙丘格子外部坡面沙粒相对格子内部坡面的同一部位沙粒要粗;新月形沙丘基部和顶部沙粒较粗,而中部颗粒较细;羽毛状沙丘"羽轴"沙粒分布与新月形沙丘相似,"羽枝"由较粗和较细沙粒含量高低间隔分布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