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宝 《科技信息》2013,(6):18-18
WTO现行的争端解决机制存在时间滞后、不溯及既往、执行力不强等缺陷,不能有效制约成员方滥用贸易救济的行为。改革WTO,取消成员方自行调查和决定适用贸易救济措施的私力救济权或完善争端解决机制提供的公力救济都不具有现实可行性。可行的做法是在现行体制下,巧用私力救济制约私力救济,从而达到对私力救济的滥用进行合法有效救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私人刑事调查作为自我保护与私力救济的主要实现方式,它实现法制化在私力救济和当事人主义视域下具备强烈必然性.首先在私力救济视域,对私力救济的合理使用要求必须实现私人刑事调查法制化;其次在当事人主义视域,推动当事人对等性和强化当事人对程序的处分性也需要实现私人刑事调查法制化.  相似文献   

3.
林德操 《科技信息》2008,(5):209-209
对于公力救济和社会救济法律都有明文的规定,其范围也由法律所设定,但是私力救济的范围却不是可以通过法律来清晰地界定出来的。因而对于其界限的划定。是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公力救济、社会救济、私力救济三者之间的区别来划分私力救济与公力救济、社会救济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占有的物权法保护是占有保护的重要内容,目前民法典草案的有关规定存在问题是理论上缺乏对物权法保护的完整分析所致。占有具体保护方式的选择与对占有的事实性质的理解和支配冲突的矛盾运动有关联。在对保护占有的要件作了说明后,引入对占有保护的私力救济和公力救济,对占有人的私力防御、私力取回、占有物返还请求权、占有妨害排除请求权、和占有妨害防止请求权以及请求权的除斥期间作了较为全面的说明与分析,勾画出占有物权法保护具体规定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5.
从私力救济的概念、性质、类型和成立条件出发,分析了我国关于私力救济的刑法立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私力救济制度构建所应持的理念和态度,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通过法律对私力救济进行社会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6.
违约金制度从功能上说是一种私力惩罚,其性质上属于一种担保形式。为了发挥违约金制度的作用,违约金应当与损害赔偿并存,突破民事救济填平原则的限制。违约金的调整应当是在此基础上依据民事基本原则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7.
私力救济就是与公力救济相对而言的一种救济方式,主要是指当权利受到侵害时,依靠私人或是社会团体的力量来进行救济,以解决纠纷、实现权利。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通过私人或者是一些社会团体等私力,而不是依靠国家机关等公力进行救助。本文主要分析私力救济的概念特点,在法的实现中的独特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如何充分发挥私力救济的最大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淇 《科技促进发展》2017,13(4):283-288
专利权的私权属性是否排除专利行政执法,这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议的热点问题。从法理上看,专利权作为私权,有权获得私力和公力救济,后者自然包括行政执法;从实体法上看,专利权作为私权,与传统的民事权利存在明显差异,不能简单套用民法原理;从程序法上看,亦不能完全适用民事程序,而是要增加行政与刑事程序的救济途径;从发展趋势上看,采用专利行政执法加强专利权保护,既是很多国家的共同选择,也是专利权保护的世界潮流。  相似文献   

9.
籍明明 《科技信息》2007,(12):215-216
行使诉权是公民利用国家公权力对私权予以保护的重要途径,在私力救济途径的范围被限制在极小的领域内、公力救济成为公民对私权进行保护的主要途径的情况下,充分保障公民依法享有的诉权就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如何完善对当事人诉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陈美珠  甄万和 《科技信息》2009,(36):I0178-I0178
隐私权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格权,在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人可采取公力救济或私力救济的办法来保护权利。目前我国在人格权保护上,制定的法律日趋完善,但尚未形成价值取向明确的体系。对隐私权的保护,只是参照人格权中对名誉权的保护模式进行,因此需要通过立法形式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由商业秘密知识产权的特殊性所决定,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法律维护商业秘密的秘密状态不遭受人为的以任何方式所进行的非法占有和以任何形式所进行的泄露,法律不保护商业秘密信息的内容。维持商业秘密信息的秘密状态完全依赖于权利主体积极的私力保护,私力表现为权利主体保护商业秘密的制度、措施和管理,商业秘密一旦转为法律救济时,权利主体就陷入了被动保护的局面。法律没有设定商业秘密权的保护期限,可以推定法律承认商业秘密保护时间的长短则完全取决于权利人为保护所做努力程度。  相似文献   

