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对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士栋 《科技信息》2006,(10):31-33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当前国际会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是会计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要发展经济,就必须融入国际经济潮流中。本文在探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然性、可行性,以及分析我国会计准则趋同化形势的基础上,比较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之间的主要差异,进而提出促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全球会计国际化进程从协调阶段逐渐步入了趋同阶段。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已走上了正确的国际化道路,并且进展很快,面对全球会计趋同的新背景,我们不仅要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会计国际化进程,还要考虑特定经济环境和文化特色,进一步强化会计标准的执行机制,加快会计环境的建设。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情况,还面临一些具体问题,中国会计准则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以及国际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进程,使得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更高质量、更透明、更具可比性的财务信息的需求愈加强烈。中国加入世贸以后,加快了融人世界经济体系和全球资本市场的步伐,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自然就得走向国际化。新会计准则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制定和发布的。新准则体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顺应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国民经济正走向日益开放的全球化的时代,我国的会计准则国际化也是历史的必然,虽然国际化的步伐和进程取决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情况,但这一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相似文献   

5.
江伶俐 《科技信息》2007,(24):203-203,216
我国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它的实施必然会对上市公司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从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等方面探讨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又和“可比性”联系在一起。这一表述是从会计实务的角度来看待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则是指会计信息如果能够使使用者在利用的过程中不导向错误决策,那么这些信息就是可比的。可比性容许一定限度的差异存在,同时要求会计报表数据的差异不会导致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决策。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常用来解释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同时也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在会计实务上的反映。正是由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才使得会计实务中财务报表信息的差异不断缩小,可比性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发布实施,实现了我国会计处理规范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和我国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使中国真正拥有了能够与其他国家沟通的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本文概括了新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影响,最后针对新准则的实施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连录 《科技资讯》2010,(13):175-175
新会计准则的建立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的理念,初步做到了与国际核算准则基本趋同,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外国企业引进来扫除了会计信息障碍,肯定要大大促化中国经济快速融入国际化和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2007年1月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大的亮点之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既说明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也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中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相似文献   

10.
魏雯 《科技信息》2011,(24):I0046-I0047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国际板渐行渐近。本文考察了美国、香港、日本、英国和马来西亚等部分世界主要资本市场对在外国注册成立的上市公司(海外证券发行人)财务报表编制的要求及其基本理念,以期为国际板对海外证券发行人财务报表编制要求提供借鉴。通过国际比较,本文得出结论: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和我国会计准则与IFRS持续全面趋同的背景下,允许国际板海外证券发行人采用IFRS编制财务报表的同时要求提供对比中国会计准则的调节表是可行的,这在不大幅增加海外证券发行人的合规成本的同时便利了投资者对其财务报表的理解和比较,从而有利于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及其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2007年1月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大的亮点之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既说明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也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中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这套准则体系完整,填补了很多制度上的空白,最大程度地体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但这种趋同考虑了中国的国情,体现了中国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的协调历程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楠 《科技咨询导报》2007,(15):129-129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际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会计作为商业通用语言,其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推进国际会计准则,为全球经贸往来和资本流动减少或者消除“语言”上的障碍和成本,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必须正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象,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国际准则的制定程序之中,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谋取最大利益。  相似文献   

14.
2005年6月,财政部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这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本文将先讨论世界范围内会计准则趋同的现状,之后重点讨论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相似文献   

15.
万美 《科技资讯》2009,(4):234-234
我国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中迈出的实质性步伐,但也可能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本文从公允价值的定义,及公允价值的运用条件出发,分析了自己的担心与忧虑,提出了五项建议,走适合中国的公允价值之路。  相似文献   

16.
郑红 《科技资讯》2009,(28):211-211
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生活方式的趋同和设计思潮的全球化,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要真正立足于世界设计文化之林,就要以“人文设计”的价值理念,积极汲取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精髓,从而推进我们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7.
首先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涵义进行了阐述,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动因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回顾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的三个阶段,分析了国际趋同的国内外现状。最后以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的理论为依据,具体分析了阻碍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倪丹娜 《科技资讯》2014,12(16):236-236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全球资本国际化、维护国家自身利益诉求的必要要求。本文结合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内涵及会计改革的路径,深入探讨了我国会计准则进一步国际趋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这套准则体系完整,填补了很多制度上的空白,最大程度地体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隹则的趋同,但这种趋同考虑了中国的国情,体现了中国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我国终于构建起既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会计准则体系,本文从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表现及其具有的中国特色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