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评价黑体辐射源精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Ⅰ)周玮,谢植,高魁明在维思定律的基础上建立了评价标准黑体辐射源和在线黑体空腔传感器精度的两个新的公式·为了经证两个公式的准确性,实际测量了标准黑体辐射源和在线黑体空腔传感器的腔体温度分布.用所建立的公式和以往间接...  相似文献   

2.
在维恩定律的基础上建立了评价标准黑体辐射源和在线黑体空腕传感器精度的两个新的公式。为验证两个公式的准确性,实际测量了标准黑体辐射源和在线黑体空腔传感器的腔体温度分布。用所建立的公式和以往间接法在同一条件下计算了上述各腔体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根据基尔霍夫理想黑体“腔体密闭性”和“腔体等温性”两项原则,提出由腔体密闭和等温程度所决定的黑体空腔精度两个分量的新概念,并给出这两个分量的理论公式。首次发现由黑体空腔不等温性所决定的分量在短波侧占黑体空腔总精度的80% ̄90%。由此为研制各类黑体辐射源和在线黑体传感器提高它们的精度指出了方向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根据基尔霍夫理想黑体“腔体密闭性”和“腔体等温性”两项原则,提出由腔体密闭和等温程度所决定的黑体空腔精度两个分量的新概念,并给出这两个分量的理论公式.首次发现由黑体空腔不等温性所决定的分量在短波侧占黑体空腔总精度的80%~90%.由此为研制各类黑体辐射源和在线黑体传感器提高它们的精度指出了方向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报道用SiC作为发热体的圆筒形黑体空腔黑体炉的研制及其黑体空腔精度的评价,其工作温度范围是700-1450℃,在国内填补了1150-1450℃温域的空缺。此温体炉的重要特点是黑体空腔浊国度分布非常均匀,在距腔底150mm范围内温度分布的最大温差仅为2-4℃,应用笔者所研究的黑体空腔精度理论模型,首次为所研制的黑体空腔划分了精度等级,精度等级为0.01-0.05级轨现提高腔体温度分布的均匀性是提高人  相似文献   

6.
中间包钢水连续测温的新方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基于在线黑体空腔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钢水连续测温方法·针对在线黑体空腔不满足基尔霍夫理想黑体物理模型,具有"非密闭"和"不等温"的辐射特性,建立了在线黑体空腔有效发射率、积分发射率的计算模型,并应用于中间包钢水连续测温系统中·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性能价格比,测量误差≤±3℃,测温管寿命可达20~40h,测温成本与现行的快速热电偶实际消耗相当或略低,同时低于铂铑热电偶连续测温,是取代现行钢水间断式测温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被检辐射温度计和标准辐射温度计只因两者工作波长而产生的亮度温度差(精度)的理论公式。此公式内涵表明了由于黑体空腔总精度的不等温分量几乎与波长无关,所以大幅度地降低了上述亮度温度差的差值,即与标准接触式温度计相比大大提高了红外辐射温度计的标定精度,本文还列举了几种典型黑体空腔温度分布的例子,给出了标准与被检温度计因工作波长不同而产生的亮度温度差的志向。  相似文献   

8.
黑体空腔发射率计算的蒙特卡罗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均匀镜-漫反射假设的基础上,给出了利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黑体空腔有效发射率的数学模型。该模型首先使用光束跟踪方法求得等温空腔有效发射率,然后逆向跟踪各反射光束,考虑了空腔不等温性和环境辐射对空腔有效发射率的修正。利用该模型对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低温黑体实际空腔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镜反射成分的影响取决于空腔形状和壁材表面光学性质;环境辐射总是增加空腔的有效发射率,腔口附近壁温分布对空腔法向有效发射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待发表文章摘要预报钢水连续测温智能检测仪表开发研制钱洪俊沙骏介绍钢水连续测温智能检测仪表的工作原理及其所特有的热电偶冷端高温自动补偿技术,它是采用多级补偿措施和智能化手段,有效地解决了高温范围的补偿从而提高了测温精度.在线黑体辐射源的建立及其精度评价...  相似文献   