12.
民事执行救济是矫正执行程序中存在的违法或不当行为,维护执行当事人以及案外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在中国由于立法的不完善以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国现行执行救济制度还非常薄弱,而这对于保护当事人和案外人的权益极为不利,并且从根本上损害了法律的权威。对此应通过增设程序上的执行异议制度以及设置实体上的异议之诉制度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这也是完善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3.
刑法中行使财产权利行为是指行为人采取非法手段救济自己财产权利的行办,具体包括两种类型。行使财产权利行为的本质是一种私力救济,这是基于对其构成特征的分析而得出的结论。它不构成财产犯罪,具体原因可从以下两方面展开论述:一是财产犯罪的犯罪构成,其中重点论述其主观方面和客体两个构成要件;二是刑法的二元机能,即社会保障机能和人权保障机能。当然,对于行使财产权利过程中的过当行为还须予以单独评价,并进行相应规制。  相似文献   

14.
国际赔偿责任是指国家或其管辖或控制下的私人实体从事国际法不加禁止之行为造成重大跨界损害的责任。从本质上来说,国际赔偿责任是一种权利冲突下的救济手段,是一种利益平衡机制。国际赔偿责任根据其责任主体归属,可以分为国家赔偿责任和国际民事赔偿责任两类。  相似文献   

15.
行政纠纷是引起行政救济的前提,行政救济制度的完善离不开行政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和发展。诉讼救济固有的局限性,使替代性纠纷解决方法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和趋势。在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救济体系中,必须重视行政协商与行政调解、行政申诉与信访、行政裁判及私力救济等各种行政ADR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张建刚 《奇闻怪事》2009,(2):126-126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即指民事主体因其精神性权益受到不法侵害,使其精神利益丧失或减损,要求侵权人通过财产赔偿等方法进行救济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精神损害赔偿是指民事主体因其人身权利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权益和身份权益受到损害或遭受精神痛苦,要求侵权人通过财产赔偿等方法进行救济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环境侵权越来越成为我国的一大社会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环境权的概念及其内容,详细阐述了什么是环境侵权和环境侵权有别于传统侵权的特征。并进一步指出环境侵权救济分为民事救济和行政救济。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否定权利的私力救济,要求民众通过诉讼解决纠纷。但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使当事人在考量诉讼成本与诉讼利益的得失时犹豫不决,导致诉讼制度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定分止争的作用。应对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制度进行相应改革,多方面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使之能在纠纷发生后积极以诉讼的方式解决争议、维护民事权益,从而使我国民事诉讼制度能更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权威教科书认为诉讼收费制度有多重“意义”,这只是一种假想。我国诉讼收费存在制度上的不合理,如:按争议金额收取诉讼费不合理,诉讼退费不合理,缓、减、交诉讼费不合理,等等。福利国家形态的出现、公力救济取代私力救济,以及诉讼模式的转变等是诉讼不收费的理论基点。基于我国实际情况,完全实现免费诉讼是不现实的,可以实行有限的有偿主义。  相似文献   

20.
健全的投资者保护制度是促进证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之基。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逐步彰显出对投资者保护的重视。就立法而言,我国基本建立了投资者保护立法体系。然而,我国投资者保护立法存在许多不足,主要体现为体系不健全、具体规则领域缺陷、民事赔偿制度与救济制度不完善等。针对不足,我国可以通过完善投资者内外部具体制度来健全投资者保护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