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图片新闻     
日本科学家日前推出一款以一名年轻女性为原型的仿真机器人。“她”能够模仿人类多种表情和动作,几乎以假乱真。这款机器人配备动作捕捉系统和12个气压传动装置,能够同步模仿人类行走、说话等动作。面部由橡胶制成,能够作出微笑、咧嘴笑和皱眉等表情。  相似文献   

2.
以肌肉的控制量为基础,首先提出了一种面部运动的形式化描述方法,然后采用自顶向下的运动规划方法,对面部运动按时间、运动类型、奇点及控制量进行分割,获得面部运动单元.为了解决相邻动作单元之间不连贯的问题,根据他们之间的时间连接关系,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动作进行“缝合”.最后设计了基于语义的嵌套式面部运动脚本,实现面部的复杂运动...  相似文献   

3.
短跑伸髋高摆扒地技术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短跑技术的动作结构从“伸膝蹬地”到“伸髋高摆扒地”的转变,使参与技术动作的身体各部位的肌肉用力和骨杠杆工作方式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伸膝蹬地”强调发展大腿前群的股四头肌及小腿后群的三头肌;而“伸髋高摆扒地”则把腰、髋及大腿根部的诸肌肉群视为最大动力源泉,强调以发挥身体中心地位的肌肉力量为主导来带动其他各部位肌肉力量的发挥,这一动作结构的变化,是以整体速度节葵结构为导向,以提高全程跑速为目标,使参与短跑技术动作的肌肉用力合理性,集中性,力量传递的有效性,贡献力量和利用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4.
以AnyBody仿真骨骼肌多体逆向动力学三元素肌肉收缩力模型及有限元法构建八段锦动作的三维胫骨模型,全面、客观地计算不同动作最大肌力峰值时刻的积分肌电、力矩、肌肉收缩等生物力学特性. 将10例健康青年八段锦志愿者的身高、体质量、髋宽、髋深、膝宽、踝宽等形态学数据作为约束条件,用AnyBody7.1.2软件导出八段锦8个动作下肢最大肌力指标,依据胫骨最大应力约束条件,用Minics 10.01、Geomagic studio 2013、ANSYS 19.2软件建构三维数据,添加AnyBody中的3个方向数据,分析并计算不同动作最大力的应力传导大小、分布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八段锦是左右对称性运动,双侧同块肌肉积分肌电值、肌肉力值无显著性差异,有利于锻炼双下肢稳定性及协调性,运动中人体需要通过移动来保持平衡,膝关节在垂直轴方向力最大,伸展力矩值最大;做八段锦运动过程中,髋关节主导发力肌肉为臀中肌,膝关节主导发力肌肉为比目鱼肌、股外侧肌、腓肠肌,踝关节主导发力肌肉为拇长屈肌;表面肌电验证是评价人体肌肉激活程度的主要方式,八段锦运动中胫骨前肌、腓肠肌、股直肌、股二头肌的肌肉活性仿真结果与积分肌电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以AnyBody软件分析下肢动作特征和有限元软件建构的胫骨模型,适用于八段锦动作的动态研究,可为计算八段锦运动时动力学变化提供新思路与实践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5.
道德的本质是利他性,关于利他性的道德学说这个共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关怀他人”的道德学说,这是道德利他性的最基本的层次。第二种类型是以韦伯为代表的“造福他人”的道德学说,只有造福他人才能做到关怀他人,因而这是道德利他性的较高层次。第三种类型是以马克思为代表的“完善他人’的道德学说,促使他人(包括自己)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是关怀他人和造福他人的目的,因而这是道德利他性的最高层次。  相似文献   

6.
《创新科技》2005,(9):56
意大利研究人员最近期开发出一种新型智能假手,由神经系统控制假手,以提高患者使用假肢的效率和舒适度。传统假肢通常依赖于肌肉运动实施操控。如果使用者肌肉力量有限,可能无法使用假肢或只能使用假肢的少部分功能。在比萨市的圣安娜巴尔德拉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把新型智能假肢称作“电子手”。与传统假肢不同,“电子手”真正模拟手的运动方式,借助于安置在手臂内的电极由使用者自身神经系统实施控制。  相似文献   

7.
以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为依据,从素质、技术和心理因素诸方面宏观考虑,设计了体操整体化教学法的模式,并以九零级学习和为对象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断面基础动作”的选择与学习,使练习者对同类较难动作的关键与实质,在无过多干扰条件下直接得以体会;通过部面分析,指出完成动作时肌肉和力学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体态语言是在人们的相互交往过程中身体各部分相应产生的动作变化。主要包括:①人的面部器官、肌肉和腺体的变化。如两眼闪光、目瞪口呆等;②人的四肢及躯干的动作变化。如摇头晃脑,交谈时身体的前倾或后抑,恐惧时的四肢发抖等;③还有言语的声调、节奏、速度、音色等方面的变化。如悲哀时语调低沉,言语缓慢,喜悦时语调高昂,语速较快等。体态学创始人伯德惠斯戴尔1970年指出,人脸可以做出约25万种不同的表情动作;戈登。修易斯也指出,人体可以做出大约一千种平稳的姿势。体态学还可以认为,姿态、声音(副语言)、面部表情、保持的…  相似文献   

