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几十年来部首查字的改良方案很多,程养之先生于《谈谈统一部首查字法》一文仅就《新华字典》、《辞海》(1979年修订本)、《辞源》(修订本)三种部首提出统一的问题,主要是这三部书当今在国内影响很大,有代表性。如果我们把视野扩大,观察几十年来国内外各种人士提出的将近五十种的改良方案(包括只提出方案,未见成书者),我们更觉得统一的必要了。若以《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为度,我们发现改良的方案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减并部首;一类是增加部首。减并部首的如:台湾省高树藩《正中形音义综合大字典》194部、《新华字典》189部、  相似文献   

2.
试论汉字部首的历史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中始创540个汉字部首近1900年来,汉字部首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论述《说文》以来部首演化的规律,并探讨其演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对于汉字的排检法,近年来研究的人较多,除改进部首查字法的意见外,还有人提出采用笔形查字法、号码查字法等等方案和意见。可是,对于词典词目怎样排列,也许是因为词目不像汉字那么多,却很少有人提出改进意见。其实,我感到现在出版的词典,多数采用画数法排列,遇到词目较多,从几百几千条词目中按画数检索一词,缺乏科学的次序,也是不便捷的,有改进的必要,现在就来谈谈关于改进词目排检法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汉字部首、笔形输入法,它以《现代汉语词典》的部首为基本依据,以国家《汉字笔顺规范》和《汉字部一范》的“形”为基本依据,采取“部首笔形结合”,用26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不同的部首、笔形组成不同的汉字,编码混合模式进行汉字输入。编码规定单字、词语4码组成。  相似文献   

5.
国家“八五”重点图书《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简称《规范字典》)已于 1 998年面世 ,这对辞书的规范化建设将会开创一个新局面。但《规范字典》部首检索某些汉字仅查末笔 ,如“暨乓乳”三字各查末笔“一、乙”等共计 1 4个字 (见附表 )是否规范 ?引起了笔者对八部现代通用辞书 (见附表 ,简称八书》有关笔画检索的全面深入了解。八书的笔画检索 (其中有 1 998年发行并严格按国家最新规范标准修订的《新华字典》) ,查末笔外 ,还有查中间笔画、“多开门”的笔画兼部首之混合检索等设置 ,对此 ,有必要进行检讨。为了便于讨论 ,文中将统称的“部首…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质”和“量”的要求。在“量”的方面提出“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会写800-1000个”。在“质”的方面,提出“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用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要完成这样的识字任务,教师必须要依据识字教学内容适应新要求,研究新方法,探索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图书馆工作与研究》84年第4期刊载的劳法琛、程光《“高低法”在中文期刊目录中的应用》一文,介绍了我院图书馆期刊组应用“高低法”排检的情况及使用此法的一些优点,引起各方面同志的重视。该文实际上已阐明相当于我院图书馆这样规模、这样性质的单位使用此法其效果是良好的,至于大于我馆或属其他性质的图书馆使用效果如何,尚待实践来证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汉字教学法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教学效果也不太理想,这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瓶颈,如能巧妙地运用《说文解字》中的部首和它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分析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十年前,蔡勇飞先生创立的汉字排检新法《高低笔号排检法》(下称“高低法”)问世后,我们认为它“设号比较科学地概括了汉字笔形的基本特征;在汉字上取号的部位不易发生疑难和误差;编码幅度宽、检索方法简单、不必数笔画、查部首、辨笔顺,略作更改,可望适用于电子计算机的检索,是徒手检索与机电检索可以衔接的一种形式”因此开始在我院图书馆推广。经过多年实践后,我们进一步看到了它的科学意义。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们把它放在和传统的几种检字法的同一平面上,就不难识别它的可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国家"八五"重点图书<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简称<规范字典>)已于1998年面世,这对辞书的规范化建设将会开创一个新局面.但<规范字典>部首检索某些汉字仅查末笔,如"暨乓乳"三字各查末笔"一、乙"等共计14个字(见附表)是否规范?引起了笔者对八部现代通用辞书(见附表,简称八书>有关笔画检索的全面深入了解.八书的笔画检索(其中有1998年发行并严格按国家最新规范标准修订的<新华字典>),查末笔外,还有查中间笔画、"多开门"的笔画兼部首之混合检索等设置,对此,有必要进行检讨.为了便于讨论,文中将统称的"部首检索"分为二种:甲,有严格意义部首的汉字检索称"部首检索";乙,无严格意义部首,只采用单笔笔画检索汉字的称"笔画检索"或"单笔检索",偶用统称的"部首检索".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是我国现行汉字规范标准,通过将日本计算机用字的国家标准(JISX0208—1990情报交换用汉字符号系》的6355个汉字与我国现行规范汉字进行全面系统的字形比较,并且给予详细分类。希望分类结果能为中日两国人民相互间的语言学习和教学提供帮助,为中日双方的汉字规范和汉字文化圈国家的汉字“书同文”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共分540个部首,其中酉部收字75个,多与"酒"有关系,都体现了古代的酒文化。文章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说文解字》酉部部首字"酉"与"酒"的关系;二,从《说文》中酉部与"酿酒"有关的若干汉字看古代酒的酿造文化。  相似文献   

