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空天梯     
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人类发射宇宙飞船、人造卫星和空间站在太空中遨游和进行科学实验,但都是依靠火箭才能把它们送上太空轨道,这常常要耗费大量的燃料,而且每次运送的物资和人员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开发太空资源的需要。人类越来越感到在地球与空间站或人造卫星之间,应建立一条空中通道。于是近几十年来,科学家为建立“太空天梯”,提出了许许多多的奇思妙想和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2.
太空机器人     
所谓太空机器人,主要用于在太空中维修“瘫痪”的人造卫星和探测月球或行星。太空机器人所工作的微重力环境,其力的作用与地面迥然不同,因此,如何控制太空机器人,使其完全能按照人的意愿执行太空任务,是当前摆在科学家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我想上太空     
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的梦想,一些人的梦想是上太空。然而,或许很多人都会说:“我想上太空,可是我没有钱。”因为在已经上太空的一些人中,要么是千挑万选的航天员,要么是腰缠万贯的亿万富豪。  相似文献   

4.
当许多人梦想着飞向太空的时候。不少其他种类的动物和植物已经和航天员一起飞向了太空。最近,有两只飞上太空的蜘蛛成为航天明星,因为它们在太空失重的情况下也能结网。其实,在航天的历史上,升上太空的动物远比人多得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去太空旅游的时候,也能带上自己心爱的宠物一起上太空。  相似文献   

5.
李俊杰 《科学之友》2007,(8A):26-27
自人类开始太空探索以来,以美国、俄罗斯为代表的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已经进行了无数次的太空飞行和范围广泛的科学实验。然而对于人类如何在太空中繁衍后代的实验,美俄太空专家一直缄默不语。不过,从近几年国际上这方面的报道看,我们还是可以窥到人类太空性生活实验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太空飞船和火箭真可谓空中巨无霸——起飞重量 可高达450万磅,而其中的85%是燃料。由于太空飞 船不仅仅携带燃料,还携带用来燃烧的氧,所以必须 在真空状态下为太空飞船添加燃料。可想而知,这一 工作效率极低,为此NASA已经开始试验一种能在起飞过程中补充氧的发动机。据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的尤威·休待(UweHueter)声言,这种发动机能将太空飞船的起飞重量降低一半。当太空飞船装上这种发动机后就会像火箭那般起飞,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迎面而来的空气将迅速补充液态氧。一旦当太空飞船的时速达到1,500英里时,液氧会…  相似文献   

7.
人要生存不可没有食物,地球上是这样,太空中也是这样。在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员尤里·加加林飞天的时候,太空食品就提到了议事日程。那么,太空食品是些什么样的食品呢?  相似文献   

8.
生活在太空     
自从40年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第一个飞上太空后, 人类在太空生活就已不是梦想。最近美国富翁蒂托的太空旅游,更激起了众多太空爱好者对太空生活的向往。许多人都想步蒂托后尘,登上国际空间站,在舱与舱之间飘浮,俯瞰地球。 然而,在国际空间站(题图)生活并非想象的那样惬意。 自己造氧气 在空间站首先遇到的是在离地面300多公里的高空中,几乎没有空气的难题。 在地球上,空气的成分里有78%的氮,21%的氧,1%的其他气体。在空间站,宇航员要正常生活和工作,也必须有这样的空气。其中的氮气用航天飞机运来,而氧气则在空…  相似文献   

9.
如果膨胀式太空飞船的原型机在飞行测试中成功的话,那么终有一天这种膨胀式“救生艇”就可以将在太空陷入进退两难的宇航员安全地送回地球。  相似文献   

10.
动态     
韦伯太空望远镜将如期升空
  作为美国宇航局史上最复杂的项目之一,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的研发进度一直受到众多科学家的关注。近日,美国宇航局披露,韦伯太空望远镜将在2018年10月发射,正式接替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萧瑰 《知识就是力量》2012,(2):F0003-F0003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计划在2018年发射,按设计要求它将绕地球飞行约160万千米,并将观测的记录和数据发送回地球。图中是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组件正在接受低温测试。  相似文献   

