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干旱胁迫可能改变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通过对喜钙植物——云贵鹅耳枥在干旱胁迫下总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和Ca^2+对可溶性蛋白质数量和质量影响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在20%PEG-6000溶液胁追下,叶片中总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不显著,而在30%PEG-6000溶液胁追下,叶片中总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同时,总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受到Ca^2+的抑制。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干旱胁迫对沙棘叶片黄酮类化合物代谢的影响,以肋果沙棘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PEG-6000(0%,10%,20%,30%)对叶片类黄酮积累及其合成过程中相关酶PAL、C4H和4CL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强,总黄酮、槲皮素、山奈酚和杨梅素含量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PEG-6000胁迫下其含量最低,比对照分别下降了20.36%,12.84%,47.81%,63.22%;在不同浓度PEG-6000胁迫下异鼠李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有升高,10%PEG-6000胁迫下其含量最高,比对照升高了79.99%.(2)干旱胁迫显著影响肋果沙棘试管苗叶片PAL、C4H和4CL的活性(P0.05).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PAL活性显著升高;C4H和4CL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20%PEG-6000胁迫下达到最高.(3)杨梅素、槲皮素、山奈酚及总黄酮含量均与PAL、C4H和4CL活性负相关.尽管干旱胁迫促进了相关酶的活性,但肋果沙棘试管苗叶片中总黄酮含量并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3.
干旱胁迫过程中外源钙对华南忍冬光合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添加不同浓度外源Ca2+和人工控制水分模拟干旱来研究外源Ca2+对华南忍冬在干旱胁迫处理下的化学调控机制,并探讨外源Ca2+对干旱胁迫处理下华南忍冬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日光合速率的影响,以期望为岩溶干旱农业的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华南忍冬的正常生理代谢明显受到抑制;当施入钙离子后,华南忍冬遭受的胁迫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从而有效防护干旱胁迫所致的氧化损伤,维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CAT活性,进而维持植物较正常的生理活动何细胞膜结构.  相似文献   

4.
干旱胁迫下外源钙对麻疯树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0.01,0.05,0.1 mol/L CaCl2溶液浸泡麻疯树种子及以0.01 mol/L Ca(NO3)2喷施麻疯树幼苗叶片.测定了不同条件和处理时间下种子萌发率、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考察麻疯树在干旱胁迫下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aCl2溶液浸种提高了干旱条件下叶片相对含水量和Pro含量,降低了叶片的MDA含量;低浓度CaCl2溶液浸种(≤0.05 mol/L)能促进麻疯树种子的萌发势和萌发率,其中以0.01 mol/LCaCl2溶液浸种效果最好.叶片喷施Ca(NO3)2显著提高了PEG胁迫下麻疯树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和Pro含量,降低了MDA含量.因此,外源钙能提高麻疯树幼苗的抗旱性,增强干旱胁迫下的渗透调节作用,保护细胞质膜的结构,调节干旱胁迫导致的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5.
以狗牙根品种普通不脱壳、萨旺那和佳宝为实验材料,以PEG6000和NaOH模拟干旱和碱胁迫,测定了3种狗牙根品种叶片的H2O2的摩尔分数、电解质渗透率、丙二醛(MDA)的质量分数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的质量分数、游离脯氨酸的质量分数等逆境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受到干旱和碱双重胁迫时,细胞活性氧增加,对细胞膜造成损伤,激活保护酶系统、产生渗透调节物质.3个品种叶片的H2O2的摩尔分数总体随着时间推移上升;电解质渗透率都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OD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而MDA则与SOD变化趋势相反;3个品种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前期变化不大,4d后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6.
用蒸馏水培养商麦5226,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的NaCl溶液和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分别模拟盐分胁迫和干旱胁迫,通过测定分析商麦5226幼苗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等光合指标的变化规律,为小麦的生理生化和抗性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盐旱交叉胁迫程度的加重,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细胞间隙CO_2浓度呈现出逐渐上升趋势.在盐旱交叉胁迫下,小麦幼苗表现出交叉适应性,其中BT1处理条件即1%NaCl和10%PEG-6000浓度是商麦5226盐旱胁迫逆境条件下生长的最适浓度.  相似文献   