13.
许慎的《说文解字》(下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用六书理论,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典,是我国文字学方面第一部系统的著作。《说文》共分十四篇(加上序即为十五篇),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个,有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个,许慎的解说,计十三万三千四百四十一字,全书分为五百四十部首,使纷纭复杂的汉字,初步有了门类可归,这是许慎的一个创造性的贡献。用小篆作字头,  相似文献   

14.
清代文字学家蒋和所著《说文字原表》,首次以表谱形式探求《说文》部首间孳乳繁衍关系,在字原学以及文字学中有着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其采用的一些分析方法与汉字构形学也有相通之处。本文在全面研读分析《字原表》的基础上对其编排体例、层次划分等进行归纳提炼,总结说明其编排原则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的识别方案是在我们对304个汉字识别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就形体结构而言,汉字可由字块、边旁、部首等组合而成,因此我们按字块、边旁和部首进行识别时的第一级预分类,以解决汉字数量庞大这一突出的矛盾。然后按笔划密度进行第二级预分类,并根据轮廓投影幅值谱进行识别。此种方法用于识别大量印刷体汉字是比较合适的,信息量可大大压缩,识别速度可显著提高。本文叙述了有关2000余汉字在 Wang—2200系列 MVP 型计算机上模拟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三月下旬,我在浙江师范学院文字改革研究会上讲了一个专题——《汉字与“检索时代”》。我提出“检索时代”的名称是为了能更深刻地揭示国内外学者提出的“计算机时代”、“信息时代”、“情报时代”的实质,能更全面地反映计算机、信息、情报等方面研究的核心及其高度发展。因为计算机、信息、情报等发展的核心是序列排检。随着序列排检方法的改革,计算机、信息、情报等的发展方式也将改变;随着序列排检方法的科学便易,计算机、信息、情报等的发展也就更能深入到生产、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军事、  相似文献   

17.
我院外语系肖长杰老师,因心脏病突发,于9月24日不幸去世。肖长杰老师是原万县师专副教授,外语系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于1944年参加革命,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英语系。他一生忧国忧民,追求真理,刻苦好学,勤俭朴实,诲人不倦。他在作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探索汉字二十多年,设计出“汉字标音,及早读写”方案,对儿童作了启蒙教学实验,获1994年四川省教学改革二等奖。后又钻研、发明了《部首──三分──两类──音形通用码》汉字输入系统。此外,在病重期间还在对第三项科研项目进行思考,准备搞出一个外国人学汉语的简便方案,为国家为民族的教育事业工作到最后一分钟。本刊特刊出肖长杰先生生前文章《“汉字标音,及早读写”的设计与实验》一文,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18.
杭州师范学院蔡勇飞同志发明创造的“高低法”(包括高低笔号查字法、高低机电排检法),在徙手检索汉字和电子计算机、电报等汉字编码方面开辟了一条新路子,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延边大学》、《杭州大学》、《杭州师范学院》等学报发表有关“方案”及其研制情况后,在图书馆、中小学界等影响逐步扩大。杭州师范学院图书馆等并协助蔡勇飞同志将高低法应用于图书目录检索实验,编制成《〈四部备要〉〈万有文库〉〈丛书集成〉高低法目录通检》一书。许多中小学教师也都反映希望采用此法编纂有关书籍和资料。  相似文献   

19.
读《语文建设》1993年第5期发表的林廉同志的《汉字分词连写质疑———与仉玉烛同志商榷》(下简作《质疑》)一文,颇受教益,同时也引发了笔者对汉字分词连写问题的进一步思考,不揣浅陋,略陈如次,以就正于林廉同志和大方之家。汉字的分词连写是汉语书面表达方式的一项变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其根本出发点在于改变汉语有声语言与书面语言之间的不适应、不协调状况。汉字是用来记写汉语的,汉语是由词构成的,而汉字由于不实行分词连写,词与词之间没有界限,既没有空格隔开,也没有其他区分标志,这就导致了书面汉语中“没有…  相似文献   

20.
《辞书研究》1988年第5期刊载了涂建国《近年来汉字排检法研究综述》(简称《综述》)一文,读后颇有启发。我觉得排检法之研究至今是应该作“综述”的时候了。《辞书研究》发表此文引起讨论是非常适时的。《综述》一文对近年来出现的若干排检法作简明的介绍,并对其中一些排检法作评述,有些评述也很中肯,这是值得重视的。但我觉得《综述》尚未能站在时代的要求上讨论问题,尚未看清楚排检法发展的总趋势和总方向,因此在评述中难免有片面之处。本文为节约篇幅,不打算讨论众多的具体排检法的问题,只想着重讨论两个主要问题。我想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其它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