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3 毫秒
1.
城固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盛产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红薯等农作物。各种作物年产量约22万吨,秸秆约40万吨。大量的秸秆没有被利用而是一把火就地烧掉,对秸秆禁烧带来一定难度,特别是新机场和高铁的建成投用,秸秆焚烧的管控尤为重要。本文就秸秆焚烧提一些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再利用问题,在统计数据与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利用草谷比系数、可收集利用系数、养分含量对张掖市秸秆产量及养分进行了估算,2008-2012年秸秆的估算产量为582.06万吨,含氮3.11万吨,磷1.87万吨,钾4.98万吨,分析了张掖市秸秆的利用现状.为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以张掖市2012年129.99万吨秸秆资源为基础,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设计构建了包括肥料、饲料、食用菌、沼气、生活燃料、工业产品等6个链条在内的秸秆资源静脉产业链,可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多产生8.87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为张掖市及其他地区提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及清洁生产的有效范式.  相似文献   

3.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主要衣作物秸秆产量达64亿吨以上,其中直接还田30%,过腹还田22%,剩余约3亿吨左右可作为能源加以开发与利用,折合标准煤1.5亿吨。衣作物秸秆能源转化的主要方式有直接燃烧(包括通过省柴灶、节能炕、节煤炉燃烧及直燃发电)、固化燃料(固体成型为颗粒、块状和棒状燃料)、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业内人士预测,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和ABS树脂到2005年总需求量约为2445万吨,2001年至2005年间增长速度为6.1%,而到2005年秸秆合成树脂生产能力将为1448万吨.……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的农作物秸秆产量约6~9亿吨,多年来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加以利用。过去,多数秸秆处理往往是就地焚烧,造成了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影响交通、损伤地力和危害土壤生态环境等不良后果。全面禁烧政策出台之后,将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业内共识。蚌埠中霖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从成立之日起,就把秸秆绿色循环利用作为主攻方向,专注于"秸秆微生物降解关键技术的突破及产业化推广",以实现秸秆多层  相似文献   

6.
对河南省的秸秆生物质直燃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进行了优化研究。根据谷草比确定了河南省各地市的麦秆、玉米秆的年可能源化量。参照当地燃煤电厂煤价,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确定了秸秆的可接受价格。根据秸秆的可接受到厂价格、种植密度与可能源化量等,得到了秸秆的有效收集距离以及河南省各地市的最佳装机容量。在维持秸秆发电与燃煤发电利润相同的前提下,现行生物质发电补贴政策可使秸秆的有效收集距离显著增加、机组装机容量显著增大。与燃煤发电相比,秸秆发电的CO_2排放量约为0.1224kg(CO_2)/(k W·h),相当于燃煤电站的11.97%。  相似文献   

7.
1990-1992年项目实施期间累计示范推广玉米秸秆、甜菜叶、甜菜渣青贮113 108吨,氨化麦草7612吨,各种牛用的混俣清料9077吨,利用非蛋白氮-尿素237吨,调制豆科青干草68.4万吨,推广高产牧草1万公顷,并进行了高产牧草引种,青贮氨化饲料和非蛋白氮饲喂效果观察等六项试验研究;进行秸 资源,豆科青干草利用状况,青贮玉米秸秆养奶牛效果和饲草、饲料利用技术等7项调查研究计开发5837头纯种  相似文献   

8.
《安徽科技》2008,(12):30-30
本刊讯 农作物秸秆生物转化为乙醇的关键技术和产业化“瓶颈”,在于纤维素酶的制备技术及其制备成本的高低。近日,安徽丰原集团公司依托“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作物秸秆生物转化制备燃料乙醇”课题.采用廉价培养基并通过酶制剂菌株诱变、驯化与筛选,优化工艺条件等各种手段,成功攻克并研制出低成本、高活力纤维索酶制备技术,目前已建成500吨/年纤维素酶(千)生产装置,制备的纤维素酶平均活力达到190FPIU/克干曲(国际单位),可使秸秆生产吨乙醇的酶成本控制在1000元以内,玉米芯生产吨柠檬酸的酶成本控制在600元左右,综合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同时可完全满足秸秆乙醇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秸秆发电受到普遍重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包括秸秆在内的生物质能资源十分丰富,每年仅农作物产生的秸秆量就达7亿吨,预计到2010年会增至8亿吨,相当于3.5亿吨至4亿吨标准煤。  相似文献   

