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葬物品     
由于置身山崖之中无人知晓,满城汉墓在两千多年的日月轮回中竟未被盗,被岁月尘封的所有随葬品都原封不动地保存了下来.两座墓共出土随葬器物近万件,可分为陶器、铜器、铁器、金银器、玉石器、漆器、纺织品以及车马、俑、钱币等类.  相似文献   

2.
2003年,在吉县沟堡附近的一座仰韶中晚期遗址中,出土了一件人面形泥质灰陶器,其形象有别于过去发现的同时代人面形器物,成为该年度发现的最重要的文物。  相似文献   

3.
2003年,在吉县沟堡附近的一座仰韶中晚期遗址中,出土了一件人面形泥质灰陶器,其形象有别于过去发现的同时代人面形器物,成为该年度发现的最重要的文物.  相似文献   

4.
<正>一提起发明创造,大家马上就会联想到爱迪生、瓦特等大发明家,似乎发明是那些天才们的事,跟自己无缘。其实,大发明大创造并非高不可攀,小发明小创造更不神秘。大家可以对那些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用起来感到不称心、不顺手、不方便的器物进行改造,也可以创造性地设计和制作出目前还没有的器物,从而使我们的生活、工作更加便利。只要我们掌握一些创新方法,完全可以着手搞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发明,给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方便。  相似文献   

5.
 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及电子探针(EPMA)等手段对陕西西 安市汉墓出土的陶器残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这批陶器中有北方汉墓鲜有报道的红色彩绘漆陶器,其红色颜料为 较常见的朱砂(HgS)。显微结构研究显示至少存在三种类型的陶器:其一,陶胎上先通体涂绘含高锰和铁化合物的棕黑色陶 衣,其中MnO和FeO的质量分数超过20%,后再施红色彩绘层;其二,陶胎上先涂一层薄漆层后再进行彩绘;其三,先在 陶胎上做底灰层,再刷一层薄漆,然后进行彩绘。漆层中都存在添加骨灰和石英的现象,漆灰层中有添加高铁物质及黏土 的现象,其中FeO的质量分数达22%。研究结果不但扩展了陶器的种类,也为漆陶器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鼎是中国文明史上独具特色的器物,也是传统礼制的物质表征。作为良渚文化中最主要、最典型的陶器器型之一,鼎多为日常生活中的炊具——类似于带灶台的锅。许多遗址中常见底部附有烟炱的陶鼎,如在浙江余杭庙前、卞家山、美人地、湖州钱山漾等地均有发现。尤其是在钱山漾遗址出土的一只陶鼎,外壁附着烟炱,内底还附有一层似为食物的焦结,即为明显例证。此外,鼎还可以用来盛放祭品。到良渚文化晚期,一些装饰着精美纹  相似文献   

7.
《科学之友》2020,(9):66-67
正1962年,一支考古队来到山西省右玉县,对该县大川村一个墓葬进行发掘。就在考古队员清理墓葬时,地面突然塌陷,一阵扬尘弥漫后,大家惊奇地发现,墓室的底部竟然还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其中摆放着许多大大小小的铜器。这批铜器共有九件,其中刻有铭文的两件圆筒形的器物,器身外饰有虎、羊、牛、猴、龙等动物的造型,上面还出现了传说中九尾狐的形象。考古队员面对这几件器物,心中满是疑惑。从器物的纹饰看,是中国汉代纹饰,粗犷大气的风格。可是如此多的动物形象用于器物的装饰,在以前汉代出土的器物中很少见,从器物造型上看又不像是中原器物,它们的主人究竟是谁?  相似文献   

8.
文明的阶梯     
<正>梁漱溟说,文明是我们生活中的成绩品。最近,《大西洋月刊》就组织了一次成绩品的评选活动,题为"塑造现代生活最伟大的50项发明创造"。评选团成员由科学家、经济学家、企业家、历史学家和科学作家组成,评选出了从大约6 000年前,人类发明轮子以来普遍推广应用的50项创新发明。虽然这些成绩品多处在器物技术和科学人文层面,排名还未必完全公允,却也是向人类文明一次视角独特的致敬。  相似文献   

9.
<正>从古至今,镜子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但古人使用的镜子,在材质、制作工艺、形态等诸多方面,与我们今天使用的镜子有着天壤之别。远古时期,人们会利用自然界中的水作为镜子。陶器发明后,则利用陶盆盛水当作镜子。随着矿藏开采、金属冶炼、铸造技术的逐步成熟,人们开始使用铜、锡等材料制作“青铜镜”。青铜镜由两面组成,镜面打磨得十分光滑,背面装饰着各类纹样或刻印字句,一方面起到美化作用,另一方面用于表达各种寓意。铜镜的使用贯穿我国古代和近代,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尕马台遗址(属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出土的七星纹青铜镜,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镜,距今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取得的成就,在古代就已显现,可以说体现了中国人在技术与审美上的双重追求。中国的瓷器制造历史十分悠久,其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发现于山西省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距今约4200年。而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产生于东汉时期(25—220年),其主要成分为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  相似文献   

