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中国和西方在文化基因与思维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出发,认为中国古代不但有技术,而且也有科学,阐述了中国古代科学有着自己的特点,是不同于西方的独特科学体系;它的发展与西方科学的发展有明显的对应和互补关系,在总的发展路线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平行性,在当代科学的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吴文俊先生是当代中国卓越的科学家,他不仅在数学上做出重大贡献,而且在数学史研究中享有盛誉.他立足中国古代数学经典,独创"古证复原"科学方法,开拓数学机械化道路,认为数学在东西方发展中各成体系,形成"双主流"的科学史观.这是一种反辉格史观,渊源于吴先生中西文化的熏陶和修养、科学创新精神和对数学本质的深刻认识,产生于吴先生在充分挖掘、阐释、论证中国古代数学的基础之上,彰显了中国古代数学乃至科学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价值,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尊,代表了中国数学史乃至中国科学史研究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3.
张汝京 《华东科技》2008,(10):56-57
中国古代创新的理论缺失 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远远领先于西方,中国有影响人类历史的四大发明,中国在四大科学:数学、农学、医学、天文学方面,在建筑、纺织以及陶瓷技术上也遥遥领先于西方,但是为何近代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首先是由于中国传统科学的弱点,中国传统科学零散,没有理论化和系统化的经验知识,缺乏形式逻辑体系和系统试验,从直觉上认识自然,知其然不知起所以然.  相似文献   

4.
科教与科举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作为中华民族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辉煌的历史。如果说古希腊创造的科学文化达到了奴隶社会的峰巅,那么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宋元时期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高峰,在许多领域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然而,近代科学却崛起于西方而不是  相似文献   

5.
古代中国是陶瓷大国,在陶瓷大国阴影下生存的中国古代玻璃一直难有陶瓷的发展壮大.从技术生态位理论及生物学上的"顶芽优势理论"来阐释这种现象,指出陶瓷的发达已经基本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使中国人从来就惯于依赖陶瓷制品.这种状况使玻璃生产缺乏动力推动.中国的玻璃仍只能侧向发展、处于从属地位、并没有介入到中国百姓的厨房尤其是炼丹家的炼丹实验中去.这使中国古代文化人尤其是炼丹家们失去了许多利用玻璃的透明性直接观测物质反应、变化的机会,进而错过了若干发现,削弱了中国古代化学的成就.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古代化学向近代的进化.同样在天文观测和生物观察上由于玻璃仪器发明的欠缺也不能做出相应的重大发现.科学革命更不可能在中国发生.本文从仪器工具等物质文化的角度认为相伴几千年、我们深以为傲的不透明陶瓷使中国人困顿于对自然的神秘想象,而西方人却借着玻璃的敞亮穿越了科学革命,开创出近代文明的辉煌.其本质原因还有待从心理、思维等层面对陶瓷、玻璃与东西方科学文化关系之机理路径作理论开拓和实验探究.  相似文献   

6.
有学者提出,中国古代没有科学.其理由是,中国古代没有数学、没有逻辑,将逻辑与数学应用于科学研究几乎是空白.读一读<天潢真人朱载堉这本书,读者也许会树立另外一种观念,即中国古代有科学.  相似文献   

7.
中西方学者对悲剧都有深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谐中庸,反悲剧意识根深蒂固。中国古代悲剧是在悲剧意识与反悲剧意识的夹缝中艰难成长起来的。"先否后喜"的悲剧结构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审美崇尚,应予以尊重。  相似文献   

