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沉积及有机地化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渭河盆地固市凹陷新近系上新统张家坡组生物气烃源岩的地质及地化特征,借鉴柴达木盆地的技术经验评价了生物气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指标及烃源岩标准,其结果是:1张家坡组烃源岩以浅湖-较深湖相的暗色泥质岩为主,分布广厚度大,是渭河盆地最好的烃源岩;2烃源岩有机碳(不可溶)平均质量分数0.49%,总有机碳(不可溶和可溶)质量分数1.76%,有机质丰度高,属于好烃源岩标准;3有机质类型以Ⅱ1腐殖腐泥型和Ⅰ腐泥型为主,属较好-好类型。镜质体反射率平均0.54%,热演化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以生成生物气为主,且具有水溶生物气特征。利用生气率法和生聚系数法计算得到固市凹陷张家坡组生物气总生气量为26.28×1012m3,总资源量为6 085.8×108m3,表明固市凹陷具有较大的生物气资源潜力和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2.
百色盆地海相烃源岩主要为孤立台地和台间海槽碳酸盐岩.根据百色盆地周缘大量露头样品的残余有机碳含量、干酪根碳同位素、饱和烃色谱及色质等地球化学实验数据,分析了下三叠统-泥盆系海相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热演化程度.针对地表烃源岩样品具有高热演化、低丰度的地化特征,在有机质丰度的热解损失和地表风化损失校正基础上,采用蒙特卡罗法模拟计算烃源岩生烃强度.在综合分析烃源岩地化特征和生烃强度的基础上,认为百色盆地下三叠统-泥盆系海相烃源岩具有低-中等级别的生烃能力.  相似文献   

3.
海拉尔盆地莫达木吉凹陷下白垩统是区域油气勘探潜在目标层系,缺乏对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的详细研究。通过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对莫达木吉凹陷下白垩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南屯组(K_1n)和大磨拐河组(K_1d)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_2-Ⅲ型为主,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同时,在恢复埋藏史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主力烃源岩在该地质时期成熟度演化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大二段烃源岩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大一段烃源岩处于低成熟阶段;南二段烃源岩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南一段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相对较高,达到成熟生油气阶段。综合分析得出大磨拐河组(K_1d)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整体较高,但热演化程度低,生烃潜力小;随着埋深的增加,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增加,到南二段(K_1n_2)开始进入成熟生烃阶段,生烃潜力较大;南一段(K_1n_1)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低,为差烃源岩,生烃潜力较小。  相似文献   

4.
在青藏高原沱沱河盆地中的雅西措群典型实测剖面基础上,通过对烃源岩相关样品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等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雅西措群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中等,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为0.27%,有机质类型为Ⅱ1-Ⅱ2,有机质热演化程度不高,属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总体评价为中等烃源岩.将该结果与类似的伦坡拉盆地相应层位烃源岩对比后发现,沱沱河盆地虽具有一定的勘探前景,但其前景不如伦坡拉盆地.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奥陶系地层烃源岩厚度大,类型多种多样,成熟度高,为了客观认识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奥陶系地层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力,通过有机岩石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相互结合综合分析的方法开展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地区奥陶系烃源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奥陶系发育泥质烃源岩和碳酸盐岩烃源岩,其主要分布在南缘古坳陷和陕北古坳陷;烃源岩残余有机碳平均值0.30%~3.12%;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Ⅱ_1型;烃源岩热演化程度达到高成熟-过成熟阶段;奥陶系烃源岩在三叠系朱(T_3y末)进入生气高峰,至侏罗系末(J末)属持续埋藏生气阶段,从晚白垩世开始抬升隆起,生气强度逐渐降低。综合区域地质分析认为,渭北隆起北部与伊陕斜坡南部过渡带在晚古生代沉积后,奥陶系烃源岩埋深一般大于2500 m,生气时间长,有利于天然气形成,是有利的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6.
吉木萨尔凹陷吉174井二叠系芦草沟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吉174井二叠系芦草沟组烃源岩进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了源岩有机质的丰度、类型和成熟度,并初步评价了其生烃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吉174井二叠系芦草沟组泥岩类有机质丰度达到了好-最好烃源岩标准。有机质以II型为主,有机质热演化进入成熟演化阶段。因此,吉174井二叠系芦草沟组泥岩类为一套优质的烃源岩,其生烃潜力大,是该区二叠系芦草沟组致密油的供给者。  相似文献   