7.
用PEG-6000(聚乙二醇6000)进行渗透胁迫模拟干旱处理,研究了Ca^2 对渗透胁迫下白花苜蓿叶片活性氧伤害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Ca^2 能增强渗透胁迫下白花苜蓿叶片的保水能力,提高叶片中Pro的含量.缓解叶绿素的降解速度;渗透胁迫下,Ca^2 能保持白花苜蓿叶片细胞膜透性的稳定.减少O^-2和MDA的积累;维持较强的SOD活性和较高的AsA含量.提高渗透胁迫下白花苜蓿叶片清除活性氧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麻疯树幼苗耐旱的保护性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胁迫,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麻疯树幼苗叶组织中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60 h胁迫中,麻疯树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明显下降;处理36 h内,丙二醛(MDA)含量略有增加,但增幅不大,叶绿素含量增加;处理36 h后,MDA含量大幅增加,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抗坏血酸(ASA)含量...  相似文献   

9.
以登海605(DH)和伟科702(WK)2个抗旱性不同的玉米品种为材料,分别在萌芽期采用精确称重控水,在苗期采用20%PEG-600溶液模拟田间土壤干旱胁迫的方法,对2个玉米品种萌芽期的生长量特征参数,苗期叶片光合作用特征参数、叶绿素荧光及多项生理指标进行测定,比较研究干旱胁迫对这2个玉米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2个玉米品种在萌芽期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种子萌发抗旱指数、株高、胚根长、贮藏物质转运率、地上和地下部分干重(与对照相比)均下降,且DH各指标降低的幅度均低于WK下降的幅度;干旱胁迫使2个玉米品种苗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降低,且DH的Pn,Tr和Gs下降幅度均低于WK,但对2个品种玉米叶片的荧光参数几乎没影响;干旱处理使2个玉米品种叶片的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和质膜透性均升高,且DH叶片中H_2O_2,MDA含量和质膜透性升高幅度均小于WK,同时,干旱处理使2个玉米品种叶片的抗氧化酶CAT和POD活性、脯氨酸、还原型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升高,DH叶片中这些指标升高幅度均较大。综上分析得出,干旱胁迫主要抑制2个玉米品种叶片的光合作用和碳水代谢速率,进而抑制其生长,二者均通过提高保护酶SOD,POD, CAT和APX活性,增加渗透调节物质等策略来缓解干旱胁迫造成的伤害。DH多项参数比WK受干旱影响小,较耐旱,研究结果为农业生产选育抗旱玉米品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模拟干旱胁迫对高山杜鹃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浓度(5%~25%)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高山杜鹃幼苗,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高山杜鹃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高山杜鹃幼苗叶片光合和荧光参数的影响与其抗旱性密切相关,其中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的相关系数较大(r=0.988 1,n=5)。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重,在高山杜鹃叶片各种光合色素含量均比对照有不同程度增加的同时,叶片的Pn、Gs、蒸腾速率(Tr)、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Fv′/Fm′)以及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下降,这表明在高浓度的PEG-6000干旱胁迫下叶绿体片层中捕光Chla/b-Pro复合体已经受到损伤,光合机构受到严重破坏,明显抵消了叶片总叶绿素浓缩的综合作用。综合多个指标,分析得出:在干旱胁迫下高山杜鹃叶片净光合速率的降低主要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以铁皮石斛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铁皮石斛愈伤组织,检测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POD和APX活性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EG胁迫下,铁皮石斛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均高于对照;各浓度PEG胁迫1d后,SOD活性均高于对照,当PEG浓度为30%时,胁迫2d、3d后却低于对照;POD活性随着PEG浓度的增强先上升后下降,在25%PEG胁迫下达到峰值;当PEG浓度为30%时,APX活性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当PEG浓度低于30%时,APX活性呈上升趋势。铁皮石斛愈伤组织可通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加和保护酶的变化来适应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12.
干旱胁迫对胡麻游离脯氨酸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PEG-6000高渗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干旱胁迫对胡麻累积游离脯氨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内,干旱胁迫强度越大累积游离脯氨酸量越多;在胁迫强度相同条件下的一定范围内,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累积游离脯氨酸量越来越多;最多累积量为对照的11.5倍这一结果与前人在小麦、水稻、高粱等作物上所得结果一致,证明游离脯氨酸是胡麻幼苗的渗透调节物质,累积游离脯氨酸是胡麻幼苗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相似文献   

