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对天然存在的甾醇化合物1a-c进行结构改造,经过PCC氧化得到4-烯-3,6-二羰基甾体化合物2a-c,然后在钴离子存在的条件下用硼氢化钠选择性还原2a-c,得到4-烯-3-羟基-6-酮甾体化合物3a-c,3a-c利用三乙胺-三氧化硫复合物进行硫酸酯化,得到产物4a-c.然后4a-c通过阳离子(钠型)交换树脂进行Na+交换得到目标产物4-烯-6-氧代.3β硫酸酯钠盐5a-c.5a-c是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较为简便的合成手段,较好地合成了一种高速感光重氮型化合物--2,5-二甲氧基-4-码啉基苯基重氮氯化锡复盐,并经 IR 谱、′HNMR 谱,以及元素分析等检测,证实该产物的存在.产品紫外特征吸收峰艾λ_(max)=398. 2nm,热分解温度为158℃.  相似文献   

3.
从胆甾醇出发,通过3-羟基保护、三氧化铬氧化、7-羰基的官能团转换和3-位羟基去保护,合成得到五个3-羟基-5-烯-7-取代含氮甾体化合物,它们分别为:3-羟基-胆甾-5-烯-7-甲氧肟醚(5)、3-羟基-胆甾-5-烯-7-苄氧肟醚(6)、3-羟基-胆甾-5-烯-7-氨基硫腙(10)、3-羟基-胆甾-5-烯-7-氨基腙(11)和3-羟基-胆甾-5-烯-7-腙(12)。  相似文献   

4.
以间苯二酚和苯乙酸为原料,通过Friedel-Craftes酰化反应和碱性条件下的缩合反应,合成得到2-甲基-7-羟基异黄酮(化合物1),将1在VDMF∶V丙酮=3∶2的混合溶剂中,以K2CO3为碱性缩合剂、四丁基溴化铵(TBAB)为相转移催化剂,分别与α-溴代乙酰葡萄糖、α-溴代乙酰半乳糖和α-溴代乙酰麦芽糖发生糖苷化反应,随后在氨水存在下发生脱乙酰基反应,合成得到了3种未见文献报道的2-甲基-7-O-β-D-异黄酮苷化合物2~4 .所合成的产物通过MS、1HNMR和IR等波谱方法进行了结构确证. 该合成方法同其他异黄酮苷合成方法相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产率较高和立体选择性强的优点,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从α-溴代-α-乙酰基二硫缩烯酮出发,与多种不同芳醛反应合成了γ-位的醛缩合产物α-溴代-α-烯酰基二硫缩烯酮.探讨了在不同碱、溶剂、反应温度和原料配比等反应条件下该缩合的反应情况及其产率,并对各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以氢氧化钠为碱,叔丁醇为溶剂,常温条件下可以较高产率地获得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6.
1,4-二氢-2,6-二甲基-3,5-吡啶二羧酸乙酯在苯/50%氢氧化钠中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回流36h,生成1,4-二氢-2,6-二甲基-3,5-吡啶二羧酸,产率很高.  相似文献   

7.
相转移催化合成系列α-取代二苯甲酰甲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PEC600作相转移催化剂合成了系列α—取代二苯甲酰甲烷,用元素分析、IR和^1HNMR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其氯仿溶液的紫外光谱性质。  相似文献   

8.
以α-羰基二硫缩烯酮和乙二胺为原料,乙醇为溶剂,经过连续两步反应,合成了4种杂环烯酮缩胺类化合物,讨论了合成反应机理,并用核磁、红外等测试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及产率高等优点,为杂环烯酮缩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铜的催化胺与α-氨基羰基化合物的氧化交叉偶联,实现了一种通用而温和的构建C—N键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脂族伯胺、芳族伯胺或仲胺作为原料.当R2不同于R3时,可观察到两种异构体.该反应体系具有广泛的底物范围及温和的反应条件,为合成2-氧代-乙脒提供了一条简便高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2,2,2-三苯基乙基氯和镁反应生成2,2,2-三苯基乙基氯化镁,然后再与甲基丙烯酰氯偶合,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2-甲基-5,5,5-三苯基-1-戊烯-3-酮.探讨了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并找到了较好的合成条件.  相似文献   

11.
利用硫原子上的烷基化反应,合成出五个2,3-双芳基亚氨基-1,4-二硫杂环己烷类化合物,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IR)1、H核磁共振谱分析(1H NMR)、质谱分析(MS)初步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并以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对其结构进一步确证.主要研究了这五个化合物的的1H NMR,通过分析和讨论,对1H NMR谱进行了归属,总结了该类化合物结构的1H NMR谱特征.  相似文献   