8.
实用科学作为我国古代自然科学的主要形态,曾经长期持久而稳步地发展,这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实用科学的成果无疑是十分珍贵的科学遗产,其中有一些至今仍未被理论充分地开发。而作为科学形态来说,实用科学则是落后的。为了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必须批判地继承实用科学的历史传统,提倡悠久的工匠传统和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做出贡献的学者传统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李辉 《创新科技》2008,(5):48-50
"科学文化茶座"栏目从本期开始,将连续三期,刊登文章述评明末清初时期的中国天文学。在中国科学史乃至更宽泛的中国历史学科中,一直存在着一个令人困惑的"李约瑟难题"。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像西方一样产生近代科学?天文学作为中国古代颇具规模的四大学科(天、算、农、医)之一,而明末清初又是中西交通的关键时期,所以通过对这一段时间中国天文学的述评,我们期望可以大致说明当时中国科学发展的脉络和线索,也期望能从大尺度的范围内阐述一门学科的"创新"所要应对的"自主"、"外部冲击"以及社会政治因素等方方面面。这三篇文章分别是:"明末的中国天文学"、"耶稣会士来了"以及"中国天文学全盘西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朱清时院士认为,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一些精粹内容将要复兴,这是大势所趋.因为科学发展到今天,作为对"还原论"方法的补充,还需要从整体上研究复杂性事物的方法.而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又在这一方面做得最成功,积累最多的经验.中国传统科学文化最精粹的内容之一,就是从整体上研究世界、研究人类、研究事物的.离开中国传统科学文化,你要想从整体上去研究复杂性事物是非常之难的.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前一直都没有掌握这种方法,而中国早就掌握了,到现在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经验.西方文化要从头去创立这种方法很难,不是说几十年、几百年就能突破的.对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只要总结得好,去芜存精,把确实迷信、愚昧的东西去掉,保留它的精髓,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再加上学习西方文化,中国的科学文化一定会复兴.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数学、生物学等传统科学先后被近代科学取代而成为历史,唯有中医一枝独秀,非但没有被西医淘汰,而且至今还保持着一定的生命力。然而许多西方科学家却并不承认中医是科学,否认了中医应有的地位。本文作者旨在通过对科学含义的阐释来说明中医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燕肃与达.芬奇两位东西方科学、艺术家研究成果的比较,分析东西方科学家思想性的差异。方法历史考察与比较分析。结果燕肃是科学家、画家、诗人,这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画家的基本素质,而达.芬奇试图把一切于科学有益的东西都纳入绘画,这说明当时欧洲的艺术与科学结合得更为紧密。达.芬奇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燕肃主要研究了天文和机械问题,体现了东西方科学家关注问题的差异性。结论燕肃更像是一位技术家,而达.芬奇则更像是一位哲学家,他们这种不同,反映了东西方古代科学家思想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当代西方著名的科学史家席文及其他学者对中国古代医学史的研究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人类学研究方法对中国古代医学史研究方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西方学者对悲剧都有深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谐中庸,反悲剧意识根深蒂固.中国古代悲剧是在悲剧意识与反悲剧意识的夹缝中艰难成长起来的."先否后喜"的悲剧结构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审美崇尚,应予以尊重.  相似文献   

15.
中国曾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就有不少影响深远的科学著作,有灿如群星的科学家,有令现代人叹为观止的工艺精品,更有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活动中心转移到了欧洲,而不是在中国.本文就试图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方面探讨分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当代西方著名的科学史家席文厦其他学者对中国古代医学史的研究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人类学研究方法对中国古代医学史研究方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师昌绪是中国著名材料学家,也是战略科学家,他不仅在科学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是胸怀祖国、有担当、有责任的科学家。我仅就碳纤维方面谈谈师老的卓越贡献和他的战略思维。20世纪90年代,师老在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上就提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是永恒的不可替代的材料",在香山会议上又提出"碳纤维是战略性材料"。正因他对碳纤维有如此的认知高度,才引领了中国碳纤维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没有师老就没有中国碳纤维的今天。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心底似乎一直有三大难题纠结着。一是"李约瑟之谜",英国学者李约瑟1930年研究中国科技史时发问:"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二是"诺奖之痛",渴望中国的科技、文化与世界形成良性对接的国人一直被诺奖情结困扰。为什么诺贝尔奖总是中国大陆无缘?虽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是零的突破,但这种困扰依然没能减轻。三是"钱学森之问",2005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不同的文化传统,中西方古代生死观也呈现各自的内蕴.儒家和道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他们的生死现在中国颇具代表性.儒家注重人现世的生活,强调做到"三立",以求获得永生;而道家则更看重生死顺应天道,是一种自然之道生死观.而西方古代文化中的生死观主要是从终极(即死亡)的角度出发,主张"灵魂不灭"的思想.在不同生死观的影响下,中西方文学作品也呈现了不同的态势.  相似文献   

20.
一、对“李约瑟问题”的反思上个世纪 ,著名的科学家李约瑟曾经提出一个问题 :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4世纪的漫长岁月中 ,中国科学和技术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并对整个人类文明做出了许多原创性的贡献。但在近三四百年中 ,中国社会为什么没有能够孕育出近代科学和技术?是什么原因导致近代中国科学和技术落后于西方的?这就是所谓的“李约瑟问题”。围绕“李约瑟问题” ,中外学者不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科学和技术本身所存在的缺陷 ,而且更多地讨论了中国社会和文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的种种不足和局限。这些讨论对于中国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