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以来,国内外有许多关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评论.有的评论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有的认为正在加强"世界工厂"的地位;有的则认为中国离"世界工厂"的地位相距还十分遥远.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2.
近期以来,国内外有许多关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评论。有的评论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有的认为正在加强“世界工厂”的地位;有的则认为中国离“世界工厂”的地位相距还十分遥远。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3.
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越来越突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也随之不断发生.其中一个焦点就是产品的安全质量.这很大程度涉及到产品的行业安全标准的博弈.因此,我国政府、相关行业以及出口企业需要高度重视这一系列的"标准门"效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世界工厂”的涵义,指出尽管中国的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确实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中国还不是“世界工厂”,成为“世界工厂”对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无疑有着巨大的诱惑力,但要警惕陷入“世界工厂陷阱”,单纯地成为“世界工厂”只会使中国企业永远停留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最低端。  相似文献   

5.
中国已经或者即将成为"世界工厂"--这是许多乐观人士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乐观估计。在这种估计之外,也有一种声音,说中国现在只是"世界车间"。言外之意,中国目前主要还是搞搞来料加工,独立生产高精尖产品的能力不强,整体竞争力不高。 中国是"世界工厂"还是"世界车间",名号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制造业肯定有自己的软肋。不找到这个软肋并加以解决,中国的制造业就无法自立于世界。在中国已经加入WTO、全球化趋势愈加显著的今天,这显得尤其紧迫。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国家纷纷发出“中国制造”威胁论的言论,声称中国已经成为实际意义上的“世界工厂”。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世界工厂”这顶“桂冠”是否正在转给中国呢?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连续多年的高速发展使得其迅速成为跨国公司云集的生产基地,于是人们纷纷讨论中国是否已成为"世界工厂"。本文分析了中国目前通往世界工厂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日本人第一个称中国为世界工厂但中国要摘取这个桂冠尚需时日。2001年,日本国际贸易和工业部发布的一份白皮书中,第一次将中国称为"世界工厂"。可能是日本的媒体希望找到鼓舞本国人民工作热情的方法,或者美国媒体继续为"中国威胁论"煽风点火,总之,许多国外媒体开始称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工厂"。  相似文献   

9.
进入WTO之后,人力资本和制造成本的独有优势、中国制造的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快,使得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的经济格局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0.
孔子论"情"     
<论语>从功用的角度出发,将文学视为政治的工具.一般认为,<论语>中的文艺思想奠定了中国文论的基调.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论语>并没有忽视文学中的情感因素,并且将"情"置于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中国在各种场合多次要求一些重要的贸易伙伴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4月14日,新西兰宣布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从而使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在发达国家中实现了"零"的突破.同日,温家宝总理在会见来访的美国副总统切尼时,正式向美国提出了"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英国的"世界工厂"是空前绝后的,表现为技术、工业组织形式、分工体系的先进性,以及武力征服的殖民性,原料产地与商品市场的全球性和以强大海军为后盾的垄断性。相对来说后来的美国、日本和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只是成为制造业的中心而已。  相似文献   

13.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选录的<荀子·劝学>篇中对"诗曰:'嗟而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而景福'"这段话中"靖"、"共"二字的释义有些不妥.在先秦典籍中,各家分别将"靖"字释为"安"、"治"、"谋"、"安谋",或作"静";对"共"字,有的释为"具",有的释为"恭",认为是通假字,也有的认为"共"与"恭"是异体字,等等,各家分歧较多.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在对两字进行考证后认为,将"靖"字释为"安也",将"共"释为通"恭"是较为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凡勃伦效应"告诉我们,品牌越著名,产品溢价越高.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自主品牌建设方面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因此,加强对这一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切实改变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弱势地位,提高企业竞争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生产正突飞猛进,勃兴的中国俨然一个“世界工厂”,各种影响工厂安全生产事故的隐患也随之而来。近一段时间,国内连续发生多起工厂车间安  相似文献   

16.
黄海 《华东科技》2007,(2):42-44
众所周知,让大多数企业决策者魂牵梦绕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另一个就是建立自己的品牌以求持续发展.中国消耗了大量的土地与人工,终于让自己成为世界工厂,与此"成就"相对应的却是,中国大部分制造企业的利润非常低.显然,国内企业要想根本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就必需创建属于自己的品牌.而要想真正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产品创新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世界制造中心的变迁、特点及趋势对我国制造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全球制造业变迁在说明世界制造业变迁之前,有必要弄清几个概念,即:"世界工厂"制造中心"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恒的看法是:这三个概念是世界制造业在三个发展层次不同的历史阶段上,空间布局形态不同的功能区,它们的结构和功能都不可同日而语,绝非目前国内外媒体所认为的那样只是空间上的简单国别替代。世界制造业的变迁是在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形成的。到目前为止,世界制造中心已经历过三次迁移,目前世界工厂正在向中国转移。综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史,世界上只有四个国家可以真正称为"世界工厂"或"世界制造中心",即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  相似文献   

18.
失火的庙宇--"大陆金庸小说论争"猜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背景、过程、内容、结果四个方面对 20世纪 90年代关于金庸小说的两次论争进行具体的分析,认为由于社会多元化格局,中国大陆文化精英的话语由原来的"大一统"状态逐渐转向多声部"复调"形态,并且逐渐疏离大众关注中心.文化精英丧失了话语权威,产生了精神危机、生存危机等多重危机.同时,金庸小说经过 10余年的传播,在大陆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大陆文化精英借助金庸小说这一大众关注焦点,以论争的姿态迎合大众发表言说,从而抓住大众注意中心,使自己重返话语世界的中心.因此这两次论争实际上是当时中国大陆文化精英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努力重返话语世界中心的产物,而他们的这种努力恰好说明了当时中国大陆文化精英的沦陷以及由此所造成的文化批评的颓废与堕落.  相似文献   

19.
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盛,在国际上地位的逐渐提高,世界上对中国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同周围国家交往的密切以及经济合作的增强,许多别有用心的人或对中国发展比较敏感的人立即又炒作起了"新朝贡体系"论来,认为中国要在东亚恢复到"中原王朝"的地位.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中国威胁论",即都对中国崛起感到担忧.但是实事是中国不会也没有可能去复兴朝贡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城乡书写中,"苦难"并非"乡下人进城"唯一的叙事姿态."十七年"时期的进城乡下人,以改造者的身份骄傲地栖居于城市,但随着新时期之后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演,城市继现代左翼文学之后再次成为进城乡下人悲剧的衍生地.工人地位的失落、市民身份的缺失以及物质条件的贫乏,都是当代城市异乡者"苦难"寓言生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