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白菊英 《甘肃科技》2013,(23):152-154
调查围绝经期妇女对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认知现状,为有效预防骨质疏松、加强针对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应用骨质疏松知识量表,对甘肃省康县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07名围绝经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围绝经期妇女对骨质疏松知识的总体认知水平偏低,其中对OP危险因素认知水平最低,错误率高达84.11%,其次是摄钙认知和运动认知,错误率分别为71.03%和60.75%;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及月收入的被调查者对骨质疏松症知识认知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8,P=0.01;F=8.09,P=0.00;F=5.40,P=0.00)。围绝经期妇女对骨质疏松的认知水平较低,文化程度、职业及收入是影响围绝经期女性对OP认知水平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严重影响绝经期妇女晚年生命质量的疾病,早期的预防和重视十分必要。为此,该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围绝经期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常见病因如内分泌、生活习惯、运动与饮食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从如何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适时补充维生素D,加强运动锻炼,以及科学饮食如绝经期妇女平时应该如何注意补钙及促进钙的吸收和防止钙的流失,及时的药物治疗补充雌激素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郴州市社区未绝经、围绝经期、绝经后女性的骨质疏松发生率及相关因素,为疾病社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分别从五里堆社区、人民西路社区、流仙岭社区抽取样本,对其中常住户口妇女年龄20~80岁、符合纳入标准的未绝经、围绝经期、绝经后女性进行横断面调查,统计社区未绝经,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及其与年龄、绝经状态的关系,深入研究影响女性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因素.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及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对研究对象的各指标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描述,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包括四格表卡方检验,行×列表卡方检验,精确概率法).结果 郴州市社区女性的骨质疏松症的总患病率为17.0%,40岁以下年龄段的患病率为0.3%.而从50岁~60岁年龄段间,骨质疏松患病率呈现一个明显的飞跃,患病率为20.1%,70岁以后发病率骤增,患病率为70.0%.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患病率高于未绝经妇女骨质疏松患病率,前者为后者的22.9倍.社区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延长而增加.年限长,保护因素为高体重指数和运动.结论 郴州社区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相应增加;已绝经女性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最高,围绝经期女性次之,未绝经女性最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民族高校妇女的围绝经期症状及保健需求情况,为围绝经期妇女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民族高校647例40~60岁妇女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围绝经期相关症状发生率为77.13%,其主要症状依次为:记忆力下降(65.84%)、情绪波动(64.30%)、失眠(63.83%)、潮热(58.73%)、月经紊乱(54.40%)等.各年龄组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增大,其发生率逐渐增高.围绝经期妇女保健需求主要为定期全面体检和预防骨质疏松;希望得到围绝经期健康咨询与指导的妇女占53.48%.结论:民族高校妇女围绝经期相关症状发生率高,对围绝经期保健知识及服务需求迫切.相关卫生服务部门应高度重视,实施干预模式,加强对民族高校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管理,积极开展全科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以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孙燕娜  林梅 《科技资讯》2013,(16):242-242
本文针对女性围绝经期带来的生理改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症相关的健康保健,旨在加强社会对妇女围绝经期问题的关注和围绝经期相关疾病预防的重视,从而促进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胡丹静  林梅 《科技资讯》2012,(17):228-228
本文从生理和心理因素对社区围绝经期妇女常见症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轻围绝经期妇女常见症状的发生,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王翡  林梅 《科技资讯》2011,(10):229-229
围绝经期妇女由于体内雌激素的减退,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睡眠质量下降、压力性尿失禁以及心理方面的变化,为其生活带来了诸多的影响,本文就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围绝经期保健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绝经期是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直至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约2/3的妇女在此期出现一系列性减少减少引起症状,严重影响了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及生活质量。文章阐述了围绝经期妇女保健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所,雌激素替代疗法可治疗绝经后妇女的绝经期症,预防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从而改善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但长期应用可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和增加内膜癌的危险.异黄酮是一类具有类雌激素和抗雌激素双重作用的复合物.本文探讨了100mg/d异黄酮治疗绝经期症状的效果及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肥胖对围绝经期女性的健康影响及干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津津  林梅 《科技资讯》2010,(8):231-231
围绝经期的女性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易诱发肥胖。而肥胖又与心血管疾病、脂肪肝、糖尿病等有着直接的关系。控制饮食,预防肥胖,做好肥胖发生的干预控制,对于减少围绝经期女性的疾病发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沈赟忆  林梅 《科技资讯》2013,(12):244-244
本文针对妇女围绝经期常见的症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健康指导,旨在帮助围绝经期妇女顺利度过围绝经期。  相似文献   

