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古代山水画论的思想基础是道家思想,从宗炳的“含道映物”到郭熙的“林泉之志”,道家精神始终贯穿其中.通过阐释中国古代山水画论代表作《画山水序》、《林泉高致》中道家思想的体现,可以发现,正是老庄的道家思想促成了中国山水画理论与批评的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2.
气韵是画之魂。山水画之气韵就是山水之精神、山水之气质、山水之个性。气韵是画家深入自然、体察山川奥妙而悟得,是画家学识、修养、感情与绘画技艺融汇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发展状况研究历来是传统山水课题研究的重点。从对考古发现的魏晋南北朝墓葬壁画中山水图象和唐以后山水画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事实上魏晋南北朝时山水画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在其发展中传统的隐逸思想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魏晋南北朝时.隐士和具有隐逸思想的文人士大夫构成了山水画家的主体.山水画创作也几乎都以表现隐逸精神为主。隐逸思想促进了山水画规模上的巨大发展,在构图形式上使人物形象由大变小,山水图象由小变大、由开放转向闭合,从而使纯山水画的形成变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山水画以道、佛、儒三家为基本指导思想 ,包含着丰富的人格意义。表现在题材的道德化、取象构图的伦理化、画面的“静气”美以及“远”的精神境界、“真”的人格本质五个方面。古代山水画家依仁游艺 ,以艺进道 ,表现真我 ,是山水画所以成为中国画主流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郭熙的画学著作《林泉高致集》着手,从中提炼出郭熙关于山水画的审美价值观、对自然山水的审美观照理论,以及关于山水画的学习观、创作观、山水画的笔墨观等方面的论述,从而比较全面地研究了郭熙的山水画观和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郭熙的画学著作<林泉高致集>着手,从中提炼出郭熙关于山水画的审美价值观、对自然山水的审美观照理论,以及关于山水画的学习观、创作观、山水画的笔墨观等方面的论述,从而比较全面地研究了郭熙的山水画观和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及画论以一种独立的形态正式登上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舞台。这种绘画思潮的出现与这个时代自然审美观念的转变有着密切关系。魏晋山水画及画论把自然山水本身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摆脱了传统儒家的自然比德观。同时,它们的产生标志着山水画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而存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宗炳和王微两位山水画论家。宗炳的《画山水序》和王微的《叙画》是中国山水画理论的开端,为后世山水画及其绘画理论提供了创作理论基础和审美尺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山水画自隋唐从人物画中逐步脱胎而成为一个独立画种以来,一直在创新。中国现代山水画的发展创新要继承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精神内涵,走一条借古开今之路,要"外师造化,中得心凉",使之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具时代精神和个人特色的风格。景德镇的山水画源远流长,山水瓷画与传统山水国画,可以说只是在材质上有所区别,绘画技法、审美取向都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9.
以魏晋时期山水诗和山水画产生为契机,论述进仕无门而“性好山水”的士人在玄学影响下生成的独具超世情怀;阐述此类画家寄情于山水诗、画,为山水画追求诗意表达所提供的必然条件,并通过对王维、苏轼、郭若虚和石涛等人诗与画相互感发的脉络梳理,以古代诗论画论为依据论证了中国山水画的诗意表达。  相似文献   

10.
历代山水画家对自然美有独特的处理方法,他们从借物写心出发,来处理自然美、创造艺术美,把大自然与社会生活之总和酝酿为胸中丘壑。“尚意”给中国古代山水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并使这一画科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