12.
超级泡泡     
《大自然探索》2012,(11):4-4
在这幅最近发布、由钱德拉太空望远镜、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等合拍的集成照片上,嵌在银河系中一个卫星星系内的巨大尘埃气云里的星团“NGC1929”,以X射线波长炙热地闪耀着蓝光。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发现就意味着摧毁”的现代战争中,侦察监视对抗在作战行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显突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的发展,军事侦察监视装备有了长足的发展,侦察监视装备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家族。游荡太空的“幽灵”太空“幽灵”是指安装在航天器上用以获取侦察情况的光电遥感器和无线电接收机等侦察设备。1957年10月4日,当苏联率先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时,人类便跨入了航天时代,从此,太空便成为各国竞相开发的新领域。40多年来,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太空已与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文化和军事产生了越来越密切的关…  相似文献   

14.
太空女杰     
人们都向往太空,男性如此,女性也如此。太空并非男性独有的活动区域,两位前苏联女航天员的成就证明,女性照样能在太空正常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15.
则鸣 《世界科学》2013,(10):66-F0004
据英国《每日邮报》称,美国宇航局(NASA)年内将首次启动一项太空蔬菜生产系统(VEGGIE)计划,即年底前在国际空间站上种植可食用果蔬,在太空中尝试为宇航员即时提供新鲜的果蔬。首批栽培的将是6株莴苣,根据以往的实验,  相似文献   

16.
<正>太空育种创纪录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顺利出舱,状况良好,还带回了来自太空的“礼物”,其中包括经历了120天太空生长发育全过程的水稻、拟南芥和蔓越莓的种子。它们每一种都意义非凡:水稻是粮食作物的代表,用来验证粮食作物在太空生长周期的理论;拟南芥代表蔬菜,用来验证蔬菜在太空生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晓阳 《科学之友》2007,(7):18-19
前不久,第五位太空游客、美国亿万富翁希莫尼太空旅行归来,让我们羡慕不已。太空旅游难道真的只是亿万富翁才能完成的梦想吗?日本火箭协会会长叽崎光辉大胆预测:“在21世纪,太空旅游将成为普通人都能够享受的娱乐。”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一些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在节假日里到太空去潇洒一把。  相似文献   

18.
2009年2月10日,美国一颗商用通信卫星“铱33”号与俄罗斯一颗报废卫星“宇宙2251”号,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上空、相距地面大约790千米的太空相撞,相撞后两颗粉身碎骨的卫星产生的“残碎片云”便散布在茫茫太空中。  相似文献   

19.
在太空中被"冻成冰棍" 在一些科幻小说中,太空船毁坏破裂导致宇航员在冰冷的太空中被冻成"冰棍",一直是个颇为流行的艺术想象.然而事实上,人体在太空中被"冻成冰棍",并没有多少科学依据.虽然太空的温度相当低,但在太空中被"活活冻死",仍是宇航员最不需要担心的死法. 因为太空是缺乏气体粒子的真空状态,一旦宇航员的身体暴露在太空环境中,由于人体周围没有任何物质传导热量,也没有冷风对流,所以人体只能通过"热辐射"缓慢地散失热量.  相似文献   

20.
1994年,太阳系里的一颗彗星被木星轨道抓住后就一直绕着木星转,轨道则不断衰减。当木星引力大过彗星自己抓住自己的引力时,便把彗星拉成碎片。这些碎片有的继续绕着木星转,有的落到木星上,最大一个碎片坠落打出的疤痕。有好几个月的时间都出现在木星表面上。发生这件大事后,人类才恍然大悟:“形成星球后遗留下的小行星在太空中至4处跑,地球也在太空中跑,太空中处处枪林弹雨!’I能证明这种现象的证据非常多,例如月球表面坑疤很多,少数是早年的火山,其他绝大多数是小行星打出来的陨石坑。小行星表面上都是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