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8 毫秒
1.
家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将一个太阳能发电站的发电规模和容量缩小到一个家庭用电水平,并应用到家庭的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个相对成熟的系统,但是在家用过程中,在与家庭低压电网并网时,会出现太阳能发电量不能满足家庭用电需求或光伏发电量过剩等技术设计和规划方案问题.在青藏高原,还存在地理环境的特殊性,都会影响到家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功能的发挥,如果解决好这些问题,不仅可以实现再生能源的最大化利用,而且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从系统结构、电池组件、逆变器和控制器等方面对青藏高原家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并从资源、经济等角度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能源建设的决策和设计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发电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太阳能的利用技术,重点讨论了太阳能的发电技术,综合介绍了太阳能塔热气流发电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和太阳光发电等国内外各种太阳能发电技术,并进行了比较。在阐述各种发电技术的理论与优缺点的基础上,对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前景做了探讨。同时,也简要地介绍了我国在太阳能发电技术上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大力开发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有利条件和自然空间。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种跟踪精度高、性能稳定的太阳能自跟踪发电系统,采用该系统研制了一台多功能信息采集小车。该小车有自动避障和遥控两种运行方式,并可对多种环境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在运行过程中,发电系统可根据太阳光照强度调整太阳能电池板角度,使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实验证明该发电系统供电正常,小车运行稳定,数据采集准确。  相似文献   

4.
一、太阳能是一种值得推崇的能源 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全世界矿物燃料的储量在不断锐减中,它们尚有开采的年限分别是:石油40多年、天然气50年、煤炭240年……人类正面临矿物燃料枯竭的严重威胁。 在探索和开发新能源时,人们普遍看好太阳能,因为它无处不有,又能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从生态环境角度看,太阳能这种“清洁能源优势明显。太阳能发电并不比传统的发电需占更多的土  相似文献   

5.
风光储互补供电系统是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互补性,具有较高性价比的一种新型能源发电系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随着人们对风光储互补发电技术认识的日渐提高和风光储互补发电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太阳能供电系统因为应用地点受限较小,成为电力线路无法到达地域重要的补充供电系统.全程监控普及和推广更是将太阳能在交通行业的应用推到了一个全新高度.而太阳能及风光互补系统存在的大大小小的问题给人们带来很多烦恼,而有的案例则给人们造成了惨痛的教训.本论述主要对太阳能以及风光互补供电系统的配置方案以及稳定性进行了探讨,希冀对同行们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能源的相对短缺及其在能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低效率及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正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通过分析我国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发展现状、形式与结构、光热发电技术、技术人群等方面,探讨了制约我国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链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发展太阳能光热发电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四川作为全国第一水电大省,为“西电东送”做好了全力保障,但基于当前水力发电的不稳定性,四川也在摸索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式的运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太阳能发电特点,逐步将太阳能光伏发电运用于川东地区。研究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原理和供电方式,结合川东地区位置和气候等因素,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减轻水力发电负担的同时,还能保障电力使用的持续和稳定。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太阳能的应用技术 ,如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制冷与空调技术等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并依据我国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的国情以及自然条件和科技力量 ,提出了对太阳能应用技术的见解 ,也指出了开发研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论证了开发太阳能应用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张良 《科技资讯》2013,(18):99-99,101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是今后化学能源的主要替代能源之一。太阳能热发电是主要的太阳能利用方式。由于天气、昼夜等不稳定因素,现阶段太阳能热发电存在发电与用电不同步,发电不稳定等问题。在太阳能电站中加入蓄热系统,用以减少甚至消除太阳辐射强度的波动对太阳能利用的稳定性的影响。从控制策略上做到对能源的合理利用,真正做到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光热发电是目前太阳能利用领域中发展最为迅速、最具研究价值的技术之一,相较于光伏发电具有输出连续稳定可调、碳排放量低等独特的优势.作为光热电站的最主要投资部分,太阳能集热系统对光热发电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针对光热发电在集热技术上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指出了目前集热技术路线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由此对太阳能光热发电集热系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合理展望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焦在强 《科技资讯》2013,(30):61-62
在所有的可用能源里面,太阳能具有可再生性以及环保性,已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可直接将太阳能有效地转化为电能。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对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实际出发对在公共建筑中运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发展低碳经济就要开发新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太阳能资源是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它分布广泛、可再生、不污染环境,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最理想的替代能源。在人们生活、工作中有广泛的作用,其中之一就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而太阳能蒸汽发电设备的工作原理则是利用汇聚的太阳光,把低沸点的液态工质加热变为水蒸气,然后推动汽轮机来发电。该文提出一种新型太阳能蒸汽式发电装置,并介绍了该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突破与创新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是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而且太阳能发电绝对干净,不产生公害,所以太阳能发电被誉为理想的能源。目前光伏发电已在众多领域中大显身手,如太阳能庭院灯、太阳能发电户用系统、村寨供电的独立系统等。本文研究一种利用太阳能供电的出租车顶灯,不但可以减少燃油消耗,减少出租车营运成本,而且可以减少出租车尾气污染物排放,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但缺水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间冷回热太阳能燃气轮机与卡林那相结合的联合循环发电系统。通过"比较法",推导出太阳能热发电效率简明解析式。基于能的品位概念,采用EUD图像分析方法,探讨了新循环各个子过程的不可逆损失,指出了不可逆损失分布特征和太阳能热发电效率提高的潜力。通过分析关键参数对热力性能的影响,揭示了这种太阳能联合循环的热力特性规律。另外,针对传统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在低辐照时不发电的现状,提出了一种由太阳能燃气轮机循环、朗肯循环、卡林那循环组成的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并提出了一种新的运行调变策略,根据太阳辐照强度的变化切换系统流程,从而实现低辐照发电。以新疆地区的气象条件为例,研究了系统四季典型日的变辐照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太阳能发电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分类,并从系统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情况对两种不同的发电系统的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太阳能发电系统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中,采用水工质作为传热介质,吸热后产生高温高压蒸汽直接驱动汽轮机,可有效减少热量传递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因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水工质在蓄/放热过程中会发生相变,单一显热蓄热技术难以与水工质的温-焓曲线匹配,从而产生较大(火用)损.嵌入与水工质温焓曲线相匹配的显热-潜热多级蓄热系统是有效减少系统(火用)损失、提高蓄热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介绍了太阳能光热发电中常用的显热蓄热技术及其优缺点;其次,给出了适用于太阳能光热发电的潜热蓄热技术;再次,从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3个层面对显热-潜热多级蓄热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重点介绍;最后,指出了太阳能直接蒸汽发电系统中多级蓄热技术的研究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能源短缺是目前世界各国发电能源使用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为了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电的需求,各国科研人员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研发。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主要是利用太阳光聚热进行发电。本文主要对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的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并同时详细阐述了槽式、塔式和碟式3种热发电系统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在介绍光伏发电概念及意义的基础上,叙述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光伏发电在变电站的应用等,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全寿命周期经济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9.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在全球环境恶化和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研究太阳能利用对缓解能源危机、保护环境和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从介绍太阳能发电的基本理论入手,对我国太阳能发电行业发展动态展开了研究,展望了光伏发电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是目前两种主要的新能源发电技术.由于风能和太阳能是随机变化的,因此单独的风力发电或太阳能发电具有输出不稳定、效率不理想等一系列缺陷.风光互补发电技术综合考虑了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特性,并充分发挥了风能和太阳能所具有的天然的互补性,与单独的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相比有许多优点,是将来微网建设和研究的重点方向.本文主要对风光互补发电的基本结构进行概括,分析了一些基本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