7.
皖南沿江地区海相烃源岩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皖南沿江地区海相地层的油气勘探提供依据。方法综合运用有机岩石学、热解分析及有机地球化学等方法,详细研究了皖南沿江地区海相烃源岩的有机质生烃特征,并进行了油气勘探评价选区。结果研究区发育下古生界、二叠系、下三叠统3套主力海相烃源岩,其中下古生界、二叠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Ⅲ型为主,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较高,油气勘探应主要以找气为主;下三叠统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有机质丰度较低,但烃源岩厚度巨大,热演化阶段适中,可作为勘探远景目标。结论皖南沿江盆地群海相烃源岩具有良好的油气生成条件,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客观评价东濮凹陷孟岗集洼陷生烃潜力。方法综合运用有机岩石学、热解分析及有机地球化学等方法,依据洼陷内21口探井的资料,对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一段(Es1)和沙三段(Es3)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和热演化史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油源对比。结果孟岗集洼陷北部Es1烃源岩属较中—差烃源岩,Es3下部烃源岩属较中—好烃源岩,Es3上部属差—非烃源岩,洼陷南部皆为非烃源岩;有机质类型Es1为Ⅰ,Ⅱ1型,Es3为Ⅱ1,Ⅱ2型;Es1热演化程度低,为低成熟型烃源岩,沙三1-2亚段(Es31-2)为成熟烃源岩,沙三3-4亚段(Es33-4)为高成熟烃源岩,濮深8井原油来自Es33-4的高成熟泥岩。结论Es33-4为孟岗集洼陷的主力生烃层系,孟岗集洼陷北部是找油气远景区。  相似文献   

9.
南祁连盆地广泛发育上三叠统尕勒德寺组泥质岩类烃源岩,但是其有机质丰度、类型、热演化程度的研究程度都很低。因此,对此地区烃源岩进行油气资源综合评价是十分必要的。据此,从烃源岩类型、有机质的类型、丰度、成熟度等方面对南祁连盆地哈拉湖坳陷上三叠统尕拉德寺组烃源岩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有机质丰度为差—中等,有机质类型为腐泥腐殖型(Ⅱ2),有机质到达高成熟—过成熟阶段。整体评价为中等烃源岩。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盆地三叠系是否发育有效烃源岩一直具有不确定性。为解决这种不确定性提供参考,以盆地南缘地区三叠系暗色泥岩为例,通过进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了有机质的丰度、类型和成熟度,并初步评价了其生烃潜力。结果表明,三叠系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度达到了中等到好烃源岩标准;有机质来源以高等植物为主,类型为III型,也有少量II型有机质样品;有机质热演化进入成熟演化阶段,凹陷区和冲断带下盘可达到高过成熟演化;因此,三叠系是潜在的烃(特别是气)源岩,这在今后的油气勘探中值得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应用岩石热解、有机碳、干酪根碳同位素、有机显微组分、镜质组反射率、饱和烃气相色谱等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测试资料, 综合分析了沙尔布拉克地区下石炭统南明水组泥、页岩露头样品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 探讨了有机质的原始沉积环境和生源特征。结果表明:南明水组第二、三亚组烃源岩有机碳含量高, 属于好烃源岩; 第二亚组的有机质类型为 Ⅱ2 型和Ⅲ型, 第三亚组的有机质类型为Ⅲ型;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 处于高-过成熟阶段; 沉积环境为强还原、高盐度的开放性水体; 有机质生源以陆生高等植物为主, 并有部分低等水生生物输入。  相似文献   