13.
以冬牧70黑麦草为材料, 用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 设置5%(D1),10%(D2),15%(D3)三种不同程度干旱(轻度、 中度、 重度)以及对照组(CK), 温度为10,5,0,-5,0,5,10 ℃, 研究冻融及干旱胁迫对幼苗中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质量比的影响. 结果表明: 单一干旱胁迫下黑麦草幼苗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抗氧化物酶 (POD)活性和脯氨酸质量比均 增加; 冻融和复合胁迫下幼苗中SOD活性呈先升高后显著下降趋势, POD活性和脯氨酸质量比呈先升高后缓慢下降趋势, 在-5 ℃出现峰值, 与其他温度下的数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胁迫伤害下整体呈复合胁迫>单干旱胁迫>单冻融胁迫的趋势, 冻融胁迫下的伤害程度为重度干旱+冻融>轻度干旱+冻融>单一冻融>中度干旱+冻融, 复合胁迫对植物伤害出现叠加效应, 适当的干旱处理可缓解冻融对幼苗的生理损害. 因此植物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 可缓解其遇到胁迫时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以冬牧70黑麦草为材料, 用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 设置5%(D1),10%(D2),15%(D3)三种不同程度干旱(轻度、 中度、 重度)以及对照组(CK), 温度为10,5,0,-5,0,5,10 ℃, 研究冻融及干旱胁迫对幼苗中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质量比的影响. 结果表明: 单一干旱胁迫下黑麦草幼苗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抗氧化物酶 (POD)活性和脯氨酸质量比均 增加; 冻融和复合胁迫下幼苗中SOD活性呈先升高后显著下降趋势, POD活性和脯氨酸质量比呈先升高后缓慢下降趋势, 在-5 ℃出现峰值, 与其他温度下的数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胁迫伤害下整体呈复合胁迫>单干旱胁迫>单冻融胁迫的趋势, 冻融胁迫下的伤害程度为重度干旱+冻融>轻度干旱+冻融>单一冻融>中度干旱+冻融, 复合胁迫对植物伤害出现叠加效应, 适当的干旱处理可缓解冻融对幼苗的生理损害. 因此植物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 可缓解其遇到胁迫时的伤害.  相似文献   

15.
以会宁18、陇春17、陇春8139、定西35四个春小麦品种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结果发现干旱胁迫下,抗旱性不同的品种其脯氨酸积累的水分临界点不同,脯氨酸的积累对膜结构的完整性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抗旱性不同的春小麦品种其根系的H+-ATPase活性在干旱胁迫下的变化趋势也不同,抗旱性弱的品种,H+-ATPase活性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呈降低趋势;抗旱性强的品种,H+-ATPase活性呈升高趋势.分析表明,H+-ATPase活性与脯氨酸的积累之间呈现显著相关性,且H+-ATPase对脯氨酸的积累有一定的正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水分胁迫下亚麻种子萌发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水分胁迫对亚麻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为亚麻抗旱栽培技术和育种方法提供理论依据,以亚麻076、075、陇亚8号的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用不同质量分数(0%、10%、15%、20%、25%、30%)的聚乙二醇(PEG-6000)处理,研究水分胁迫对亚麻种子的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PEG质量分数的增加,亚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下降,其中陇亚8号下降幅度最大。亚麻种子在PEG质量分数增加时,电导率呈现了低高低的趋势,其中076的电导率的变化较明显。适宜质量分数的PEG胁迫可以提高种子的活力指数,而较高质量分数的PEG则降低种子的活力指数。试验可知,这3个品种的种子在抗旱性上有明显的差异,076抗旱性强,075较抗旱,陇亚8号不抗旱。  相似文献   

17.
模拟干旱胁迫下弗吉尼亚栎苗木叶片相关生理参数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和20%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弗吉尼亚栎2年生扦插苗木,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弗吉尼亚栎叶片相对含水量、水势以及质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在10%PEG胁迫下,弗吉尼亚栎叶片水势和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明显下降(p<0.05),游离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以及热耗散速率(Drate)明显增加(p<0.05),而光化学淬灭系数(qP)、光化学反应速率(Prate)以及光合功能相对限制值(LPFD)变化不大;在20%PEG胁迫下,qP和Prate明显下降,叶片水势的下降幅度和游离脯氨酸的增加幅度明显加大,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和NPQ以及Drate持续增加,但增加幅度与10%PEG处理下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而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和PSⅡ实际光能转化效率(ΦPSⅡ)在10%和20%PEG胁迫下变化均不大,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在PEG胁迫下弗吉尼亚栎叶片具有较好的保水能力,而且良好的热耗散机制使得叶片光合结构即使在较高浓度的PEG胁迫下仍能维持较好的活性,这可能是弗吉尼亚栎对干旱胁迫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8.
分别用加有不同浓度的PEG6000(0,5%,10%,15%,20%,25%)的MS培养液模拟干旱胁迫,胁迫第3、9、15 d,测定植株增高、植株增重量、相对含水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用加有PEG600015%MS培养液胁迫的同时施加不同浓度(0,5,10,15mmol/L)的CaC l2,测定植株增高、植株增重量、相对含水量和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