12.
白羊 《今日科技》2001,(10):47-47
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是一种全身骨骼成分减少的现象,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后者是由于其它病因如肝肾功能障碍、内分泌疾病、性腺功能不足、长期缺乏运动、钙摄入不足以及长期使用皮质激素等所引起。因此骨质疏松可以发生在老年,尤其是绝经后的妇女,也可发生在中年、青年。其临床表现为胸背部和下腰部疼痛、易发生骨折、椎体变形如“龟背”、周身骨骼疼痛等症状。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可以说它与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3.
围绝经期妇女性激素补充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激素补充疗法(hormonereplacementtherapy,HRT)多年来一直是妇科内分泌学探讨的热点问题。综述近年公开发表的国内期刊、文献,普遍肯定HRT作为缓解症状和预防疾病的手段,尤其对提高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HRT是目前不可替代的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症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HRT的安全性也倍受关注,阴道出血是病人最关心的问题和退出治疗的主要原因。HRT更应是一种医疗措施,而不能作为所有绝经后妇女的一种常规保健措施,应用时严格掌握适应证,除外禁忌证,在适宜人群中进行有效评估、全程监测是提高HRT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鲁昌盛 《科技信息》2008,(11):324-324
本文探讨了加强社区保健对围绝经期妇女临床症状的影响,通过在社区开设围绝经期咨询室及知识的宣传,进行社区保健及护理干预。使其能正视围绝经期的反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加强自我身心保健,帮助围绝经期妇女度过围绝经期这个"不平凡"的时期,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王丹 《科技咨询导报》2013,(22):206-207
了解社区中不同性别老年人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的知晓状况,为切实有效开展预防保健与健康教育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对所辖社区老年居民进行随机群体抽样问卷调查,获得有效调查问豢500份。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对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且存在一定的误区。健康教育需求呈现多样化,个别交谈辅导居需求首位。针对社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认知和对健康教育需求情况不同,采取相应健康教育方法,合理利用和改善教育资源,加大教育宣传力度,采取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的方法,以满足不同人群需要,达到提高居民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建立良好生活模式,有效控制疾病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6.
围绝经期是每一位妇女所必须经历的一个特殊时间段,在这段时期里大部分女性易出现一系列躯体和心理上的不适症,其中失眠属于发生率较高的一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围绝经期妇女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同时还造成了妇女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应予以足够重视,笔者在查阅各种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的原因,并整合资料,提出相应有效、可行的家庭护理措施,旨在帮助广大妇女能够更好更健康地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所 ,雌激素替代疗法可治疗绝经后妇女的绝经期症 ,预防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 ,从而改善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但长期应用可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和增加内膜癌的危险。异黄酮是一类具有类雌激素和抗雌激素双重作用的复合物。本文探讨了100mg/d异黄酮治疗绝经期症状的效果及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将1999年8月~2000年2月绝经至少12mo,有绝经期症状 ,血FSH>25U/L,E2<20pg/m1 ,12mo内未用任何激素 ,未用降脂、降糖药以及大豆制品或草药治疗的80名45~55岁妇女 ,采用双盲、对照设计方法随机分为安慰剂组40例 ,异黄酮组40例 ,治疗4mo…  相似文献   

18.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骨骼疾病,已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废用性骨质疏松作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的一种,是机械性应力刺激减少而导致骨量丢失的骨质疏松病症,对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麻烦和负担。目前对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及其防治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该文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预防骨质疏松从娃娃抓起患骨质疏松症已跃居常见多发病的第七位。研究证明像骨质疏松症这样的老年疾病可以预防,而预防则应从青少年时期开始。骨骼是孩子身体逐渐长的支架,是不停变化的活体组织。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投资骨健康的最佳时机。因此,  相似文献   

20.
股骨颈颈干角、骨密度与股骨颈骨折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增长迅速,这提高了老年人发生骨折的风险,虽然大量的骨质疏松症可以根据骨密度的变化来诊断,但是目前对骨密度与骨折有关的研究还存在疑问,骨质疏松的评估应包括骨密度与骨结构的综合分析。因此,从骨结构的角度分析骨折发生的机制,可以为预防骨折的发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