12.
甾醇硫酸酯钠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和特殊的生理活性正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从孕邕醇酮出发,在Ce3+离子存在下经过硼氢化钠还原得到孕甾-5-烯-3β,20-二醇(2),2利用三乙胺-三氧化硫复合物进行硫酸酯化,得到产物(3).然后3通过阳离子(钠型)交换树脂进行Na^+交换得到目标产物孕甾-5-烯-3,β20-二取代硫酸酯钠(4).  相似文献   

13.
在2,5-二甲基苯酚与1,3-二卤代烷的O-烷基化友应中,加入几种不同的相转移催化剂,在干介质中采用微波辐射,使反应具有速率快,产率高,产物易纯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选择了与3-芳基-α,β-不饱和酮结构关联的六个天然产物,研究了3-芳基-α,β-不饱和酮在诱导人肺癌细胞A549凋亡的作用与分子机制.结果表明,六个天然产物的细胞毒活性来源于3-芳基-α,β-不饱和酮结构,缺失该结构,活性明显降低;NAC明显抑制3-芳基-α,β-不饱和酮诱导的细胞毒活性,3-芳基-α,β-不饱和酮诱...  相似文献   

15.
2,10-环氧蒎烷重排催化剂的设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从2,10-环氧蒎烷重排反应机理出发,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含氮碱性化合物的硝酸盐,考察其在2,10-环氧蒎烷液相重排合成紫苏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位的Bronsted酸强度和空间结构与催化活性密切相关,其活性顺序为:伯胺硝酸盐〉仲胺硝酸盐〉叔胺硝酸盐,不同伯胺硝酸盐催化剂的活性顺序为:2,4-二硝基苯胺〈尿素〈对硝基苯胺〈甲胺-乙二胺-乙胺〈丙胺〈环己胺〈苯胺;具有适宜酸强度的[R^1R^2R^3NH]NO3(R^1,R^2,R^3可为氢、烃基、环状烃基、芳基、羰基等)型硝酸盐催化剂呈现出良好到优异的活性和选择性,证明该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是可行并富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6.
一种扩展的3-2-1组合夹具定位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孔系基础板组合夹具定位方案的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扩展的3—2—1的设计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全部设计公式.利用该方法可以自动确定由直线和圆弧组成定位边界的工件的全部可能定位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三苯基氢氧化锡与2,6-萘二酸反应得到了一个三苯基有机锡羧酸酯.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波谱等测试手段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得其晶体结构.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a=14.350 1(14),b=7.734 6(7),c=17.911 5(17),α=γ=90°,β=93.694 0(10)°,V=1 983.9(3)3,Z=2,Dc=1.530 mg/m3,R1=0.049 6,wR2=0.1 108.  相似文献   

18.
基于HCl-KCl缓冲溶液和100℃反应20min条件下,氯酸钾能氧化苯肼(R1)生成氯化重氮离子,进而与1,2-二羟基萘-3,6-二磺酸(R2)作用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的反应,而红色偶氮化合物在滤纸基质上发射强而稳定的固体基质室温燐光(RTP),Se(Ⅳ)可催化氯酸钾氧化R1与R2之间的反应,结果导致RTP急剧增强,从而建立了催化氯酸钾氧化R1-R2体系固体基质室温燐光法(SSR TP)测定痕量硒的新方法.在最佳条件下,Se(Ⅳ)的量为1.60~320 fg/斑(浓度范围0.0040-0.80ng/mL,0.40μL点样量)与发射光强度的△Ip值成线性关系,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Ip=13.12+0.4839m Se(Ⅳ)(fg/斑),n=6,相关系数r=0.9991,检出限为0.28fg/斑(对应浓度为7.0×10^-13gSe(Ⅳ)/mL(n=11)。对0.0040和0.80ng/mL Se(Ⅳ)分别进行11次的测定,其RSD为2.8%与3.5%.该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准确,用于蛋黄与枸杞子中硒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同时讨论了催化SSRTP机理.  相似文献   

19.
以没食子酸为起始原料,经酯化、醚化、酰肼化、关环和硫醚化五步反应合成了9个新型的2-(3,4,5-三苄氧基苯基)-5-取代硫醚-1,3,4-噁二唑类化合物6a~6i,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6h的活性最好,在50 mg/L浓度下对棉花枯萎病菌和黄瓜灰霉病菌的抑制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以苯并噻二唑分子为母体,用石墨烯纳米带增长共轭π桥,设计了五个系列的衍生物。研究了共轭1T桥的不同增长方式、长度和不同形状对分子的电子结构及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部分目标分子的非线性极化率的常用对数与共轭链长存在一定的线性定量关系;共轭链长对含苯并噻二唑直线型共轭竹桥的分子的极化率比D—GNR—A分子和角型共轭π桥的分子的极化率影响程度大;部分目标分子的一阶极化率α与△E-1、二阶极化率β与α·△E-1、三阶极化率γ与α·AE吨和与β·AEq都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