12.
川西坳陷孝泉-新场-合兴场地区须家河组发育大套优质烃源岩.通过一系列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其各个层段的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进行了研究对比,认为该区须家河组烃源岩除小塘子-马鞍塘组和须三、须五段主要的烃源岩段较为发育外,须二、须四段也发育相对较好的烃源岩,这些储层段中发育的烃源岩构成了成藏子系统发育的基础;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Ⅲ型、部分为Ⅱ,型,有机质成熟度高,且随深度增大各项反映成熟度的指标值均逐渐增大;有机碳含量和成熟度的平面分布除丰谷地区须三段相对最高外,其他层段均表现为西高东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东北拉布达林盆地上库力组烃源岩生烃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有机岩石学、热解分析等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对拉布达林盆地下白垩统上库力组一段烃源岩进行干酪根元素分析、岩石热解分析和高温高压热模拟实验。探讨了拉布达林盆地下白垩统上库力组一段烃源岩的显微组分、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等特征,分析了其生烃潜力和生烃属性。将上库力组一段烃源岩显微组分划分为壳质组、镜质组和惰质组3种类型,其中,壳质组中来源于水生生物的腐殖无定形体含量很高(94%~97%),有利于生油;有机质丰度较高,达到中到好的级别;烃源岩有机质类型较好,主要为II1型和II2型;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低,主要处于生油的低成熟阶段。结果表明,拉布达林盆地上库力组一段烃源岩具备较好的生油潜力,具有很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测试南祁连冻土中下侏罗统窑街组烃源岩中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利用岩石热解测试方法,测得窑街组有机碳含量的平均值为7.141%,游离烃平均值为0.432 mg/g、热解烃平均值为4.636 mg/g、产油潜率平均值为5.068、残余碳平均值为29.04mg/g、产率指数为0.273、有效碳平均值为0.421%,烃指数平均值为47.085;有机质的类型主要为Ⅱ2型和Ⅲ型;有机质的热演化达到了成熟阶段。窑街组中泥质岩类的有机质较为丰富,是一套很有潜力的烃源岩。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前期勘探历程了解,认识到沧东凹陷沙河街组烃源岩可能形成低熟油气,但对于沙河街组浅凹陷的烃源岩未开展过全面的研究。因此,主要针对沧东凹陷沙河街组烃源岩分布、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热演化特征和生排烃特征,开展低熟泥页岩油气生成综合研究。研究表明沧东凹陷沙河街组烃源岩虽然埋藏偏浅,演化程度低,但分布范围广、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从生排烃模拟实验和热演化等方面看,具备形成未熟-低熟油气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漠河盆地依列克得组潜在烃源岩为一套发育在玄武岩系之间的湖沼相沉积岩系。本文利用多种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手段,探讨了该套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及火山岩对该套烃源岩的作用。漠河盆地依列克得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优于中侏罗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llB型为主,考虑到风化作用的影响,该套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可能要优于元素分析的结果;有机质热演化程度比较低,处于刚进入生油门限的低成熟阶段,烃源岩并未受其周围玄武岩的过渡热烘烤作用,指示火山岩浆溢出的古地理环境应为水下湖盆环境。  相似文献   

17.
对准噶尔盆地腹部东道海子凹陷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评价,通过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与成熟度及烃源岩厚度特征分析表明,平地泉组发育湖相泥岩,在凹陷内分布广泛、厚度大,为东道海子凹陷的主力烃源岩;凹陷东北部滴南地区平地泉组烃源岩为中等-好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Ⅱ2型-Ⅲ型,热演化达到成熟-生油高峰阶段;平地泉组门限深度为2 350m,生油高峰深度为2 900m左右。结合邻区资料,认为东道海子凹陷主体平地泉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较好,达到生油高峰-高成熟阶段,具有较高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8.
针对富黄“新”探区烃源岩生烃潜力以及区内含油层系的石油来源问题,采用有机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手段 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富黄探区长7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以I- II1 型为主,有机质成 熟度高,为好烃源岩;长6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III -II2 为主,次为I -II2 型,有机质成熟-高成熟,为中等-好烃源 岩;长4+5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中等-高,有机质类型以III 型为主,次为II2 型,有机质低熟-成熟,为非-差烃源岩。 长4+5、长6 原油性质相近,为陆相淡水湖泊成因的中等成熟油;长4+5、长6 和长7 烃源岩对长4+5 和长6 油藏均有 贡献,但长7 烃源岩贡献最大,长4+5 暗色泥岩的贡献较小。研究区三叠系长7 烃源岩的发现,拓展了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长7 有限烃源岩的分布范围,对指导油田的下一步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系统分析了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及成熟度等特征,应用综合地球化学指标对有机质类型进行判定.石炭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上统好于下统.其有机质类型表现为下统好于上统,下统以混合偏腐泥型为主,上统以混合型偏腐殖型为主,煤系以腐殖型为主.下统烃源岩几乎都在成熟—过成熟范围内,利于生成成熟油气和凝析油,上统利于生气.并通过纵向上各主要烃源岩层对比,总结出重碳同位素、饱和烃色谱不含β胡萝卜烷、规则甾烷以C27呈显著优势的"V"型分布是石炭系烃源岩的几个标志性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三江盆地绥滨坳陷下白垩统煤系烃源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烃源岩热解地球化学分析成果,应用所测岩样中有机碳(TOC)、吸附烃(S1)、干酪根热解烃(S2)含量及氢指数IH(S2/有机碳),对绥滨坳陷滨参1井和绥D1井下白垩统煤系地层中的煤系泥岩、碳质泥岩和煤岩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三个方面进行了烃源岩分析评价。这三种岩石样品中各项生油岩指标绝大多数都达到了中-好烃源岩评价标准。绥滨坳陷下白垩统城子河组和穆棱组为两套具生烃潜力的煤系烃源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