9.
《科学世界》2007,(8):8-8
猴子能够模仿它所看到的动作,对于人类而言,这一借鉴过程却要复杂得多。对于任何肌肉运动来说,人类大脑是否都会点燃用来完成他人动作的相同区域?一项针对残疾志愿者进行的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0.
方中 《青年科学》2009,(12):38-38
如今,大家都知道通过观察面部表情来了解对方的心理,但却很少注意到“手脚动作”的作用,在很多时候,肢体动作会在不经意间表露出一个人的心理。  相似文献   

11.
《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习作提出了“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他人交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与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具体要求。过去我也尝试过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有交流与评改的机会,但往往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12.
面部表情语略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在动嘴说话时,动作、表情、姿势等非言语交际手段便会辅助自然语言进行交际。本文略说非言语交际的一个小类———面部表情语的有关情况。面部表情语主要包括目光语、眉语、微笑语、脸色等,它是人们传情达意的重要辅助工具。人的表情丰富复杂,可以传达细腻微妙的情感内涵,面部表情语的运用和观察在日常言语交际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们平常的教学中,大多只注重说话及黑板等教学用具、教学媒体的运用,似乎不太重视教学中的体态语言。其实体态语言在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美国艾帕尔.柏拉别思的实验结论: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 38%的音调 55%的面部表情和动作。正确使用体态语言能活跃课堂氛围,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从而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语言秩序与民族精神应该是互动的 ,而远在“五四”时期之前 ,文言秩序已获得了一种鲜明的制度性特征 ,成为民族精神的禁锢。它剥夺他人说话的权力 ,排斥他种对世界的解释。五四学人所做的工作就是以全面反传统的态度 ,从语言批判到文化反抗彻底打破文言秩序 ,充分释放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5.
摔跤比赛时,运动员的动作和用力程度不同,身体各部的变化也不同。在与对方接触的细微变化中,或者仅从肌肉的收缩上,要能判断出对方要用什么动作,向什么方向用力等。因此,要求运动员全身每块肌肉协调用力或放松,准备随时做出准确有效的反应行动,这对运动员的肌肉感觉力和方向控制力,以及肌肉与肌肉之间的传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防御对方所要采取的行动,并使自己的行动准确、及时、有效。本文主要针对意识潜力在摔跤运动训练中的运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庄丽红 《科技信息》2008,(10):278-278
如果在低年级“说话”训练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教育,利用它的多样性、新颖性、直观性、趣味性。再现性等特点,以及灵活多变的使用方法,会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调动“说话”的积极性,降低“说话”的难度,提高“辨析”的准确性。本文对如何巧用多媒体教育进行低年级“说话”训练谈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晓蒂 《青年科学》2011,(5):50-51
儿子刚刚上初一时,对男女那方面的感情还是朦朦胧胧的。可班上“情窦初开”又相对大方的女同学,已暗中向男生“眉目传情”了。但这类“青春期动作”常常遭遇儿子等一千男同学的冷嘲热讽。一次周末的饭桌上,我正开启一瓶四川名酒“剑南春”,儿子在一边说话了:“爸爸,我们班有个女同学。外号就是这酒的名字。”  相似文献   

18.
忠恕之道作为儒家处理自我与他人关系的伦常准则,包括如何对待自己和如何对待他人两个相互贯通、不可分割的层面。“忠”侧重如何对待自己,它实际由“中”派生出来,强调的是通过“执中”、“正己”而“尽己成性”,与三代以来的尚“中”精神一脉相承。“恕”着重如何对待别人,它强调通过推己及人、以成全他人,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两种表述形式。依儒家之见,“忠恕违道不远”,只有既正确对待自己,又正确对待别人,我们才能达到“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9.
现在它们什么都会做了:说话、走路、爬楼梯、己的名字和接收指令.甚至还可以改变“面部”现在它们开始学习推理.有人甚至担心,它们会有“意识”。接下来它们会干什么呢?就这个问题,本刊请教了机器人领域的两位世界级专家。识别表情  相似文献   

20.
以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为依据,从素质、技术和心理因素诸方面宏观考虑,设计了体操整体化教学法的模式,并以九零级学生为对象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断面基础动作”的选择与学习,使练习者对同类较难动作的关键与实质,在无过多干扰条件下直接得以体会;通过剖面分析,指出完成动作时肌肉和力学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编制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程序.在人为或机器控制下,按正确技术进行练习.实验研究表明:运用整体化教学法,可使体操教学周期缩短一半,完成动作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