10.
针对黑体空腔发射率的求解,采用Monte-Carlo法建立了相应的概率模型,设计了快速、均匀的随机数产生程序,进行舍、选抽样,实现了计算机上的Monte-Carlo模拟,解决了较复杂情况下黑体空腔发射率用常规数学方法求解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黑体定向辐射技术节能的机理问题,以实验室规模具有中间辐射体的室状加热炉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具有中间辐射体的物理模型,以CFD商业计算软件Fluent建立平台计算黑体定向辐射条件下的气体流动、传热、燃烧的三维耦合数学模型,并根据实验结果对数学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中间辐射体的加入改变了炉体燃烧室内的流动情况及炉墙对钢坯固体辐射的比表面积,分别从气体辐射及固体辐射角度增强了钢坯表面辐射换热强度,燃烧温度降低20K左右,钢坯加热速度提升16.7%,钢坯表面最高温度提升40K.加热效率的提升带来了更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2.
辐射定标是实现红外测温技术的基础。针对复杂环境下,大范围高温区域的测量任务,建立辐射定标数学模型。首先,采用长波红外热像仪和高温黑体炉进行定标实验,分析探测器响应灰度值与黑体辐射的关系。然后,考虑到探测器在测温过程中有可能进入饱和状态,进一步分析探测器响应灰度值与积分时间的关系。提出综合考虑黑体辐射和积分时间的定标计算方法;并给出了热像仪的理论测温范围的推导过程。最后,通过辐射定标数据的温度反演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获取可参考的理论测温范围。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满足应用需求,不仅能够快速、有效地得到定标数据,而且对实际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完成球团回转窑内温度监测,本文对温度影响最大的火焰状况进行研究。首先将彩色图像进行RGB分解成三幅灰度图像,利用灰度共生矩阵研究RGB各通道的纹理参数,如能量、熵、对比度、相关性,与通过黑体炉标定的温度建立对应关系,制成温度模型,用于实时监测球团回转窑内火焰状况,指导生产。在实际测试中,该模型最大误差为5%,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4.
激光熔池温度场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斯蒂藩-玻耳兹曼定律,提出采用电荷耦合器件(CCD)检测熔池温度场的方案,研制了一套CCD检测温度场系统.该系统主要由CCD、光学系统和数据分析软件组成.采用BF1400黑体炉对系统进行了标定,拍摄了不同功率下的CO2激光熔池,经过专用软件分析,得到了激光熔池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该项技术能够实时检测整个熔池表面温度场,属于非接触测量,对熔池温度场无干扰.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转炉内钢液含碳量动态检测的数学模型,并在50kg感应炉上进行了热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质谱仪连续分析炉气成分迅速而准确,计算出的炉气流量精度较高;利用数学模型定碳误差为0.03%,产生误差的原因是炉子容量小,喷溅等对钢水损失影响大,在大生产上,因为炉量大,其它条件也较优越,预计气相定碳精度可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波函数展开法给出了半空间中衬砌洞室群在平面SV波入射下动应力集中问题的一个级数解析解,在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下,对无穷级数进行截断数值计算,衬砌分为刚性衬砌、无衬砌、柔性衬砌三种,计算结果表明:洞室问距对动应力集中系数具有重要影响,当洞室之间距离较近时,洞室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地下洞室群的动应力集中具有显著的放大作用,动应力集中系数可能达到单个洞室的2倍以上;衬砌刚度对动应力集中问题也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刚性衬砌的动应力集中系数最大,无衬砌次之,柔性衬砌最小;随着入射波频率的增大,动应力集中系数的空间分布逐渐趋于复杂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一个典型的炉温微机控制系统。系统由8031单片机、可控硅调功器和双向可控硅的过零触发控制电路组成。控制系统的算法采用PID的增量控制算式。采用该系统,可提高炉温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8.
把可拓学中定量化描述解决矛盾问题过程的工具——关联函数——引入到电弧炉可拓专家系统中,用以解决电炉出钢前钢水成分不合格的矛盾问题.电弧炉终点目标神经网络预报模型作为可拓专家系统评价机构的基础.终点预报模型用混合遗传算法训练,达到了较高的预报精度.仿真结果表明电炉可拓专家系统可以指导技术人员进行更合理的炼钢操作.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克尔非线性黑体中一种新的光超流态.研究表明:非线性黑体中具有相反波矢和旋量的裸光子结合成对,未成对的裸光子则转换成一种新的准粒子--非极化激元;光子对系统是一个超流态,而非极化激元系统是一个正常流态.正常流态的光谱能量密度和辐射压强都比普通黑体大并且随温度单调增加.在理论上证明了克尔非线性黑体中光超流态的存在并给出了测量这种光超流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