11.
杨亚长  祝一志 《科学通报》2010,55(17):1747-1747
2006年3~6月, 考古人员在对陕西省商南县过风楼遗址(33°26′01″N, 110°47′39″E)发掘时发现了一处属于龙山时代晚期(距今约4400~4000年)的房址、窖穴等遗迹, 同时出土了大量的各类生产工具和日用陶器等遗物. 在一个龙山时代晚期窖穴中所出土的完整人骨遗骸显得粗壮, 据现场测量, 该人骨的身高(自足底至颅顶)为193 cm, 可排除因埋藏而导致骨骼变形等因素. “小巨人”被安葬在龙山时代聚落附近一个不规则形的窖穴中, 出土时头向东北俯身而葬, 既无葬具也无任何随葬物品(图1). 在“小巨人”遗骸附近发掘出龙山时期的三足鼎、双耳罐、和鬶等日用陶器, 根据发掘出的器物说明“小巨人”应当属于距今4000多年以前的龙山文化时期. 同时, 把“小巨人”部分骨骼样本[1]在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进行了14C测年[2], 实验室编号为XA4248, 测年结果为4340~4200 a BP(经树轮校正), 属龙山时代晚期遗存......  相似文献   

12.
近来,光学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利用红外激光器反射物体上光线的照相机,他们表示,这项发明将使摄影爱好者不再有技术差异。这种照相机1s内可拍摄610万张照片,在这段时间里,光仅能前进不到1cm。这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照相机。  相似文献   

13.
每年世界上都会涌现不少很奇特的发明。美国一些科学家会在每年年底聚集在一起,评选出一些即将或者已经改变生活的最酷发明。接下来。让我们慢慢欣赏那些2009年度的一些最酷发明,看看它们怎么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舒适。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探索》2009,(7):13-13
最近,科学家在古埃及遗址里发现了两个古老的陶罐,通过化验陶器内所盛物质,他们认为古埃及人在5000多年前已懂得如何制作药酒。  相似文献   

15.
易家康 《世界科学》2007,(12):35-35
传统的以高温熔化金属并用之锻造用具的历史已有数千年了。眼下,一个化学研究小组发明了一种工艺,可将细小的金属颗粒合成为可以造型和入火铸造的物体,就如陶工将粘土塑造成陶器一样——烧制的温度仅比室温略高——由这种工艺塑造的物体,可以是单一的金属,也可是多种金属的合金,可以适合于多种用途,包括催化和光学方面。  相似文献   

16.
人类使用手持工具可回溯到古代,祖先使用木棒、骨针、石斧、石刀等创造了人类历史文明,记录了钻木取火的传说、鲁班师傅发明锯的故事……工具是人手的延伸,从古代到近代,能工巧匠们不仅能使用工具,并不断地改造工具,在实践中创造出无数简易机械结构形式的手用工具。随着电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历史的又一大革命和进步,也为电动工具的问世奠定了基础。电动工具———以电动机或电磁铁为动力,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工作头的一种机械化手持工具。1895年德国Fein厂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工具,它是一台外壳用铸铁浇铸,以直流电机为动力的电…  相似文献   

17.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人类发明了声纳和雷达等先进探测装置,进入20世纪后,人类又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电子武器,充分展示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可是,近来科学家发现,远在人类出现之前,许多鱼类早已开始利用天然声纳和雷达来发现、跟踪以及定位猎物了。鱼类在使用“电武器”方面堪称人类的“老师”。  相似文献   

18.
“技法”发明方法是运用发明技法来进行发明创造活动,从事发明创造。发明技法是在发明活动中各种规则、技巧做法的总结,它们是发明思想和发明方法的具体体现,是已经程式化了的发明方法。20世纪30年代以后。西方许多企业家和从业者开始总结从事发明创造的经验,把它们的一些做法加以程序化,创造了“头脑风暴法”等发明技法,迅速地推广到美国各地及欧洲、日本、苏联等国家。迄今为止,有名称、比较常用、记录在案的发明技法已不下三四百种。在各国,发明技法有不同的各称,如在美国叫做“创造力工程技法”,在日  相似文献   

19.
爱迪生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1874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美国发明家,技术历史中最伟大的天才之一。爱迪生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炭粒话筒、电影放映机等1093项发明专利权,还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研究实验室。爱迪生出生在俄亥俄州的迈兰,只上过3个月的小学,后来就跟着母亲学习功课。他从12岁起自谋生计,当过报童、报务员等。后来受法拉第著作的影响,毕生从事电学实验研究和技术发明。1868年,发明最早的“电动投票记录机”。1869年,发明“行情报价机”。1870年,在纽厄克创建实验室和工厂。 1876年,发明炭粒话筒,使电…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美好生活将更加依赖于科技的进步。现在,每年都有很多的新发明涌现出来。但是,有许多发明还将在实验室中酝酿,有的发明只是被少数专业人员所使用,真正能够直接改变我们未来生活的发明并不会太多。美国的《商业周刊》列举了将最有可能改变我们未来10年生活方式的20项重要发明。这些发明现在已经出现了雏形,但是尚未商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