10.
科技信息     
平度普及秸秆气化技术山东平度市出台扶持政策,普及推广应用秸秆气化技术,使广大农民不再受烟熏火燎之苦。秸秆气化是将农作物秸秆转化成气体燃料,通过管道供应给农户,满足农村做饭、取暖、洗澡等生活需求。近年来,平度市农作物剩余秸秆不断增加,去年全市小麦秸秆86万吨、玉米秸秆88万吨,还有大豆等其他农作物秸秆。为解决秸秆利用问题,平度市将秸秆气化技术列为今年农业开发重点项目,在赛兰镇南张家丘村进行试点,并点火通气成功。农民全部用上了卫生、方便、安全、便宜的秸秆气,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农民“抱着柴火上小楼”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养殖业是以耗粮型的猪、禽为主,这既不符合我国人多耕地少,粮食还不充裕的国情,也木符合人们食的营养要求。因此,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牲畜已成为改善我国畜牧业结构的一个方向。发展草食牲畜,是解决人畜争粮的根本途径。据测算:每头体重90kg的出栏肉猪耗粮约150kg,如以每年出栏肉猪100万头计算,将耗粮15万吨。如果发展牛羊,特别是利用秸秆氨化青贮饲料养牛羊,既能大幅度增加其饲养量,又可节约大量粮食。据科学实验表明,每5.6kg青贮玉米相当于Ikg玉米,每4吨氨化秸杆可代替1吨精饲料。据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生物质能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甘肃发展生物质能的资源条件和环境利用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统计资料和数据,定量估算了甘肃省生物质能源资源潜力。估算得出甘肃每年可利用生物质能总量为2889.20万吨,折标准能源666.32万吨标准煤,其中秸秆约占2/3。在摸清资源家底的基础上,本论述肯定了甘肃生物质能开发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因地制宜,适度开发的战略。  相似文献   

13.
连年来,碎稻草等农作物秸秆焚烧引起市民烦恼,更引起省市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一项筹划秸秆变电的大项目——一拟在肥东撮镇投资新建一座秸秆热电厂,总投资约35000万元的工程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申报。  相似文献   

14.
<正>秸秆包括粮食作物秸秆和经济作物秸秆,其中麦秸、稻秸和玉米秸秆约占总量的70%。我国秸秆年产量约为7亿t,居世界前列。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文件,立项并实施了一批秸秆还田、秸秆发电、固化成型燃料、秸秆沼气集中供气以及秸秆制板等项目。但由于种种原因,秸秆综合利用效果并不如人意,唤起了国人对建立秸秆高效综合利用体系的关注和重视。秸秆综合利用现状我国目前农作物秸秆利用的特点是:企业规模小、秸秆耗量少、资源分布广、产品品种少、授权专利多、转化推广少。国家逐年增加秸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经济的发展带来能源需求的不断攀升,能源消费与供给的矛盾逐步显现。同时,我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然而却存在露天焚烧等利用情况落后、污染大的问题。据悉,我国每年可产生农作物秸秆7亿多吨,折合约4亿吨标准煤~([1])。因此,开发利用生物质能解决能源短缺,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热磨处理不仅改变了秸秆原料的形态,而且改变了秸秆原料的化学组成、酸碱性与表面特性,有利于改善脲醛树脂对秸秆的胶合性能。笔对比分析了热磨前后稻草与麦秸原料的pH、缓冲容量以及表面自由基浓度。结果表明:稻草与麦秸秸秆原料呈弱碱性,缓冲容量远高于普通木材;热磨处理获得的稻草与麦秸秆纤维呈弱酸性,其缓冲容量比稻草与麦秸秸秆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不过仍高于一般材料;稻草与麦秸秸秆的表面自由基浓度只有普通木材原料的1/10;热磨处理所得秸秆纤维的表面自由基浓度比处理前增加了约4-7倍,效果非常显。  相似文献   

17.
玉米芯生产单细胞蛋白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纤维素原料是全球产量极大而又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糖类资源,据估计全球年产超过1000亿吨,占地球生物量的80%.我国各种秸秆年总积量为7亿多吨,是未来化工和生物技术产业的物质基础.其中我国玉米芯量估计每年有1000万吨[1],由于直接利用半纤维素和木糖...  相似文献   

18.
科技界声音     
现在,生物质能源在中国的发展较为缓慢,但这只是暂时的。因传统概念将生物质能源归属于能源工业,忽略原料生产和收集的特点及复杂性。这种落后的观念最可怕。事实上,如果将每年可用于能源的4亿吨作物秸秆用起来,发电量可相当于2个三峡电站。——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石元春《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03-24]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大田土壤入渗试验,讨论了玉米秸秆覆盖对土壤冻融特点厦入渗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地块的初始冻结时间的滞后裸地45d,最大冻结深度滞后裸地约14d;秸秆覆盖后,土壤的入渗能力先增大,而后随着冻层的形成和发展,入渗能力逐渐减弱,冻融期土壤入渗能力(H90)随冻融历时的变化过程很好地符合三次多项式关系,秸秆覆盖地的最小H90为23.5mm,比裸地高27.0%,最小入渗能力的出现时间滞后稞地约18d。研究结果可为季节性冻融区冬春灌溉合理技术参数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一、广东能源消费现状 ◆能源资源储量:远低于全国均值。广东省能源资源贫乏,煤炭、石油、水能及油页岩等一次能源资源储量约25.7亿吨标准煤,人均资源占有量仅33吨,约为全国平均值的1/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